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思维逻辑:从学生思维到职场人的转变

0 评论 2648 浏览 17 收藏 17 分钟

刚从学校进入职场的朋友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思维”这个词,它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被人安排的安心感。而在职场中,需要拥有的是主动性+主人公的心态。想要从学生思维转到职场思维,可以从NLP思维层级模型上思考。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如何在职场中运用NLP思维的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刚从学校进入职场的朋友们(比如我)会经常听到“学生思维”这个词,如今这个词也被赋上了一层贬义的意味。那么什么是学生思维呢?我个人将其理解为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工作当成考试,做好完全准备才敢去做)、一种被人安排的安心感(习惯等待上级安排任务)。

而这一套思维在学校可能适用,但搬到职场里就成为了一个致命缺点。那么反之,职场思维即一种主动性+一个主人公的心态。若再将职场思维细化即可引出NLP思维这个概念。本文将结合作者第一份产品工作的离职经历讲诉此思维的应用方法。

一、什么是NLP思维层级模型?

NLP其实是三个英文的缩写,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思维逻辑层次是NLP中的一个工具,在不同层次上思考问题,最终得到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大脑在思考和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

  1. 精神层(第六层)
  2. 身份层(第五层)
  3. 价值层(第四层)
  4. 能力层(第三层)
  5. 行为层(第二层)
  6. 环境层(第一层)

在NLP思维逻辑层次模型中,环境、行为、能力称为低三层,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抵达到的层次,而信念/价值观、身份、精神/愿景称为高三层。

二、如何应用“NLP思维层级模型”?

很简单,这只涉及到一个思考问题的维度及顺序问题。我们应该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地思考问题,这样更容易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正确性及方法的全面性。而多数人思考时倾向于停留在底层的几个维度,导致问题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举个例子。

1. 案例背景

我在上份工作入职两周就想离职了。而在最后离职之前我其实也进行了很久的思想斗争。中间这个思想斗争的过程就可以用来分析一下。

简单来说,我当时想离职的原因就是新入职的员工没有老人带,直接就上手大项目,加上刚进入职场学生思维较重,很被动,导致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因此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以下我将分别举例用不同层次思维思考这一问题将带来什么结果。

2. 错误做法

第一层—环境

“新入职的员工居然没有人教,这公司也太差劲了吧,直接把这么一个项目给我,我肯定会搞砸啊,算了算了,直接溜了,换家有人带的公司吧。”

用环境层思考这个问题的话,那么公司制度就是罪魁祸首,我能做的就是立马换家新人培训体系完善的公司。但结果可能就是后面遇到的公司新人培训体系都不尽人意,而我在一次次的跳槽中什么都没学到,反而由于没有工作经历又失去了应届生身份,只能通过社招拿到一些小公司的offer,那么小公司的制度体系大概率也是不够标准完善的,那么就是无尽的恶性循环。虽然也有离职后进入一家新人培训体系完善的公司,但总的来说概率不大。

第二层—行为

“没有人带也没办法啊,大家都没人带,我总不能就不做了吧。辞了也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就硬着头皮做吧,不能就这么放弃了,今年就业形势多难啊呜呜呜~”

在第二层思考的人没有在抱怨环境了,但是除了想到硬着头皮撑着便别无他法。那么结果很可能就是虽然人没有离职,但是工作中却处处碰壁,不仅人的精神被各种消耗,还可能把项目搞砸,被领导认为工作能力差,试用期能不能通过都是一个问题。

第三层—能力

“系统的二期建设全都是我一个人掌控的,出现这么多问题源头肯定在我。我得好好梳理一下问题形成的原因。哦对了,原来是因为对一期系统的不了解,要是不把一期的逻辑搞清楚,二期的设计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这个一期系统好复杂,上一个离职的同事也没有留下一期完整标准的需求文档,光靠看很难搞清楚系统的逻辑,怎么办呢?只能我先把不清楚的地方整理清楚,然后组织一期参与了建设的同事开个会讨论清楚了。”

在第三层思考的话,会从自身寻找问题,并且积极寻求帮助解决问题。这样一来问题一般都能得到解决,能做到这一点已经不错了,大多数时候思考到这里大家就会选择停止了。那有人可能会问,那么就从这层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就行了,后面三层还有什么意义呢?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如果当时我这么思考的话,我可能现在也还没有离职,我会在职场中一步步升级打怪一步步成长,虽然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艰难险阻,但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但结果是,我在入职3个月后还是选择了离职。

3. 正确做法

至于为什么离职,当时还没有接触到NLP思维这个概念,但是后来学习复盘的时候发现我当时从一开始的纠结到最后做决定的过程和NLP思维方法重合度很高,因此接下来我将展示我当时是怎么思考、行动、最后选择离职的。其中思考的过程遵循了NLP思维逻辑,没有选择单一哪个层次,而是全面地,自上而下地从最高层到最底层的顺序进行全面思考。(精神→身份→价值→能力→行为→环境)

第六层—精神

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工作给世界创造价值!

第五层—身份

目的:我想给世界创造价值,而产品经理正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工作。

市场分析:目前面向C端的产品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而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强做大,公司业务流程及内部管理的标准化及降本增效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多的实体产业都有了数字化的需求。因此B端的产品市场相对是蓝海,但对于B端产品经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自身情况分析:我由于本科学的统计学,逻辑思维能力在大学期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升;我在校内各种实践活动中也发现自己在同理心,创造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较为突出,而这正是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特质。

结论:我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B端产品经理。

第四层—信念价值

目的:成为一个优秀的B端产品经理。

分析:人生中第一份正式的产品工作,对我后来产品的职业生涯影响一定很大,所以公司的新人培训体系,管理制度,领导能力等等都很重要,因为这些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的工作观,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我以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结论:我毕业后最好进入一家新人培训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标准化、领导能力强且Nice的公司。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成长前景着想。

第三层—能力

目的:最好进入一家符合期望的公司。

分析:一个拥有常态化沟通、培训和考核机制的公司才能够很好地把个人能力转换为团队能力。工作过程中因为公司制度不够完善的原因,花了很多时间去做本不属于我的工作,这对于个人的成长有很大阻碍作用。我是个应届毕业生,并且产品经理这个岗位需要对技术有一定了解,我很明显地缺乏实战和理论上的经验。

结论:我要离职。但是我要给自己定个目标:在项目验收之前我绝对不能离职,我要完整走完一个产品从0到1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各种问题并且解决它,目的是积累一个完整项目的经验。

第二层—行动

目的:积累完整的项目经验。

分析: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都是以我目前已有的能力不能解决的。

结论:不要害怕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遇到了就询问前辈的建议,结合书籍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害怕花自己的下班时间去工作,这在前期是有必要的。

第一层—环境

目的: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分析:公司的制度需要完善这是母庸置疑的,但是这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善,也是我一个人无法改善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公司里有很多牛人值得我去学习,当然他们也难免有一些不是很好的工作习惯是我在以后工作中要努力去规避的。

结论:

1)确定学习对象及学习内容

  • BOSS每天都会在公司统筹各个业务线的工作情况,做优先级判断并合理协调资源,他对工作的严谨态度是我应该学习的;并且和他出去和客户沟通的时候发现他作为领导的大局观对我之后的工作的生活都有很大启发,才意识到对于BOSS不应该惧怕,而应该尊敬他就像对待自己导师一样。因为把公司做到如此规模的一个厉害角色,身上肯定有很多值得深挖学习的经历特质,我该好好学习向上管理了;
  • A的项目管理能力很强,BOSS多次在我们面前夸她,我要多和她学习沟通;B对我们组的业务线了解最深,我有关业务方面了解的应该多去问她;
  • C经常在项目群里进行项目进度的预警,很好地规避了项目地延期风险,我在项目遇到问题地时候也不能自己闷头着急,要懂得向上反馈及时预警,寻求领导帮助,协调资源。
  • D虽然是市场部的售前人员,但在和他沟通过程中发现他对产品的设计也有一些优秀的观点输出,因此后面我产品设计问题上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找他交流学习。
  • E,F分别为开发组前端和后端的组长,他们虽然看起来都不好说话,但是在几次沟通之后也找到了和他们交流的诀窍,对于我这么一个初出茅庐并且不懂技术的菜鸟,他们也会耐下性子跟我解释一些原理。我要珍惜每次例会和他们沟通的机会,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学习,到项目的后期他们不用再和我解释一些基础的技术原理,而是和我头脑风暴产品设计更好的方案。

2)识别并远离前辈灌输的不正确的工作方式

工作中,我负责的项目中一个模块涉及到和其他公司的合作,我需要和另外一个公司交接,确定我司负责的模块建设。正当我打算和另一个公司的负责人沟通需求时,前辈G告诉我,为了抢占对方的市场,我们不仅要做自己的模块,还要把对方负责的模块也一起做出来给客户看(当时另一家公司已经做好了,只需要和我们交接即可),由于时间较紧急,叫我不要去问需求了,直接闭门造车,先做出来再说。我理解G前辈抢占市场的想法,这也可能是更高层领导的意思,但是闭门造车这个方法我还是不能认同。即使要抢占客户的青睐,也应该靠产品质量而非产品速度(况且另一家公司已经做出了东西)。而想要良好的产品质量,那么正确的需求分析就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最终,在把手上一个项目从刚开始的需求调研、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到后面的项目管理、阶段性汇报、测试、上线之后,也就是转正的前几天,我离职了。

虽然表面来看,最后都是离职,和刚开始列举的仅仅从第一层思考的结果一样。但是又很不一样……我离职是因为自己的职业规划,但没有一开始就离职是因为基于现实考虑,并且虽然离职了,但是3个月的工作学习到的东西也够我写好多篇文章了(滑稽)。

三、总结

NLP思维就是按照“精神→身份→价值→能力→行为→环境”的顺序全面地、自上而下地从每个维度进行思考,每个维度思考的内容都是为了服务前一个维度的内容(为了完成自己精神方面的某一需求,给自己选择一个身份;为了巩固自己的身份,需要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有了具体的价值观,就要清楚自己需要怎样的能力才能坚守价值观;能力确定后需要明确下一步的行动;为了更好地行动,就需要合理运用环境中的资源)最后才能从更大的格局角度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NLP思维的概念以及应用的全部内容。

本文由 @是阿妹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 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