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具到伙伴:DeepSeek进化下,设计师的自我迭代之路

0 评论 994 浏览 1 收藏 7 分钟

在 DeepSeek 推动的科技浪潮中,设计行业面临怎样的冲击与机遇?设计师应如何借助 AI 实现自我迭代,在新的技术格局下坚守并拓展自身价值?

春节期间DeepSeek横空出世,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它以低成本、高算力、创新算法的特点,在AI领域迅速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DeepSeek模型在多个严格测试和评分中表现优异比肩现在市场上的OpenAI旗舰模型,无论准确性、效率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国产AI引领技术革新

DeepSeek 厉害吗?按现有的资料来看,他的创新算法大幅度减少对算力的消耗,并基本做到了和OpenAI o1级别差不多的水平,将AI的价格打了下来。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与OpenAI完全不同的点也可能是他成功的关键。

开源路线

Deepseek把代码、模型权重还有训练日志全都公开了。相信玩过游戏的同学都知道,在Steam里有创意工坊和没创意工坊是两个游戏,著名的游戏《反恐精英》就是游戏本体外衍生的游戏模组。AI也是一样,功能相近的解决方案中,如果一个开源方案能够实现接近闭源方案的性能水平,而闭源方案的成本明显更高,则完全有理由优先考虑开源方案。其较低的成本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或者价格优势。

本地部署

允许组织将AI大模型和数据托管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这种方式提供了更高的数据控制权和数据安全性,企业将不必担心敏感数据外泄问题,只需要负责硬件算力、软件更新及安全管理等事务。对于希望保持对其数据高度控制的企业来说,这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技术转折点

在未来,诸如手机、汽车以及智能家居等电子设备,都将经历更新换代的过程,以适应日益普及的人工智能技术。DeepSeek(可能是这场变革的发起者或推动者)所带来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开放思维,做好迎接全新时代的准备。

二、掌握AI释放创造力

关于AI和DeepSeek的讨论仍在继续,作为设计师,我们身处科技变革的前沿阵地,面对一轮轮的AI技术崛起,我们应怎么调整自己的技能和发展方向,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期待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未来,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熟练操作设计软件,而是利用AI工具高效完成基础工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意构思和策略制定上。

保持好奇心:用各种AI工具改变现有设计流程,熟练掌握AI设计工具(如FigmaAI、AdobeFirefly、MidJourney等等),将其作为效率倍增器。

培养对AI的“指令设计”能力:通过精准的Prompt工程控制输出质量,将抽象需求转化为AI可理解的参数。利用AI进行多方案快速迭代,将节省的时间用于深化设计细节和用户体验优化中。

三、向AI全链路设计进化

未来,设计师需要打破专业壁垒,积极拥抱新技术、新趋势,成为“T型人才”:既拥有扎实的设计功底,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 专注于AI无法替代的能力:弥补AI基于历史数据的局限性,比如更符合自身产品的用户研究、数据分析,通过用户调查、用户问卷等传统方法捕捉未被数据化的真实需求。
  • 多模态交互设计能力升级:拓展语音交互设计、手势与空间交互设计,比如智能医疗场景中隔空手势的操作。AR/VR等三维空间的设计,如智能驾驶中眼动跟踪交互。环境和感知交互设计,比如教育平板根据学生坐姿自动调整UI布局。
  • 关注科技发展趋势:例如,元宇宙、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探索设计与科技的融合点。
  • 学习跨界领域知识:例如,心理学、社会学、神经科学、材料工程等,提升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成为突破设计边界的关键。

四、结语

随着人Ai的不断进步,设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AI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的角色并未被边缘化,反而变得更加关键。尽管AI能够处理大量重复性任务,并提供数据支持的设计建议,但最终的设计决策仍需依赖于设计师的专业知识、直觉和创造力。

在这个共存发展的新时代,设计师与AI的合作,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为人服务的理想,创造出既具功能性又富有人文关怀的设计作品。让我们拥抱变化,提升自身能力,成为未来设计界的“头号玩家”!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58UXD】,微信公众号:【58UXD】,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