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账单里,藏着打工人的心酸

16 评论 7043 浏览 3 收藏 21 分钟

编辑导语:年底了,各大平台纷纷推出了年度总结报告,而在其中,年度账单格外引人注意,这些数字汇集了打工人们一年下来的吃穿用度,有些人不禁感叹,我的钱都去哪了?本文作者介绍了一些关于年度账单的真实故事,可能会与你有共鸣,一起来看看吧。

“触目惊心”、“不可思议”,2021年一结束,支付宝、银行、外卖年度账单相继推出,打工人看完账单不淡定了,纷纷问自己:“我哪来的这么多钱”、“我的钱去哪里了?”

在社交平台上,晒年度账单之余,不少打工人开始眼馋别人赚得多,埋冤自己花得多,高呼挣的钱一分都带不回家,也默默立下了开源节流、理性消费的Flag。

今天,五位一二线城市的打工人聊了聊他们藏在年度账单里的生活碎片。

  • 他们中,有的人成了“外卖王”,羞愧于“吃”掉了收入的一大部分;
  • 有的人感慨相亲请客吃饭花费太大,开始谨慎筛选目标;
  • 有人沉迷追星买周边乐此不疲;
  • 有人放纵物质欲望导致入不敷出;
  • 还有人一边美容健身囤保健品,一边熬夜加班伤身体。

在消费这件事上,从来就是有人持续深陷消费主义带来的快感中,有人默默地消费降级,捂紧口袋。年度账单,既是生活的仪式感,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醒更多人复盘梳理过去的消费,规划未来。事实上,只要量入为出、心中有数,消费观念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享受当下、未雨绸缪都是人生态度。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一、1年点了440次外卖,没存下钱但吃到停不下来

小可乐 | 28岁 年花费22万 影视行业从业者

我的微信年度账单显示2021年花了13.3万,支付宝上显示支出9万,加起来有22万,虽然这个数据不完全准确,没有算上我垫付一些款项后,别人再转账给我的收入,但总的来说,我这一年差不多花了近20万,而我的全年收入是15万。

2021年没有存下钱,除了房租上的支出,我花的最多的是“吃”。我没有做饭习惯,主要是靠点外卖,平时也爱和朋友出去吃火锅、烤串。美团外卖账单上,我2021年一共下了440单,总计花费了2.8万,平均一单63元。加上平时到店吃的,在吃方面,怎么也花了有5万以上了。

一年点了440单外卖 来源 / 小可乐提供

我是特别爱吃的人,可以不花钱买衣服,但是必须得吃。别人可能一天3顿就饱了,我很多时候一天点4顿外卖。我也爱吃水果,车厘子、草莓本来就很贵,遇到水果涨价,导致我支出更多了。火锅、烧烤这些支出,就更不用说了。

拿2021年第一个月来说,我花了2万,有7000多是房租,剩下的很多和吃有关,比如去海底捞花了480元,吃韩式烧烤花了300元。我也会后悔自己吃得太多,有时候看到一样东西,就立即要吃到,这更像是欲望的满足。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咸鱼的广告,里面的主持人吃得好香,我立刻就点了小咸鱼的外卖,还买了一些杏干、葡萄干,当天一直吃,第二天因为吃得太杂吐了,当时真想锤自己一拳。

2021年花的最有意义也最让我感到羞愧的一笔钱,是给我妈转了3万多元。当时她的生意需要钱,找我借。我手里可动用的资金就三四万,基本都转给她了。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羞愧。我在想,天哪,我工作了这么久,怎么能在她需要的时候,只能给她出3万多,反思自己平时太大手大脚了。这件事后,我有了继续好好存钱的念头。

外卖平台上有一个每日签到可以领米粒的活动,米粒积累到700多,就可以兑换30减5的券,我现在就天天签到,这是我之前不可能会干的事。有时候刷豆瓣、小红书,频繁的看到大家说28岁存款几十万,我都会反思自己。但我依然没有办法像很多人那样,过极简的生活。衣食住行这些硬性开支,在一线城市很难省下来。我的消费观念里,还是不想亏待自己。

2022年,既然很难节流,我计划开源,做一些副业,希望能顺利吧。

二、相亲花费太大,我选择筛选一遍条件再约饭

葛小台 | 26岁 年花费12万 算法工程师

我是一名程序员,去年一年微信支付加上支付宝累计支出了12万多,占我收入的五分之一。

这个花费在我预期之中,相较其他朋友和同事并不多。我的年度花费还是覆盖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其中,房租占了大头。我明年中旬能拿到北京户口,也在计划再过两年就买房,现在就只在公司周边租了一间每个月3000元的小房间,一年合计3.6万元。我现在单身,一个人凑合着住吧。

在吃上面的支出更少。早餐和午餐都可以在公司食堂吃,晚餐基本上也会留在公司,周末才会定外卖以及买些水果、零食等。日常吃饭花费不到2万。不过,去年7月份和女朋友分手之后,我感到婚恋危机,整个下半年,开始频繁地和别人相亲,额外支出大概有1万多元。

刚开始,如果是朋友和同事介绍的同行,我一般就请客吃饭,如果聊得来可以去看个电影,一次约会至少花掉350元。不过,接触几次之后,和大部分人是没有下文的。

后来我开始总结规律,在约见面之前,会进行画像筛选。我定的标准是,女孩要是二线城市及以上的幸福中产家庭,最好独生女,学历是211及以上,收入不能低于我的60%,年龄在96年以后,身高165+公分,体重不超过60公斤。如果达到这个标准,我才会约出来看看有没有可能。

不过,有的女孩在某一些条件上特别有亮点,我会放宽条件。一次,我在一个相亲社交网上认识了一个小学老师,他们家可以在北京全款买房,在二线城市还有多处房产,聊了几天之后,我还是约她出来了。

不过,见面之后,发现女孩偏胖,说话也很无趣。当时,我只定了炸酱面,两人加上交通花费不到150元,感觉对方也没有不满意。因为相的人很多,累计花费并不少,我秉持“能省则省”的原则。

有时候,对方会主动挑选餐厅,消费就有点不可控。去年圣诞,我约了一个女孩,她说要去吃日料,一餐下来花了500元

说实话,我是觉得有点贵的,不过她家庭条件不错,人长得也很漂亮。我决定先观望,如果日后聊不来,找个机会再让她请客吃一顿给吃回来。

我本人不爱旅行,也没什么花钱的爱好,花的每一笔钱还比较有数,整体消费在我掌控之中。在2022年,我主要还是以赚钱为主,会做一些副业,而且现在大环境不好,除却生活必要的,更不会去买消耗品了。

三、支出比工资还要高,2022年要开始控制物欲了

张天泽 | 38岁 年花费77万元 影视行业从业者

我很少用微信支付,主要两大支付工具是银行卡和支付宝。看2021年的年账单,银行卡的总支出超过了58万,支付宝的支出有将近19万。看到年度账单的那一刻,我自己都吓到了,没想到这一年总支出这么高,比我2021年的工资收入还要高。

年度账单里,藏着打工人的心酸

一年支出77万来源 / 张天泽提供

我近两年确实没有特别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既不委屈自己,也会尽可能去满足家人的需求

比如,眼霜、口红这些护肤品、化妆品之类,我想要的基本都会拿下,家里囤了好多。两个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或者心情不好,我就会带她们出去吃饭、买东西来放松。

看账单上的支出,餐饮美食消费最多,银行卡和支付宝加起来达到了10.6万,除了经常带家人出去吃,这其中也包括请客户吃饭。其次,就是网购,买日用品、化妆品等,俩孩子的零食、衣服,家里宠物的日常用品,这些都不能断。

除了账单上能看到的,我印象中2021年还给俩孩子报了兴趣班,加起来也花了六七万。我估算,每个月出去给孩子买衣服、鞋子、玩具等至少也得花5000元。2021年我最后悔的一笔花销是办健身卡、买私教课,花了大概四五万,但是办卡买课之后,去健身的次数却并不频繁。

疫情之前,我们全家每年都会出国游,每次都会花20-30万,这两年相当于省下了这笔钱。不过,年度总花费并没有因为这一大头的减少而降低。但钱却越来越难赚。我毕业后一直做销售相关的工作,都快20年了。

这中间去国外留学、以及回国后买了两套房,都是自己挣出来的。我前些年的时候赚得比较多,但2021年前几个月的信用卡,都不是用收入,而是用存款还的。我近期对于金钱的不安全感在增强。

而且,我们家老大2022年就要上初中了,我们家以后的花销只会越来越高。所以,2022年,我也要审视自己的花销,把好好存钱这件事儿提上日程。

为了存钱,我还专门看了一些极简主义相关的书,越来越觉得物质欲望会“毁人”,原本是为了提高生活舒适度,但最后把钱都花出去了,反而可能会被社会碾压。

我还跟身边的朋友交流,他们是怎么存钱的,发现有些朋友月入不过万,每年都还能有一定结余。我觉得节流还是非常必要的,也跟我们家孩子说,2022年要尽量控制,少买衣服和鞋子。

四、追星买娃娃,我一年买了“503斤棉花”

Niko | 25岁 年度棉花娃娃消费4530元 传媒行业从业者

我是2019年开始追星,2020年入“周边坑”,2021年一整年都在陆陆续续买娃。棉花娃娃(一种明星衍生周边,一般会有某个明星比较明显的脸部特征)基本都在微店卖,年底微店生成了一个“2021我的棉花记录”,显示我花了4530.97元,把79个娃娃/娃衣带回了家,相当于503斤棉花。

年度账单里,藏着打工人的心酸

一年买了79个娃娃/娃衣 来源 / Niko供图

我的娃娃消费在圈子里是平均水平,大家基本都是这个数。一年不到5000元,相当于一个月400块钱左右。

我有个朋友2021年的棉花账单都上万了。我没有刻意数过我具体有多少个娃娃,因为娃娃在我手里还会流通,我玩着玩着不感兴趣的就会在闲鱼上卖掉。大概总共买了80只,出掉10来只,家里现在剩30来只,路上还有30来只没到。

光是2021年12月,我就买了9只。娃娃分为10cm、15cm、20cm和40cm,有的娃我还会买好几个尺寸。单只娃娃的价格在51-65元之间,一套娃衣从30元到128元不等,有时候娃衣比娃娃都贵。

而且我们这个圈的娃娃很保值,甚至还溢价,有一款很出名的娃娃,现在在闲鱼都卖到1500块钱往上了,还需要“配货”,搭配别的周边买。买娃娃基本都靠抢,因为都是娃妈(设计娃、卖娃的人)自己出的,本来就数量有限,加上不二贩,所以竞争一向很激烈。

有的名气很大的娃娃,还要找朋友一起帮抢。所以,买娃不仅是花钱那么简单,还要紧张兮兮地拼手速,收获的也不是几只娃娃那么简单,是一些珍藏感、稀有感和来之不易感。

之所以越买越多,是因为娃娃太好看了,每一个娃妈出的都各有特色,娃做得用心,衣服设计得也特别精致。我的原则就是看到喜欢的就买,能抢到就买。

不过,我也逐渐在克制,毕竟也出掉了一些,留下那些比较火的、贵的、自己最喜欢的。除了娃娃,周边还有立牌、相框、挂布等等形式的,入坑两年我已经脱了立牌和相框的坑,以后不会再买了。

但是我一定会继续买娃娃,娃娃不一样,又可爱又好玩,换装游戏也很治愈,光是冲这个游戏体验我也愿意一直买,一直收藏。

五、冲最贵的美容健身卡,熬最深的夜

潇潇 | 30岁 年花费54.6万元 互联网从业者

2021年我总计花费54万多元,最大的支出方向是个人消费。

比如,我在轻医美上花了5万元,报了100节瑜伽课花了5万元,服饰方面花费有8万多元,电子产品2.5万元,美容美发上1.3万,买过的保健品也上万元了,这类型花费就有20多万元了。

健康和医美方面的投入主要是因为年龄焦虑

我生完孩子加上工作忙,作息、饮食极不规律,皮肤状态下降了很多,就找了一些看似能很快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程度上也是缓解自己的内心焦虑吧。

但其实美容和健身都是长期坚持才能见效,因为工作忙,经常熬夜加班,目前健身课只上了10节左右,轻医美也只做了几次,经常皮肤刚好转,一熬夜又回去了。不过,这些钱花的不后悔,未来如果时间允许,希望能规律地护肤、健身。

年度账单里,藏着打工人的心酸

年花费54.6万元 来源 / 潇潇供图

比较坑的花费是在保健品上。我经常看直播间,遇到主播介绍针对熬夜或饮食不规律的产品,很容易就会下单。

Swisse的保健品我大部分都买过了,像一些软糖、蛋白粉、维生素等。但现在发现,几乎没有一样规律地吃过,好多都过期了。保健品是我2021年的消费里最后悔的一类。

我认为所有的消费里最不能少、最值的,就是吃和穿。如果让我在这方面克制,克制一次,痛苦一次

我衣服饰品买得特别多,因为没什么时间逛街,大部分都是在线上买。日常不忙的工作日晚上或周末我都会出去吃饭或把餐叫到家里。

2021年,我有8万多元的服饰和3万多元的餐饮花费。还有一大项是给孩子的花费,账单里显示我在教育培训上的花费是4.8万元,母婴用品2万多元,文化休闲7000多元,这部分大概七万多。

我给小孩报了运动、思维、音乐、英语、阅读等早教课程,有一些课程内容类似,但是孩子喜欢,就都报了。都说小孩三岁前至关重要,我给自己洗脑,这部分花费是无价的。再加上我陪孩子的时间很少,也算是一点弥补吧,想着至少要给她创造丰富的条件。

家庭花费大约有20多万,包括给两边父母的10万多元,另外,因为和公婆住在一起、一家五大一小,家庭支出4万多左右。

我属于一边熬夜一边狂美容健身保健的一类人,工作起来不太考虑身体,既享受在工作上的付出和成果,也很享受给自己和家人花钱。可以说,是消费主义让我变成了工作狂,高压的工作又让我变成了消费狂

我是一个需要高频消费的人,一天消费十次我就会开心十次。我没有储蓄习惯,但也不超前消费。看完年度账单之后我觉得,里面有很多不必要的花费,以后还是该为孩子存一些钱,虽然还不知道将来要花在哪,但知道会是一个未知的无底洞,以后还是要在消费上谨慎一点。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可乐、葛小台、张天泽、潇潇为化名。

 

作者:李秋涵 宛其 王敏 邹帅 唐亚华,编辑:唐亚华; 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

本文由 @ 深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2022年我真的要控制物欲了,钱包真的伤不起,而且好多东西头脑发热买回来之后也不会经常用。

    来自陕西 回复
  2. 那个美团账单好真实

    来自福建 回复
  3. 总是一不小心就月光,钱都没捂热,又从兜里飞走了555

    来自浙江 回复
  4. 收入高花费也高,每个阶层都有每个阶层的烦恼

    回复
  5. 我的年度账单…..怎么说呢,都是血泪史啊,感觉钱都不知道怎么的就没了

    来自海南 回复
  6. 看账单就会发现,自己真的买了很多没啥用的,花了很多冤枉钱。

    来自云南 回复
  7. 每次看账单都告诉自己,以后要省钱要省钱,然后下一年还是一样。

    来自云南 回复
  8. 事实上,只要量入为出、心中有数,消费观念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享受当下、未雨绸缪都是人生态度。

    来自陕西 回复
  9. 一看账单就会觉得,哎我原来还是有钱的,只不过被我花掉了。

    来自云南 回复
  10. 全都是年收入几十万的人,属于打工人中头部前10%的人

    来自山东 回复
  11. 是物价悄悄的涨了,还是消费的层面变多了,光是衣食住行就….哎…

    来自河南 回复
  12. 打工人流泪了,真的是看了账单才知道自己的钱为啥没了。。。

    来自广东 回复
  13. 现在的线上支付在消费时毫无感觉,就是一串数字的减法运算。

    来自河南 回复
  14. 看了支付宝,才觉悟到原来我可以这么有钱,2022好好存钱,不点外卖!不买没用的东西,钱花在刀刃上

    来自北京 回复
  15. 年度总结的意义,大概就是多了一个FLAG,赚钱省钱攒钱

    来自山东 回复
  16. 要不是年终总结,我还不知道我有那么多的money都在挥霍

    来自山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