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市场分析?全面解析产品经理市场分析方法论

20 评论 119639 浏览 565 收藏 17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进行市场分析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是否能赚钱?可是身为产品经理,要如何进行市场分析呢?

本文概要:

一、浅谈市场分析

本篇会对有关产品经理如何进行市场分析做一个分享,在一个产品的开始,还没有从0到1。作为产品经理,其实这个阶段更多的是老板,会对产品的市场进行一个宏观微观的分析,用来确定这个产品有没有更好的发展态势,有没有更高的天花板,有没有可行性,值得多大人力物力去开发它,这也就是产品分析的一个目标。

市场分析部分的内容就慢慢的进入专业化了,市场分析在每个市场部门的专业人才中都是一门吃饭的学问,可是产品的市场分析却只是对我们来说凤毛麟角。作为硬菜之前的一个开胃菜来说的,对于专业的产品人,不需要你进行多么专业的市场分析。从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三个维度逐个分析,只要求你简单的从宏观经济、竞争态势、行业的动态预测、行业的市场阶段、市场规模等这几个方向进行分析就OK了

二、什么是市场分析

目的是什么:能不能赚钱

市场分析的目的很简单,是否能赚钱?

五个字涵盖了他的核心,对,我们从那么多维度,什么行业发展,市场规模,商业模式,归根到底就是想看看这个产品到底能不能赚钱,而市场分析的两个结果就是能赚钱和不能赚钱,很明了。

是什么影响了赚钱?

那么上面谈到了能不能赚钱,也就是利的问题,下面谈谈赚多少钱,我认为,被利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行业、用户和自身

行业是指行业的背景,宏观经济,行业的竞争态势,行业的技术预测,用户是指用户的习惯,用户的构成,用户的期望,而自身更为重要,是指你的优势劣势,还有面对的挑战等等。

市场是什么?

那么什么叫市场, 市场是各方参与交换的多种系统,机构,程序,法律强化和基础设施之一。这是百度百科上的官方概念,抛去这样拗口的概念不讲,我认为,市场就是人、钱、欲三者组合的产物。而人就是代表的购买者,钱代表的是购买力,而欲代表的就是购买欲,而这三者恰恰就是能反映市场变动的三大因素,掌握了他们三个,你就掌握了整个市场,可是正是他们三个灵活多变,才 让市场显得扑朔迷离,难以让人把控。

市场分析和竞品分析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他们俩是一对好兄弟,彼此很相似,深挖下去却又大不相同。我认为竞品分析是市场分析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竞品分析是市场分析,可是不能说,市场分析是竞品分析。

市场分析是对产品所在的市场进行宏观微观,竞争态势,市场规模的分析,可以看到其中有竞争态势。而竞品分析是对,同一个市场下,功能相似的两种竞争产品的分析,本质上是对产品的异同进行一个比较。对于竞品分析,下一篇文章会着重讲,大家不要焦虑。

对市场分析的要求:

  • 客观真实:市场分析往往要带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一些例如百度指数艾瑞指数上找出来,一定要保证他的真实。
  • 系统严密:逻辑不要出错,从几个维度,先哪一步,后哪一步,条理分明,逻辑严密,让阅读者快速获取信息。
  • 信息加工:信息即使要加工也要确保真实,不要仅仅罗列数据,一篇文档中关键的是你的思考和你的观点。
  • 决策导向:一定要得出一个结果,没有结果的市场分析都是吹牛逼。

三、市场分析的四大维度

首先说一下这四大维度是什么,即行业背景、市场现状、微观个体、还有商业模式。

下面我们逐条来说:

1. 行业背景

这个维度主要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说的,对整个行业有一个大致的分析,看似不具体,实则必不可少。

先来看宏观经济方面:

(1)宏观经济

从宏观角度解读下这个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例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现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势头正盛,国家对此大力支持,有政策支持,技术也较成熟,社会方面对此也有人才倾向,而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发展滞缓,人工智能行业处于懵懂稚嫩的阶段。

(2)PEST分析方法

P代表政策,国家对这个行业有什么样的支持或者牵制,例如:煤炭行业和旅游业。

国家为发展新能源,改善环境,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将其发展为旅游景点。建造农家乐,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口号,对煤炭业加大监管力度,不符合规定的进行惩罚,而对旅游业则处于鼓励的态度。

E代表经济,确实经济太重要了,对行业影响巨大。金融业和钱最接近,吸金效果最明显,也让更多精英选择了这个行业,人才的涌入同时也加快了行业发展,行业发展又带来人才涌入,形成良性循环。

S代表社会,社会的风向标同时也能影响,直播行业利用粉丝经济使大V圈粉无数,利用互联网的流量变现,达到短时间巨额财富的目的,使整个直播业浮躁不堪,出现了黄播等情况,社会风向对此也是谩骂一片。

T代表技术,阻碍自动驾驶的发展其实一直是技术,如何让所有汽车有条不紊的行驶,遵守交通规则,同时解放人们双手,带来快捷和方便。如何降低技术的成本,如果技术成熟,行业定会超速发展,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2. 竞争态势

(1)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一般出现在电商产品的竞争分析,更加契合交易的流程,从这五个维度分析往往不会漏下什么:

  1. 供应商:上游的供货商,可以理解为电商平台的商家,你的产业链上游,例如你要从淘宝买床单,先分析供应商有哪些床单厂,他们经营情况怎样,亏损还是盈利,他们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一套床单成本多少,它在床单厂利润多少
  2. 购买者:一般用户,在电商平台上买东西的用户,例如:分析购买者,购买床单的一般是家庭妇女,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比较看重价格还是质量,愿意付出多少时间金钱等等
  3. 潜在进入者:想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却还未进入,例如:一旦一个游戏火了,腾讯就会立即想要进入这个市场分一杯羹,那分析分析腾讯是什么样的公司,他进入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能抢占多少市场份额等等。
  4. 替代品 :可以替代你的电商的线下商户,或者是物流公司,替代品能否全部替代我,天猫这些线上商城能否完全替代家乐福,有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5. 同行:就是你的竞品,例如:淘宝和京东、探探和陌陌,有多少同行,探探和陌陌在功能和用户上有多少差距,各自有多少用户,未来朝那方向发展等等

(2)行业技术和动态预测

这一部分就要求你有洞悉未来的能力,大胆按照数据和趋势进行预测,未来会不会无人驾驶普及,道路上全是无人驾驶汽车,会不会没有驾驶证这个东西,会不会无人驾驶汽车变成无人驾驶飞船未来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3. 市场现状

(1)市场阶段

  1. 导入阶段:行业刚开始发展,例如:无人驾驶汽车,这个阶段往往竞争对手较少,但因此也会有很大风险,未知的领域,未知的商业模式,能不能存活下去一切都是未知。
  2. 发展阶段:行业进行了一段时间,处于向上发展阶段,例如:共享单车,这个阶段竞争对手是最多的,因为行业内出现了一两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只要加以修正传承,就可获得大量市场赚钱,呈现百家争鸣状态。
  3. 成熟阶段:行业用户数基本固定,例如:微信,只有少数一两家成为行业寡头,霸占九成以上市场,成熟的商业模式,让他们如虎添翼。
  4. 衰退阶段:煤炭行业整体处于衰退阶段,行业受经济政策环境变化,一蹶不振,入不敷出。

(2)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市场规模主要是研究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可能包括目标产品或行业在指定时间内的产量、产值等,具体根据人口数量、人们的需求、年龄分布、地区的贫富度调查所得的结果。

在我理解,市场规模就是一些产量产值,这些数据一般是产品用户数,产品付费人数,支付款项数等等,这个时候可以列举一些数据和图表,让你的文章更有竞争力,同时也真实客观,还有就是一些竞品之间的数据分析对比,从每个不同阶段中获得不同的数据,体现了不同的市场态势。

2. 微观个体

(1)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其实更多跟需求有关,这里简单做下介绍,其实在市场分析里,无足轻重。多为分析一些用户特征,做出用户画像,用一些特征区分他们,包括年龄、性别、职业。

例如: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多为15-22岁青年,男女都有,女性居多,多为热爱音乐,情感细腻,感性文艺的青年。而就音乐风格来说,古典乐的受众中,金融行业人士居多,因为古典乐更能代表他们的不失格调优雅有品质且与众不同。

(2)自身(SWOT分析)

  1. S是优势,自己较同行来说什么是优势,例如:微信在熟人社交领域无人能敌,流量基本垄断,那么流量就是微信的优势,如果利用这个优势,发出任何东西,例如小程序,定会一呼百应。
  2. W是劣势,了解自己产品的不足,拼多多假货问题一直被人们所诟病,这也是自身需要发展的地方。
  3. O是机会,有哪些机会可以让自己产品发展,例如无人驾驶的国家政策支持。
  4. T是威胁,什么对自己产生了威胁,滴滴的顺丰车监管问题接连出事,对于安全问题,阻碍了他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威胁。

3. 商业模式

(1)商品服务

商品服务对大家来说再常见不过了,天猫商城,京东商城,还有些,例如:keep里的运动商城,利用流量多的优势,通过自营商城或者平台贩卖物品,达到盈利的目的。

(2)流量变现

流量变现是指将网站流量通过某些手段实现现金收益。在互联网行业,有这样一个公式:用户=流量=金钱

要实现流量变现最重要的就是有足够的流量,网站流量指网站的访问量,是用来描述访问一个网站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所浏览的页面数量等指标。流量变现的方式多种多样,直播里面的打赏和竞猜,平台上的广告链接,知识付费,利用边际效应递减的特性,流量越多,变现方式越层出不穷。

(3)长尾用户

长尾是指那些原来不受到重视的销量小,但种类多的产品或服务由于总量巨大,累积起来的总收益超过主流产品的现象。在互联网领域,长尾效应尤为显著。往往那些不是主流的产品反而能在积累各种不同的用户下获得巨大的流量和利润。

四、结论

还是那句话,没有结论的市场分析都是吹牛逼。

(1)优势

在上面的分析中,获得了基于自身产品有关市场的优势,首先说明可以赚钱,然后说为什么可以赚钱,最后说可以赚多少钱,是一个优势描述的答题思路。例如:微信优势是用户数庞大(谁用户数大都可以赚钱),那么就可以赚钱,利用小程序,开发出跳一跳,然后在跳一跳的格子上加广告,引来耐克的关注。一个带耐克logo的格子,卖了2000万。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优势,一个产品应该有很多优势才足以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去,列举多个,说明他们的优势,还有为什么有这个优势,有这个优势能干嘛等等。

(2)改进

任何产品都有改进的空间,因为用户不断在变,市场不断在变,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下一秒会怎样。利用上面分析的劣势或者市场的不足,改进自己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阶段,市场规模,和用户,达到增加市场份额的目的。

例子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举例了,学会方法,则能举一反三。

欢迎大家关注,接下来陆续还会有更多全面总结出的方法论,请大家拭目以待……

 

本文由 @ 地表最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市场分析是产品经理必备的技能之一,但深入挖掘用户真实需求,并根据成本、人力、时间等因素来形成逻辑清晰的解决方案更是产品经理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而很多想入行或想在产品经理岗位深耕的同学面临这样的难题:对产品经理岗位认知不完整、基础技能不牢固、思维及工作方式不体系化……

    这里向你推荐起点学院的产品体系课,如果你不了解这门课程,可以先来试听产品经理公开课,多位10年+经验的产品老司机分享他们多年实战沉淀的产品经验,现场更有1V1互动,点击这里,立即预约>>http://996.pm/7qaOd

    来自广东 回复
  2. 收藏

    回复
  3. 波特五力不是你那么用的吧,五力多是用来判定一个行业attractiveness的,分析一般也不会像你说的那么微观到宏观具体企业的层面,多是在行业层面去看。看上游也不是你说的那样分析吧,多是看 供应商的数量 宏观的发展情况,去确定你对上游的议价能力结合下游的议价能力去看这个行业是否好盈利,比如 你要做一个火箭上游能产的就3家 完了上游厂家的客户又不仅你一个所以 你议价能力弱 你进入时候 你考虑你的BS怎么去off set。潜在进入者也不是考虑 具体是哪家公司然后去分析,而是考虑行业总体barrier,进入是否需要大的前期投入,是否需要有核心的技术等等,去确定这块威胁。

    回复
    1. 有理有据!

      来自江苏 回复
  4. 谢谢

    回复
  5. 大佬,已经一年啦,催更催更~ 😡

    来自上海 回复
  6. 很有价值,受教了,谢谢题主。

    来自上海 回复
  7. 需要这种接地气的文章,从实用的角度去看市场分析部分的结论中哪些能转化到我们产品设计中去,如果能结合举例就更好了~~感谢

    来自福建 回复
  8. 这篇市场分析是看过的书籍和资料中最全的,最详细的赞一个,期待更多的文章

    回复
  9. 很喜欢你的作品。

    来自上海 回复
  10. 感谢,期待。

    回复
  11. 读完这篇文章,对市场分析有一定了解,比昨天我们的课程老师讲得好多了

    来自天津 回复
  12. 大兄弟,认可你的归纳!有市场分析和竟品分析实操的书籍推荐吗?

    回复
  13. 求更文章中提到的-竞品分析文章

    回复
  14. 如果能用一篇实例一一对应上文章中的观点就好了,大概的框架明白了,但是具体怎么操作还是不太懂,还望大神能多多出新品讲解一下

    来自北京 回复
  15. 最让我惊叹的就是跳一跳一个盒子卖了2000万

    回复
  16. 感谢好文分享。

    来自广东 回复
  17. 感谢分享

    回复
    1. 首先谢谢小哥哥的肯定,接下来还会按照产品工作流程出更详细的产品方法论哦,尽请期待

      回复
    2. 啦啦啦啦

      回复
专题
1297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良好的交互规范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团队提高产出,保证用户体验。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交互规范指南。
专题
1653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的分析方法。
专题
36704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击溃顾客最后的心理防线,让他们心甘情愿按下购买按钮。
专题
1477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协同办公场景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协同办公产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协同办公产品的设计思路。
专题
36390人已学习19篇文章
新媒体运营,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专题
1628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做用户调研是一项很重要的过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