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平台3——本地生活服务还有没有的做?

markzou
0 评论 1384 浏览 3 收藏 5 分钟
🔗 产品经理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需求转化为产品,并协调资源推动产品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本地生活服务仍有巨大潜力‌。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扩大。美团、饿了么、抖音等平台竞争激烈,通过优化服务、创新模式不断吸引用户。本地生活服务以其便捷性、高效性和个性化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日益增长,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将呈现更多发展机遇,为商家和平台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大致介绍了我的互联网产品从业之路,另外说到我想写一个关于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系列的文章。有提到我会分几个部分去写,第一部分是理解业务。

一、理解业务

本地生活服务的是怎样的一个业务,现在的本地生活服务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再浅薄的预测一下接下来会怎样发展。这部分的文章,已经写了几篇,并且在公众号上发布了。

大家如果看了这几篇文章,相信会对目前本地生活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及未来会有一些了解,如果是长期从业的人,应该更清晰。

或许有人会问,本地生活服务类平台你在前面的文章不是说了很难做起来了吗,至少在国内美团和饿了么这样的综合型大平台存在的情况下。这是实际情况,但也不完全是,新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也在出现,比如流量天团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垂直领域的携程旅游,超大型物业公司比如龙湖,碧桂园的社区服务;或者是一些具有一定封闭属性环境的业务如校园本地生活;还有各种垂直业务领域的本地生活服务,比如轻喜到家、天鹅到家、好康到家、啄木鸟、鲁班到家、东郊到家、酒小二等。

抖音、快手、小红书具有巨大的流量优势,携程或者其他一些垂类的则专门打一部分细分用户,物业公司,校园这种也是服务一个小范围地理位置的群体,他们都有各种的优势和独特的业务特点。整个本地生活服务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大盘子,可以允许存在多种形式的本地生活服务类商业模式,业务模式,服务模式存在,而且这个领域会有持续不断的公司出现。

我个人对于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非常感兴趣,我始终觉得本地,同城是更有烟火气一些,因为人是要生活在实体空间中的生物,线下线上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不断的交流中发现,很多有做过这个领域的伙伴,并没有整体负责过大盘子,对于这个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其实缺乏系统性的认知,我也没有看到专门在本地生活这个领域有系列的文章来说明介绍。

所以,无论是出于对本地生活这个领域前景的判断,还是作为我个人的兴趣点,或者说这个领域系统性知识的缺乏。作为这个领域典型撮合式平台型的商业模式,都是值得梳理一下。

所以,这个系列文章的基调就定位为:一个撮合交易模式的平台,可以简单理解为美团外卖,饿了么,京东到家类型的平台,但我们可以稍微做一些延展,它的适用性就会变得非常广泛。因为撮合类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商业模式,如果跟着这个系列文章走,那么你就会对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有深入的认知,对市面上常见的各类商业业务也会有新的认知。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markzou】,微信公众号:【markzou的笔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8839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世间万物皆有套路,面试更是如此,多拿几个靠谱offer。
专题
15599人已学习16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平台活动运营对于互联网企业业务十分重要。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活动运营。
专题
1554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说到“账号”,想必大家对于这个名词已经习以为常。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应用,都会有自己的账号体系。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账号体系。
专题
97535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不管你是产品、运营、设计、还是技术,流程图都是基础技能。
专题
1595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需要持续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不断更新迭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设计方法论。
专题
1752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出于文本易读性方面的考虑许多app都做了深色模式,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深色模式的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