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产品如何解决前期零用户的问题

yoyo
0 评论 3037 浏览 2 收藏 4 分钟
好的产品经理必须懂业务!起点课堂的课程强调“产品+业务”双轮驱动的理念,教你如何深入理解商业模式,设计出真正具有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的产品。

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可以是一个哲学问题也可以是一个生物学问题,但是对于互联网社交产品来说,“鸡”和“蛋”的问题其实就如何获得初始用户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社交产品来说,都是用户越多,价值越大。但是没有网站是一开始就有大量用户的,这些网站是如何解决“冷启动”的问题的呢?

最核心的一点是初始用户。第一批用户往往能决定一个互联网产品调性,因为这个社交网络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围绕这些初始用户发展。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地理位置服务Foursquare不是在SXSW音乐节上发布的,这款产品不可能获得今天的成功;而图片社交服务Color如果是在SXSW音乐节上发布的话,则很有可能避免失败的命运。

类似的,Facebook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因于其发源于哈佛大学,并且一开始仅对常青藤大学开放。通过这种方法,Facebook在初期积累了大量的高质量种子用户,为接下来的高速扩张奠定了基础。

很多创业者创业的初始资金都来自三个F,分别是Family(家人)、Friends(朋友)和Fools(傻瓜,通常是投资人的戏称),而社交产品 的初始用户更多来自创始人的朋友。通常社交网站的创始人会在网站测试期间邀请自己的好友参与测试,一方面是测试网站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是为网站积累种子用 户。

要说具体案例的话,中国问答社区知乎网用户杨昆布举例了一些国内社交产品的冷启动策略:

豆瓣:豆瓣的产品逻辑链是“人-主题-人”,但是从上线到注册用户达到2万,耗时长达6个月。它冷启动策略“慢且扎实”,除了很好的SEO,并没有太多技巧。

点点:点点网的冷启动策略是典型的高举高打的媒体路线,它的冷启动其实建立在“热锅”之上。一方面因为点点网推出时国外的 Tumblr 已经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因为点点网核心产品功能和博客类似,可以通过“博客”搬家的方式快速导入用户。

果壳:果壳网的用户和科学松鼠会高度重合,因此果壳网的冷启动就是将用户从科学松鼠会导入果壳网的过程。产品的变化导致了用户行为的变化,因此在果壳网用户能更积极的产生社交和UGC行为。

另外,由于现在已经有了Facebook、微博等成熟的社交网络,一些社交产品在推出时也可以借助这些社交产品进行冷启动。

手机K歌应用唱吧在推出时甚至不提供注册帐号的功能,而且引导用户使用QQ帐号或者新浪微博帐号进行登录,这其实就是借助现有社交网络进行冷启动的典型。

这几个解决方案是根据不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提出来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来自:互联网的一些事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447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SaaS产品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定价。
专题
34337人已学习16篇文章
信息流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和策略?
专题
1582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说到“账号”,想必大家对于这个名词已经习以为常。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应用,都会有自己的账号体系。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账号体系。
专题
2052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TO G产品的入门指南,包括什么是G端产品、产品的特点...
专题
18604人已学习15篇文章
促销的规则多样,对提高客单价和客单量有很大帮助。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促销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7077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什么是产品的商业模式,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商业模式上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