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运营(上):这些新功能你都会用吗?

瑶光
6 评论 28753 浏览 101 收藏 15 分钟
渴望踏入产品经理行业但无从下手?我们的1V1私教陪跑实战营,由大厂导师手把手带你入门,从理论到实践,助你快速掌握核心技能,轻松上手!

企业微信3.0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新的版本有何新功能?有何优缺点?企业该如何应用?本文作者在深入了解企业微信之后,对其功能和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3.0版本发布,开放了很多新功能,大家对于企业微信的关注度迅速上升,很多企业也都开始试水企业微信,在了解了一些企业怎么在运营企业微信之后,我想问问,企业微信的这些功能你真的都用好了么? 今天瑶光就带你深度了解下企业微信的功能和应用。

01 企业微信核心功能简介

企业微信的功能可以分为四类:

Ps:自认对企业微信功能已经摸透的同学可以跳过本节,下滑查看你肯定不知道的企业微信的升级功能。

1. 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的核心功能就是客户标签,个人号中虽然也有标签,它的标签只是把一群人拉到一个分组内,无法在好友界面看到标签内容,说企业微信大幅提升了客户标签的重要性,将精准营销提高到了战略应用功能层面标签分为两类:企业标签与个人标签。

(1)企业标签

企业需要提前设置好规范,便于统一管理。

特点:不仅可以无限设置标签,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更好地统一客户管理口径,规范企业成员运营。精准营销在标签层面先规范起来

应用:可以将客户按照渠道来源,价值,地区,年龄,等多个维度设置不同的标签组,然后再根据具体信息添加标签:

例:标签组:年龄

标签:18岁以下;19-25;26-30;31-40;41-50;50以上

(2)个人标签

基于个人需求而定,其他企业成员无法共享

特点:灵活,以便于个人工作为准则

应用:根据与客户的深度接触,补充企业标签没有的内容

例:根据客户的性格和与客户的关系度设置个人标签,方便知道在跟客户沟通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

2. 客户沟通

与客户的沟通分为三种状态:

(1)一对一聊天

界面体验和个人号是一样的,只是多了几个功能:

①可以直接从个人微信通讯录添加好友

②有人添加你的个人号为好友时,可以选择成为企业微信好友

③新成为好友后可自动发送欢迎语

④可以设置聊天快捷话术

PS:自动欢迎语和聊天快捷快速可以节省人工至少50%的工作量

(2)消息群发

对比个人号的新增功能有:

①可以选择指定标签用户群发消息(标签数量不限)

说明:这个功能就很有利于我们做精准触达,对比个人号需要一个个勾选用户来说简直方便很多。

②发送内容:文字+图片

说明:个人号只能发一种,而企业微信可以文字加图片,也就是可以一次性把活动介绍,活动链接,以及产品图发给客户。

③可以由企业创建群发任务,企业成员执行就行

针对大型的通知,由企业直接创建,成员直接点击执行,可以大大节省成员的工作量,并且有统一性,可以减少出错。

注意事项:

  1. 成员给自己的客户群发消息,一个客户一天只能收到一次
  2. 企业创建群发消息,一个客户一个月只能收到4次

注意我为什么用的不是成员可以发一次,而是客户只能收一次,精细化运营的作用在这就体现出来了,你可以根据标签,跟不同的客户发送不同的消息,这样成员一天可以发送很多次消息,但是一个客户只会收到一次。

(3)客户群

客户群对个人号来说是很难管理的,很多企业都会应用一些第三方工具,还要冒着被封的风险,企业微信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他具有以下优势:

①可以设置入群欢迎语,还能插入客户昵称变量

每个客户都能收到,这样可以避免你的群公告后入群的看不到

②企业可以查看,管理客户群,群主离职,企业可以转让客户群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企业人员变动导致的客户流失,以前客户资源在个人号里,现在客户资源在企业里

③自动回复

管理员可以统一添加关键词和自动回复的消息,群主在群聊中开启自动回复后,客户在群里@小助理或服务人员提问,小助理将根据关键词自动发送消息内容。

3. 推广营销

营销推广主要是有两个功能,自动建群和客户朋友圈

(1)自动建群

企业微信也可以通过扫码加入群聊,他的优点在于,即使群人数满员了,扫码之后会自动以原群主的身份自动创建一个新的群聊,这样就规避了要频繁更换二维码和满员导致客户流失的问题。

(2)客户朋友圈

①可选择指定标签用户收到朋友圈内容

②企业员工发布「客户朋友圈」时,每一位客户每天只能看到1条,一次最多选择200个客户,

解读:通过精准标签选择性推送,一样可以一天发多条朋友圈,不同的客户看到不一样的。

③通过企业端来发布,每一客户每月只能看到4条,一样可以精准多条推送。

4. 数据管理

企业微信和个人号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应用,所有提供了很多数据可供查看分析,常用的有两类:客户联系数据;群聊数据

(1)客户联系数据

客户联系数据可以查看企业整体情况,还可以查看每个成员的数据情况,主要包括:

①添加客户数据

包括添加申请的次数和成功添加的客户数

②与客户聊天数据

包括与客户聊天总条数,成员发送消息数,回复聊天占比,以及平均响应时间

③客户流失数据

被删除或者拉黑好友的客户数

(2)群聊数据

主要包括三类数据:

①群情况:企业拥有的客户群数量,活跃的客户群数量,以及每个成员负责的客户群情况

②群成员的情况:总计群成员数量新增群成员数量,活跃的群成员数量

③群消息:整体群消息数,每个企业成员负责的群的群消息数

02 企业微信VS个人号

Round1—优点PK

Round2—缺点PK

通过以上的对比是不是发现企业微信的优势非常明显了,企业运营应该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总结

  1. 个人号的核心定位是好友沟通,立足好友关系,所以适合私人的,深入的互动
  2. 企业微信定位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渠道,立足于买卖双方关系,适合官方的,精细化的运营和管理。

03 你不知道的企业微信升级功能

基于企业微信的功能和个人号的对比,会发现企业微信对更有利于做精细化的营销和服务。除了上面介绍的功能外,其实市面上已经有一些第三方公司在企业微信的基础上二次开发了更多功能,可以助力更好的运营,给大家介绍几个好用的功能:

1. 定时群发

上文讲到,成员可以根据客户标签对不同的客户发送不同的消息,如果分组很多,而消息又需要在指定时间内推送的时候,定时群发简直就是大救星了。提前设置好任务,客户都可以在精准的时间收到消息,在大型活动前可以做到真正的“千人千面”,还能避免忙中出错。

2. 渠道活码

可用多个客服号创建带参数的客服码进行分流,支持给不同渠道客服打标签,数据统计可帮企业统计不同渠道的推广效果

3. 消息存档

不论是基础的企业微信还是个人号,都有一个痛点,就是无法监控成员与客户的聊天,就算是使用了一些第三方工具,也只能导出文字的聊天内容,图片链接等其他的内容都无法展示,这样就非常不利于企业管理监控,消息存档功能可以解决大大解决这个痛点。

4. 违规提醒

主要是帮助管理员监控成员的违规行为,包括敏感词监控、删除/拉黑客户提醒以及新增好友统计,避免出现飞单、私单,流失重要客户,以及辱骂客户等影响用户体验的行为

5. 聊天增强

企业微信只提供了简单的快捷回复设置,而第三方提供了高级快捷回复,可添加文字、图片、外链、图文链接、视频等多类型消息,可对消息进行分类方便管理与查找,同时支持一键发送,帮助企业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还有跟多其他的功能持续上线中,如果大家对企业微信的增强功能很感兴趣又不知道怎么获取的,可以私聊瑶光哟。

本期主要是对企业微信功能和应用的介绍,帮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企业微信;下一期将给大家带来案例实操:不同行业怎么利用企业微信做精细化营销和服务

 

作者:瑶光,微信号:suphie0524;微信公众号:回了CRM,某互联网自媒体联合创始人,曾在零食top3品牌负责用户体验管理。本文由@瑶光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由@瑶光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讲得非常棒!多讲讲怎样功能与使用价值!

    回复
  2. 学习收藏了,今天就当一回课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运营,当然必须要有工具。给大家推荐一款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课堂】旗下独立研发的私域流量运营工具——粮仓·企微管家。粮仓·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业微信的一款营销型SCRM系统。集裂变获客、留存促活、销售变现、客户管理于一体的私域增长闭环系统。覆盖企业客户运营的生命周期,助力企业私域流量运营,提升售前/售后服务能力。还可以免费开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来自广东 回复
  3. 专业!

    来自江苏 回复
  4. 点赞

    来自四川 回复
  5. 恰饭软文

    来自上海 回复
  6. 非常实用,刚好正在研究企业微信的营销

    来自四川 回复
  7. 有用

    回复
专题
1503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如果做小红书运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小红书流量密码。
专题
43648人已学习18篇文章
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区块链很可能是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
专题
1498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价格是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一个产品来说,产品定价是非常重要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给产品定价和产品定价的策略。
专题
1558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金融风控体系的设计指南。
专题
1191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对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今很多传统行业都与互联网想结合,医药行业也不例外。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互联网医疗的运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