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干货|4步打造让阅读量翻倍的文案标题

5 评论 20245 浏览 165 收藏 11 分钟

标题究竟该如何写作?好的标题主要抓住了读者的哪些心理?写好之后又该如何检查呢?本文作者一一作答。

标题之于文案就如人之脸面。

两人初次见面相亲,谁也不愿意对面坐了一个外表邋遢的人,无论他有多高的社会名望和地位。第一印象差就会损失绝大部分好感。所以出门前总要把自己收拾得非常体面,同理,那你为什么不花多点时间给自己的文案也穿上精美亮人的外衣呢?

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巨大的信息量。微信、微博和各大门户网站就已经另自己应接不暇,单单简书的首页就有两百篇文章,而且还在不断更新。读者在指尖滑动的间隙就需要决定是否要读这篇文章,这就像走在街上迎面走来一位美女,你只需要匆匆一瞥就知道是否对她有兴趣。所以无论你的文章货多干,观点多么独特,思想多么深刻,如果没有好的标题来吸引读者,这篇文章很可能就会石沉大海。

那标题究竟该如何写作?好的标题主要抓住了读者的哪些心理?写好之后又该如何检查呢?接下来与大家一一进行分析。

一、写标题的具体步骤

1、框架结构,关键词总结

做广告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产品,同样,标题就是全文中心思想的总体概括。通常在构思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先想好其骨架,然后把关键词罗列出来。

比如我本篇文章写的是文案标题写作的4个步骤和读者阅读的5种心理。“4个步骤”和“5种心理”就是我的关键词。当然还有一些叙事类的文章,这时候要抓中心思想,或者你着重表达的部分。

切忌出现题目过大,结果文章内容衬不起来标题的情况。比如《如何赚够人生的第一个一千万》,一看标题,确实很吸引人,但仔细读文章完全没有具体的做法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标题党。与之相反的,就是文章内容虽然很好,有深度,但是标题很不起眼,读者完全不会点进去阅读,这也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先把文章主要的关键词和表达的意思罗列出来,接着再根据下面的步骤进行优化。

2、确定受众

无论广告文案还是文章,都必须考虑受众阅读时的习惯,感受和心理等因素,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对于受众的定位不仅越具体越好,还要设身处地地进入他们的角色当中,考虑一下他们在意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什么样的语气和他们说话最容易拉近距离,赢得他们的信任、他们又害怕什么等等问题。

比如你的文章阅读群体主要是中年人,你用孩子的话题就可以轻松吸引他们的目光;老年人就更关注如何让自己身体健康、无病无灾;面对90后少女,文艺口吻就更对他们胃口;如果你的目标对象是叛逆青年,你就需要理解他们的行为,或者用他们的口吻讲话。

当然,面对各个行业不同专业的人也需要按照对方的习惯和语言来沟通。比如面对程序员和律师,一般都是理科生,你就需要在标题里使用逻辑更完善语言。如果面对设计师,可能就需要使用些专业术语或者表达更加细腻的语言。

3、类型组合更有威力

当你确定了文章的主要关键词和目标对象人群之后,就需要选择一些上文提到过的标题类型来吸引你的读者。你会发现,大多数吸引力强的标题并补不单单只属于一类,而是多种类型合成的结果。

如《如何穿才能显胸大大大大大大?》这个标题,其中既有对疑问,也有性的元素,同时也是对目标对象有利的。这样的文章标题显然就更有吸引力。

又如《鲜为人知的交易秘密武器,让您获利5倍以上》,首先5倍让“获利”更加具体,“鲜为人知”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让读者与切身利益相关联,试想,是会拒绝让自己获利这样的事呢?

所以尽可能多地去使自己的标题将这8种基本标题类型进行组合,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最后的修改

任何好的标题都是经过仔细考量,反复修改的。

当我们完成了前面三个步骤之后,就需要对自己的标题进行修改,推敲用词是否合理,是否有多余的字需要删减。

比如《2小时内一定删除,快点看!》,2小时内删除就已经有时间的紧迫感在里面了,“快点看”就显得有点多余,不如改成《2小时内必删》,更加简洁有力。

又比如《我喜欢买房认真的人》,从逻辑上看,没错啊!买房毕竟是大事,认真点不是应该的吗?但如果改成《我喜欢买房挑剔的人》效果就好多了,将“认真”改为“挑剔”,就会让读者觉得这与正常认知是有冲突的,同样表现认真的意思,修改之后就会有更大的吸引力。

标题需要真正秉承“一字千金”的原则。

二、标题需要洞察读者的4大心理

通过以上的8种标题类型和4个写作步骤,我们基本可以总结出,一个好的标题需要洞察的读者的四大心理特点:

1、利己心

德鲁·埃里克·惠特曼在《吸金广告》中说:

把产品最大的好处放在标题里。

读者无论在了解一个产品还是阅读一篇的文章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思考:这对我有这么帮助?如果扫了一眼标题,感觉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时候,读者就会继续去浏览其他的文章。所以,你首先要告诉读者:他读了你这篇文章后能得到什么什么好处。

如《月薪3000与月薪30000有什么区别》,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一定想着到底月薪30000的文案是如何做到的,我该向他学习什么。又如《如何避免在建造房屋时犯下的错误》,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一定在想究竟有哪些错误是需要我去注意的,否则我就会遭受损失。这就是利己心理。

2、从众心理

回想一下,当你第一次听到某个网络新名词时,是不是会第一时间去百度。因为我们总是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其实就是一种丛众心理。我们害怕自己被抛弃,害怕当大家都在谈论某件事时自己会因为不知道而显得尴尬。所以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再不学XXX,你就out啦!》这样的标题,而且总是可以吸引读者。

追求新闻和热点事件同样是从众心理的表现,比如王宝强离婚事件,罗一笑事件,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如果你不了解背景的话,很多时候都会云里雾里,不知道大家在说什么。很多人跟热点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追啊!

从众心理是追热点的文章阅读量高的最大原因。

3、成功的捷径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少走弯路,走一些捷径。总是希望可以借助别人的成功经验也让自己走向成功,虽然大部分人都不能成功,但这并不妨碍这类文章的受欢迎程度。

但我们面对诸如《我是如何通过这种方法赚到100万的》、《成功没必要走那么多弯路》等文章时,总是没有免疫力。

我们在写标题的时候也可以巧妙利用,但注意不要成为标题党噢!

4、好奇心

前面的部分已经提到过,好奇心是总是让读者点开你文章的不二法宝。很多新闻和揭秘类的栏目利用的都是人们的好奇心。除了之前提到过的在标题中带有“真相”、“揭秘”、“背后”等词语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两种方法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 一是揭秘那些原本被大众所熟知的人物和事件背后的秘密,如《揭秘华尔街的潜规则》。
  • 二是与普通认知不符,例如在支付宝看到一则标题:《杭州偶遇王思聪在开公交车》,这显然与大众对于王思聪的认知是不符的,这时候好奇心就被勾起来了。

 

本文由 @业余文案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感谢总结,学习了

    回复
  2. 不错,有时候写文案确实需要一个好的标题打头阵

    回复
    1. 谢谢哈

      回复
  3. 总结的还不错哦,有收获,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看了N多文章。

    来自广东 回复
    1. 是,需要自己总结一下才好哈

      回复
专题
1252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商战中,运营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运营设计的那些思路和技巧。
专题
35944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借用别人家的经典案例,来扒一扒社交电商。
专题
1532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SaaS平台产品架构设计。
专题
1235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面对多岗位意见不统一时,如何提升自己的话语权,让自己的建议能够真正被他人纳入范围内?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提升话语权的一些建议。
专题
17096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拼团功能的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