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经验谈:为外国品牌起中文名那些事

0 评论 2431 浏览 3 收藏 31 分钟

中国文化和消费趋势剧烈变迁,本土品牌从弱到强,品牌营销花样层出不穷。本土品牌意识到品牌引流问题,利用品牌名引流,与此同时,外国品牌的名称也越发注重个性,喊出自己最独特的宣言。本文旨在发现外国品牌中文命名的陷阱,提出一些质疑,并探寻其中的机会。

自1979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外企已经在中国发展了44年。此间中国文化和消费趋势剧烈变迁,本土品牌从弱到强,品牌的营销花样层出不穷。现在,中国本土品牌已经逐渐将命名视作重要的传播工具,从最初追求大气格局,到大胆表达个性,利用品牌名引流;与此同时,外国品牌的名称也越发注重个性,喊出自己最独特的宣言。

当我们讨论给外国品牌起中文名这个话题,时光似乎一下倒流回40年前,在这片优雅的土地上,大家谨小慎微的遵循着约定俗成的法则:中文名的读音要尽量关联英文名的音节,使用的汉字最好能够呼应品牌价值;谈及品牌命名,品牌经理们仍然在对标那几个古老的案例:Coca Cola可口可乐,Ikea宜家。

本文旨在发现外国品牌中文命名的陷阱,提出一些质疑,发现一些机会,全文我会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来展开讨论。

一、“信达雅”的标准到底哪儿来的,它适用于品牌命名吗?

在不同的命名项目中,无论是外国人,还是外企的中国团队,都很关心中文名和英文名之间的读音关联。可以理解,西方语言的表音属性,让外国人很在意名称的听觉资产,而外企的中国团队,也习惯性的去参考翻译家严复在1898年提出的“信达雅”,作为“翻译”中文名的金标准。

当代汉字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强行要求中文名与英文名的读音相近,将大大限制中文名的创意空间。而“信达雅”作为一个翻译标准,更多的是去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含义,明白好理解,行文流畅,富有美感。严复从未提过中英文在读音方面的关联。

严复说,翻译是很难的。需要译者将全文理解,烂熟于心,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去表达。

翻译从来不应该是机械的,“创译”型的命名本土化工作更不是刻板的翻译和组合。

在十多年的命名生涯中,我曾为很多国际品牌发展他们的中文名。在经手过的项目中,我至今比较喜欢的作品包括TripAdvisor猫途鹰,Delifrance枫黎舍,Gorenje古洛尼等。这三个例子中,Gorenje古洛尼保留了英文名的发音特点,并呈现出品牌个性;TripAdvisor猫途鹰主要从视觉上,与品牌logo形成统一的符号,Delifrance枫黎舍侧重于表达品牌个性,放弃了从发音或者视觉上去关联原有品牌符号。

为外国品牌起中文名最常见的三种命名方式

上述三个命名方式之中,第一种命名方式似乎是各行各业的最优选择。它体现了创作者对于中国文字细腻的把控,文化上的精微考量和近乎完美主义的细节追求。拿古洛尼来说,古暗示了品牌的复古设计,洛尼不仅讲述着品牌斯洛文尼亚的历史,还让人产生些许关于洛神、希腊女神,施华洛世奇等华丽的美学联想。

带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坚信“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孜孜不倦的追求着汉语的美感和文化底蕴,而外企进入中国40年来,在类似Safeguard舒肤佳,Tide汰渍这些名称光环之下,品牌们也不约而同的拼尽浑身解数,似乎不创作出巧夺天工的文字作品,就是对品牌地位和中华文化的敷衍?

事实上,是否能创作出这样的中文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文音节的特点、长短,所对应中文字库的丰富程度,以及,商标注册环境的约束。如果能够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将呈现一个文字文化美学造诣较高的命名作品。而在现实中,受制于英文名本身的发音特点,激烈的商标竞争环境,别说满分,80分以上的解决方案都注册不了。

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对于外国品牌来说,究竟什么才是更重要的中文命名标准?

二、寻求中英文名之间的读音关联,到底有多大意义?

上图中的左上角,是外国品牌起中文名的专用维度。很显然,这只是命名维度中的冰山一角,此外我们需要考虑的维度还有很多。图中只列举了粗略的维度作为启发,在每个项目中,还有许多或约定俗成,或量身定制的维度需要评估。

在进行Delifrance命名测试时,枫黎舍从一众方案中胜出,消费者们喜欢枫黎舍三个字所营造的法国氛围,精致可口的联想。而其他的候选方案多数都遵循着读音相近的原则,却没有枫黎舍动人。开业后,并没有消费者去质问枫黎舍与Delifrance在读音上的差异;相信就算有人问过,也不会对Delifrance的品牌形象有任何损伤。

追求中文名和英文名之间读音和含义的完美呼应,在市场传播上产生的积极效果大约有三个:

  1. 充分保留英文名的听觉资产,让品牌的听觉符号在全球范围内更加统一
  2. 让消费者感知到中英文之间的关联,凸显品牌的外国背景
  3. 用工整的“创译”,展现品牌的美学追求

实现这三个效果是有前提的:

A. 中国人关注英文名,有能力读出英文名

比如Moose Knuckles这样的英文名,中国人基本上会选择性忽略它,因此,采用“慕瑟纳可”这种拗口的名字,没有任何意义。可以尝试从品牌的剪刀logo中提炼元素进行创作,或直接采用“摩斯纳克斯”这样的纯音译,引导人们去关注英文名。

B. 中文名的发音精准对应英文名的音节,让消费者可以感知到二者关联

Carrefour家乐福,Head&Shoulders海飞丝,在信息透明度很差的当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误以为他们是本土品牌。今天,就算是如Clinique倩碧这样,中英文名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的品牌名,你也会轻松获知它的美国身份。

少数几个中英文名之间不太有读音关联的品牌,但消费者仍然知道它们的国际身份

C. 中文名选字组词的方式精准、巧妙而连贯,引导人们对生造词的认知理解

CocaCola可口可乐,Pampers帮宝适,Revlon露华浓等名称饱受赞誉的原因,不仅在于它们关联了英文名的发音特点,更在于汉字的选择和组合方式。可口可乐,好喝的饮料,让人快乐;帮宝适,帮助宝宝保持舒适;露华浓,李商隐的名句勾勒朦胧又惊艳的东方美。

翻开字典,多数汉字都有两个以上意项,而汉字的联想,正在随着社会变迁而快速递增。比如“飒”,你可能会想到英姿飒爽的女兵,或者又飒又美的御姐。而御,有可能会想到御姐,但更多想到皇室。很多名称都是生造词,人们将怎样去理解这个词,取决于汉字组合方式所营造的语境,引导读者去理解和感受,避免误读和歧义,提高认知和记忆度。

失去了上述前提,强行追求中英文名之间读音近似+传递品牌信息点,只能说是中外客户潜意识中的美学和语言学执念。在品牌塑造和营销上,它不仅难以带来明显的加分,过度执着于此,还会将命名导向不良结局。

除了大家常常引用的Galaxy盖乐世,Google谷歌之外,还有一些品牌名也常被吐槽,比如Too Cool for School涂酷,Make Up Forever玫珂菲,Popeyes博派思,Crocs卡骆驰,Airbnb爱彼迎等等。无一例外,这些中文名都紧扣英文名的音节,去寻找与之相对的汉字进行组合,结果有些蹩脚。事实上,每个品牌的命名过程都花了很多精力,但何止于此?大概率是因为无法找到一个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完美方案,于是退而求其次,权衡到了这样那样的结果;还有一个原因,是有可能是来自中西方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拉锯——无法说服外国客户关于中文语境的特点,只得回到读音相近的交流舒适圈。

Make Up Forever曾用过一个中文名:浮生若梦,后改名为玫珂菲。调研后我们发现,多数消费者表示很怀念浮生若梦这个名字,且不论它为何改名,这至少说明消费者没那么关注读音相近的原则,而更看重名称本身的个性腔调。多年以后,“个性”早已不再是值得分享的消费趋势,它早已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

三、跳出“惯性思维”,警惕可能出现的命名陷阱

在我服务过的客户当中,有两个项目的结局至今令我遗憾。一个是Tim Hortons,一个是Fairlife。这里分享一些当时的案例复盘和我的心得。

1. Tim Hortons天好咖啡

天好咖啡是Tim Hortons最近官宣的中文名,天好两个字对应了英文当中的T和H,用字极其简单、上口,却与品牌和个性毫无关系。可以理解Tim Hortons决定这个名字的出发点,品牌即将大规模进军下沉市场,上口度被选为重要标准。

如果说在一线市场,消费者仍会识别Tim Hortons,感知到品牌的故事和气质。来到下沉市场,天好这两个空洞的字眼,很难说有什么吸引力。

近年来,在“文字钉”“视觉锤”的洗脑式教育中,中国的品牌经理们对传播符号的“简单洗脑”崇拜有加。“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设计的美感真有那么重要吗?效果说了才算。”

波及品牌命名,大家开始追求名称的简单、直白、上口,但这导致的后果,是牺牲掉个性、层次和引领的高度。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快速而剧烈的,但毋庸置疑的是,人们一定会逐渐从生理需求向情感需求升级,对于品牌的“感性认识”,会极大的影响到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是“好感”,而不是“知名度”,才是品牌制胜于未来的关键。

除此之外,在追求极致简单上口之前,首先还需界定品牌想要表达的信息点,简单的品牌名如“苹果”,“小仙炖”,“拼多多”,皆是如此。如果信息点本身不清晰,随便找两个极度简单的字组合起来,也不见得就会提高名称的识别度和记忆度。

当年还记得我们推荐过一个“提姆很红”的方案,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大家觉得这个名字过分口语网感,缺乏了高端经典范儿,没有入选。如今,我仍然认为“提姆很红”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在餐饮行业,它描绘了一个人格化形象,带有个性和温度,也营造出令人感到好奇的氛围和故事。至于口语网感,其实不要蹭流量热度,就不会显得廉价,也不会过时。在当年,“提姆很红”这样的短句式命名形式,会有点蹭口语化网络语言的嫌疑,今天看来它不是问题。这告诉我们,要对文化语境的未来趋势有一个大胆的预判。

名称将通过文字的语义场来带动人们的联想、认知和记忆。

联想丰富的提姆很红vs联想单薄的天好咖啡,到底哪个能帮到品牌更多?

餐饮主要满足人的感官欲望,服务业的场景氛围很重要,故而品牌名是否具有感官上的联想和张力,是否具有“故事感”、“氛围感”是非常重要的,名字作为店铺的招牌,如果起得好,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冲动,要去一探究竟。而如果名称过于干瘪乏味,则难以让人提起兴致。对于餐饮品牌的命名来说,这些标准是更为重要的。至于读音上的近似,国际的身份,都需要为之让路。

2. Fairlife鲜菲乐

鲜菲乐是我们当时为Fairlife提供过的命名方案之一,这个名字的重点在于开头的“鲜”,这也是品牌希望强调的品牌关键价值。菲和乐,则侧重于对应F和L的音节。

这个名字最大的欠缺在于它缺乏个性和记忆点,听上去过于普通。而Fairlife品牌的独特性其实非常强,有黑科技的加持,全面提升了牛奶的口感和营养,从品牌个性上来说,Fairlife是具有人格特征的,是非常欢快且充满童趣的,这也可以从他们的包装设计看出。

在竞争激烈的冷鲜奶市场,“鲜菲乐”三个字的存在感低了点。

当“鲜”这个字已经被众多品牌使用,如何在名称中营造点别的认知点和记忆点?

对于Fairlife这样的品牌来说,名称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个性会帮助品牌从一众普通牛奶中脱颖而出,让人产生好奇。此外,对于食品饮料来讲,如果名称能够显得“好吃”,也将为品牌大大加分。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探讨过名称的作用,一是营造品牌第一印象,二是口口相传,三是作为积累品牌资产的容器。上文中的天好咖啡显然侧重于第二点:口口相传;而鲜菲乐在前两根杠杆上,似乎都欠了些火候。

现在已经不太能记得清当时为Fairlife还提供过哪些方案,记得其中有两个方案我比较喜欢,一个是“啦啦牧场”,一个是“天真牛”。“啦啦牧场”是有能力传递新鲜这个信息点的,并且它非常动感,有生命力。“天真牛”则侧重传递童趣和真挚的印象,并通过“牛”的形象来与包装设计进行呼应,生成记忆点。

无论是“啦啦牧场”还是“天真牛”,都是有个性,有记忆点的命名方案。此外,这两个名字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饱满、丰富的感受,暗示了产品的好味道。

为什么最终品牌方选择了天好、鲜菲乐呢?正是因为团队在繁杂的命名评判标准之中反复横跳,最终累了,决定打一个所谓的安全牌:保留与英文名的读音关联,尽量保证名称的上口度。其他的,就交给品牌推广去讲故事吧!

四、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纯音译”策略还值得考虑吗?

上文一直在质疑“中英文名读音关联”的必要性。但不应忽略,中文名存在一种特殊的“纯音译”风格,对某些情况——当品牌希望着力强调国际身份,产地属性,或不希望展现具象概念时,仍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欧美品牌全权掌握着时尚产业的话语风向,在这个环境中,“纯音译名称”赋予强烈的国际身份,是非常讨喜的。此外,时尚行业的整体调性偏向冷峻,傲娇,相比那种含义特别具体,上来就递上“我是谁”名片的品牌名称,消费者更偏好“无意义”的纯音译名。

对于某些希望强化英文名的品牌来说,选一个最贴近英文名发音的纯音译中文名,是有助于中国消费者去关注、呼叫和传播它的英文名。比如Chanel香奈儿,Agnès艾格妮丝。中国消费者可以读出Chanel这个法文单词,很大程度上是香奈儿的教育。

当品牌需要通过命名来强化背景和产地,帮助讲述品牌故事时,音译名可以帮助营造异域风情。Chobani超班尼是一款来自美国,主打希腊口味的酸奶。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超班尼带来浓浓的异域氛围,而第一个字“超”,点缀了些许现代风格和超越期待的口感联想。洋酒品牌的国际身份也很重要,比如Martell马爹利,Chivas芝华士。马爹利的构词方式,塑造了人格属性的手工匠人联想,而芝华士所选择的字眼,则散发出领导品牌的尊贵地位。Häagen-Dazs哈根达斯在全球范围内讲述丹麦的故事,哈根达斯会让你想起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吗?你的潜意识会给你答案。

从上文可以发现,纯音译的名称并非全无含义。超班尼、马爹利、芝华士都是有能力唤起联想的。而上文中提到过被消费者吐槽的Crocs卡骆驰,Makeup Forever玫珂菲,则是失败的音译案例。卡骆驰像个中年男性,玫珂菲则散发着过时的女性气质。汉字的表意属性非常强烈、多元、微妙,需要品牌方高度重视汉字的选择和组合。

在今天,我们发现网友会用无厘头的组词方式去音译单词,比如interesting因吹斯汀,Respect瑞思拜,Exciting一颗赛艇等等,则是另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充分展现了当代年轻人反权威,反意义的思维习惯。

五、重视品牌基础,给外国品牌起中文名不是从头开始‍

对于外国品牌来说,还有一个背景是需要考虑到的——通常,当一个国际品牌来到中国拓展市场,它已经成功积累了多年的品牌资产,有的品牌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品牌符号。这个符号可以是英文名,logo,吉祥物,宣传语,或任何形式。它将是品牌的重要基础,需要带入到中文命名中进行研究。

TripAdvisor是一个有趣的案例。我们为它创作的品牌名为猫途鹰,正是利用了品牌的猫头鹰logo。在国外,猫头鹰是用户用来标记商家评级的重要符号,早已长在了品牌基因里。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airbnb可以考虑从品牌logo入手,去选择一个和心有关的中文名,从而去呼应品牌资产,或许会比爱彼迎容易理解和记忆。

为了彰显个性,获取更好的传播效果,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会采用一个短语或者一句话的形式,来为自己命名,比如Juliet has a gun,比如impossible foods,Makeup forever,Matter of Fact。这些英文名本身就是品牌的概念符号,我很喜欢佩枪朱丽叶这个中文名,它基本上完整保留了Juliet has a gun的英文概念,虽然名称有五个字,但依然个性鲜明,力道十足。如果名称有能力表达一个整体概念,或读来顺口,比如Victoria’s Secrets维多利亚的秘密,Patagonia巴塔哥尼亚,五六个字也完全没问题,不要低估人们的记忆力。

聊到这里,把文中的经验做个总结:

  • 中英文名之间的读音关联并非刚性标准,如果找不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则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读音或含义二者之一,来强化传递更合适的印象,不必求全
  • 如果英文名非常复杂或难以阅读,则不建议类似“可口可乐”这种读音近似+含义呼应的命名策略,属于自己画个陷阱跳进去,容易导致不良结局
  • 为外国品牌起中文名,常常会使用“生造词”的方法,需要关注汉字选择和组合的语境,来引导读者去理解和感受,避免误会
  • 好的品牌名几乎都具备鲜明个性,没有“安全牌”,安全牌意味着失去个性,失去个性意味着失去了差异点和识别点。其实文字符号和视觉设计一样,都需要有锐度,有新鲜感。你会愿意看一个安全但令人感到厌倦的设计吗?
  • 简单上口的确重要,但它的前提,首先是界定最适合品牌的信息点和调性,而不是为了简单上口,而简单上口,舍本逐末的后果,不仅是丧失个性,甚至会牺牲好感
  • 除了品牌价值点,消费者对品类的印象和期待也很重要,对于某些品类来说,比如保健品、餐饮业,品类调性是个刚需,对于某些品类说,做得好会很加分
  • 对于某些行业背景的品牌来说,纯音译的中文名是不错的选择,在纯音译的基础上,记得去点缀上1到2个能够表述品牌调性,营造品牌印象的字
  • 外国品牌常常利用概念符号,图形符号,去增强名称和图形的识别度,这是一个很好且很重要的角度,去思考中文名的表达策略

写在最后

与世界上的其他语言不同,中文的语言体系是表意的。这就是说,如果根据英文名的读音,去找读音相近的汉字进行组合,仍然需要操心组合出的中文名含义、调性是否足够妥当,因为所有的候选名称都会表意,从而产生联想。这使得为外国品牌创译中文名变成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结合品牌资产、文化趋势、用户洞察、语境习惯、传播环境、商标注册等维度综合评估,最终找到一个在各个维度上都表现不错的方案。

曾有不少外国客户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中国市场已经如此全球化,中国人的英文水平已经这么高,其实可以不需要中文名了吧?我可以理解他们的出发点,毕竟,大家都希望能展示品牌原汁原味的形象。但值得反复提醒的是,中国人的母语永远是汉语,英文水平再好,他们也无法第一时间记住英文名的拼写,这将给电商环境下的搜索带来巨大障碍。

与此同时,从总体上看,根据权威数据,中国人的英文熟练度远落后于韩国、马来西亚,甚至落后于越南,而令人惊讶的是,连年下降的英文熟练度排名,竟是被中国年轻一代(30岁以下)逐年下降的英语能力所拉低。中国年轻人开始依赖人工智能去翻译英文内容,而快速提升的民族自信心,也让年轻人降低了对提升英文水平的追求。

受制于当下的文化环境、消费习惯和竞争环境,中文名不仅无法逾越,而且需要成为外企品牌经理们关注的重点。

自从2001年开始,中国商标每年的申请量稳居世界第一,激烈的商标竞争和有限的汉字资源对品牌命名带来巨大挑战。也正因如此,我们希望通过本文,去探讨可持续性的中文命名策略,不必执着于 “可口可乐”和“宜家”的命名思路。

彩蛋

很有意思的是,外国品牌的中文命名策略和结果,经过四十来年的积累,也已经成为了中国语言和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开始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角度。去年,我们帮助一家中国国内的本土品牌进行中文命名,这家公司在业内知名度很高,却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依赖英文名进行传播,很多消费者甚至误以为它是一家国际企业。

在中文命名的过程中,客户对Head&Shoulders海飞丝、Pampers帮宝适这类命名产生了极大兴趣。也就是我们在文章最前面提到的“约定俗成”的命名习惯,这的确是一个很聪明的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这样的命名风格,将帮助强化品牌的关键印象:国际化的,有品质感的,有些恪守成规于是可靠的……这些又确实反哺了品牌的个性维度。

语言文字的表达是一项是精微的工作,品牌的塑造需要考虑到管理消费者心与脑的认知过程,再加上命名本身的主观臆断性,这就对品牌命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是我们工作的迷人之处!

作者:Judy Wang

本文由 @传辞Jud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