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原型工具可用性测试横向比较

5 评论 17272 浏览 43 收藏 12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竞品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竞品的走向、功能、卖点、优劣势等,制定产品的策略和方向

可用性测试是指通过观察用户使用产品(或原型)的过程,记录和分析用户的行为和感受,以改善产品可用性的一系列方法。可用性测试适用于产品前期设计开发,中期改进和后期维护的各个阶段,是用户中心设计的思想的重要体现。同时,由于它反映了用户真实的使用情况,因此被视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可用性检验过程。

形成性可用性测试 vs. 总结性可用性测试

根据测试所处的阶段,可用性测试可以分为形成性测试和总结性测试。前者是指在产品开发或改进过程中,请用户对产品或原型进行测试,通过收集的数据来改进产品或设计直至达到要求的可用性目标。后者的目的则是横向评估同一产品的多个版本或多个产品,输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实际工作中,我们做的大部分可用性测试都属于形成性测试。

既然是对产品原型进行测试,在产品设计的前期即原型阶段,我们就要考虑产品的可用性。用于制作原型的工具本身是否对可用性测试有足够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可用性测试效果,最终影响产品的功能和用户接受度。

判断原型工具可用性测试功能的依据

在选择原型工具时,要将其对可用性测试功能的支持考虑在内。通常情况下,影响原型工具可用性测试功能的有以下几点因素:

1. 对多平台,多终端测试的支持

为什么原型工具应该支持多平台多终端的测试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现如今是多平台共存的时代,不同的平台代表了不同的用户群体和使用习惯。
  2. 使用统一的测试设备还是用户自己的设备,是进行可用性测试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为了保证用户自然地完成测试,更真实地模拟使用场景,我们提倡用户使用自己的设备来进行测试,这就要求产品原型能够在各种各样的设备上进行演示。当然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统一测试设备则更占优势。

2. 对移动端测试的支持

移动端测试是产品可用性测试很重要的一部分。正如微信的产品经理张小龙所说,手机是人们肢体的延伸,而电脑对于人们来说则是外物,手机的私密性更强,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更高。在产品的移动端上,好的或坏的体验都会被放大。因此,对产品移动端的测试显得非常重要。原型工具对移动端测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对于移动原型制作的支持。
  • 移动端测试的流畅程度。

3. 对远程测试的支持

可用性测试既可以是现场测试,也可以是远程测试,二者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在以下情形中,远程测试相比现场测试有绝对的优势:

  1. 移动情景需要被考虑在内
  2. 用户分布较为复杂或与测试者处于异地
  3. 需要大量用户作为测试样本

原型工具对远程测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其项目分享和导出的方式上。

4. 测试及迭代成本

原型工具的可用性测试成本越低,越有利于敏捷迭代,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产品的可用性。以下两点因素影响了原型工具的可用性测试成本:

  1. 原型工具本身的价格。
  2. 原型工具是否轻量化。学习曲线越短,越容易上手的原型工具,可用性测试的成本越低。因为原型的制作和迭代都非常快速。

5. 是否需要三方产品配合测试?

目前市场上的原型工具,大多需要借助三方录屏产品来配合测试。这些三方软件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但基本都只能用于单一平台。如:

  • QuickTime (iOS) — 现场观察,仅记录屏幕
  • Mobizen (Android) — 现场观察,记录屏幕、手势
  • Display Recorder (iOS) — 记录屏幕、手势、声音
  • SCR (Android) — 记录屏幕、手势、表情、声音
  • Magitest (iOS) — 记录屏幕、手势、表情、声音

主流原型工具可用性测试比较

了解了影响可用性测试的因素,我们来看看,市场上目前最流行的几款原型工具对可用性的支持程度,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Axure

可用性测试特点:测试平台单一,手机端测试不流畅,远程测试较受限。另外,测试及迭代成本高。

利用Axure Share,用户可以在手机上测试原型。但该移动端对不同型号及系统的手机兼容性较差,且无法还原许多动画和交互效果,总的来说对移动端测试的支持不佳。同时,使用Axure进行远程测试也比较受限:如果你使用的是7.0之前的版本,需要在电脑上搭建一个服务器,再将原型拖到服务器文件夹,才能生成分享链接。7.0版本可以直接生成分享链接(需在网络连接状态下进行)。

作为老牌原型工具,Axure的功能非常全面,但与之而来的是复杂的操作和较高的学习成本。制作一个效果相近的交互,Axure的所花的时间大约是Mockplus的三倍。显然不利于产品的快速测试和迭代。

可用性测试成本(价格):$495/用户

可用性测试评分:★★

Mockplus

可用性测试特点:支持多平台多终端测试,对移动原型制作较友好,移动端测试流畅度高,支持多种远程测试方式,测试和迭代成本低。

Mockplus不仅支持在Mac/PC/IOS/android多种平台进行测试,对不同屏幕大小的移动端的支持同样好。电脑桌面,浏览器,Mockplus手机客户端,你几乎可以在任何平台和终端上测试你的原型。

无论是实地测试还是远程测试,你可能都找不到一种比Mockplus更灵活的工具。利用Mockplus的8种演示和分享方式,你甚至可以在离线状态下通过导出mp文件,html文件,独立运行的演示包来进行测试。对于远程测试的用户,即使没有安装手机客户端,也能一键生成项目链接,让他们在自己设备的浏览器上打开项目进行测试。

对于团队项目,即使在没有主持人引导的情况下,你可以通过与用户消息沟通来帮助他们完成测试。在演示状态下,用户也可以直接对项目进行标注,第一时间反馈意见。

Mockplus对移动原型制作非常友好。建立项目时,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终端甚至是屏幕尺寸,让移动端原型设计更加规范和快速。内置200种封装组件和3000个图标,基本上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元素。

Mockplus的测试成本极低,几分钟即可完成用于测试的原型,第一时间获得用户反馈,迅速完成产品修改和迭代,实现可用性目标。

可用性测试成本(价格):10元/月(118元/年)

可用性测试评分:★★★★

UXPin

可用性测试特点:支持浏览器测试,需借助第三方插件,对移动端测试支持较差。

利用UXPin Usability Testing(浏览器插件),用户可以在电脑浏览器上进行原型可用性测试。但由于该插件目前还处于beta版本,一些动画效果和交互,如显示/隐藏组件,有时无法被记录下来,因此测试结果不理想。

UXPin不支持手机真机测试,对移动端测试的支持较差。

可用性测试成本(价格):$29/月

可用性测试评分:★★★

Proto.io

可用性测试特点:结合三方插件lookback, 支持手机真机测试及远程测试,测试方法有创新。测试及迭代成本高。

Proto.io在原型的可用性测试方面可谓走得比较远。为了使用户更好地在不同方案中做出选择,Proto.io利用第三方插件lookback来录制用户的使用过程。此方法的缺点在于:如果明确让用户知道自己的行为,甚至面部表情被录制,可能无法按照平时的习惯来进行操作,因此测试的效果也会受影响。

Proto.io支持远程可用性测试。利用生成的项目链接,用户可以在网络连接的状态下进行测试,但测试方式相对单一。

Proto.io适合制作高保真原型,随之而来的一个缺点是,原型制作和修改的时间较长。通常完成一个原型需要数小时,因此迭代的效率较低。

可用性测试成本(价格):$24/月 (5个项目)

可用性测试评分:★★★★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就可用性测试功能而言,Mockplus和Proto.io的优势更加明显。Proto.io利用三方插件准确地记录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行为,手势甚至是面部表情,虽然借助三方产品其他原型工具也能实现,但内嵌的插件使用户无需在选择三方产品上花费多余的时间。Mockplus支持多平台终端的测试,具有多样的远程测试方式,且测试和迭代的成本很低,使设计团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产品可用性。测试过程中直接进行评论和批注,也大大减少了沟通成本,使测试在无主持人的情况下也能沟通顺畅。

 

本文由 @安静的熊先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Axure表示不服

    来自江苏 回复
  2. ….AXURE打两星?凭着monkplus不交费不让导出就应该打一星吧?试用期总要给个吧,醉了。

    来自湖北 回复
  3. 想说一下 axure具有第二款原型工具几乎所有的分享测试功能 链接快速分享超级方便

    回复
  4. 墨刀呢

    回复
    1. 墨刀几乎等于monkplus的简化版

      来自天津 回复
专题
50983人已学习25篇文章
在产品初期,有什么方法能获取及维护高质量的种子用户呢?
专题
15914人已学习16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平台活动运营对于互联网企业业务十分重要。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活动运营。
专题
1399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这需要你对这一行业进行细致的调研,了解当下的整体市场环境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为后续的产品规划做好准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行业调研指南。
专题
13892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以To G领域为例,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分享TO G产品设计指南。
专题
1570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服务设计在流程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方面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方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服务设计。
专题
1690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账体系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