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实习这一年半载:我的产品面经和个人总结

52 评论 32978 浏览 150 收藏 60 分钟

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毕业了,从去年1月份开始产品实习,到今天快一年半了。本着饮水思源、自我总结的原则,产出了这篇短文。

今天看了《开讲啦》4月29号的一期,请的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士钱易老师,有感触的两个点“女权”、“好为人师”,更加促进了我尽快完成这篇总结的决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

PS:本着大家都懂的原则公司全部由字母代替哈~

学生到实习生的过度

很庆幸,在大学前两年的时间里,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在不断的参与学校活动、与学长学姐的沟通过程中,我大一时候就确定了自己的就业方向–产品经理。两年的时间里不断阅读相关书籍、做比赛、做社团只是为了自己能达成年少时候定下的目标,每一个有理想的人上帝都不会亏待他。

实习意识

现在学校的很多同学,实习意识不够强烈,分析了、调研了身边同学的想法,亦或是觉得学生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课业,亦或目标不是就业,亦或是象牙塔呆久了,认为公司像宫斗剧一样不愿意接触这个现实的社会种种吧?但是我想,大学是学校和社会中间一个很好的过度跳板,在这段期间如何运用好这个跳板很重要。

诚然你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是有实习意识跟以课业为重本身是不冲突的,如果觉得呆在学校更好,请利用好时间,去图书馆读书吧。

从一开始的实习意识,到开始投递实习简历中间有一年的时间,终于觉得自己准备充分了,才开始投递其实是不OK的,机会是有限的,给有准备的人的同时也会失不再来的。

我大二下半学期暑假开始投递实习简历,投递简历的渠道是拉勾网、实习僧、大街网,傻兮兮的想实习一个月。当时学校有数据建模比赛,还想参加完比赛去实习,当时有多个公司有进行电话面试,但是对方一听只来一个月就会说随后再联系,渐渐的我就意识到是没戏了。其中A公司邀请现场面试,感觉学校到北京的火车票贵(其实只要¥43.5),打电话问联系人能否电面:傻儿巴叽的直接告诉人家实习一个月,对方的回话记忆由心:“实习半年的都排着队,一个月干嘛要投,还没有我们教你的成本高,好不容易上手了你走了”。心中其实充满了迷茫,时间真的就这么短,到底该怎么办?

就这样结束了异想天开的一个月实习简历投递,安心的搞完建模比赛,暑假期间有幸到百度大厦参观了一下,更加坚定了只有实习才能更好更快的接触这些最新、最真实的东西,就这样进入了大三。

最充实也最焦躁的时期

实习意识还在不断加深,大三上学期学校专业课设置很多很满,想着这学期好好学习,学分修够,课业完成,就可以展开手脚大干一场,去实习了。读了一本《腾讯方法》来迎接大三。

可以说自大一目标明确以来,也会有学习工具、做项目、阅读书籍这方面的准备,但是从没有这学期脚步这么快过,大概是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吧。

大三这学期不仅是学业最紧张的一学期,同时也是我进步最快的一学期,很庆幸目标一直很明确,所有的资料,例如书目、工具、需要关注的热点都是准备就绪的,就这样踏上了新一段的征程。

很开心,自己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喜欢去在旅行的路上,增长见闻,反思自己。看书、旅行,精神和灵魂在路上,这所有的经历,是我人生很大的一笔财富,同时也在逆境中能让我冷静分析,应对自如。

经过一个学期的知识的储备,本以为会长大很多,结果再次回归一个小菜鸟。

记忆很清晰,当时结课是圣诞节,我们学校一般是结课后两周内完成所有课业的考试,所以我计划25号开始投简历,面试,考完试直接去实习,所以课堂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因为我已经没有了临阵磨枪的时间,整个计划都是美美哒,然而结果总是那么的不尽如人意。

每年的冬招其实在11月初,秋招接近尾声的时候就开始了,12月末基本坑都被沾满了,但是让自己开心的是各司的反馈标签都成了已经招到合适的人,您已经进入我们的人才库,相对暑假时候出现标签写不合适的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即便如此,我整个人也是极其不淡定的,感觉整个人都要爆炸了。我连说话语速都超级快,心态已经完全不能平静了,我深刻的意识到在学校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不能再呆在现在这个圈子去做点儿比赛,用着学到的所谓的产品知识去小打小闹。我要到公司里去,我要跟项目,我要做有价值的产出;我要让我的产品面向大众;我要开阔自己的眼界,去接触圈子里的大牛;我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路,我需要有确实的KPI来衡量我的付出。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我必须要去实习,我要当一名产品实习生。

每一次被现实打压的爬不起来的时候,我就会发朋友圈,发说说,让朋友、亲人们的鼓励唤醒心中沉睡的坚强的那个我。

直到元旦前,还有几家公司没有给我拒信,还留着一点点希望,也在想最后要是真的没有公司要我的话,那我这个寒假应该如何安排,才能让他更有价值?心里有了一点简单的规划。

当时我是B公司的华北区区域大使,应总部要求在元旦做个区域沙龙的活动,借着能参观B公司的噱头,各大校园区域大使的积极相应,最后集结30人华北区各高校同学在后海组织了区域沙龙活动。大家包完饺子去后海溜了一圈儿,回来后我看着那天很大很圆(那天不是十五十六,我就是觉得他又大又圆,觉得他是我寒假实习的唯一光明)的月亮想,我到底该何去何从,就这样玩儿完离京了么?第二天又跟同学玩儿了一天,偶然接到电话约节后第一天进行面试,瞬间感觉到了希望,满血复活了。

成功蜕变–成为PM实习生

当天返校后,开始查这家公司,怕是做梦呢,拉勾上看面试信息是否同步了,确认同步了开始积极准备,因为这可能是此次寒假的唯一的一次机会了。

这是一家创业公司,去这家公司官网,看这家公司的产品,了解该公司相关行业的动态,看面经,了解面试套路,很慎重的准备了很多。

那是一家做H5的公司,我不是该公司的产品受众,但是我知道他属于互联网,同时有偶然看到过一些类似的东西,但是不知道该公司的商业模式啥的。他们公司的产品是一个类似与PS的平台,受众主要是设计师,可以不通过代码形式实现简单的前端交互。当时让我看好的是这些设计师借助这个平台凭一人之力完成的小作品,虽然没有后端但是可以完成计数,后端有简单数据库关联逻辑感觉很强大。

我用他们的平台简单做了个拼图H5游戏,是从网上下载的一个牡丹花,配的背景音乐是一休哥~,算是我用他们平台产出的第一个产品吧,其实是很挫的,各种都很粗糙。

了解了背景后准备了几个能问面试官的问题,就睡觉准备第二天赶火车去北京面试了。

那家公司就在中关村,里面复式一户,感觉就像一个工作室,但是工位、会议室还比较齐全,我很珍惜这次机会,简单聊过以后,发现面试官对我这个小作品挺感兴趣的。讲了逻辑,跟目前线上的实现方法有所不同,同时说了自己对这个行业对这家公司的看好,交流了几个行业发展问题;也了解到该公司在北京只有市场运营中心,就被录取了。

在2016年1月14日,这值得纪念的一天,我正式成为了一名产品实习生。

正式开始一年半载的实习生涯

创业公司C

寒假就在C公司开始了我的PM实习生涯,来了之后发现这家公司的同学主要在做一件事:在该平台产出作品,供其他公司、普通大众用,主要收益除了其他公司给的服务费就是流量了。

我被分到的主要是产出H5小游戏,用了三天的时间来熟悉这个平台,在这三天的过程中去不断的挖掘平台逻辑、使用逻辑、产品逻辑,以及如何更好的将这些逻辑运用到以后产出的H5小作品中。要求三天后产出一个H5游戏作品。

当时很苦恼,因为玩儿的游戏很少,怎样传播,让用户感兴趣都是迷茫点。本着产品小白第一步是勇敢把自己臆想为普通大众的原则,开始了作品的准备。

当时2016年猴年,最让我感动的是演孙悟空的章老师做的一个以宣传百事可乐为目的的一个小记录片,想着这个符合新年热点,章老师版西游记已经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西游记中的最经典,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同时最火的一个小游戏就是接小猫,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我做了一个大圣接可乐的游戏(想着做得好还可以卖给百事,哈哈),功能上做了积分、朋友圈排行榜,UI上以中国大红门为背景,贴了宣传百事可乐的对联,通过左右移动大圣来接可乐,算是产出了第二个小作品吧。

由于自己是一个不爱玩儿游戏的人,从小就不爱玩儿,后来为了产出项目去看了flash实现的小游戏,通过变形用H5来实现。期间接过万达一个项目,也是学到很多,年前做了一个flappy 红包的小游戏,就是flappy bird的变形,可以通过关卡来积累红包进行领取,包括分享、关卡设置、用户激励也是煞费苦心,最后终于面世,日均访问量还是比较可观的。

在这段实习期间,通过跟COO的交流,对于一个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一个素质,就是追求完美有了很深的认识。一个PM会把每一个产品当成自己的孩子,让他长得美,让用户用的爽,一切都是那么的顺滑不是还没搞懂咋回事就开始卡顿,在基本素质方面的提高和认识还是学到很多的。

因为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游戏,同时年后三月份就要开始春招了。我在过年放假那几天,干了三件事:预习下学期的课程、准备换公司、准备春招。

大三下学期的课程,我在网易云课堂进行了简单预习,知道这门课主要讲啥,因为之前认定产品经理,软件工程、软件建模这种跟需求相关的课程我在大二时候就翻看了课本很多遍,所以也不会花费太多精力。我想要在北京参加春招就必须把课程搞定,把毕设搞个差不多,所以我为了说服老师同意我继续放飞自我,就把学校相关、课程相关的自己先弄了个差不多。

年后又上了一个月的班,我就开始离职专门面试攒经验迎接春招了。

最迷茫的gap月(含春招)

想让辅导员老师同意放飞自我是很不容易的,同时离职后在北京生活压力也很大,每天不停的去面试,交着房租却没有收入了。我把留在北京的利与弊,全部都列到纸上,标出优先级,进行对比留在北京最重要的原因:我想要拿到春招offer,在秋招前自己可以有一个保底的就可以秋招时候使劲儿折腾了。回到学校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安心过完这学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继续随时随地的看图书馆的书。

我内心是很想留在北京的,我爱上了这座城市,来到这儿后我的生活都是充实的,这有玩儿不完的景点,周末也会去国家图书馆,会去逛景点,我还发现了中关村创业大街这个互联网氛围很浓的地方,知道了互动吧,活动行中有很多互联网行业相关的分享活动。

来到北京的周末,我一直是充实的。

纠结几天了,我给自己下了最后通牒,就是这一个月,如果三月底还没能到巨头公司去实习,就回学校,回到原来的轨迹。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我的目标变了,既然存在回学校的可能,那么当下我做的就是一路向北,永不回头。

我开始不断的投简历,目的不是面上,而是使劲儿面,攒面试经验,不断踩坑,为秋招准备。所以我会抓住每一次面试机会,在最后时候问面试官,在PM路上,我还有哪些不足,您还有哪些建议。还会跟这些业界老人讨论一些实事热点,真的提高不少,除了晚上睡觉我不会呆在家里。有面试就去面试,没面试就在创业大街的言几又(一个很有互联网氛围的书店)读书,总结,准备面试,进行春招笔试(笔试放到秋招一起说)。

说到春招,我实习那年,由D公司发起的内推只免简历筛选扩散到整个互联网界,我就这么幸运的碰上了内推只免简历筛选的第一年。不管是春招还是秋招,能内推的尽量内推,内推的同学会有很多优先权,不然有很高的技能但是由于内推同学导致坑满也是很不幸的。

参加春招的地点,北京的资源是很多的,我主要奔波于清华、北邮、北航三个学校,只参加一些知名公司和自己感兴趣的公司(马上消费)的宣讲,这里的机会远比其他城市要多很多。同时宣讲会上福利也是不同的,我就很幸运的在北邮的D公司宣讲会上拿到了面试直通卡。

参加宣讲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同学们的问题、闲聊搞清楚对手实力,知己知彼嘛~。

我去参加宣讲会的目的有两个:

  • 公司方面:了解这家公司的公司文化,是否跟自己价值观一致,公司的当下发展重点有哪些(挖掘面试官感兴趣的点),
  • 问答环节:抓住最后问答的机会,不仅可以让自己所有的疑问获得解答还可以获得小礼物,一个有价值问题的解决会让之后的路顺利不少。

D公司的产品面试方法是我觉得最专业的一种,除了简单聊聊简历外,他会给你20分钟时间让你去设计一款产品,然后20分钟后可以跟面试官进行讨论,这个过程可以学到很多,这道题会类似笔试的最后一道题。

在此期间,多次收到A公司的面试邀请(由于暑假的错过,还是蛮想去的),面了两次,同一个HR通知的,第二次是上次存到人才库主动联系,对人才库又有了新的认识:越近被放到人才库的越容易被捞出来。同一个业务线的前后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去成,是自己选择的原因,其实后来到了B公司实习后对于当下的工作内容挺后悔当时放弃了其他选择。

某天正在言几又看书,接到了E公司的电话,要进行电话面试,E公司是一家我很向往,感觉很牛掰的公司,工资给的很吸引人,感觉去那儿就是身份的象征了。说实话当时我很紧张,第一次的这么重要的电话面试,要死的不死的手机信号很差,简单聊了几句后开始问问题,紧张的说话都有点结巴了,对面说你要是再这么紧张会影响你的面试成绩哦,我开始深呼吸,理清条理继续解答,不知是太紧张碰到了关机键还是手机出现问题,当我听不到对方说话的时候,发现到手机已经处于关机状态,再打回去由于不知道分机号就不了了之了。隐约记得问题如下:

  1. 滴滴和优步的差别在哪儿
  2. 为什么电商在国内能迅速火起来,对比国际环境作答
  3. 列举衣食住行中目前的商机
  4. 平台型产品经理你认为应该具备哪些技能
  5. 列出自己可以胜任产品经理的优势

当天晚上在言几又接到了B公司的电话,邀请明天进行面试,感觉对方像个工程师,也是不太清楚,只是听清楚了时间地点。继而又接到了F公司的面试邀请,分别在第二天的上午和下午。

针对此次失败的电话面试,做出总结,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准备第二天的面试。在当天下午面了G公司的产品实习生岗位,是在清华宣讲会上认识的一个PM,直接微信联系进行的面试,还算顺利,算是拿到手里一个口头offer了。

第二天B公司的面试也比较顺利,面我的是个初级PM,聊了聊简历上的东西,最后送我走的时候告诉我如果想要在产品路上走得远建议去个产品驱动的部门,他这个是个技术驱动的部门,其次就是运营了。产品的话语权不是很大,还可以多做考虑。面完这家就赶紧去了下家,到了地方还没到面试时间,这是一个有好爸爸的初创公司吧。在跟面试官聊的时候感觉很契合,两人性格很相似,除了简历上的问题还聊了一些生活上的,甚至我在大学的迷茫的点也做出了讨论,是一场很开心的面试,当天就进行了总监面,拿到了offer。

第二周进行了B公司的另一个部门的面试,这次的面试形式有很大不同,五个同学,三个面试官,先一对一的问问题,然后开始20分钟的小组讨论,最后我和一个沈阳大学的男孩被录取了。以后我就在这家公司开启了我为期8个月的实习。

因为时间太久,具体问题记得不太清楚了。推荐大家去用一个软件,叫应聘宝,里面有各大公司春招、秋招、笔试、面试类题目,可以每天进行思考和讨论,都是真题,琢磨琢磨收获还是很大的。面试过程中一定要对自己的简历足够了解,自己先去深挖简历,这样面试官问时才能心中有数,不手忙脚乱。每一次被问住没关系,说明你在秋招前发现了问题点,同时可以通过与他的讨论发现自己简历中的优化点。而且春招不比秋招,毕竟是实习生,要求相对秋招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大家各取所需,你要的是一段实习中的项目经历,技能提升,一次实践和认识;公司要的是能马上干活的廉价劳动力,如何在这段时间榨干对方都是彼此的目的。

在这整个过程中,感谢我的母上大人(很伟大,不遗余力的支持我,最坚强的后盾)、我的哥哥(博学多识,我的偶像,我的目标)、我的Mr.right(提早接触、认识这路上所有的一切,让我的生活更充实,眼界更宽广)最后结果还可以,我在月底前拿到了四个实习offer,自然就不用回学校了,了解到各公司可以有春招实习生待遇,最后秋招前的留用机会是一样的。而且距离各公司的春招录取战线还很长,得到5月初了,中间的一个月我不能闲着,所以选了最有名头的B公司去镀金了。

业界巨头B(春招+秋招)

在B公司的岗位是产品运营实习生,因为当时该部门PM、PO是一个团队,同时也有跟我做同样工作的PO逆袭成PM的真实案例,我就又异想天开的开始了在B公司曲线救国的征程。

主要负责的内容是渠道反馈和对账(想象不到B公司居然还在使用人工对账的方式吧?),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渠道反馈可以抓取到现阶段用户出现的问题,产生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对账可以练习跨部门沟通能力(供应商、财务、风控),加强逻辑思维的缜密性,还是学到很多东西的。

在B公司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有线上学堂,有很多分享,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抽时间来参加这些分享活动,让我开阔了眼界。这些分享大多是公司内高管,跟活动行上报的分享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自主学习该公司线上课堂的东西,杀到了部门第一名,公司前10%,主要都是一些成功案例的分享和经验分享。可以说这些东西在我以后做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深远影响,简单了解了一些资深PM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的思维方式。

我在这家公司不断在做一件事,就是告诉老大我要当PM的决心。为了抓取到可以接触PM的机会,我每天都会提高工作效率,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争取机会,跟PM当朋友。

很感谢那位姐姐把我介绍给一个PM,从一个简单的竞品分析做起,不断的修改,不断的了解业务内容,最终明白产品跟运营还是有本质上不同的。这边的运营主要是以活动为主,产品则是发现用户需求去产生线上功能。基本没跟进啥新的东西,但是对以前很多大小项目的发起有了一些了解。

我来到这儿三个月的时候这个部门发生了一次合并,在合并的过程中我算是有了一个PM实习生的title吧,但是从未摆脱之前运营的工作内容。合并后对账有新业务的加入,我几乎成为整个部门对对账逻辑最了解的那个人: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是有他的业务逻辑的,了解了业务逻辑才能更好的分析问题。我会通过几个月的GMV、趋势走向来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有大波动时找到问题点去问别人原因做进一步的了解。

不管我在这儿做的工作内容到底是不是PM所属,但是毫无疑问,借助这个大平台我是学到很多东西的。

这家公司见证了我的春招秋招。其实在三月折腾的那一个月,春招才刚刚开始,即便月底我来到了B公司,但是正常的春招事宜还是有一直在跟进,笔试题有做,晚上的宣讲会一般都会去听。

还记得做某东的笔试题是在出租车上用手机做的,后来又去面了几家公司,拿到了两个offer,那时候还对在B公司的逆袭充满幻想,都拒掉了,想想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

很推荐同学们去参加春招,秋招就是一锤定音了,春招可以是你的试错,在春招时候其实可以接触到很多应届生来面补招的,春招主要还是对下一届毕业生的人才储备,补招应届生的坑其实已经很少了,竞争相当激烈。春招能找到一家好公司,对于秋招而言实习经验、项目经验简历上都能添上华丽的一笔。同时春招的流程跟秋招基本一致,都算是校招,春招可以当时秋招的预习课,但是失败付出的代价远没有秋招那么惨重。所以可以使劲儿折腾,到秋招的时候你就是一个面试老手了,哈哈。

此处要感谢我的万能室友们了,在外实习的这个学期,点名签到都是她们,结课考试时候画好重点,回去的两个小时的火车上背背,回去室友们讲下疑难点第二天直接上考场。很庆幸,有大家的支持,所有的考试顺利通过,在这个学期算是把学校、实习两头兼顾了吧。

我的经验与心得

前期的准备

技能准备

因为经历了激烈的春招,秋招时候我准备的特别早。当时有几个目标公司了,同时对当下的热门领域,比如外卖、O2O、社交、电商等等,通过从易观智库、艾瑞咨询上看一些行业的相关研究,还会看人人都是产品社区等社区上其他同学做过相应的例子,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体验,集百家之所长,产出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感觉还是蛮充实的。

当然在这个整个过程中依然坚持着每天在应聘宝上刷真题,至少一道。做这些准备的目的就是以防掌握不了某些公司的面试进度,突然袭击,临时抱佛脚准备不充分。

招聘信息的获取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如何在大爆炸的时候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为很让人苦恼的东西。

我当时是关注了几个微信公众号:校招日历、圈内求职、面试指南针、500强校园招聘,上面会对招聘公司进行分类,直接给出网申地址。因为这几个公众号从春招时候就在关注,感觉还是比较优质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关注一些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来获取招聘信息,这个信息就是专向的了,没有其他公众号来的范围广;但是信息比较齐全,很多可以通过留言的形式获得一些疑问的解答,上面的宣讲会信息也是最为准确的。

想听宣讲会的,可以通过海投网、大街网、应届生求职网以及官方微信、官网五个渠道来获取,应届生求职网上的不是很准,没有海投网准(没被海投网放过鸽子);官方微信是最准的,大牌互联网公司的宣讲一般还是集中在北邮、北航、清华;相对春招加个北理,搜狐爱去清华,北邮是很多互联网公司都爱去的地方,机会多多。

在秋招热期的时候,一般公司官网上就会放出每个岗位预计招聘的人数,可以通过该公司的招聘人数来简单评估进入该公司的难度,进一步进行下一步的规划。

最后一条就是人,春招的时候通过宣讲会、霸面等多种渠道加了很多小伙伴儿、战友的微信,组织起了微信群。很多也是之前在上一届秋招时候我加群的,一些学长学姐借助他们的人脉把我拉进了靠谱的微信群中,哪家公司开始招聘了,时间轴是怎样的,真题是如何,甚至霸面信息都有同学共享,是个比较靠谱的信息来源。同时由于大家都拿不准面试官的情绪,可能之前还让霸面,等你过去了就停止收霸面简历了,有的甚至就是分类放那儿,也是一种机会吧,可能性是很渺茫的。

有战友可以事半功倍,秋招很多时候宣讲会是冲突的,宣讲会现场收取简历也有有优先筛选的机会。小伙伴儿们互相帮忙递简历也是一种方式。小伙伴儿的内推、学长学姐的内推,也是一条捷径。

关于简历(含网申)

一些基本的注意点大家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来自我把控,不要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错别字,是最忌讳了。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一纸简历就是你呈现给面试官的第一个产品,一定要精益求精。一纸简历最忌讳的就是所有的公司用同一份简历,没有哪几家公司的职位JD是完全一样的,针对不同的公司去对自己的简历做简单修改,不仅是对该公司的尊重,也将见证我们的每一次经历。一些实例可以通过数据的形式来体现你的成果,你做的是有价值的。

除了基本信息,主要还有实习经验、学校项目经验、获得的奖项、自我认知几项。

关于实习经验和学校项目:最好条理清晰,可以采取STAR法则的方式来进行描述,字里行间可以体现你的产品意识、产品技能等,具体的可以参照职位JD来看要求,简历体现的优势能跟JD能力点对上一般没啥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简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不要给自己挖坑,可以适当吹嘘。因为从大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份简历,在经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自春招以来简历筛选关挂掉的几乎没有。

秋招最让人苦恼的就是网申了,要填写的步骤很繁琐,很多内容重复。两条建议:

  1. 准备一个word文档,梳理自己的经历,基本上网申填写的内容就那几块,反复推敲做好描述,以后的网申相关内容直接从该文档中复制就好了。
  2. 网申成本其实是很高的,费那么大功夫去填写信息,投那种即便录上了也不会去的公司,只是为了刷offer是完全不值得的。

记得我当时网申了一家录上也不会去的公司,那家公司秋招开启的很早,春招当时走到了最后一面,秋招网申简历筛选就给跪了;很不服气,打电话给该公司的校招同学,告知春招时候没经验都没挂掉,怎么秋招网申就给挂了?他说你的简历很好,但是我们觉得即便我们耗费人力来对你进行笔面试,你最后也不会来,所以就直接挂掉了。

所以大家所有的都衡量下ROI,当下社会,所有人都在衡量这个东西,让你更多的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吧。

网申小技巧:网申的所有信息是通过计算机筛选的,985得2分,211得1分,六级得2分,四级得1分,经历项大多是抓取关键字,比如公司名,奖项级别,工具名等。这样把所有同学的总分进行排名,一般计划招1000人,会让近3000人通过简历筛选,之后笔试再筛掉一部分,再进行面试,就会省力很多。

笔面试

关于笔试

笔试有两种:一种是宣讲会现场的笔试,一种是线上笔试。目前大多数公司采取的是线上笔试的形式。记得人人秋招、搜狐春招、马上消费、掌阅等几个公司是采取线下笔试的形式。

笔试中的题型中必考的有两类题:行测题和产品设计题。

行测题参考中公教育的公务员行测经典就可以,很薄的一本书,这些题目都是有规律的,中公的会有归类和知识点讲解,多刷题找找感觉,记住规律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我记得大二还看了《行测哪有那么难》,主要是数理逻辑方面的题规律太多,可能一下子蒙不对,因为笔试一般题量都是很大的,所以想不出的就勇敢跳过吧,最后蒙上。

关于产品设计题,应聘宝的练习就起到作用了,大部分的题型都见过,主要是回答时候要有逻辑和技巧,套路是分析问题、进行问题拆解后,从面向群体、分析场景、解决的痛点、推广方式、盈利模式等几个方面来回答,一般没啥大问题。产品题目可以到应聘宝上去看哈。

除了这两类,阿里一般会有两道开放性题目,从你的经历中分析你适合做产品等,京东会考很多互联网缩写名词的意义,搜狐的题目就会关注互联网热点多一点,比如几几年,哪两家公司合并一类的。

应届生求职网上有各大公司的求职礼包,里面有笔试真题的收集,也有一些对应公司的面经,可以参考参考。

有一些公司的笔试时间也是冲突的,有的公司会提供第二次机会,因为他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放弃了,所以组织了第二次,一些牛掰的就不会准备第二次的,因为他只要所谓的第一志愿。

当笔试时间冲突时候,可以通过了解该公司的霸面难易程度、招收人数、往年笔试题目难易程度等多个方面做出取舍。

关于群面

群面的话得练习,建议在大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练习,可以就是平常一个点几个同学的讨论,具体的群面题目可以通过应届生求职网和应聘宝获得。此处主要简单说下自己对群面的认识。

首先,自我介绍多准备几类,30s、1mins、3mins,我当时是准备了这几类。除了说明我是谁,来自哪个大学哪个专业以外,要有自己的亮点;从另一方面讲就是从战略上来压倒敌人,同时也不要让大家觉得你很高傲,适度这个词就很重要了。时间长点的就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力证自己的能力,时间短的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词语来描述。

我秋招群面之前准备了500张名片,每次秋招群面时候会发给面试官以及一起面试的小伙伴儿。几乎没有跟其他同学撞过,有名片是我的一个特点,更容易让其他人记住。要有一个自己的亮点,无论你采用什么办法。

一般的群面时间安排是这样:3分钟审题+15~30分钟小组讨论(时间长短由小组人数确定,一般时间的设定是每人至少三分钟的时间)+5分钟小组结果陈述(很少会允许其他成员来补充)。一个小组中的角色一般有以下几种:leader、timer、记录者、总结的人、一说话就一针见血的人、与大众思维方向相悖的人、打酱油的(一般抢不上话,别人点到才能说上话的人)、话唠几种。

  • leader(潜在总结者),如果没有准备充分可以不去抢这个位置。这个角色可以简单提出一个框架,引导大家去思考和讨论。不仅要和timer一起把控整个节奏,同时也要照顾到一直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一但出现跑偏能立马站出来调整方向。
  • timer,进行时间把控,在开始就可以把具体时间安排分给大家,比如多久讨论,多久模拟总结等等,有条理的分成几块,同时在大家没有时间意识时候要果敢的打断。
  • 记录者(潜在总结者),一般做记录的同学都会去做最后的总结,这两个角色我放在一起写,如果没有抢到这个角色,或者最开始没有明确,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不错可以把自己的笔记交给总结同学一起汇报。记录不仅要记录团队观点,关于团队的观点提出,哪些同学对其进行了补充完善;最后如何丰满产出结果整个过程的发展历程要条理清晰的分享给大家,一般都会有小白板,可以借助白板进行讲解,是个很不错的表现自己的机会。
  • 一说话就一针见血的人,这种人一般不说废话,有潜在震慑力,很稳重,他说话以后大家会顺着他说的走,算是一个潜在leader的吧,这种人是最容易通过的。
  • 与大众思维方向相悖的同学,他的相悖一般表现在最开始,这种同学一般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不跟着他的思路走他就不参与甚至之后的讨论中想扭转趋势,这种情况一般就过不了了。如果大家跟着他的思路走,他后续就会更加积极,甚至取代leader。如果他的想法虽然很奇葩在后续过程中表现还行也会被录,如果扭转自己的看法跟着同学融入讨论也是有机会通关的。
  • 话唠,最忌讳的是说的话都是废话,不让别人说话、抢话。要尊重其他同学,同时顾及到其他同学。之前听过一个面试官说,群面时候就是看大家说话,谁说一句话在谁后面打个勾,看谁的勾多就要谁。各有利弊吧,面试是有运气元素在其中的,多尝试多自我总结总会有方法。

还有一种群面是这种:一下20个人,5人一组或者4人一组,里面会有重复的题目,按上一种群面的形式,分享时是分享给20个人,每个小组讨论时候面试官会在组间徘徊,旁听。想法好的组、提出鲜亮点子的个人容易被录取。因为每组人很少,所以表现自己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抓住这种机会,比多人组的更容易过。

伪群面:对面三个面试官,这边3~5个学生,挨个儿自我介绍完以后,VP开始挨着通过简历问问题,都是对你感兴趣的点,一次一个,两到三轮。大公司VP面爱采取这种形式。

关于专业单面

单面就是一对一的solo,一般都是进来以后让你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尽量不要详细再讲简历上的东西,可以通过自我介绍和简历两种渠道展示出更完美的自己。

大多数问题点会是面试官对你的经历中感兴趣的点,为了可以自我把控住节奏,可以在面试前先自我挖掘。回答问题放平心态,即便心里紧张的不要不要的也不能表现在脸上。

整个交流的过程中是你最直接的展现PM逻辑思维的一个机会。除了简历中的点,还有有一些奇葩、天马行空的问题,跟自己公司未来发展相关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你还有什么要问我的。可以通过问问题让人看到你的价值和发展潜力,可以表现出的求知欲,例如您觉得我还有什么要提高的,入职后有没有什么培训,当下对于想要成为PM的我有哪些建议等。

针对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从侧面解答,自己确定一个小范围,甚至请求面试官提示等。把握住跟大师交流的机会,多多学习。

下面是对天马星空问题的几个印象题目列举:

  • 一个小镇的犯罪率与冰淇淋售卖率成正比,是为什么
  • 摩拜单车多久可以收回成本
  • 这个空间都多少张桌子等
  • 如何给8岁儿童讲解数据库

其实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可能想通过跟你聊的这20分钟左右的内收获的不仅仅是给公司找到了一个苗子。面试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请介绍一个你常用的APP给我。介绍微信的一般都挂掉了。 他可能更愿意你去介绍一些小而美,他没接触过的东西过去。

关于霸面

其实在整个秋招过程中,我算是拿到三个offer,其中有俩是霸面来的。秋招基本还是在北京,因为很多同学都去了沈阳总校,我在北京最近也没有什么战果,而且一边实习一边秋招真的很累,就去沈阳度假了,住在哥哥家,玩儿了一周,去听了一次宣讲会,因为本身心态就不对,也是错失了一次机会吧。甚至后来回北京后才知道有很多同学在沈阳拿到了某家公司的offer,后来同学去那间公司的还很多,其实在那一周我甚至不知道那公司去了。

回到北京后的第二天,W公司在清华组织了面试,看群里说允许霸面,在群里好多同学说会不会到了那儿人家进行完了,会不会之后就不接受霸面简历了等等,我就收拾东西跑到了清华。很顺利的交了简历等,大概等了有两个小时,轮到了我,一面的时间比较长,问的比较细,主要问的问题除了简历上的,还有你最近读了什么书,昨晚读的什么书,可不可以介绍一本书给我,车载屏、手机在什么场景下可以联合使用,介绍一款APP给我,为什么不留在B公司,冰淇淋售卖率与犯罪率成正比问题(当时想了很多都被面试官推翻了,不过最后还是给过了)。

因为没回答出最后一个问题,以为自己挂掉了,问老师我是要回家了么,他说去吃个肉夹馍吧(当时傍晚了,该公司给面试官和同学们提供了肉夹馍和肯德基,虽然很忐忑,但是吃的超级香,哈哈)。过了一会儿被叫去二面,二面总监面,总监甚至还跟我握手,然后自我介绍我是XX公司XX部门产品总监XX,面试以来没受过这种待遇,一脸懵逼。

二面主要的是一些业界、大范围层次的东西,学到的东西就是专注,专注的做一件事一定会成功的。但是他问我谁教的你产品,我说自学的啊,他说跑的太偏了,你太轴,我又觉得没戏了;正要问是不是直接回家他说你去吃个肉夹馍吧(大晚上的宝宝吃这么多会胖的好吧),不要一直这么让我心像坐过山车啊。喝了点水后顺利进入HR面,简单聊了聊说回去等消息吧,半个月内发offer。等的半个月还算好过,因为陆续进行着其他公司的面试,最后顺利拿到了offer。

第二家M公司的霸面耗费了将近一天的时间,也是当天面完所有。我是当时最后一个面完的同学,第二周周末发了offer。

霸面是很耗时的,能走正规程序还是不要霸面了。对于非常想去的公司,我见过有的同学追着那公司走好几个城市,这就不得不霸面了。如果非要霸面,不要让等待的这段时间虚度,首先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简历到了HR手里,会有被筛选的机会,其次就是在喧杂的空间可以放空自我,好好准备。跟其他霸面小伙伴儿的交流也是一个结交人脉的好机会,说不定下次他就会给你提供另一家公司的面试信息。

在秋招的进行中,我迎来了自己的21岁生日,很值得纪念的一次~

关于HR面

HR面其实很简单,HR面挂掉的相对很少,HR面试的时候会看你前几次专业面的面试评价,主要考察的是你的基本情况,对工资的要求,价值观是否与公司相符,日常生活,恋爱情况,旁敲侧击你会为这家公司效劳多久等。一般专业面OK的话HR面问题不大,只要你不是非常的放飞自我。

尘埃落定

在10月底的时候,我的秋招就基本结束了,11月初从B公司离职,开始新一轮的放飞自我。在秋招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就想给自己放个假,回学校想睡到几点睡到几点,去图书馆看自己想看的书,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大概是幸福来的太突然,在学校过了看了一个月这样的生活,就感觉到空虚了,果然不用你抛弃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先抛弃你。

室友们在忙着考研,坚持每天练会儿英语流利说,还是觉得没意思。12月开始在周边就近走走,圣诞节那天把三方邮寄给了M公司,开始了西北游,在陕西玩儿了大概两周就回郑州找好友带了大概一周就回家过年了。整个过程中相对之前而言没有那么的充实,有点儿犯懒,但是有了新的兴趣点吧。开始试着学习理财,记得连夜读了《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到处安利,给班级同学,给初高中同学,真的感觉自己通过这本书关于钱的观念方面收获很大。

在M公司开启职业生涯(毕业前的实习)

年后来到了这家公司,是之前很少就接触的一条业务线,之前很多学长学姐都去了这家公司,同时我又跟一个很熟的学长分到了一个部门,更幸运的是我们组内有个东北大学总校的学长。这样亲昵的校友关系加上我的快速适应能力(傲娇小公主飞过~),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过的很舒心。

苦恼的第一月

这个月产出几乎为0 ,产出了一份儿行业竞品分析报告。只是不断的去熟悉业务,看着其他PM应届生丰满的日报,心里其实是很失落的。

所有的东西几乎全部不懂,好不容易学长交给我一个东西,让我去做数据分析,结果由于PV、UV没搞准,导致数据计算错了,算是不靠谱的体现吧。不过也明白:PV维度、UV维度并不一定是分子分母都是PV或UV,一些细节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学长帮我很多,他是一个力争完美的人,在他的影响下,一个小细节,每一次在部门前的亮相,发的每一封邮件都会反复校验,不出现错别字,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很感谢他,周末的时候还会给我布置一些小作业,周一来了一起讨论,很用心的。

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我们老大找我谈话,告诉我一个快速提高的方法:去看别人的项目,不懂的就问,包括需求的产生、解决方法的决定过程,后评估结果整个流程。直到现在我还在沿用,一有空就会去看其他同学的项目。学到很多。

起飞的小菜鸟

这边的PM是需要写testcase的,跟进了几个项目的测试,写了几个项目的case,也算是从中参与了吧。发起了自己的第一个需求,了解了公司中的整个流程,在4月版的时候上线了。

这期间公司组织了一年级PM/PO同学的双周培训,在这双周培训中也学到了很多,对自己工作的环境,一起工作的小伙伴儿,这个行业的发展史,目前正在做的事,都有了很具体的了解。请的都是一些总监级别的人,收获很大。

这间公司,我个人认为是十分适合应届生成长的。除了双周培训,这间公司的分享氛围也很强,几乎每周都会有一到两场分享,产品、技术、业务方面的都有。大都集中在晚上7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不会占用工作时间,来到这儿的四个月,参加了大小培训、分享近20多场,场场有笔记,存到wiki中共享给其他同学也是一种快乐。这月底就要回学校搞毕业事宜了,希望我暂时离开的一个月不会错过太多。

总之,在这里,我很开心,很快乐,很庆幸我最终选择了他,我选对了。我会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去提高自己的战斗力,让自己更棒,不负如来不负卿。

总结

针对这兼着学生、PM实习生双重身份一年&半载的总结:

  • 格局。放宽自己的眼界,永远不要只着眼于眼前、当下的一小块儿东西,涉猎范围广一点,对很多事情充满兴趣,去探索。上大一的时候学校一个老教授告诉我,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量变升级为质变是可能的,读的多了,心里有印象,脑子里所有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连起来的。
  • 读书不毕业。不要停止读书,任何时候,让自己有知识的汲取,才能更加充实,我爱做读书笔记,大家也可以找到一种给自己读书留下痕迹留下快乐的方法。
  • 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去让自己更充实,去让自己更强更棒。
  • 让支撑自己的舞台多一点。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件事、一个人身上,让能带给自己快乐的东西多一点,多一点舞台去展示自己。
  • 循序渐进才能赢得时间,细水长流才能直达永恒。要张弛有度,学会自我调节,做一个爱笑的、乐观的人。因为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在低潮时堕落茫然,在高峰时狂躁不可一世,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人要想做事,看的是目标,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一切皆一个字。
  • 在M公司听分享了解到的几个不错的方法,想要分享给大家,PDCA方法和OKR方法,希望可以对大家以后的工作生活有帮助。

最后分享给席慕容的一句话给大家:每一条走过来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

加油,共勉。

作者:笑笑

本文由 @笑笑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刚毕业,也是之前很迷茫,现在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也打算从实习开始

    来自陕西 回复
  2. 对于你能够这么早就确立自己的目标,老师姐表示真的很羡慕。工作一年后的我才发现自己喜欢做产品,然而起点已经比你晚了几年了。现在从零开始或许几年后能够追赶上你哈哈

    来自浙江 回复
    1. 不知前辈是否成功转行,同为发现自己兴趣晚的人,能否和前辈请教下经验

      回复
  3. 我现在也是实习生,产品助理。抱着学习的心态,下个月就转正了,不过对未来还是有点迷茫,不知道到初级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还有多远

    来自江苏 回复
    1. 时间维度的话,不好说,每个人的成长速度皆有不同。我觉得不管是从助理到经理,还是初级到高级,整个过程考验的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先有一个自我评判吧,圈子中肯定会有高级的PM,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能力到了那个阶段,公司没给你那个职级,想办法解决,例如争取、寻找问题、跳槽。当然,整个人类普遍自我评价高,可以让身边的人给出更客观的评价。

      来自河北 回复
  4. 没找到应聘宝 😥

    来自辽宁 回复
    1. 表示也没找到啊。

      来自重庆 回复
  5. 感谢题主的分享!您好,我是一名大三实习生。请问您是每天刷面试题吗?这样有用吗?我之前的观点是:不要为了面试而去学习,而是应该为了目标而去学习;所以把现在就开始准备面试题目这个想法扼杀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不知题主的想法是?

    来自浙江 回复
    1. 为了目标而去学习跟为了面试而去学习是不冲突的,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合格的PM,那么经历面试只是他的一个过程而已,也是一个必经阶段,不管你采取什么办法,只要面试能过就能达到目标。我那时应该不算刷,因为我每天至多看五道产品设计题,太多的话我并没有安排太多的时间。我准备面试的过程中也在实习的,这两个更不相悖,东西也不一样,实习提高的更多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看面试题是对思维、方向、套路、甚至答题技巧的一个积累,各有所补吧。我记得俞敏洪曾经说:“假如有一天中国的高考标准是要求考生游过长江,那么新东方就会做出对应的培训”。在中国这个泱泱大国,考试是成本最低的刷人办法,但是大家发明了霸面。我个人觉得两种学习方式是不冲突的,可以同时进行。

      来自北京 回复
    2. 谢谢回复

      来自浙江 回复
  6. 运营可以转产品不

    来自北京 回复
    1. 好的 会持续关注你的。

      来自北京 回复
    2. 可以,只要你想,容易转产品的几个岗位:QA、UI、RD、PO。运营是最容易的,因为有些公司的PO的工作内容是最接近PM的,你想要的PM的所有资源都可以拿到,几乎等于PM,同时也有活生生的例子,比如我是为了曲线救国,比如在B公司的一个人他是在PO工作中通过与PM的沟通交流发现对PM工作内容更有兴趣进行了转岗。加油~

      来自北京 回复
  7. 应聘宝不支持安卓7.0,软件最新版本还是2015年更新的。。除了这个还有别的APP可以帮助笔试吗

    来自广东 回复
    1. 其他APP不知道了,但是途径很多,都很零散,像你说的,他2015年以后就不再更新了,春秋招之所以还用,我觉得更多的是去看真题模式,考察方法,总结类型以及回答方式。最起码他囊括了2015年以前的,那么你就再去网上找16.17年的就好了。都是些换汤不换药的东西,会根据公司的发展动向,当下社会的热点来设置产品设计题目,主要是思维方面吧,这种题目本也没有对错。希望可以帮到你。

      来自北京 回复
  8. 公务员行测经典。木有找到这本书呀,作者大大能提供下链接么

    回复
    1. 说错题目了,《行测高分技巧手册》,我分享到了百度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ptNDIR 密码: xdkm

      来自北京 回复
    2. 好滴,谢谢学姐,方便加微信吗 😳

      来自天津 回复
  9. 求教一下没有项目经验和实际商业产出,只能自己学着看书看资讯写一些mrd prd 练习一些软件工具。但是简历上没有项目经历,校招进大厂机会还大吗?感觉自己在盲目的学习 不知道学习方向对了没有

    回复
    1. 看一本书也可以写成一个经历,可以不是项目。我觉得项目经历是一种团队协作性,通过项目学到东西的体现。你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描述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产品技能等,不用非得项目。我的建议是去实习,去面试。实习过程中跟你平常的自我学习是不冲突的,比自我学习提高的更快,也更真实。我觉得一直自学的话约等于闭门造车,而且很容易困在在即的小圈子里,自我膨胀。面试和自我总结是最快提高的方式。

      来自北京 回复
  10. 小镇的犯罪率和冰淇淋销售率成正比的可能原因是:
    夏天时女性衣着暴露,强奸罪增多;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情绪相对变得烦躁不安,这也会导致犯罪率上升(有数据和研究支持,可百度)。与此同时,由于气温高,冰淇淋销售率同样也上升。
    冬天时两者由于相反的原因均有所下降。
    也就是说,是季节(气温)导致犯罪率和冰淇淋销售率同时发生相同的变化,两者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回复
    1. 棒棒哒,也可能天气热,大家会开窗,开门,导致盗窃犯罪率增高~

      来自北京 回复
    2. 哇,学姐这个开窗开门的见解也很厉害。

      来自北京 回复
    3. 还有没有可能夏天的晚上很多人喜欢三五成群去吃烧烤喝酒,喝完酒之后容易闹事,跟别人发生口角进而演变成斗殴。另外夏天晚上很多人会出来散步,夜晚小偷也会借着夜色偷窃。

      来自北京 回复
  11. 学姐好(比你小一届的大三本校学弟~)当我看到你文中的图片(我在三月准备面试的时候同学给我发过这张图片~)我就猜测你是东大的,果不其然~目前也在北京实习中,世界真小~

    回复
    1. 哈哈!老铁!

      来自新疆 回复
  12. 这个文字 略多啊……

    回复
    1. 对,写完我也没想到1.5W字,可以参考标题找自己需要的哈~

      来自北京 回复
  13. 在这里看见同校学姐丰富的实习经历,学姐现在离校了吗?能再赐教几个问题么

    来自河北 回复
    1. 现在没在学校

      来自北京 回复
    2. 学姐又来打扰了,实习是从产品助理做起吗

      来自河北 回复
    3. 春招时候,产品实习生有产品经理实习生、助理产品经理实习生、产品运营实习生三种,对应的就是秋招给出的岗位除去实习生三个字也就是你毕业后的实际岗位。这三个岗位产品运营实习生是偏运营方向的,不多解释。关于产品经理和助理产品经理,有的公司是没有助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直接就是产品经理,但是产品经理也是有级别差异的。当然虽然title一致,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是有助理到经理的过度的,因为最初可能真的很偏执行性,去给别人打下手这样。我做过产品运营实习生和产品经理实习生。

      来自北京 回复
    4. 好的,谢谢

      来自河北 回复
  14. 很羡慕小姐姐的经历。我是想技术转pm,机会渺茫啊!

    来自北京 回复
    1. 加油。昨晚看了《遇见大咖》姚劲波的一期,他说面对别人的质疑,他从不灰心,拿不到投资就去做业务,等着投资人来找他,就是因为他坚信自己能行。共勉~

      来自北京 回复
    2. 谢谢给我鼓励。哈哈

      来自北京 回复
  15. 很感谢学姐的经验分享

    来自北京 回复
  16. 厉害厉害

    来自广东 回复
  17. 很棒 :mrgreen:

    来自广东 回复
  18. 其实从大一开始就确定了方向已经很了不起了。至少很多人毕业后才知道产品经理这玩意。
    另外好多竞品分析,产品调研,设计不乏大学生的作品,毕竟在还是学生的时候比毕业后动力够足。 真遗憾自己到毕业才知道产品经理这玩意。不过现在也不迟,一起加油。

    回复
    1. 嗯嗯,一起加油~

      来自北京 回复
    2. 我研究生毕业之后才知道产品经理。不过很庆幸,自己已经在进阶高级PM的路上。

      回复
    3. 很棒,我会继续努力~

      来自北京 回复
    4. :mrgreen: 你也很棒、

      来自广东 回复
  19.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回复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来自北京 回复
  20. 从技术转产品,现在大三,13场面试,现在还在努力中!加油!不看轻这两年多的努力!楼主祝我好运💪thx

    回复
    1. 加油,共勉~

      来自北京 回复
    2. 兄弟也在北京吗

      来自湖北 回复
  21. 你之前实习面试的可能好多都是大公司,大公司的PM和现在市面上的中小公司的PM工作的内容也是差距很大!有些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

    回复
    1. 也有面过一些小公司,确实有不按套路出牌的情况。可以通过多次试错总结经验,然后选择被套路或者反套路~

      来自北京 回复
  22. 大三,觉得写的内容很充实,相比于大部分的方法论而言,有比较多的具体事例补充。
    如果各模块内容更加细分就更好了 ❗ 一开始看觉得超级长哈哈哈哈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