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模板化分析:三种类型的产品经理和能力提升

产品经理的岗位职责或能力KPI,终将殊途同归。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也将渐渐明晰固化,我们也能在学习进步中找到规律化的方法去稳步提升自己。
最近在问答上看了很多想转产品岗位的疑问。包括有很多观点指出,产品经理的能力偏软实力,难以量化,其实不然。在此尝试用模板化分析的方式来为大家提供一些形象化的思路。
一、产品经理的模板构想
首先,我们先简单量化假设一下产品经理的能力,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核心能力维度。
其中能力维度包括:
- 工具使用:办公工具的使用比如AXURE、OFFICE、云笔记、PS等,决定办公效率。
- 系统熟练:对后端数据及前端设计规范的了解程度,决定验收能力和设计合理度。
- 沟通表达:对开发跟进及资源争取方面的推进力,决定开发推进及团队默契。
- 业务逻辑:对商业变现模式及市场的了解程度,决定需求的合理度和优先级界定。
- 个人特性:因人而异,比如强包容力、强亲和力、强掌控欲,都会对整体的能力的发挥有一定影响。
举一个产品从0到1过程的例子给大家参考:
我们要做一个生鲜电商行业的软件,前端包括进销存,后端包括后台的单据流转及处理。(项目)【业务逻辑】
首先我们拿到这个点子之后,要评估整体市场环境及盘子的大小,有多大前景。(市场)【业务逻辑】
然后针对这个市场状况,我们从哪个点切入?是主打操作便捷性?还是高自动化?(优先级)【业务逻辑】
拿到这个方案之后,公司可以给我们这个项目多少预算和配置?(资源争取)【沟通表达】
开发开始后,如何进行一线的需求分析、文档设计、开发跟进、验收上线?(实战)【工具使用】【沟通表达】
通过这个例子不难看出,
- 业务逻辑在整体产品线的初期核心部分占了很大比重,也是我们的核心能力。
- 工具使用能力是处在一个锦上添花的位置,贯穿于工作始终,影响着工作效率。
- 系统熟练是需要积累和熟悉的能力,门槛不高。
- 沟通表达同样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但是上限在于个人魅力和性格特性。
- 个人特性也可以称之为个人素质,包括双商、包容力等,天赋类能力。
比如系统熟练度,在进行数据库相关工作时,可能会对数据表的数据结构进行设计,如果不善于总结或熟练度不够,则会造成设计思路偏颇或冗余字段过多,甚至系统负荷较大的后果。需要在所从事的产品领域深挖下去,这也是产品经理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沟通表达,比较基本的有两点,一个是保持专业,一个是学会理解。
保持专业是指:能够在沟通摩擦时掌控个人负面情绪,并且在与个人安排冲突时以平和心态工作。
学会理解是指:能够倾听并理解意见上的冲突,并抓住冲突的核心点,并针对核心点提出方案。
做到这两点后,就要提升会议演讲能力,以及团队会议时的推进力,能够在控制不在非核心话题上耽误时间,也能迅速抓住关键矛盾击破问题,并准确表达描述。
二、能力模板的简单量化
这里以一个人总分500分,及格水平300分为初始总分,每项最高100分,最低20分为例。
初始总分可以称之为天赋,具体的后天发展需要团队和领导者去帮助并把控。
技术型
这里以一个3年后端程序转产品为例。我们称之为技术型产品经理。可参考张小龙、扎克伯格等。
假设:
- 工具使用和系统熟练上相对为100分。
- 沟通表达及格水平60分。
- 业务逻辑短板稍弱20分。
- 个人特性中规中矩20分。
业务型
对于一个互联网创业合伙人为例。称之为业务型产品经理。可参考罗永浩等。
假设:
多年从事市场类别工作
- 工具使用为40分,系统熟练为40分。
- 沟通表达为100分。
- 业务逻辑为100分。
- 个人特性为20分。
潜力型
再举一个素质优秀但没有经验的产品经理。称之为潜力型产品经理。可参考一般优秀应届生。
假设:
- 工具使用经过练习60分,系统熟练具有悟性40分。
- 个人特性100分。
- 沟通表达80分。
- 业务逻辑仅限于理解20分。
一般来说:
- ‘头重脚轻’即缺乏沟通表达和业务逻辑理解,这种产品经理需要深入业务,多面对挑战。
- ‘头轻脚重’即动手能力差,这种产品经理身居高位可能是大牛,但是在一线也许会给人只动嘴不动手的印象。
技术型产品经理适合进行研发跟进及BUG验收方面的工作,可以和开发做到心灵相通,但是在业务方面要培养感觉,推荐跟运营部门学习一段时间后再接手研发。
业务型产品经理适合进行需求分析、产品规划等工作,推荐多和程序及美术沟通交流,甚至了解一些基本的设计及代码规范,可以让你的方案更现实。
潜力型当然需要培养,而且一定要注意培养的规划和参与时机,否则可能一个好好的苗子就被变成了一个文件秘书。
三、模板分析能力提升方向
根据从事的工作内容方面又可以分为四大类:
- 需求端工作:需求市场调研、用户画像等,可以增长业务逻辑水平。
- 研发端工作:需求文档制作、开发跟进等,可以增长系统熟练水平,并对沟通表达水平有一定锻炼。
- 运营端工作:包括BUG处理、活动策划等,可以增长各项能力。
- 项目端工作:比如上下级沟通、成果汇报、资源争取,可以增长沟通表达水平。
但是不同天赋能力的产品经理可能在从事这四类工作的途中遇到不同的问题,交出不同程度的成果。
比如一个技术型的产品经理做需求研发或项目沟通可能会略显生疏,虽说可以获得锻炼,但是在项目的关键阶段来看,可能会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所以有时候要注意培养和发挥的侧重。
处在职业规划发展迷茫期的各位不妨参照上文,给自己做一个能力矩阵,看一下长短板,因地制宜。
四、模板分析对于招聘和培养的指导意义
首先要构建一下招聘目标的模板。
比如缺乏初级助理型产品经理时:
- 若赶进度第一,可以从研发部门发展一名技术型做开发跟进。
- 若做大型系统开发,可招募潜力型做培养人才储备。
- 若项目初期试点阶段,建议招募市场型跑通流程,多做汇报。
可以在招聘时设置相关问题,侧重展示相关能力,比如:
- 请用AXURE做一个滑动刷新的交互效果。
- 商品详情页面与购物车页面的关键字段分别是什么?
- 请就半年内发生的互联网大事件做一则三分钟的观点阐述。
然后根据答案的回答完整程度来进行评分。
评分后可以做出雷达图,跟标准或预期模板比对能力相似性,来进行进一步的面试或定岗定薪。
本文由 @花生酱先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三、模板分析能力的提升方向”这个标题拗口又难理解
商品详情
商品表good
id pid sal stock title stime etime shore
对应自段是:
编号,图片id 售出多少 库存多少 商品简介 上架日期 下架日期 商铺
商品图片表picture
id pic status(0/1)
编号 图片 图片状态0表示此图片为封面图片 1表示为普通图片
购物车car
id gid uid
编号 商品id 用户id
以上是我做的一个简单的分析,还请指点,我先在正处在自学阶段,产品知识为0,现在正在学习axure原型图使用,你能给我些建议吗
想一些背后的逻辑哦,比如购物车锁不锁库存,如果此时无货了,购物车内商品什么时候变灰?
– -!这些东西知道就行 不需要学习的 不知道你 写这些干啥
蛮不错的文章,题主的逻辑思维和思考深度都很不错。
向题主请教,文章中的雷达图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
谢谢哈!雷达图是EXCEL
描述半年内互联网大事件,我阐述papi酱,16年直播拔地而起,自媒体时代到来,也许也会消失的快,视频短小精练,突出主题,围绕时下流行主题做内容,用户看了很有认同感,现已经有团队,时间上和内容精彩程度都有保证,以后多扩展其他业务,也许可以发展的更好!
papi酱的融资。(事件)
papi酱是这个内容爆炸时代的代表性产品,产品主要以简洁、热点的中短视频为主,内容调性偏诙谐自嘲。(事件元素描述概况)
papi酱的成功体现了内容变现的时代正在到来,网红自媒体的市场也在渐渐扩大。(事件分析)
但是可能会存在业务模式单一的情况,网红褪去流行光环后会有瓶颈期,所以自媒体人或许应该拓展业务范围。(思辨性分析)
个人猜想可以进行广告、咨询、社区、线下活动等业务,及时活跃流量,以防内容性的审美疲劳,才是长久发展之道。(提出观点)
对于资源争取这块我一直有个疑问。比如我们组内有两个功能要上线。我优先级没人家高,此时我需要争取资源么?因为我觉得既然有优先级这个东西,那我是不应该争取的。但是很明显leader夸过一个人说其推进强,也就是虽然优先级不高但是会把优先级说高。请前辈们赐教。
我理解资源争取是在项目外部,比如你的公司或者部门同时开了两个项目,比如你负责社交板块,同事负责电商板块,你们彼此比较独立,这样有时候可能需要从共同的APP总leader手里争取资源。至于你说的,按照我的理解,优先级固定的情况下,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方案为什么在优先级方面没有别人的好,甚至,是不是自己在PK方案的时候,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作为PM,你要对整个产品或功能模块负责,首先需要衡量资源使用计划,如果资源不够用,这是项目进行中的风险点,即使这个功能优先级低于其他team,也要争取,记住,作为PM你要对该功能负责。
看到最后三个问题,真的是一脸懵逼啊。初入这个行业,感觉大脑不够用

第一题是考验AXURE的基本操作,如果想不起来的话百度一下也是好的,主要是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工作中真的需要做出这样的原型效果,你会放弃,还是钻研一下。
第二题是考验电商类产品的使用熟练度和系统理解程度,比如说我们要展示一个商品,都要展示他的哪些属性?拿价格来说,是否应该配套一个单位字段?那么单位字段是否单独建一个数据表?还是以字符串形式储存?举一反三。
第三题是考验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事件内容只要是说明半年内有经常使用内容类应用,关心互联网行业动态。阐述时尽量围绕一个略有深度的论点进行逻辑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