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产品经理怎么做人生规划吗?

3 评论 4783 浏览 28 收藏 18 分钟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自己做好了一个长远规划后。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就像在小时候我们想到以后的规划,有的人想当警察,有的人想当医生,有的人想当护士,但长大以后往往事与愿违。

01 为什么大部分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 在定目标的时候,往往个人的心智和认知是不够成熟和缜密的。
  2. 而在执行过程中充满了变数和未知,这些是我们无法预期的。

就像这次的疫情影响,可能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对一些路上的朋友来说,未来变成了一个变数。很多的互联网和其他职业工作者,因此有了职业上的变化,有的离职,有的跳槽,有的转变航向。

而那些一直忙碌工作的朋友,你也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焦虑。可能你问周围的同事:拼命的加班工作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保住工作?为了升职加薪?为了实现财富自由?

但是实现财富自由以后呢?往往大家都习惯了奔跑,一停下来,大家开始变得迷茫和焦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02 为什么会迷茫和焦虑呢?

主要原因有2点:

1)缺乏规划,不清楚自己的诉求

2)现状缺乏控制力,风险意识较弱

如果把人的追求或者说诉求,分为三层,人生目标、行为目标和体验目标。往往大部分人一直思考着是一种行为目标(行为动机),加班换取的是一种财务自由。

但是这种财务自由对应的人生诉求是什么:为了被尊重、被认可,或幸福快乐?我们可能并没有考虑过。

你知道产品经理怎么做人生规划吗?

图1 用户目标的3种类型,取自《交互设计精髓4》

有时我们也会迷茫,不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时不妨思考平时做什么事情,会让自己感觉到快乐,为此甚至愿意不计成本。在做的过程中,就是很容易进入一种所谓的心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能你感觉不到外界的干扰。努力工作,获得财富自由不是终极目标,追求内心的幸福状态才是。

其次,谈到风险控制。分享一个具有“健壮性”的“T”型自我模,也是我个人努力发展的方向,这个模型中包含ABC三个部分:

A:以终为始,3年计划需要什么?(一竖)

B:不做现在的事,依靠什么生活?(一横)

C:财富/时间自由,想做什么?

如图,ABC三个部分如果按照需求分类,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A是基本/必备型,B是期望型,C是魅力型。

你知道产品经理怎么做人生规划吗?

图2 KANO模型,取自《起点学院:用户体验训练营》

产品设计中不同类型满足描述:

  1. 期望型需求:在这些需求上要加大资源投入,因为这些是用户获得和留存的关键,也是产品的竞争优势;
  2. 必备型需求:在这些需求上需要加大投入,直到用户的基本需求被满足;
  3. 魅力型需求:这些需求需要投入,原则上不能占用期望型需求和必备型需求上投入的资源。同时,这是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满足需求的顺序是:ABC。在人生这个产品迭代过程中,AB往往是相互迭代进行的。随着时间推移,魅力型需求会慢慢变成期望型需求,甚至是基础/必备型需求。

可能大部分人有思考过第1个问题,但是针对于第2和第3个问题从来没有触及,特别是第3个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一问自己。并以此为阶段性目标,进行下一步的人生规划和实施。通过不断的练习将自己培养成一个“T”字型人才。

03 产品思维设计人生

然后我们来看看,如何利用产品思维进行人生规划的执行和决断,主要分为三大步骤:第1步,产品调研(关键问题);第2步,产品设计(方案优先级及测试);第三步,效果优化(验证及调整)。

你知道产品经理怎么做人生规划吗?

图3 策略产品经理基本工作方法,取自《三节课:策略型产品经理》

规划迭代,主要分为三步:

1. 第一步,产品调研

首先,结合个人情况和阶段,创建理想态列表,锁定排序靠前的主题。

如何排序关键理想态?这里可以结合个人情况和所处阶段,参考方式可借鉴KANO模型(第1部分)。人生不同阶段的关键理想态各不相同,就像《产品节奏感:生命周期及其底层机制》。

比如:对于20-30岁年轻人而言,可能最重要的是事业发展。而对于事业成熟的40+岁朋友而言,可能家庭和子女教育变成了关键。

理想态的定义,是对中短期目标进行“一句话描述”,关键点是:

  1. 设置截止日期
  2. 目标量化管理
  3. 目标具体化

比如,小A目标是3年成为一名XX领域高级产品经理。然后,对目标理想态进行量化和因式分解,分解一定是越细致越好。在此之上,分析现状和理想态之间的一个增长杠杆。这是我们关注点,并围绕此寻找解决方案。

建议阶段性聚焦,一次围绕一个主题去寻找解决方案。然后,我们就进入到第2步产品设计阶段,比如:高级产品经理 = 产品能力 + 项目把控 + 行业影响力。

可能在做了二年产品经历后,作为中级产品经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品能力和项目经验,缺乏的是影响力,即如何让别人看见你的组织和工作能力。

那么在成为高级PM前,小A需要补充的关键是输出影响力,这里拆分为2部分:

  1. 对内影响力
  2. 对外影响力

因为小A在公司2年了,目前正在准备跳槽,所以他需要关注的点核心是“对外影响力”,可以帮助他降低面试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2. 第2步,产品设计

首先,根据理想态主题,发散性思考解决方案。

然后,参考以下标准对解决方案进行排序:

  1. 整体效果(重要性、紧迫性);
  2. 可行性(所需时间、难度)。

如上,小A开始了“提升对外影响力”解决方案的发散性思考:

1)在公众号和平台输出内容,传播分享(效果好,可行性高)

2)多参加行业分享会,认识朋友、输出观点(效果低,可行性高)

3)在专业平台上持续提问和回答,进行互动(效果中等,可行性中等)

4)通过微信好友和群等,进行小范围交流讨论(效果中等,可行性高)

之后,筛选出优先级较高的解决方案后,需要量化预期效果。针对“公众号和平台内容”,小A的计划是:一年更新大约50篇行业分析等文章,计划是要1年做到1W+粉丝。

最后,是将方案放入下一阶段的“人生版本”,进行原型设计和小范围测。而在方案设计和落实过程中,大伙不要闷头憋大招。可以和目标理想态的人物多去沟通接触,听取他们的一些反馈意见。参照《精益创业》里的原则:最小成本、最快速度。我们可以找到相关人员或目标用户,进行一些访谈和测试。

还是拿回示例:小A的3年目标是成为电商的高级产品经理。他分析自己的关键点是“提升对外影响力”,因此制定了行动计划和目标“一年更新大约50篇行业分析等文章,计划是要1年做到1W+粉丝”。实施之前,他还可以找到一位做电商VP:让其帮忙评估目标和差距,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内容。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给到VP,看看其反馈意见。

通过此步获得反馈,提前验证自己计划的合理性。假设VP作为目标用户,认可了小A的解决方案。那么他即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实施和效果优化。

3. 第3步,实施和效果优化

就像做产品一样,上线只是开始。

我们可以对阶段性运行结果,进行因式拆解。针对未达到理想态的情况,我们可以开展调研分析:

那么排除马太效应等,那么相当于平均每篇有效转化需要200个粉丝。如果低于这个值,那么这篇文章可能就是“未达到理想态”情况。拆解完后,你可以看看你可以看看是哪个关键环节出了问题。

比如:我们数据分析发现,连续几篇的浏览量很低,一分析发现曝光主要存在于个人和朋友圈,很大程度上可能曝光有限。

你知道产品经理怎么做人生规划吗?

而如果是浏览、关注到分享等转化环节的问题,我们针对转化率低的环节,那我们可以小范围的听取一下目标用户的反馈:反馈有好有坏,可以多听听那些反面的一些意见。这样有利于你的效果优化。

总之,人生本身和做策略产品相似,依照PDCA大小循环,是一个不断“ 计划→实施→验证→调整”的迭代过程。在人生轨迹上往前走的时候,记得不时的停下来进行复盘。

复盘的目的,是让你尽早的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一些调整优化。如果是一些小问题的话,越早发现越好。如果是一些大的问题的话,这时候你可能要考虑你的目标方向。

你知道产品经理怎么做人生规划吗?

图4 策略型产品经理工作流程,取自《三节课:策略型产品经理》

以上几个步骤的最终结果是,你通过不断的产品,调研设计以及效果优化,增加你自己的势能,以此来靠近你的终极目标。

说完了整个产品思维在人生规划执行中的方法论,最后面我们说说一些产品和人生的关键思维。

04 几个关键思维

第一,迭代思维

我们可以把规划按阶段进行拆分,执行当作一次次小的实验。也许第1次,实验的结果失败的概率是90%,但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复盘优化,第2次失败的概率,就会有所降低,以此类推。当你在一个大目标上不断的快速输出,迭代优化后,累积成功可能性会大大增高。

第二,设计思维

如图,首先关注问题和本质,然后才是方案和解决。

你知道产品经理怎么做人生规划吗?

图5 设计双钻模型

比起拿到方案就做执行,更关键的是清楚为什么做这件事。我见过很多执行力很强的产品经理,但有产品sense且执行力佳的很少。往往沟通层级一多,就会带来信息熵。

这里特别想分享一个讨论和思考方式:what-why-how。可以通过复述确认双方信息一致,然后思考和了解为什么(关键问题),然后才是如何解决方案。有时候,慢即是快。

第三,游戏思维

人生这场游戏里面包含:有限牌局,无限游戏。

  • 有限牌局:是有明确的起始和输赢的。就像是事业或者人生阶段,你在某一家单位/公司的工作,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起始和终止。
  • 无限游戏:代表着一种可能和延续。像是整个人生,在你人生的开头和结尾,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人生本身也是由各个牌局所组成的。

美团创始人王兴有一句话“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却是在和边界,也就是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边界本身”。个人感觉在事业,与其在意等级和头衔,不如思考能力和边界。

互联网行业进大厂发展的优势是,有明确的能力层级和边界培养;而小公司可能只是头衔变了,但是工作内容只是在边界内不断重复。

这也反映了,产品和运营等工作在面试评价等环节的一个痛点:对于产品经理和运营而言,行业内缺乏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所以,与其追求有限游戏内的头衔,不如在无限游戏里把注意力放回自己本身。

分享一个观点:有限游戏无论输赢,都是无限游戏的一个片段。疫情期间的辞职、失业或跳槽,其实都是一个有限游戏的结束。无限游戏的重点是保持延续性,只要坚持在人生这场游戏中不下桌,人生就一直能玩下去。而对个人而言,延续性的前提,即人生游戏最大的资产,是你的健康和信誉。

小结

说完以上后,你知道产品经理怎么做人生规划了吗?我理解,用产品思维推动人生规划的核心是:有规划的同时,拥抱变化,在不断效果验证和优化中前进。

话外音,我本身是一名神经科学研究生,以前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朝着那个方向发展的。但是,读研过程中的最大感受:人生和做科研项目一样,一半是努力一半是运气。选择和坚持一样重要,往往选题方向就决定了你的上限。

后来,我成为了一名产品经理,经历了从沉迷固有计划的坚持,到拥抱理解变化的平和。有人说行业跨度挺大,但我理解 “做产品和做科学,底层思想是相通的:在不断假设和实验中,扩展人、社会和自然边际的理解。”

参考资料: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精益创业》

《高效PDCA工作术》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交互设计精髓4》

《起点学院:用户体验训练营》

 

作者:ChenLee,公众号:产品人的修炼之路,互联网产品经理,神经科学硕士

本文由 @ChenLe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佩服!说错了不要介意哈,看评论老哥工作十年之后才转的产品,勇气十足!我现在打算跳槽都缺乏勇气

    来自浙江 回复
  2. 老哥工作多久了?

    来自福建 回复
    1. 2年+ ,不过是有着10年实验经验的产品狗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