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健身红海市场?细分赛道见真章!当燃 VS Keep VS fit!

4 评论 5464 浏览 14 收藏 23 分钟
找到工作只是第一步。我们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战训练,不仅让你成功入职,更能让你具备快速胜任工作的能力,在团队中站稳脚跟。

编辑导读:因为疫情,很多线下健身房被迫关闭,互联网健身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一些相关的产品不断涌现。本文作者以三个线上健身产品为例,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身的意识不断高涨,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整个互联网健身市场也迎来了一波飞速发展。互联网健身市场依目前形势看是绝对的红海市场,有keep等行业巨头深耕多年,想要分一杯羹谈何容易。

而在这个时候,发展垂直化互联网健身,专注于用户体验层面也就成了取胜关键。受中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对健身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接下来我将挑选细分垂直赛道其中之一有代表的产品-当燃,并对比竞品Keep和fit来进行分析研究。

一、竞品分析前言

1. 竞品分析描述

分析当燃的直接竞品、间接竞品,通过研究行业市场背景和各自的产品定位、功能结构、商业模式等方面,来分析产品的发展趋势;

分析梳理当燃、keep、fit的核心、特色功能点,来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后续的版本迭代方向以及策略。通过了解目标用户核心需求,挖掘用户魅力型需求,以及市场现状为产品迭代做准备。

2. 测试环境

二、市场分析

1. 行业背景分析

从上图看2020年中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达到了4.35亿,比2019年增加2700万,2021年4月互联网运动健身平台月活用户达5479万,增长迅猛,课程分发渠道快速线上化,运动健身线上化趋势不可阻挡。

从目前互联网运动健身平台用户性别来看,女性用户占比近七成,男性用户运动健身比例显著低于女性,但随着男性健身习惯的不断养成,男性运动健身用户增速显著快与女性,从健身场景来看家庭健身已经成为重要的健身场景,除了跑步、行走及减脂之外,增肌、力量训练、冥想及骑行等运动人群增长迅猛。

总结:

在经历疫情后,人们有意识的观察自身身体素质,刺激了运动健身意识苏醒,疫情的影响让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文题更加重视,激发了对运动健身的热情,对健身的需求也有了一波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去健身房需要时间成本,对于一些职场人士和学生党去健身房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而一些互联网+健身的软件可以有效针对一些有管理身材需求:减肥、塑性等的人群,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可以通过居家锻炼增强体质,释放压力更好地应对学习与工作,而面对不同人群都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健身课程分发渠道快速线上化,运动健身线上化趋势不可阻挡。

2. pest(行业环境宏观分析)

1)政策

2016年10月,《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就已明确提及推动“互联网+健身休闲”,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健身休闲服务。

2019年9月,《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培养终身运动习惯。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推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体育消费服务。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从政策不难看出国家对待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因为健康与健身是息息相关的,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再跟互联网深入融合推进线上休闲健身的发展,这也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

2)经济

随着中国大众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力与消费意愿逐年上升,生活方式快速转变升级,但诸多广泛的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促使大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现时代社会是一个移动生活的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的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个时代下互联网健身类产品服务快速被市场接受,用户量逐年上升,用户需求不断分化,推动互联网运动健身行业快速发展成型。

3)社会环境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结合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扶持以及一些理念的推动,人们逐渐形成了健身运动意识,激发了运动热情,对健身的需求也有了一波大提高。
  2. 疫情期间受疫情防控影响,人们都被封闭在家里进行防护,久待在家里运动的范围以及运动量也受到了限制。后疫情时代当用户有了模糊的概念后再选择的方式也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也是健身行业发展的一个契机,有了政策红利“互联网+健身”也有望成为业内企业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

4)技术环境

总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运动健身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科技的应用为行业的升级起到了助推作用。

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截止2018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达7.88亿,而运动健身类APP独立设备数增长达到了16.1%。而到了2021年6月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也来到了71.6%,随着智能手机广泛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快速增长,截止2020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人,较2020年3月底增加了0.89亿人,截止2021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人,较2020年12月底增加了0.21亿人。

相比较其他行业,“互联网+”的产业模式所需要的技术支撑都是信息时代的基层技术架构,没有技术壁垒,人们只需要打开手机即可浏览线上健身产业内容。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海量运动健身数据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更多运动场景,将运动健身与AI技术相结合推动智能化运动方式得落地,用数据重新定义运动。

三、商业模式(当燃)

会员收费模式:

用户在产品内部开通会员后可以享受定制计划的详细信息即增值服务,比如饮食结构的搭配、一周细化到天的计划、需要完成运动量、需要消耗的热量和需要摄入的热量、更完整的视频教学、动态发表字体头像边框的变化等等。

例如:酷狗、网易云开通会员即可播放完整版VIP音乐,动态发表字体头像边框的变化,可下载专属铃声。

四、用户分析

1. 用户标签

从我国在线健身人群消费能力分布结构来看,其中中高消费人群和中等消费人群占比最大,分别为32.58%、31.41%,高消费人群占比13.51%,中低消费人群和低消费人群则分别占比17.9%和4.6%,可见,健身类应用吸引了更多具有高消费潜力的有价值人群。

从用户年龄结构分布来看,我国运动健身类APP用户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年龄阶段,其中25岁及以下占比最大为45.4%,26-35岁人群占比40%,而36岁及以上用户占比仅为14.6%。

总结:

线上健身整体年龄结构偏年轻,25岁以下用户占比接近一半,年轻用户对自身身体形态更加注重,对新鲜事物往往抱有一种好奇且敢于尝试的心态,同时高消费人群对自身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也较大,这列人群也占了大多数,随着经济技术以及社会的整体进步,成本也会慢慢降低。

2. 用户行为

从上图数据看出,用户在疫情期间开始有意识地锻炼健身,健身习惯发生了变化用户在疫情期间与平常线下健身房消费相比,使原本发展迅速的线上健身更是引来了一波增长,而且疫情对传统健身行业也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在防护时期,人们出入健身房的频次也大大降低,为了避免人员密集的场所,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互联网+健身”的消费模式。

3. 用户群体

用户

核心用户(会员)

4. 用户使用场景

五、产品分析

1. 战略层分析

总结:

经由以上分析得出相较于keep较为完善的商业模式,当燃和fit都是较为单一的增值模式,如会员服务、课程知识付费。

受发展程度的影响,Keep发展更好,用户群体庞大,所带来的流量变现,所以加入了电商模式如运动商城可用于购买运动类别的服饰,并且受众人群更多直播变现也有了良性的发展,当燃和fit由于目前还在发展中,所以商业模式较为单一。

受体量影响,当燃和fit侧重发展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进一步运动锻炼,即开通会员后可使用的服务。当燃目前相较于两者在规模上有落后,只有会员服务。

运动健身都是一个发展流程,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商业模式也会慢慢改变,当燃目前还是在积累用户阶段,还需发展。在用户群体上因为三者提供的功能都大同小异,所以竞争比较激烈,当燃跟fit尤为突出,两者主要功能模块高度相似,所以在功能体验上的优化就成为了抢占剩余蛋糕的关键。

2. 结构层分析

当燃结构图

当燃的界面非常简洁明了主要功能模块布局也很清晰,在交互之间的设计也更为人性化,用户在使用时能有效率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模块,而不用切换大页面。当燃主要模块分为三大类:首页、发现、我的,符合现代用户的操作习惯和使用产品的理念。当燃的劣势一定程度上也是优势,受发展规模的影响,单一的商业模式相对Keep来说,各功能布局也相对较直观,用户在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上面更为方便。

Keep结构图

从整体上看Keep的功能架构更为完善,各方面细节都已经很完善,主要功能菜单也已经设计的很完善,但因为整个系统太过庞大导致用户在要想使用某个次级功能时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因为发展规模大,用户积累量也不断提高,所以Keep相较于当燃和fit加入了商城以及直播功能,有更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Fit结构图

Fit相较于前两者在整体设计仿佛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作品,fit首页顶部模块是banner轮播图,而下方则是二级菜单,fit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健身课程为主要业务,在下方的才则是主要部位锻炼。对于私教课更为看重。Fit整体功能还是很齐全的,主要模块设计也有考虑到用户,用户体验上较不错。

3. 架构层分析

1)当燃的主要功能(定制方案)

总结:

当燃的定制方案比较细致,对用户身体各方面的细节都做好相应的解决方案,用户通过设定自己的性别年龄以及出生日期后在选择重点部位并填写自己的习惯等,在填写完毕后可直接生成自己的专属计划,当燃的定制训练方案和计划细致在它规划了用户每一天所需要锻炼的量以及饮食方面的习惯,严格控制了热量的摄入和消耗。

但定制方案这个功能有点强行了,用户登录后必须进行方案定制才能进入APP的主页面,因为当燃主要功能都是与定制计划挂钩,需要定制计划方案后才能进行展示,这一点上可以进行优化。

建议:

定制方案不宜设置在登录过程中,强行让用户设定方案定制也可能会引来用户反感,将方案定制功能设定在个人信息界面以及用户在咨询信息过程中的某一处位置即可,越恰当越好。因为产品主要功能都得依赖这个方案定制,所以可以设定在显眼处让用户自行定制。

2)Keep的主要功能(设定每日目标)

总结:

Keep的目标设计是根据用户所选目标进行定制计划,选择某一个切入点,且统计信息,用户设定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后,选择想要达成的目标进行计划的制定。信息统计不够完成,且针对的是某一个具体的部位进行计划的科学制定。

建议:

可以进行多目标的选择,根据用户的意愿进行灵活的目标选择。设置一个整体的大框架,在运动时间、运动量、时间、以及热量的摄入和消耗方面做一个具体的规划,来给用户在使用上提供便利。

3)fit的主要功能(以课程为主的训练计划):

总结:

Fit整个软件的重点也就是核心就在课程,通过一系列功能模块(课程)或者二级菜单来引导用户选择课程并进行添加。Fit没有数据的录入,是提供课程库供给用户在相关部位的锻炼需求。

建议:

广告模块设定位置调整为合理之处,尽量不影响用户体验,可以设定在课程训练页面。功能模块内容方面,当燃和keep整体功能设计的很完整有一个大框架,fit较为分散,可根据自身产品核心功能和特色进行设计,单一的课程模式虽然可以给足用户的自由选择权,但是用户也有可能不知道或者不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可以添加数据录入,根据用户的身体情况以及选择的目标来进行相关的课程推荐,方案的制定可以给用户选择权利。

六、总结

1. SWOT法分析

优势:

  • 产品定位明确,整体页面交互突出核心功能,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率找到自己想要的模块,风格设计简约满足用户喜好。
  • 方案定制功能非常细致,能根据用户身体状况来进行训练计划的制定,科学、有效。
  • 产品风格明确,以方案定制为核心。

劣势:

  • 方案定制较为强行,没有给用户足够的自由选择权。
  • 产品的多样性问题,整体模式较为单一,容易使用户产生腻感。

机会:

  •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意识也越来越重视。
  • 政策的扶持,近几年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扶持,有政策红利。
  • 疫情期间,由于防护的需要人们都是在家里不能出门,受运动范围和运动量的限制,线上健身迎来一波机会。

威胁:

  • 行业中相同类型的竞品,发展规模大的有Keep,但业务侧重不同,相同规模下有fit等软件且业务类型相似度高,所发展的赛道相同。
  • 消费者对产品的存疑态度
  • 近年来互联网+健身产业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竞争对手入局,竞争压力较大。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结合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扶持以及一些理念的推动,人们逐渐形成了健身运动意识,激发了运动热情,对健身的需求也有了一波大提高。

疫情期间受疫情防控影响,人们都被封闭在家里进行防护,久待在家里运动的范围以及运动量也受到了限制。后疫情时代当用户有了模糊的概念后再选择的方式也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也是健身行业发展的一个契机,有了政策红利“互联网+健身”也有望成为业内企业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这些都为“互联网+健身”这个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且因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突破了10亿,移动线上消费未来经济量也只会越来越庞大,愈早布局,将产品功能做到尽善尽美,有助于在未来的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因为是热门“互联网+”的产业,竞争对手也更多,且巨头伸手布局也已开始,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只有做特别的,能解决用户核心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厮杀中存活下来,当燃可以不断优化自身核心功能:定制计划,在围绕这一核心功能进行产品的整体结构搭建,注重用户体验,保证口碑。当燃可根据不同体质用户设定不同训练课程,让一些体质较差者能够循序渐进并且相比直接的锻炼计划能够相对容易的锻炼身体!

 

本文由 @汪仔0705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健身真的是每个减肥er必备必需要下软件,来满足自己要减肥的心灵!

    来自江苏 回复
  2. 这篇文章对几个健身竞品进行了一个很详细的分析,说得在理,码住了

    来自广东 回复
  3. 对于健身这个东西来说真的是个东西,不得不说,每次看见他们都非常的有信心要去减肥,但是事实又是……

    来自河南 回复
  4. 对于我这种热爱美食的人而言,这也太有用了吧,收藏好,我相信一定会有用的。

    来自河南 回复
专题
1694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账体系的设计思路。
专题
1860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ndroid和iOS在产品、设计、交互等方面的差异。
专题
1371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需求管理,也是产品运营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需求管理。
专题
3825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市场调研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用户、了解市场。
专题
4582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产品经理和运营都要懂一点的推荐算法基础和进阶知识
专题
35380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不懂心理学,怎么懂你的用户;不懂你的用户,又怎么做好产品的设计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