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留存天数的三种方法

张智超
7 评论 49997 浏览 108 收藏 8 分钟
🔗 B端产品和C端产品的区别在于,B端产品的用户是企业客户,C端产品的用户是个人消费者。因此,B端产品经理和...

留存率是我们产品经理非常有用的指标,缺点是对外行人来说不够简单直观。本文适合产品经理,预计需要三分钟。

一、留存率 vs 留存天数

产品经理都知道什么是留存率,但要向外人解释什么是留存率,那就有点困难了。即使是面向业内人士,不容易说清楚。

他们通常会问:这是针对新用户还是活跃用户?为什么7日留存和周留存是不一样的?更别提这个指标对他们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即使他们了解留存率这个概念,留存率也难以直观的反映留存的情况。你得通过一组数据,比如次日留存 + 七日留存 + 30日留存,最好有个折线图,才能反映出留存的情况。

留存天数,也就是用户生命周期(Life Time),这个概念就容易理解得多了,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从用户第一天使用,到最后一天使用,用户会使用你这个app多少天。

投资人一听就会明白,你的app留存天数越长,说明你的app价值越大,用户越离不开你;运营的同事一听就明白,他的工作就是尽量留住用户,延长这个留存的时间;销售的同事听了也会明白,过了这个时间段,用户就会走掉,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内,尽可能的把用户转换为顾客(付费用户)。

二、如何计算留存天数?

方法一:全样本统计

用户最后一次使用的日期,减去他注册的日期,就是单个用户的留存天数。把所有用户的单用户留存天数平均一下,就是留存天数了。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非常不灵敏。样本要足够的大,时间跨度要足够的长,才能得出真实的数据。如果你的app上线时间少于一年,得出的数据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样计算出来的数据,显然不会有什么波动。

方法二:倒推法

今天每一个活跃用户,从他们的注册时间到今天的时间差,平均一下,就得出留存天数了。

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计算某一天的,某一周的,某个月的,某一年的。

这个方法听上去不错,用我们的薄荷 app 实际跑一遍数据,就会发现是多么不靠谱。

由于数据不方便完全公开,用上面说的全样本统计,算出来的值设为 X。用倒推法,一天算就是 X 的4.1倍,用一个月算就是 X 的2.5倍,用3个月算就是 X 的2.3倍,一年算就是 X 的1.7倍。

可以看出,时间跨度越短,误差越大。时间跨度越大,误差越小。无论选哪一个时间跨度,都与全样本统计得出的数据相差甚远。

《解析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这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个计算用户生命周期的公式:

LT:(Life Time)生命周期;指的是新增账户在首次进入游戏到最后一次参与游戏的时间天数;目前大部分取值均以自然月为准;即某个月用户生命周期之和/MAU=平均生命周期

这个方法算出来就是 X 的2.5倍,是不可靠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误差呢?因为你统计到的样本,都是已经留下来的用户。那些没有留下来的用户,你都没有统计到。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典型案例有返航的飞机都买到火车票了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

方法三:经验公式

留存天数跟留存率之前是正相关的关系,留存率越高,留存天数就越长。那么,用留存率能直接算出留存天数吗?

剖析用户生命周期和价值》这篇文章里提了一个计算公式:

用户生命周期=周期/(1-周期内新增留存率)

这个算法从逻辑上判断就是不靠谱的。

  • 留存天数与留存率虽然是正相关,但不是线性相关,两者的对应关系不是靠一个简单公式就能描述得清楚的。
  • 公式里的周期,用一个月为单位,用户生命周期就是 n 个月,用一周为单位,用户生命周期就变成 n 周啦?

从实际数据来看,我用薄荷 app 的数据算了下,以一个月为单位,把月留存代入公式,得出的结果大约是全样本统计结果的一半。

小结

除了全样本统计的方法,另外两种方法都是不准的。

留存率不够简单,留存天数不够灵敏,有没有一个指标既简单又灵敏呢?答案是有的。

三、月活跃天数

能兼顾简单和灵敏的指标,就是月活跃天数了。意思是,这个月的活跃用户的平均活跃天数

这个概念就比较清晰,界定的样本范围和时间跨度都比较适中。计算方法也非常简单:

月活跃天数 = 当月每天日活的总和 / 月活

我们现在的考核指标,就是用月活 + 月活跃天数,来代替了原来的日活 + 周留存。因为这两个数据受市场推广因素的影响比较小,能更加准确的衡量产品经理的工作表现。

四、总结

留存率是我们产品经理非常有用的指标,缺点是对外行人来说不够简单直观。

留存天数,也就是用户生命周期,是很简单直观的概念。只能通过全样本统计的方式来计算,其他算法都不靠谱。这个指标很重要,但波动不大,无法反映短时间内工作的成绩。

如果要作为工作考核指标的话,建议使用月活跃天数这个指标。

 

作者:张智超,担任薄荷科技产品经理兼设计总监。

本文由 @张智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月活跃天数 = 当月每天日活的总和 / 月活 这个公式没看懂,当月每天日活的总和不就是这个月的月活吗?

    来自江苏 回复
    1. 当月每天日活的总和是不去重的,月活是去重的。
      同一个用户,每两天登陆一次,日活总和就是15,月活却是1.

      来自上海 回复
    2. 月活指的是月活跃人数,可以反过来想就明白了:月活跃天数*月活跃人数=当月每天日活总和

      来自广东 回复
  2. 问一个问题,题主怎么知道哪天是用户的最后一天

    来自福建 回复
    1. 非常准确的最后一天,其实是不可能知道的,除非 app 下架了,大家都彻底不用了。我们只能知道用户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天。这个数据是后端来统计到的,每个用户的注册时间,访问时间,重要一些的数据后端都会记录下来。友盟上没有这样的数据。

      来自上海 回复
  3. 很受启发

    来自重庆 回复
专题
16480人已学习7篇文章
AI在现实中的应用有很多,AI应用实例有哪些?AI的实现原理是什么你知道吗?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I应用实例分析
专题
35604人已学习22篇文章
从动效设计原则、动效工具、制作方法、标注技巧等全方位解读
专题
1871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电商平台为了促销或者扩大知名度,经常会设计或大或小的活动,用户完成任务即可获得奖励,以此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增加销量。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电商平台营销活动设计。
专题
1265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瑞幸咖啡和茅台的这次联名合作,无疑让联名营销这类营销方式又掀起了热度。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联名营销指南。
专题
53552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做了好多年的产品经理,该不会连注册登录功能设计都没整明白吧?
专题
1992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画像标签是由数据标签经过分析、加工处理,形成的更加抽象、易于理解的复合标签。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用户标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