入职百度后的一些感想

2 评论 4599 浏览 10 收藏 7 分钟

编辑导语:在没有进行面试之前,简历就是你的能力体现,在线上进行面试交流时,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本文是作者进入大厂后看到一些略有遗憾的简历有感,分享了在职场中要怎么不断的进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周主要熟悉团队和产线,事情不多,于是主动帮团队分担一些招人的工作,陆续收到一些挺遗憾的简历,对大厂的围墙颇有感触。

一、先弄清方向,再付出努力

在脉脉上挂了个高级交互的hc,每天收到五花八门的申请:十份里有九份来自UI设计师,作品集全是图,毫无推导。

我礼貌回复:视觉岗位暂无空缺。

有位十年经验的设计师给我发了这样一条回复:“国内外UX不同,我主要做国外项目”;从履历上看确实挺惊艳的,做过很多一线大厂的周年礼包的包装设计;可反观作品集,就一份作品,所谓交互无非是在视觉稿前加了一摸一样的线框稿,接着就开始大幅铺视觉稿和3D渲染图。

那一刻我就很心疼,一定是喜欢设计这件事才能坚持了十年,可他真的没搞清楚“交互做的是什么”这个问题。

怎么去挖掘问题、定义问题;怎么判断问题的优先级;怎么提出一个满足业务需求,不伤害或是可以提升用户体验,性价比又高的设计方案;这都是交互设计是要思考的事情。

我挺心疼的,一位真心喜欢设计,想要成为交互设计师的人,如果一开始没搞清楚什么是交互设计,要花十年时间却没有达到这条路上的某个里程碑,还是一件挺遗憾的事。

二、为达到目标找方法

脉脉聊天不能发超过10M的文件,有些候选人没有压缩作品集,不能通过对话直接发送。

于是:

  • 有的候选人给我发了站酷地址,只有作品,还得一份一份点开那种;没有个人信息,没有工作经历,也没有联系方式。
  • 有的候选人给我发了网盘链接,我得把链接和密码发到电脑,下载后才能看到作品集;有时候突然有急事和同事沟通,能不能想起来下载就得随缘了。
  • 而有两位候选人,问我要了我的工作邮箱,发到我的邮箱里,这样我打开邮箱就能直接查看他们的作品,觉得合适就会马上转发给主管。

我很好奇这两个聪明的候选人,点开了他们的脉脉首页,一个是字节的交互实习生,另一个是小米的视觉实习生。

那一刻我就很感慨,进入目标企业,不仅要能力匹配,同时也要善于思考;怎么保证招聘方一定能看到我的作品集,这两个实习生做的真的比工作三五年的设计师要好太多了。

三、能力要赶超年限

我又收到一份十年经验视觉设计师的申请,依旧是毫无个人信息的站酷链接;一看和业务方向还有些接近,就问人要了简历,推给了视觉团队。

刚打开作品:“还不错。”

一打开简历:“十年吗?我觉得五年做成这样还可以考虑考虑,十年才做成这样就……”

这确实我敲了警钟:不同年限的设计师对应的能力是不同的,行业欢迎你三年的资历有五年的经验,但不允许你五年的资历只有三年的经验。

四、认清信息不对称是存在的

墙内墙外确实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墙外的人对交互的理解落地到了认真学习各大原则、各大定律……

墙内的人对交互的理解落地于:

学写专利:在日常工作思考怎么多想一步,通过专利申请发挥设计在企业中的商业价值。

学看行业:负责产线当前面临哪些挑战,各大竞对基于哪些资源如何解决,当前解决方案有哪些需求还没有被满足;我们有哪些资源、优势可以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如何满足这些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产品有哪些独特的竞争力,是否容易被复制,性价比是否高等等。

学做规划:产品/服务分几期迭代,每一期迭代需要满足哪些用户的哪些需求,每期迭代会引入哪些用户角色,对应哪些功能模块,怎么做产品的框架便于后续迭代的拓展等等。

五、每天做点能改善的事情

墙内墙外都各有优劣,但实力才是最稳定的竞争力;进来以后,切实感觉到身边优秀的人之多,更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不仅专业比你优秀,沟通、项管比你优秀,还比你更努力。

行业发展很快,挑战也会越来越难,为了不落后,我甚至开始自己给自己写日报;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缺专业上缺什么,生活上缺什么,每天都做点什么来改善,总归会是越来越好的。

 

公众号:考伦的知知里

本文由 @张硒硒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你这上帝视角,有点浮夸

    来自浙江 回复
    1. 同感,有种阿里跳到百度的感觉。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