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医—在线开方业务流程设计

15 评论 5271 浏览 69 收藏 14 分钟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医疗也在不断地发展,本文作者分享了有关互联网中医——在线开方业务流程设计的内容,从使用场景到详细地开放流程都一一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一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互联网医疗一直都很火热,随着大厂们相继入局,无疑让这个领域正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受疫情的影响,近两年互联网医疗产品发展的非常迅速,很多功能比如:预约挂号、在线问诊、报告查询、在线缴费…已经成为了人们去医院就诊的必备工具,大部分人都感受到了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便利性。

由于中医的发展及受众面的原因,使用过互联网中医产品的用户并不多。提到中医多数人想到的是“切脉”、“传统文化”等词汇,很难跟“现代互联网科技”联系起来。网上关于互联网中医的深层相关资料还是较少。笔者以互联网中医的核心业务—“开处方”进行解析,也欢迎大家提出不同见解。

一、用户和使用场景

1. 用户(患者)

主要面向复诊慢病患者,并且符合《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的规定:即3个月内有过就诊记录、符合慢性病相关诊断、长期服药且病情平稳的患者。初诊时,医生已通过“望、闻、问、切”确定了患者的体质和中医证型相关信息已录入电子病历。

2. 使用场景

小明在大理,因为本地没有能治疗高血压的名医,所以小明坐火车去了丽江找某个名医,好不容易挂到专家号看完病,医生说他这种慢性病要想疗效好,需要一直配合定期复查和复诊开方。但是医生开的药,都是7天一个疗程,吃完又得去医院找医生调整处方后抓药。然而他平时工作又很忙,高频次、有规律地从异地来医院复诊开方十分不便。

像小明这样以调理为主及慢病管理的典型患者,他们的特点是复诊需求多、喜爱中医药,但工作又比较繁忙。如果病情比较稳定、脉象变化不大,在线复诊开方完全可以达到预期诊疗效果。对于他们来说在线复诊开方有以下优势:

  1. 解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的问题,节省患者大量时间;
  2. 在线复诊开方后,可以选择药房代煎后送药到家,免去多个中间环节不用来回奔波;
  3. 突破医疗资源的地域限制,通过在线的方式让患者”拥有“更多好医生;
  4. 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在线复诊开方可以减少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在线复诊开方劣势

  1. 费用比线下高,并且不能走医保,很多时候这是决定患者是否使用的直接原因;
  2. 如果医生线下坐诊较繁忙,留给线上患者的时间就会减少,患者体验可能有落差;
  3. 物流要求高,具有医药物流资质的快递不多,部分地区并不支持药品配送;
  4. 复诊开方将药品送到患者手里中间经过很多环节,任意环节出问题,都会存在安全隐患;
  5. 法律追责难,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线上取证复杂、追责流程相对线下更繁琐。

4. 其他视角

  • 政策:整合全社会医疗资料并合理规划配置;
  • 医院:缓解线下就诊压力,有效地规范就医秩序建设良好就诊环境;
  • 医生:增加额外收入、去单位化、树立个人品牌、电子病案管理更方便。

二、复诊开方主流程

解析互联网中医“在线开方”业务,如果不说明上下游功能(全流程),很难清晰了解开方业务。下图包含了患者从【复诊咨询】至【送药到家】的基本流程。

三、在线开方详细流程

互联网西医本质上是作为一种缓解线下就诊压力的辅助手段,并不能为患者解决实际的问题。

我们看常用的几大业务:无论是预约挂号、在线缴费、报告查询,所起到的效果都是合理规划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就诊效率。

因为现代医学是建立在化验数据、检测报告之上的。

比如:患者一旦发烧医生必须要求患者做血常规检测?因为只有通过各项指标才能得出发烧是病毒引起还是细菌引起,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治疗。

如果没有实际数据作为支撑,医生是不可能为患者进行诊断的。而化验、拍片都是需要医疗器械的,所以患者只能在医院完成。

而中医不需要化验检测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望神色形态,问病症病史就能完成诊断、并且开处方。

比如:患者可以告诉中医感冒流清鼻涕还是黄鼻涕,这是判断风热/风寒的一个标准。从这个方面而言,互联网中医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中医把处方的过程称为“开方”而不叫做“开药”。每一味中药都有性味、功效、归经等,这是治病的基础,所谓“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1. 中医、西医开处方区别

  • 数量,西药相对独立,多数时候开一盒药即可。中医是几味药一起开,所以中药存在药性相克。比如龙胆酊不能和蜂蜜一起开,麻黄不能和附子一起开、否则会形成剧毒;
  • 形态,西药都是成品药,药丸药片等固体形态。中药是汤药液体形态。需要患者煎煮后才能喝。中药也有颗粒形体即:提取有效成分,不需要煎煮。但是很多传统中医并不愿意使用;
  • 用法,西药都是成品药,患者可直接服用。而中药不是成品药,并且讲究不同药材不同煎法,比如阿胶需要烊化兑服。还有先下、后下、打碎、包布先煎等;
  • 药性,大部分中草药都有毒性,少部分药材甚至是剧毒比如:砒霜、何首乌、附子。但是毒性药材又很常用。而西药会明确告诉患者有什么副作用….但是绝对没有毒性;
  • 剂量,西药剂量是固定的,比如:一天次吃2颗、一天吃3次。并且剂量由患者自己掌握。中药的剂量比较灵活,第一个疗程吃是100g,第二疗程则是50g,并且剂量是由医生掌握的;
  • 医嘱,中西的讲究更多,比如不能吃发物,有些药必须空腹服用,时间晨起服等。

上述区别,即是中医复诊开方的核心功能需求。

医生开处方业务流程图

备注:蓝色虚线框为是否【完成药材编辑】的判断条件,需要同时满足6个条件,才能完成处方

2. 面临问题

  • 技术:通过流程图可以看出编辑药材页面的判断非常多,判断多就容易出bug。由于中医医生接触互联网程度普遍不高,并且很多是上了年纪的。所以对产品版本兼容性要求很高;
  • 安全:中草药有大量毒性药材、超剂量也会产生毒性。并且如果物流环节药品运输过程中变质了,患者服用后也是造成医疗事故。虽然不是平台的问题,但这个锅是甩不掉的;
  • 体验:中医个性化很强,要把他“标准化”存在很多细节遗漏,短时内很难一次性全部解决,需要持续不断优化。把中医医生在线下开方的特殊习惯,变成实际功能;
  • 数据:需要录入大量数据(经典方库、辨病辨证库…等)经典方是中医的重中之重,很多时候医生开药就是在经典方上进行加减药材;
  • 其他:需要对接第三方药企、快递合作、协调药房审核等。

3. 关于拍照开方

功能说明:中医将处方写在纸上,在平台拍照上传处方,平台将纸质处方变成电子处方进行流转。

拍照开方的优势:

  1. 医生学习成本低,甚至不需要培训如何使用。没有过多操作只需要拍照上传平台即可
  2. 安全性高,医生手写处方不依赖程序处理,出错的概率较小
  3. 医生开方效率高,因为手写处方,不改变线下开方的习惯,速度很快

拍照开方的劣势:

  1. 人工成本,需要招聘大量懂中医的客服(至少需要知道药性相克、毒性药材最高剂量…)将医生上传的手写纸质处方录入到系统变成电子处方,因为只有变成电子处方才能进行流转。
  2. 沟通成本,医生手写处方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些药材是缺少的,开方涉及到药房。如果医生写的处方缺少药材,就需要客服和医生电话反复沟通,调整处方甚至重新开处方。
  3. 效率低下,医生的操作简单了,大量工作就转到平台这边,由于是手写处方,每个医生的笔迹,写字习惯客服不能一眼就全部看懂,还得打电话给医生和医生确定。
  4. 有时间限制,因为依靠人工所以只有在客服上班时间内,才能拍照开方。

总结:拍照开方并不能体现互联网的价值所在,因为没有将中医多样的个性化通过程序做到标准化。并且过多依赖线下的人工去完成。

笔者认为“拍照开方”实际的使用场景是这样:

  • 用户:著名中医、比如中医大师
  • 特点:医术高超、一号难求、坐诊时间少、年纪大、学徒众多
  • 场景:中医大师用纸写好处方,学徒用在线开方功能将老师写的处方重新开一遍

四、原型图

部分核心页面原型图:

五、未来发展趋势

在全球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中医”发展势在必行。

  • 一方面,国家对互联网医疗的推进方面利好政策频出,有效推进了医药行业的互联网化。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将“互联网+中医”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互联网中医成为传统中医在新时期转型发展的共识。
  • 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需求的推动下,患者也明显向线上转移。这些都为传统中医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与先决条件,互联网中医正全面提速向前。

 

本文由 @ Krono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医生开方应该是用PC电脑是更方便的吧?当然不排除有青年医生。

    来自湖南 回复
  2. 所有,阁下是小鹿的同学?

    来自浙江 回复
  3. 写的比较快,有些错别字存在,请谅解

    回复
  4. 不清楚你是写着练手,还是确实在做这一行。互联网医疗问诊这个赛道很鸡肋,大家都是半死不活的,疫情时代都没有真正起飞,疫情结束后估计难上加难。中医复诊算好点的赛道了,但是也就那样,头部公司都增长乏力,后入场的公司更没希望

    来自四川 回复
    1. 我是做这行的,恩。问诊确实没啥意思,我在文章也提到了,西医没有检测化验 根本不能诊断。中医复诊 送药 包括自营药房 盈利模式 还有有前途的,但是调研下来 很多患者因为不能刷医保 就不用啦

      来自云南 回复
  5. 中医能与互联网结合真的是跨越比较大的一步了,希望中医能借此走出去

    来自安徽 回复
  6. 互联网+中医,会和大健康相结合嘛?作者分析的很全面,感谢分享

    来自湖北 回复
  7. 做中医复诊的平台挺多的,找几个平台抄一抄基本就大差不差的

    来自四川 回复
    1. 底层逻辑

      来自云南 回复
  8. 关于中医生开方时编辑药材容易出错的问题,已经有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法是拍照上传,医生手写药方,拍照上传。药房客服根据药方配药或电话联系医生无法看懂药方的地方。然后把药方发送给患者。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好像是医生手写药方,药方给患者,让患者自己拍照上传,然后生成在线药方

    来自四川 回复
    1. 拍照开方并不能提现互联网技术,所以没写。因为本质上拍照开方是通过线下人工来完成,人工成本太高,需要中医专业的客服来专门负责。线下场景是这样的:用得到拍照开方的都是中医大师,而名老中医都有学徒,老中医把药方写在纸上 学徒编辑药材即可。

      来自云南 回复
    2. 关于拍照开方,能不能体现互联网技术不重要,满不满足平台定位和患者需求更重要。单以原型来说,如果这是一个给中医馆、小医院做的产品,没什么问题。如果患者和中医受众面更广,开方麻烦没有被解决。另外你说的线下场景,因为四五年前我做过中医复诊平台的BD,个人业绩月购药流水有几十万。占据流水50%以上的几个少数中医,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学生在旁边的。另外有学徒在旁边的,让学徒帮忙编辑,一样也忙不过来。

      来自四川 回复
    3. 哟!行家,确实是给医院整的产品

      来自云南 回复
    4. 那随便做做,工资稳定拿到手就行了,反正医生也不会用它,哈哈哈哈

      来自四川 回复
    5. 我来说一句,我用过线上中医复诊产品,医师会开两份药单一是手写单,她自己会做个留存,二是电脑开单,用于她坐诊医馆配药,这种坐诊是真的贵,挂号费一次100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