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独角兽纷纷跑路,模型+应用这条路走不通了

3 评论 4072 浏览 8 收藏 10 分钟

近期,谷歌对Character.AI的收购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这不仅是因为收购金额的巨大,更因为它代表了AI行业中“模型+应用”双轮驱动战略的一种转变。本文将探讨AI行业中模型+应用模式的兴衰,分析当前市场环境下,AI创业公司应如何调整战略,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这几天,谷歌收购Character.AI(以下简称C.AI)引发了很多讨论。

昨天,乌鸦君讲了谷歌的收购就为了买人,一个人就值1个亿。(一个人值1个亿!为了买这31位AI天才,谷歌花了5亿美元)

像这样的“卖人头”式的收购,在今年上半年还有两笔,分别是:微软收购Inflection,亚马逊收购Adept。

除了人都很值钱外,这三个结局类似的公司,还有三个共同点:

他们成立的足够早,融了很多钱,走的都是模型+应用双轮驱动的战略。

这和行业当时的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在AI行业早期,训练成本还没那么高,市面上也没有好用的开源模型,从头预训练是唯一可行的路。加上ChatGPT的爆火,让大家看到了模型的巨大潜力。

越来越多人坚信,只有占据模型层和应用层的「全栈」公司,才有捕获最大价值的可能,也更容易拿到投资人的钱。

但一年之后,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动辄几十亿美元的训练成本让创业公司难以负担,而模型价格下降以及开源模型的更迭,不仅让大模型迅速贬值,也让大部分押注模型的创业公司都成了先烈。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模型层的全面洗牌,也是历史的必然。随着这些创业明星的退场,也给行业带来了一个启示:

初创公司模型、应用两手抓的战略,正在被证伪。

一、模型+应用模式的先驱们

纵观C.AI、Inflection、Adept的发展,三家都有三个共性:成立的足够早,拿了很多钱,走得是模型+应用双轮驱动的策略。

先说成立时间,C.AI成立时间最早,成立于2021年,而Adept和Inflection的成立时间则都在2022年。

从融资情况看,这三家里Inflection拿的钱最多,两轮融资加起来超过15亿美元。虽然C.AI和Adept拿的钱没有Inflection多,但也在上亿美元量级,其中C.AI累计融资超过1.9亿美元,Adept 4轮融资加起来的钱接近5亿美元。

拿了这么多钱后,三家公司都选择了同一个发展策略:模型+产品双轮驱动。

C.AI、Inflection、Adept都以AI应用而为人熟知。C.AI自然不用最多说,作为AI伴侣数据跑得最好的产品,6月C.AI的访问量高居行业第四。

Inflection最早也是做聊天产品起家。2023年5月,Inflection 发布了AI聊天产品Pi。与ChatGPT相比,Pi主打一个私人、走心。Pi在X官方账号上的介绍是:Pi,你的私人AI,有什么心事吗?我们来谈谈吧!

Adept的产品定位则是AI助理。简单来说,Adept希望构建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或平台,让人们使用电脑更加“傻瓜式”,只需一个指令,其余所有步骤和事情它都可以帮忙完成,而不是像ChatGPT那样一来一回的问答。

在做AI应用的同时,他们还把大量的钱投到了模型上面。

虽然C.AI产品表现得很好,但创始人Noam仍然将C.AI 定位为一家通用模型公司,要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的超级智能。所以,C.AI花了很多资源在训练下一代模型,提升模型质量。

卖身前,Inflection也曾推出过三款模型,其中最先进的模型Inflection AI-2.5甚至接近GPT-4的性能。

2022年9月,Adept曾发布自研大模型Action Transformer(ACT-1)。2024年1月,Adept 又发布了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Fuyu-Heavy,进一步提升了在文本和图像处理上的综合分析能力。

而这些花了很多钱的模型技术,也跟着核心团队被大厂收走了。随着核心团队和模型技术的离去,也宣告了这些明星公司的退场。

随着这些创业明星的退场,给行业带来了一个启示:

中小公司正在快速退出基础模型领域的竞争,创业公司模型+应用双轮驱动的策略正在被证伪。

二、基础模型,正在加速贬值

虽然从现在看,创业公司自研大模型并不明智。但就当时来说,这个选择也没什么问题。

一来,他们成立得足够早,彼时没有像llama这样的开源模型可供选择,训练成本也没有夸张到现在的程度,从头预训练是唯一可行的路。

二来,随着ChatGPT的爆火,OpenAI开始全面进军应用层,不仅布局了插件生态,还做上了移动端应用,把不甘于只做API提供商的野心尽数展现。不仅对Jasper等AI应用造成了不小冲击,也让大家看到了模型公司的巨大潜力。

从那时候起,大家都有一个判断:在大模型面前,AI应用的商业壁垒有限。只有占据模型层和应用层的「全栈」公司,才有捕获最大价值的可能。

除了上面被收购的三家公司外,很多应用公司也开始布局模型层,其中就包括了受到ChatGPT冲击的AI写作公司Jasper。

但是一年后,这些创业公司发现:模型+应用双轮驱动不是所有人都能玩的。

一方面,现在基础模型升级的成本越来越高。日前,The Information爆出,OpenAI今年的亏损可能达到40亿美元,不算15亿美元的员工成本,光花在训练上的成本就有30亿美元。这意味着,除了头部模型公司有大厂撑腰外,其他厂商完全跟不住。

根据此前计算,Character.AI每月的推理成本在330万美元左右,一年在4000万美元。而去年全年,Character.AI的全年收入也只有区区1520万美元。也就是说,AI应用挣的钱连推理成本都覆盖不了,更别提更高昂的训练成本。

另一方面,随着模型价格不断下降,以及开源模型越来越强,大模型正在迅速贬值。

7月,OpenAI 突然上线新模型 GPT-4o mini,在性能全面碾压GPT-3.5 Turbo的同时,价格还比GPT-3.5 Turbo便宜了60%以上。不久前,谷歌又把Gemini 1.5 flash定价降低至GPT-4o mini的一半。

在闭源模型越来越便宜的同时,开源模型的能力也在变强。7月,Meta发布了开源模型Llama 3.1 405B,这个模型在多项测试的表现都好于GPT-4o和Claude 3.5 Sonnet。

这意味着,AI应用的模型成本正在迅速下降。用Benchmark合伙人Eisenberg的话说,大模型将是历史上贬值最快的资产。他们之中,只有一两家公司会让投资人赚到钱,其他都会让投资人赔钱。

从目前看,动辄几十亿美元的训练成本、模型价格下降以及开源模型的快速发展,让这些押注模型的创业公司都成了先烈。

既然市场不需要这么多模型,那些模型搞技术的人才又开始回流大厂。从这个角度上说,卖人头式的收购,也是AI行业资源分布的一次“纠偏”。

此后,AI创业公司的路径变得更加清晰:尽快转向AI应用,好好打磨产品,探索更好的商业化路径。

现在国外的模型泡沫已经开始破了。而国内玩家们仍然高举着产模一体的大旗,理由也简单:想融资就必须这样做。

但国内的情况会不一样吗?且看时间分解吧。

文/林白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乌鸦智能说】,微信公众号:【乌鸦智能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关键是成本如何覆盖,不能说小厂搞不起扔給大厂就行了,大厂也不是做慈善的

    来自北京 回复
  2. 中小公司正在快速退出基础模型领域的竞争,这就是经济大趋势——而转向专注于AI应用的开发和商业化,AI创业公司应该尽快调整方向也会专注于产品开发和探索更好的商业模式。

    来自北京 回复
  3. 找到切实可行的盈利途径确实是当务之急,开发高质量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才能更有市场竞争力

    来自山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