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的晋升述职要“想明白”和“讲清楚”

6 评论 20321 浏览 199 收藏 13 分钟

编辑导读:“出来打工,我不惦记钱惦记啥”这句台词突然在十几年后火了起来,钱对于打工人来说是最好的激励,晋升是对职场人最好的表扬。在这个内卷越来越厉害的时代,如何进行晋升述职呢?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今年过年较去年要晚了半拉个月,所以年后回来没几周就将迈入一年一度的金三银四跳槽季,这个时间段就会产生2种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心态:常见的一种是“躁动的心”,心想终于熬过了一年,老子终于可以走人,咔咔整理作品集恨不得明天离职;对应的是另一种“渴望的心”,毕竟艰苦的一年也熬下来了,功劳苦劳都干了个遍,要个晋升不过分吧。

不管怎么说,两种心态都是积极向上的,挺好~因为之前有写过一篇关于作品集的文章,所以今天这篇就来聊聊有关晋升的这些个事。关于晋升述职常见的问题有3个:

如果你也正在发愁晋升述职的事,也同样被上述的问题困扰着,那么不妨我们一起分析下:

01 述职内容的框架逻辑

与作品集比较,晋升述职的主要有两个点不一样:

其一,周期相对更简短和更聚焦一些,也就是最近一年的种种成功的展示,这种性质的答辩更加注重逻辑和深度;再就是本质的不同,作品集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展示各种能力,而晋升述职强调的是以工作成功为核心,延展出工作项目的差异点,所以在作品集中你可以放入大篇幅的技能展示,但在晋升的场景下,但凡不是对业务成果有明显收益的技能就尽量别放(毕竟是资本家的世界么)。

简单来说一个是以人为本,另一个是以事为线索:

明白了上面两者之间的逻辑,再来看看具体的会遇到的问题,理论上大多数述职报告,通常会涉及到如下的几块内容:

最重要的就是2/3,这两块是核心产出物关系到晋升成功与否的关键。我这里强调了两个概念“主线”和“支线”。这两个词不是那么好理解,我举个例子说明下:通常我们看电影的时候,编剧都会给主角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击败boss走上人生巅峰,在这中间顺便夹杂着男主或女主在斩妖除魔路上遇到了那个令ta一见倾心的人,二人结伴而行一起打怪升级到最后通关最后幸福的在一起了,对吧?

那么用编剧的思维来看,击败boss走上人生巅峰这一条路线就是事业线,也就是电影的核心线路;另一面的两情相悦就是爱情线,一般一个好点电影剧本双线并行会让观众们的感受不是那么的枯燥,同时也是在为主角创造各种可能性,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好人物。所以你试着回想下你看过的各种电影,都符合这个逻辑对不~

所以映射到晋升述职上,主线就是你业务上做的支持型工作,这其中包括设计的推导和实现,具体来说就是业务的目标是如何拆解实现成为设计方案的,支线就是你平时除了业务支持型的工作外积累的资产和研究型的沉淀:

主线的数量,不用太多,2-3个项目就可以(我指的是一个产品里面的两个案例哈,如果你的产品多的话就列1-2个产品的主要案例就行),展示推导为主,作为某一个案例来说基本可以参照这个逻辑:

不过说实话,支线的意义可能更大一些,因为一般项目案例通常是集体性工作(PM给你需求,工程师给你实现),你独特价值在里面不一定能被拆解出来,甚至跟你同场竞技的其他同学也跟你的大差不差;所以这个时候支线的价值就会高很多,比如你对多端自适应的研究和沉淀出一套标准应用到公司项目上这个案例就能很好的体现出你的个人思考能力 / 总结沉淀能力和驱动能力:

还有很多突破口,往深往大里说,可以去沉淀出你所在的行业设计的方法,比如身处电商行业的话就做一套标准化交易链路,身处智能驾驶行业就去沉淀一套HMI的标准设计方案等等;往细里说,找找设计自证的方法帮助团队验证设计也是可以的:

当然,还有些我们常见的组件库搭建 / lottie在实战的应用都是站在效能的基础上去做的优化:

对了,有一个点是一定一定不要按照职能或者端口把项目分类(虽然这种分类方式很主流)……分类也是有逻辑的,通常优秀的分类会按照项目的属性来分,为业务产生直接收益的(提升点击 / 创造营收等)是“业务型”,构建产品的(产品框架升级或改版)是“产品构建”,比如:

为什么不要这么分类呢?一方面是因为诸如此类的分类方式并不能让观者 / 评委第一眼看出你的核心侧重,职能或端口只是描述你的苦劳,而苦劳恰恰是最廉价的劳动力,在晋升述职中不值钱;另外一点,过于简单的分类方式可以看的出逻辑的简单,同样映射出思考力的匮乏,端口分类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评委既然能当评委,自然是对这个轻车熟路;所以分类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你的价值;当然,这种分类逻辑放在作品集里也同样适用。

收一下哈,根据上述步骤,最终你会得到一个相对还算完整的逻辑框架出来:

02 述职PPT的定位和展示

再说一下定位:自古以来,ppt的形式就分为两种,一种是给人看的,这种PPT的特点是尽可能的详细,把思路全部展示给观者;另一种就是给人讲的,这种PPT;如果说作品集是给人看的,那么晋升答辩一定是给人讲的。

既然是给人讲材料,页面里就不要出现过多干扰性的东西,干净利落的讲完在当下这个场景显得很重要,因为评委也是人,一天要面对那么多个述职者,难免会溜号(东北方言,俗话称走神);所以理论上来讲一场述职能专注10分钟就不错了,映射到一个业务型的案例上大概 3-4 页讲完最好:

可不要试图向下图这么做,这样的做法在这个场合上太吃亏了,我甚至分不清楚是听你讲演还是看你的文字,这毕竟还是讲个人听的PPT:

表达不顺畅可能是设计师朋友的通病,我个人在职业生涯初期不但不会表达,更是羞于表达,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职场(经历了8年的“洗礼”如今已经油腻了);之后为了获得更好的机会开启了各种训练,不过但凡是表达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需要长期不断训练;为了短平快解决掉即将开始的晋升述职,我就不搞方法了,直接说点技巧吧~

在述职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各种小抄记在能记得地方,keynote或powerpoint都有注释功能,只要稍加用心个人陈述环节就大差不大(控制好语速很重要,别太快了)。最令人心生胆怯的无非就是问答环节,得益于鄙人在我司的设计通道评委的角色,我试着用评委的思路整理了下问答的逻辑:

除了以上的技巧,还有个临时应对刁钻问题的小窍门,当评委问了你一个摸不着头脑的问题,例如:

不会答?没关系,不要慌,反问回去:“老师您好,这个命题有些大,您具体指的是那个方面呢?”,当他对你的问题作进一步讲解的时候,赶紧思考(编)你的答案,一方面会显得你对问题指向性有一定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嗯嗯~差不多了,大概也就这些了,想说的也基本上说完了~

03 总结一下

坦诚地讲,晋升述职(包括提名)是对此前一年工作的褒奖,不管结果如何都是最好的工作复盘。这个过程中,一定别上来就打开ppt做一些无谓的肌肉劳动,“想清楚”怎么搭建框架,呈现逻辑,“讲明白”平时工作中的思考和问题要比形式重要的多得多;总的来说吧,还是重在日常的实践和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冲!冲!冲!

 

本文由 @负能量补给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膜拜大佬,急求模板ppt有偿

    来自浙江 回复
  2. 模版不错,求分享一份

    来自上海 回复
  3. 收藏远大于赞数系列,现在好多只讲术,一点都不落地,还是这个直接摆案例好

    来自安徽 回复
  4. 图文结合的很棒。阐述很清晰。点赞!

    来自浙江 回复
  5. 说这位是UI设计师不过分吧

    来自广东 回复
    1. 一点都不过分
      这设计能力,比较优秀

      来自安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