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微笑曲线:从人性出发,如何到最终产品的过程

代成龙
8 评论 8138 浏览 34 收藏 10 分钟
找到工作只是第一步。我们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战训练,不仅让你成功入职,更能让你具备快速胜任工作的能力,在团队中站稳脚跟。

大家在做产品的时候,经(ou)常(er)需要从人性出发,考虑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有怎样的需求,然后精(pai)加(nao)工(dai)实现产品方案。而且大家也越来越认可:好的产品经理是了解人性的。所以从这个点出发,当我们抓住了、了解了、明白了人性后,在经过“实现过程”,最终创造一款被用户认可、喜爱的产品。

(一)

人性部分

这个部分往往是产品经理开始无尽马拉松征程的起点。

人性方面有很多词可以来概括,比如:七宗罪、贪嗔痴、秀晒炫,当然人性中也包括积极的一面,比如同情、感恩、克制、诚实等。

  • 比如朋友圈就是秀晒炫的主要场地
  • 比如游戏就是贪嗔痴的主要场地
  • 比如微信钱包中的腾讯公益就是同情、感恩的主要场地

但是,人性在不同时代也会有不同的侧重。比如50后的人,温饱和节俭是底层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供给的增加,物质的丰富,到了90后、00后就是享受美食成为底层需求。

实现过程

产品经理在这部分有不同的加持方式:

  • 可以是《启示录》、《从0到1》、《创业维艰》等的指导;
  • 也可以是曾经项目的经验、方法论、世界观;
  • 也可以是产品同事间的群体决策;
  • 也可以是软件硬件各种资源整合。

产品部分

产品已方便用户使用为最佳,同时需要考虑不同时代的硬件条件,从非互联网时代进入PC时代,打破了地点线;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打破了时间线;这也是从开始的web端产品,再到智能手机端的APP产品,还有现在的微信小程序形态产品的演变过程。

(二)

现在通过两个例子来详细阐述下从人性出发,如何到最终产品的过程。

以懒惰或者说是追求便捷、效率的为大前提,那么在滴滴解决了远距离交通的时候,如何解决我下楼吃个拉面,还要走1km的问题?有什么办法?

1. 共享单车

最近最火的投资项目之一就是共享单车,而共享单车正好可以解决人们在面对短距离交通时的懒惰/效率问题;但是此时是否只看懒惰的人性就可以了哪?显然不是的,从懒惰/效率出发,有如下问题需要解决:

(1)如果共享单车没有传统有桩单车方便,那么用户为什么要用?

所以要达到随骑随走、随放随停的状态,为了满足这个需求,车辆需要可以在任何地方被用户锁上,需要用户随身、随时携带开锁的钥匙,同时能够按照开锁和上锁的时间来进行计费,这已经从人性的层面分析到场景、需求、功能层面。那么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就需要考虑用户随身、随时携带的是什么,这个答案很简单:手机,然后要考虑用户如何通过手机控制自行车,蓝牙、WiFi还是NFC?通过各个协议的参数对比,及商业目的,很容易判断是WiFi。

(2)吃个拉面1km,但是离我最近的有桩单车却要走500m,用户对有桩共享单车的需求度是否会下降?是否会放弃该次骑行?因此需要实时告诉用户车辆位置,方便用户来决策,也因此需要在有联网功能、并且可以实时上报GPS位置的自行车。

(3)同时人性中也有贪婪的一面,如何限制用户将“共享单车”变成“专享单车”?开锁后不锁怎么办?添加私人锁头怎么办?一方面通过联网的智能锁来控制用户,因为这样可以知道用户什么时间开锁的,将车子骑到了哪里,什么时间将车子锁上的,如果不锁上,那就一直计费好了,同时这个价格也是在手机端上可以看到的,以此来限制不锁车的行为;一方面通过用户举报来控制人的贪欲,如果用户为自行车上了私家锁,其他用户可以进行举报,而随时随地可以举报的工具也必然是手机。

经过以上信息的加工,通过对硬件及软件的条件的加工及判断,手机上需要实现一个APP,可以扫码知道是那辆自行车,然后可以通过联网的方式来控制自行车,而自行车在接收到网络命令后,控制开锁并同时进行计费处理,所以最终的产品是一个有联网智能锁的自行车。

2. 外卖点餐

上面的问题中的底层问题是要解决吃饭问题,那么是否可以不下楼就能吃到拉面那?为了进一步满足懒惰/效率,就产生了外卖。

(1)想点外卖,就需要知道外卖的联系方式,需要知道今天供应那些食材,最好能有精美的图片,所以仅仅靠电话或者传单是很难高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基于这个功能就需要提供给用户随时查看、商家随时更新的能力;

(2)点了外卖,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口味不同和挑剔,需要增加了留言备注,让商家可以按需做菜;

(3)同时在点单后,最好可以线上支付,减少上门付费的时间消耗,同时可以杜绝假币;

(4)用户希望能了解到进度,就像在饭店吃饭时候可以和服务员说:“快点啊,厨师做了吗?”因此在外卖应用上可以查看送餐进度和预计送达时间。

经过以上信息的加工,实现过程就是要考虑做一个可以实时支持内容更新、支持在线付费、可以跟踪物流进度的服务,而这个服务的形式可以是web、APP或者是小程序。

从人性部分走到产品部分,并没有结束这场游戏,因为人性和产品间会相互影响。

影响部分:

  • 从以前的固定电话时代,进入PC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量是否增加了?
  • 从PC网络时代进入移动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否又一次增加了?
  • 本来就喜欢秀晒炫的人,随着朋友圈的上线,Ta秀晒炫的频率是否增加了?
  • 本来喜欢煲电话粥的你,随着网络电话的上线,电话粥是否是越煲越长了?

以共享单车为例,本来懒惰/效率的你,因为有了单车更喜欢近距离出行,这个产品从这个层面上,放大了你的人性,但是因为联网的智能锁和用户举报,缩小了你将共享单车变为私有单车的需求,这个产品从这个层面上,缩小了你的人性。

以外卖为例,本来就很宅的你,每天下楼的主要动力就是去吃饭,现在有了外卖,可以继续宅在家里了,产品在这个层面上,放大了你这方面的人性;同时因为定外卖的同时,也希望了解外卖的进度,增加自己的控制感,减少你的焦虑感,产品在这个层面上,缩小了你的人性。

人性催生产品,产品 放大/缩小 人性,往复循环,周而复始,永不怠竭。

跨越循环的连接点,便构成了产品的微笑曲线。

以上一点感悟,供大家莞尔一笑,轻松一下。

#专栏作家#

代成龙,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爱奇艺、米家智能后视镜产品,现蔚来汽车车载娱乐系统产品经理;擅长需求挖掘、流程设计、数据分析;欢迎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

    来自广东 回复
    1. 欢迎交流,哈哈

      回复
  2. 👿 😮

    来自江苏 回复
    1. 欢迎交流,哈哈

      回复
  3. 肉肉肉肉肉肉肉肉肉

    来自江苏 回复
  4. 做这样一份思考需要用多长时间?

    回复
    1. 你好,两周前有这个想法的,然后空余时间边写边改,欢迎交流。

      来自上海 回复
    2. 质量很好很好

      回复
专题
1349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金融产品经理需要知道的金融基础知识和产品观。
专题
1566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金融风控体系的设计指南。
专题
3820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市场调研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用户、了解市场。
专题
43780人已学习18篇文章
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区块链很可能是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
专题
1435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能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挑起不同的情绪,如果将情绪映射到设计/运营中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将“情绪”映射到设计/运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