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下神坛:“小龙”罕有,Bug常存

10 评论 7553 浏览 8 收藏 22 分钟

编辑导语:近期,产品经理跌下神坛的消息放出,各大产品经理纷纷开始焦虑了。有些产品人已经打算出走,有人仍想创造点什么,有人已经转行,有人还在迷茫中焦灼。这篇文章作者采访了六位产品经理,让我们得以窥见这条赛道上的水深火热。

产品经理一度站在了神坛之上。在乔布斯、马化腾、张小龙等产品大神的光环之下,它代表着一条改变世界的通道,一种“只要我有想法,就能创造出什么”的掌控感。

“时势造英雄”,产品经理的兴起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热潮,大批年轻人疯狂涌入,一本名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入门指南,也变成了畅销书。

但这本书出版六年后,作者苏杰却心灰意冷的表示:“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很可能变成打字员那样的工种,越来越不重要,甚至消失”。

兴于此,衰于此,当急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已经从增量切换到存量时代,产品经理的职位缺口也在大量缩减。

互联网招聘平台拉勾提供的数据显示,受大厂裁员影响,2021年Q4产品经理需求同比大幅回缩51.4%。同期,互联网对5-10年及10年以上的资深产品经理需求,同比上涨了3.7%。

要么升级,要么转型,庞大的产品经理群体,走到了十字路口。

其实,产品经理从来不该被神化,不少怀抱浪漫投身其中的产品人,可能都会经历梦碎时刻。毕竟,琐碎的BUG常存,神奇的光环罕见,在理想感召下入场,亲历高度内卷,才是主流产品人面对的真实现状。

有些产品人已经打算出走,有人仍想创造点什么,有人已经转行,有人还在迷茫中焦灼。

我们采访了六位产品经理,得以窥见这条赛道上的水深火热。

一、两头受气的传声筒与夹心层

早上九点半,某大厂产品经理李诚卡着点急匆匆赶到工位上,就收到了部门Leader的约谈。

他推开会议室的门,发现同坐的还有HR。Leader满脸客套地假笑着,却一言不发,示意HR开场告知裁员。

这是2019年底,新一轮互联网寒潮刚刚到来不久。李诚是部门里被裁掉的第二个人。但他并不惶恐,甚至对此期盼已久,“拿着补偿离场挺好的”。

过去一年里,部门Leader唯大老板是从,以“KPI”为指挥棒,而非产品价值和用户导向,怀抱着产品经理理想的李诚,已经“没法再和Leader共事了”。

他猜测,越来越“难以驯服”的自己,早已成为了Leader的“眼中钉”。

三个月前的一次周会上,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双方都“口不择言”,拍上桌子。

李诚抛出了积攒已久的怨气:“你做产品就是为了跪舔大老板的KPI?你为用户和商户着想了吗?!”

Leader梗着脖子质问他:“你的意思是,产品部所有人做的事都没有任何价值吗?!”

李诚一时语塞,会后他和好友痛诉:“他没法用逻辑说过我,竟然用道德制高点来压我!”

这一次交锋后,李诚彻底心累了,在之后的产品争议中,他选择了消极应对,“做一个唯Leader是从的工具人”。

其实,李诚并不期望一切都要按他的想法来,好的争论能带来成长,但是,当争论涉及到价值观底线时,KPI似乎就成为了唯一正确的“答案”。

尽管不认可Leader的价值观,但其实,他也理解Leader的苦衷。

李诚身在大厂边缘部门。最近几年,部门一直在调整业务方向,但产出效果一直堪忧,用户规模也上不去,“Leader向上不太好交代,而且互联网寒冬来了,公司预算也在缩减,再做不出成绩,部门可能会被砍掉,所以为了数据好看,底线都不要了。”

为此,Leader要求把整个页面都设计成用户注册“陷阱”,点击任何位置,哪怕是不小心碰到空白处,都会弹出“手机号提交注册框”。

“这不就是流氓软件吗?!”李诚愤愤不平的反问。

但在Leader高压之下,他很无奈,向开发团队传递指令时,他也很心虚,“我要是说这是老板要求的,就会显得自己很没主张,要是说结果最重要,就显得我不择手段。”

李诚的遭遇不是孤例——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无法授予产品经理核心决策权,同时又期待产品人能够承担起增长重任,并以此来评判产品经理的业务水平。也就是说,产品经理要找到一个点,这个点是内部各种角色的平衡点,又是市场的爆点,还是用户的G点,“把我们当神了吧”,李诚苦笑。

对此,投资人子柳曾在其刷屏文章《产品经理的穷途,交互设计的末路》中说,产品经理的功能不该被神化,“很多老板会有一个误区,我的业务上不去是因为产品没做好,产品没做好体现在APP的界面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体现在不能三步点击找到主功能……这是中了乔布斯和张小龙的毒。你一个卖货的不去上街吆喝,怪货架长得不好看有个毛用?”

而张楠则成为了CEO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夹心饼”。她在一家小型电商公司担任产品经理,公司规模不大,只有200多名员工,刚刚拿到A轮融资。

入职3个月后,她就认清了自己的定位:”老板的传声筒,开发的出气筒“。

有一次,张楠拿着开发团队给的项目排期,向CEO汇报,某项目预计三周后上线。老板很不耐烦地训斥她,“太慢了!”

但是,她没有权力向开发施压,只能忐忑地把老板的意思转达给开发Leader。

不出所料,开发Leader当时就黑了脸,人员不充足,老板又逼得紧,心中积压的怨气向张楠倾泻而出:“三周的排期已经要熬夜加班了,怎么可能压缩到两周?你做产品不能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呀!”

张楠压抑着心中的委屈,耐心哄着开发人员一起去见老板:“每一天都神经紧绷,每次去找开发之前,我都要深呼吸做个心理准备,两头受气的日子真不好过。”

没有决策权,又顶着产品负责人的头衔,成为开发、设计等合作团队积怨的出气筒,这是产品人的必修课。

和李诚与部门Leader处处做对不同,张楠对于其名义上的Leader——产品总监,却充满了同情。

CEO对产品的控制事无巨细,像页面文案“更多”非要改成“查看更多”这样的细枝末节,都要亲自干预。

为了催进度,CEO也习惯越过产品总监直接下达指令,还把6个产品经理的工位全都调到办公室门口,方便随时召唤。

找不到位置的产品总监,职责被完全架空,1年后,就主动请辞了。

那一刻,张楠感到特别绝望:“即便以后做成产品总监,处境还是这么糟糕,做产品经理还有奔头吗?!”

想不清楚的时候,张楠便画思维导图,分析自己该去该留。一年后她终于忍无可忍提出了离职,去了向往已久的云南散心,在她之前,一起共事的5个产品经理已经走了4个了。

二、找不到成就感的“工具人”

有一种挫败感叫“不管怎么努力,结果都差别不大”,对此,某大厂产品经理张浩体验地淋漓尽致。

不久前的一次周会上,张浩被部门Leader责问了,起因是半月前,部门大老板让他向APP首页申请流量分配入口,却迟迟没进展。

“你都做了三年产品了,分不清缓急吗?!”一想到老板眼里的不屑和失望,张浩就觉得惶恐不安。

但张浩的委屈说不出口,一出口就像给自己找借口。

他所在的大厂有十几个子业务单元,都想占据APP首页引流获客,开疆扩土。但张浩所在的部门非常边缘,对于公司营收贡献也寥寥无几,“在公司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根本办不到,就算是我部门大老板亲自去要入口,也于事无补”,张浩解释,“好比你是开饭馆的,90%的用户来你这里,肯定是为了吃饭,还有极小部分想借用下洗手间,还带不来营收,那就餐区域肯定要比洗手间更显眼,我们部门就是那个洗手间,爹不疼娘不爱。”

如今,惴惴不安的张浩很是担心,“再做不出成绩,就离劝退不远了”。

在某智能硬件公司担任产品经理的陶杰,半年前从数据分析转岗到产品岗,一度激情满怀,如今只做了半年,却已经失去了激情。

他的不满在于公司层级太多,“每个人都能指挥产品如何设计,产品经理反而没多少话语权”。

和朋友吐槽时,他想起了张小龙的那句名言,“每天有5 亿人吐槽微信,每天都有 1 亿人教我做产品”,“但张小龙可以不理那5亿人,我却要天天听命于公司的所有上级”。

“不能做主”是很多产品人的痛,网络上有人调侃,“产品经理确实是产品的看护人,但他只有抚养权,决策权要和很多部门分摊”。

在公司内部,陶杰上面还有三个层层,业务部门各有各的想法,还涉及到外部合作方。他忙于平衡各方利益,加之公司战略方向不清晰,已经变了好几次,“我所负责的业务更注重细水长流的用户运营,短期内不易出现高速增长,现在已经没有初始的激情,产品设计的灵感也日渐枯竭”。

夏欢的挫败感则来自于日复一日的琐碎,“每天都很忙,但不知道忙成了什么”。

  • 10点和开发团队开需求评审会,预计2小时;
  • 13点和设计师讨论设计稿;
  • 14点约了数据分析师看数据;
  • 15点半讨论APP首页改版的产品方案;
  • 16点接到开发召唤,某需求出现异议,要她去确认;
  • 17点30和运营讨论商户拜访计划……

她频繁穿梭在各个合作部门间,有时候甚至一整天都沾不到工位,“这样说来我好像很重要,缺了我事情就无法推动,但忙了一天下来,没有一个事情有结果。”

夏欢的困扰并非个例。绝大多数产品经理的日常被沟通需求、汇报方案、写文档、项目跟进等琐碎事务占满。“产品经理是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不像程序员是“写代码的”,设计师是“画图的”那般,能用通俗易懂的概念去定义。

一位合格的产品经理更像“万金油”,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会,只要是产品相关的知识,都应该掌握,只要和产品相关的场景,都应该出现。

精力被四分五裂,下班后夏欢只能靠追剧来暂时屏蔽现实。

90后的夏欢,8年前一毕业,就碰上了产品经理兴起的大潮。她是某985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佼佼者,还没毕业时,就通过比赛得到了上海某互联网公司的开发岗位,导师赞赏,同学艳羡。

但入职后,每天盯着电脑写代码让她头晕眼花,在跟产品对接需求的过程中,觉得产品经理一职更适合自己。

恰逢当时移动互联网大潮汹涌,产品经理岗位需求大爆发,很多公司从无到有新设立了产品部。

夏欢所在的公司也跟随潮流,外聘了一位阿里系的产品经理,担任部门Leader,她也成功转岗。

作为一个习惯性自省的人,产品的琐碎让她感受不到意义, “我知道自己的工作并非毫无用处,可就算是某个产品功能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上线了,甚至获得了用户好评,为什么我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感呢?!”

她好几年都没想清楚这个问题,直到有次看到心理学大V李松蔚关于意义感的分析,才觉得醍醐灌顶。

李松蔚说,“意义感的本质是,我们能感觉自己和未来、和他人、和更大世界有联系。而坐在钢筋水泥的办公室里,终日和文件、领导打交道的办公室职员,需要耗费额外的心力,来不断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价值,除了薪酬,很难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不知道有谁在意自己所做的一切。”

其实,夏欢参与的这款APP应用已有数亿用户,但参与其中的产品经理有好几十位,“再加上开发测试人员可能有上千人,每个人都是螺丝钉,并不是像马化腾乔布斯一样,是最终的拍板者”,所以,夏欢一直无法弥合产品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割裂感。

而大部分产品经理的价值感,可能还远远不如夏欢。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高达345万款,但其实单个用户平均下载的APP只有四十多个。这也意味着大部分产品经理开发的APP,都沦为了无人问津的“僵尸应用”。

三、招聘缩五成,上行通道窄

即便觉得价值感缺失,但夏欢依然迟迟没有离开,她留恋这一职位的唯一原因,就是每月三四万元的高薪,以及大厂工带来的安稳感。

单单从薪酬来看,产品经理这一职位的确具备不小的吸引力。拉勾数据显示,2021年,产品经理的薪资每季度都在逐步上涨,第四季度平均月薪为26300元,高于互联网行业大盘。

但到了2021年Q4,产品人的处境开始掉头向下,一方面互联网寒冬之下,裁员消息此起彼伏,产品人也遭受波及。

另一方面,存量时代,整体职位收缩之下,一线执行产品经理的写文档、画原型、推动项目等基础技能,可替代性太强,面临淘汰风险,他们需要新出路,或上行,或转行。

但上行通道,并不那么容易开启。基层产品经理上行遇到的第一坎就是,成长无太多章法可循。

知名产品经理纯银曾说过,“产品感觉是一个玄学,产品经验只要讲出口,就可能失真,理解需求特别悬,没法套路化,很多曾做出过成功产品的人,换一个项目去做,甚至类型差异也不那么大,也会失败”。

因此,“野蛮生长”是很多产品经理难以逃脱的宿命,优秀的指路人如同中彩票一般罕见,大多数产品人只能在跌跌撞撞中摸爬滚打,难以跻身到更高层级。

一些人看到了这个真相,正寻求新的方向。

如今,夏欢彻底离开了互联网大厂,回到了老家三线城市,转型为健身教练,尽管月收入降低到六七千元,她对新角色的适应超乎自己想象,“花了3年的时间权衡利弊,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才有了临门一脚的勇气”。

新行业也有新痛苦,身为健身教练,夏欢要背负销售KPI。一旦团队业绩不好,8点就被叫起来“集体军训”,晚上下班后还要集体训话2小时,俗称“熬鹰”,工作时长有时甚至超过产品经理。

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夏欢从来没考虑过回头,“做教练有具体的成就感,当学员在我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动作,我就很满足,但做产品没有,我不想再回去了。”

跟夏欢一样喜欢健身的陶杰,如今正面临两难纠结,跳槽去互联网大厂,担心自己又变成螺丝钉,彻底转行做健身教练,很合心意但前景不明确,薪水也太低,担心不稳定。

做了6年产品的刘子明则选择了出来创业,半年后则宣告创业失败。

几年前,他曾对产品经理工作抱有很大期望,向几十家互联网公司投递了简历,还单独定制了求职信,只期待找到一个月薪4000元以上的产品助理职位,可谓至诚和疯狂。

后来,他甚至放弃国企Offer来到北京,主动997,半年内就从产品经理升到产品总监。“我以前是很极端,要么轰轰烈烈,要么游戏人间,我喜欢创造,而在我看来产品经理就是一个创造性较强的工种,很适合我。”

但在产品经理赛道上,他高开低走,很快做到了核心层,但却在职场的勾心斗角中,丧失了初心——他喜欢创造,但不喜职场。

“我提了很多方案,老板和VP都不喜欢,让我们硬抄一个市场和需求都很成熟的产品,我们只能照做,后来老板又以产品做的不满意为由,把总监和我开除了。讽刺的是,那个VP出去创业后,用的方案就是跟我最初提报的那版。”

如今创业失败,他还没想好下一步行动,但绝对不想再去做产品经理了,“有种本能的排斥。”

(李诚、张楠、张浩、夏欢、陶杰、刘子明为化名)

 

作者:王红霞;编辑:陈纪英

本文由@财经故事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前面抛砖引玉的故事,确定是真的产品吗?以用户价值为衡量只存在书本上吧,业务特别是商业化产品不背KPI,扯体验?

    来自广东 回复
  2. 估计大部分的职场都有这个情况。

    来自山东 回复
  3. “有种本能的排斥。”我现在也有同感

    来自湖南 回复
  4. 太现实了

    来自广东 回复
  5. 我现在在大厂里也有同样的感受

    来自四川 回复
  6. 无病呻吟

    来自浙江 回复
  7. 运营产品出爆款感觉真的好随缘,爆款后又难以复制

    来自广西 回复
  8. 看完很是焦虑,要怎么做我们才能避免被裁员的发生呢?

    来自安徽 回复
    1. 哈哈哈,有这种思想就离裁员不远了!

      来自广东 回复
    2. 哈哈哈哈哈?

      来自中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