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三四五”原则

5 评论 10352 浏览 113 收藏 16 分钟
🔗 产品经理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侧重不同的方面,从基础技能、业务深度、专业领域到战略规划和管理能力。

编辑导读:需求,是伴随着每一个产品经理的名词。不管是刚入行的产品新人,还是颇有经验的产品老司机,在需求这条道路上的探索永无止境。本文作者提出需求的“三四五”原则,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文章结构:

01 三个要素

三个要素:用户,场景,问题。

三要素是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常提到的内容,我们具体来了解每一个要素都包括哪些内容。

1. 用户:即我们的用户是谁?

定义用户的三个步骤:

1.确定目标用户:我们在设计一款产品前,一定会去寻找我们的目标用户,假如是教育行业,那我们的目标用户可以是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政府。

2.用户群体细分:如果目标用户是教师,那是否要按照具体的科目进行细分,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或者按照目的细分:想要提高工作效率(行为)or想要提高教学能力(目的)。具体的分类维度需要按照不同目标用户来细分。

3.创建人物角色:假如细分用户为想要提高教学能力的教师,那么我们去创建的人物角色可以是:小梦,高中历史老师,校招毕业生,想要提高教学能力,优先级P0。小刘,高中语文老师,工作4年,想要适应新生代下的创新课堂能力,优先级P1。

  • 定性分析创建:如果我们对目标用户的理解比较透彻,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成本低但准确性低。
  • 定量分析创建:如果有大量的数据或者相关报告,采用该方法。更快速,更准确。
  • 定性分析加验证创建:定性创建后通过用户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来验证我们的结论。成本高,时间长。

我认为创建任务角色的好处:产品经理明确目标用户,做产品紧贴目标用户;新成员更快了解目标用户。

2. 场景

1.时间,空间,心间。即在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什么人who,做了什么事what,目标是什么why。

2.具备同理心,能够以用户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但是,并不是自以为用户需要什么。

3.冲突感:冲突感可以快速找到用户痛点,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却达不到。

3. 问题

用户的问题是很多的,但是迫切性,重要性是不同的,根据问题的特点可以去界定需求的优先级

02 四种思维

四种思维我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了,需要注意的是,思维方式是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需求的分析,看过的同学可略过。

四种思维:用户思维,本质思维,价值思维,系统思维。

1. 用户思维

即具备同理心,能够把自己变成“傻瓜”,不具备产品思维的人。重新定义我是谁(用户),我在哪儿(场景),我要干什么(需求)。每个人都必须有用户思维,但是如何去表达出自己的用户思维呢?

用户视角+用户语言

举例:汽车卖点,涡轮增压等,这些关键词看似高大上,看似给产品赋能,但是对于小白用户而言,这些词汇比较复杂难懂。我们应该用专业的词汇加上用户理解的语言来陈述我们的观点。比如:涡轮增压,为你提供更足的动力!

为什么要有用户视角呢?

自我视角对比用户视角:

  • 自我视角:某洗碗机:高温杀菌高达99%
  • 用户视角:某洗碗机:高温杀菌高达99%,给宝宝更安全的餐具

用用户视角的精炼例子更具备说服力。

2. 用户思维的沟通方式

这里补充一种新的沟通技巧。在沟通具体的某一个功能时,或者在描述需求的时候,可以主动讲故事,将需求所涉及到的用户,场景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可以使听的人进入具体的场景。但是,讲故事也需要避免一个错误。

举例说明:

A:假如我现在是教育局长,我的团队在处理一些文件时,还是以纸质的形式进行整理,效率很差,我希望能够有一款工具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

B:教育局的团队在处理相关的文件时,仍然是以纸质的形式进行整理,效率比较差。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一款工具来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完成这个工作。

A和B的说辞,哪种方式更好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A/B之间的区别:A把自己假设成为用户,所以得出的结论是A以为用户的痛点(自以为);B站在用户的视角来考虑问题,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通过分析用户场景得出的结论。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所以B的沟通方式才是正确的。用户思维并不是自以为用户怎么样,而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用户的场景来得出结论。还可以适当加入量化的内容,比如,过去完成此项工作需要2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要4个小时,使工作效率提高。

举例加量化,不是把自己作为用户,而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3. 本质思维

了解到用户的表面需求后,需要探索更高层次的用户需求。最简单的就是福特造车的例子,用户说他想要一匹更快的马,这是表面的需求,实际上,用户是想更快的到达目的地;往更高层次去探索,用户可能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高层次的探索,以具体情况而定。

使用到的需求工具: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具体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不过每个人现在都可以满足生理需要,所以需求的来源可以是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四个层次,低层次的需求可以思考是否与高层次有关。

4. 价值思维

具体包括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可能与需求的优先级有关了,满足这个需求,我们能够给用户带多大的价值,又可以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一定是要取一定的平衡的。而且,满足所有需求前,请先思考与商业价值是否有冲突。

在价值思考中,最近常听到价值链思维,就是将产品可能涉及到的角色价值串联起来,制定规则,变相引导。通过价值链来设计产品功能链,使功能之间环环相扣。

举例:教育领域的2G商业模式,就是满足教育局的需求,痛点,但是教育局一定是与相关区域的各个学校相互挂钩的,这样就出现了“教育局——学校”这样一条价值链。以上至下,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来看,我们需要首先满足教育局的痛点,再刺激教育局向学校提出新的需求,这样也是满足了价值链的思维方式,将两个角色价值联系在一起,但这是最为表面的思维,仍需要挖掘深度。教育局强制性地让学校使用产品,若一些学校很不想使用怎么办?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让用户主动愿意去使用我们的产品,让学校主动去迎合教育局的政策,具体怎么做,就需要产品经理来认真思考方案。

另外,一个不好听的词也不得不提出来,创造价值链的同时,是否创造出了鄙视链?

用户是否在使用了我们的产品以后,认为没有使用我们产品的用户会低人一等?

这个词汇很不友好,但是发生在我们周围,也是营销的一种手段吧。

5. 系统思维

将单个需求与整个产品串在一起考虑。一个需求的满足会联动其他需求或功能,所以要用全局的眼光看问题,并且思考问题不仅要考虑思考的广度,也需要注意每一点的深度。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去思考宏观层面。

广度和深度都是需要日常积累的。比如登陆功能,需要考虑登陆方式有短信验证码登陆,短信验证码登陆,第三方登录等,是否需要满足多种登录方式来满足以后的业务需要。再比如用手机号注册一个账号,需要判断手机号是否符合11位合规性,是否是已注册账号,是否能够接收验证码等等。一个手机号就需要考虑很多内容,所以要多积累,总结,并且能够把一类问题抽象出来,如合规性,重复性,存在性等。

03 五个维度

五个维度:生存,效率,价格,角色,精神。

1. 生存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较低层次的需求上安全与生理需要,对应的行业有餐饮业,医疗业,金融业,化妆品行业。主要解决的是不健康,不安全的问题,要从功能上进行满足。比如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的钱放在余额宝中,因为这种投资比较安全,即使收益低,但不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2. 效率:时间长,距离远,体验差

  • 时间长:假如用户使用飞书或者钉钉去创建一个团队时,管理者只能一个一个去创建角色的话,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需要批量创建角色的功能来解决时间太长的问题。
  • 距离远:假如我想吃一份炸鸡,但是最近的炸鸡店有4km,距离太远,但是饿了吗或者美团外卖可以帮助我解决这样的问题。
  • 体验差:体验差主要与产品的设计有关,假如刚刚提高的批量创建角色功能由10步骤简约至5步骤,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反面举例,如小红书很多次更新版本后,想要发布笔记就必须进行强制更新,用户的使用体验就会很差。

3. 价格: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误区,价格维度并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能够让用户感受到自己占了“大便宜”

  • 更高的销量:低的价格一定会导致利润是比较低的,所以必要要保证更高的销量才能满足企业的利润需求。像小米承诺,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但是小米的销量极其高。很多模仿小米做高性价比的产品会死掉,就是因为产品的销量低,导致收入难以支撑企业的开支。
  • 更低的成本:为了能够保证低价格的利润可观,需要更低的成本。以沃尔玛一类的大型超市来说,销量高的产品肯定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更强,会有更低的产品。所以销量高,成本低,是比较好的循环。
  • 商业模式的创新:costco超市的单品价格更低,意味着利润会比较低,但是出于商业模式的创新,采取会员制,每年会员的收入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财富,这些会员用户也将是公司的忠实用户。

4. 角色(外显性):身份角色,个性角色,关系角色

  • 身份角色:像迪奥,LV等奢侈品牌,质量并不一定比其他品牌好,款式也不一定比其他品牌时尚,但为什么依然供不应求呢?这就是满足一类用户的身份角色,虽然贵,但是可以彰显身份。
  • 个性角色:像现在的年轻人,穿着时尚并且想拥有自己的个性,所以近年来国潮品牌崛起,大量的有个性的服装品牌崛起,他们的目标用户就是追求时尚,个性的年轻群体。
  • 关系角色:典型的产品有DR钻戒,以爱情为导向,男士一辈子只能定制一枚;脑白金,今年过年不收礼呀,收礼只收脑白金,以亲情为导向。

5. 精神(内显性)

  • 实现更好的自己:像得到,樊登读书等产品,使用户更快速的掌握更多信息,使用户成长的更好
  • 填补精神的空洞:在我们孤独的时候,相信不少人会打开抖音,一定会刷到很多心灵鸡汤的内容

很多产品是在多维度满足用户的需求的,比如苹果的产品,一方面身份角色需求,也满足体验差的需求

04 结语

确定三要素,五维度,并用四种思维进行思考。

 

作者:Meng,公众号:产品经理搬运工

本文由 @?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文章的实用性很强!点赞点赞。

    来自山东 回复
  2. 来自北京 回复
  3. 思路图十分清晰,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思维

    来自中国 回复
  4. 确定三要素,五维度,并用四种思维进行思考。思维还是很重要!

    来自江苏 回复
  5. 5个w的定义真的很好使,一下子就能找到方向!例子很好,很实用!

    来自安徽 回复
专题
14515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流量难获取,获取之后转化为付费用户更是困难。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提升付费转化率。
专题
101830人已学习23篇文章
做产品难,做运营更难,做APP运营推广难上加难。
专题
1654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的分析方法。
专题
13141人已学习11篇文章
要想判断一个行业的趋势,就要做好行业分析。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撰写行业分析报告。
专题
16804人已学习16篇文章
对于很多软件工程师来说,工作内容都与界面设计有很大的关联。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界面设计方法。
专题
1544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产品经理的通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