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锐评:西门子、SAP大裁员,PLM领域国产替代的路径分析
面对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国产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迎来了替代进口产品的机遇。本文将深入分析西门子和SAP裁员背后的原因,探讨国产PLM软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路径,以及云原生PLM技术如何为国内制造业提供更具性价比和适应性的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国外的巨头都霸占着国内外的工业软件市场,SAP在ERP领域,西门子在PLM软件领域(用于制造研发管理),都是呼风唤雨的“神仙中人”。
而在2024的尾声,工业软件巨头们纷纷公布了裁员计划:西门子裁5000,SAP裁10000!
裁员幅度之剧烈,震碎了无数人的眼镜,堪称工业软件领域的“断臂求生”。
我们总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可是现在巨头都在裁员,腰部、底部的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在世界经济环境不景气、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国产PLM厂商能找到“国产替代”的一线曙光吗?
一、利润下滑46%,新企业逃离软件巨头
即使在德国本土,SAP也打算裁撤3500名员工,占其本土员工总数的14%。
另一边,同样是在德国,PLM软件大佬西门子的裁员人数将可能达到5000 人,方向也以工厂自动化为主。
西门子的CEO,Roland Busch表示裁员的原因是业务不理想,其中数字产业板块的利润出现了令人震惊的46%的大幅下滑。
西门子数字业务利润崩盘,是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PLM领域几家独大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各国都有企业源源不断涌出,大家各凭本事、各显神通,终于卷到行业大哥,逼得大哥也改进业务、降低价格,利润自然崩盘了。
二、命脉握于外国,无异于与虎谋皮
事实上,国内这么多制造巨头、高新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管理时,用的软件居然大多是国外的,而且以德国几家软件巨头为主。
这里面有很多历史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企业一旦选择某个软件,再更换软件、进行数据迁移、安装新系统规范数据的成本,将是个天文数字。
就像穷小子贪图富家女的相貌和钱财,娶进门才发现养不起——晚了!
可是嫁妆总有挥霍一空的时候,制造企业找到物美价廉的替代品,同样会和国外大厂的PLM、ERP一拍两散。
更何况,工业软件是工业发展的命脉之一,把我国工业的命脉交到外国企业手里,指望对方帮助自己发展,无异于与虎谋皮。

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指出要围绕重点行业推动工业软件更新换代。
涉及航空、船舶、石化、钢铁、汽车、装备、轨道交通、电子等重点行业及模具等重点领域企业,软件覆盖ERP、PLM、CAD、CAPP等多个方向。
工信部发文的意思很明确——“重点行业的企业,不管用了多少年国外软件,必须站出来带头壮士断腕,只有这样,我国的工业才能有更长远、更安全的发展。”
而大企业带头更换工业软件,势必影响上下游的供货商和渠道商,从而影响更多中小企业逐步更换工业软件,形成“国产替代”的洪流。
三、国内研发软件发展的四个阶段
说一千道一万,研发都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关键。
国内对于研发软件的理解,历经了CAX、PDM、PLM、云PLM四个阶段。
1. CAX软件:大同小异
2. PDM软件:老电视
时至今日,传统的PDM软件就像是台老电视,像素不太够,也看不了网络电视,还时不时出故障,但毕竟还能看。PDM软件的使用者大多是一些老牌企业,原因就是我们上述提到的——更换成本太高,于是就成了越来越难用的“传家宝”。
3. PLM软件:PDM+
4. 云PLM:大路和小路
一种是“视野开拓的大路”:将传统的PDM、PLM的数据、程序搬到云上,让企业远程访问数据库和功能,和传统的PDM、PLM功能大体一致;
另一种是“前途未卜的小路”:完全基于云端架构,对整个PLM系统重新开发,能实现传统PDM、PLM不具备的很多功能,成本也更低,但是因为需要另起炉灶,也没有可以参考的同行,不仅仅是国内企业望而却步,即使是国际巨头,也迟迟不愿尝试。
四、制造业+云原生PLM,撬动全球市场
十年前我们对整个市场进行了调研,得出了一个结论:亦步亦趋固然可以快速做出“自主研发”的软件,但是,要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坚定地走云原生PLM这条路。
而在云PLM系统的研发、落地中,智橙发现,国外的软件、国外的模式,在我们国内制造业的产品研发场景,存在很明显的“水土不服”,国外产品那种PLM/PDM搬上云的逻辑,完全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云原生的PLM,是灵活的、模块化的,软件服务商应当深入每一个行业,比如泵阀、输配电、工程机械,又比如线束、LED、齿轮箱,探索最佳实践,把所有功能做成灵活的模块,根据企业的现状,由专业顾问将最合适的方案打包给企业。
以泵阀行业为例,泵阀行业版PLM既有泵阀行业需要的BOM选配、快速出小样图等功能,也有云原生带来的轻量化预览、基于模型的在线会议等功能。
代价就是“难”:云原生PLM系统开发的难度、深入行业的难度。
国内起步早的厂商,比如智橙,在2015年就开始做云原生PLM,在2020年才做出符合国内企业研发生态的PLM系统。而深入行业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历经十年的沉淀,才有得到制造细分领域的协会、企业、院校认可的(泵阀等)行业版PLM问世。
自主研发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根根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柱子撑起来的。
PLM就像是雕琢柱子的匠人,由国外的工匠,雕琢国内的石材,所建立的楼阁,虽然也不会有大问题,但仍然受制于人,且成本高昂。
而自主研发的云原生PLM,会让企业的产品研发更简单、更高效,以更低的成本,设计出更高参数、更多规格的产品,打开国内乃至全球的市场。
只有工业软件厂商和国内制造企业携手并进,才能用云原生PLM为杠杆,一起撬动地球。
本文由 @鲍师傅 Mr.BOM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