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打造IP的误区,IP≠网红
许多企业在跟风打造个人IP时陷入了误区,将IP简单等同于网红,忽视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战略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打造IP的常见误区,分析IP与网红的本质区别。
从小米雷军到罗永浩、再到360周鸿祎,上半年掀起的一阵品牌创始人“个人IP”风潮,到现在好像慢慢变弱了?其实“企业的个人IP”这个话题,一直还是有热度的,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抢着去做,成功的却是少数呢?
首先明确一个点:企业打造的创始人个人IP,和我们日常提到的大众包装自己的个人IP,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主要聊企业打造个人IP。如果大家对大众个人IP打造感兴趣,笔者可以下期和大家唠一唠。
题归正转——
每个企业在考虑“如何打造企业个人IP”这个问题之前,请一定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打造企业的个人IP”?
为什么要打造企业的个人IP?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其实需要回答很多问题,比如:
- 当前的业务处于什么生命周期?
- 当前的业务核心卡点/需要突破的点是什么?
- 是否只有通过打造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IP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IP是个双刃剑)
- 我们的企业是否真的具备可塑造的人才?
- 我们的企业是否具备IP打造和持续推广的资源?
- 企业个人IP打造成功了,应该如何和业务承接?
- 企业个人IP的生命周期应该如何设定?是阶段性还是长久的?
- 企业个人IP是把双刃剑,是否做好了IP维护规范的准备?
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笔者没办法一一给到答案,但是你从所在企业的视角,把上面的问题答案整体梳理一遍,我想,“是否要做企业的个人IP打造”这件事,也就有了清晰的答案。
如果明确了要做、该做,那咱们再聊“如何打造企业个人IP”?
第一步:先做企业的业务现状和发展规划分析
这一步可以帮助企业明确,我们当前的业务发展需求,明确IP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进行目标客群的调研分析
这一步是帮助企业明确,企业的IP未来面向什么样的人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三步:明确IP定位和可行性策划
这一步就需要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锁定IP的人设、风格、内容选题和账号平台了,同时也帮助我们在梳理过程中,明确事项的可行性。
第四步:明确IP和业务发展相关方的关系
这一步是在解决未来企业内部的协同和流转规范,避免“对外,IP爆了,对内,组织乱了”的窘境。
第五步:明确IP对业务的可衡量收益标准
这一步其实是很核心的一步,只有明确了目标标准,才可以帮助我们在执行过程中不断监测有效性,便于及时调整策略,或者补充资源,或者及时止损叫停。
第六步:企业IP账号运营自检
这一步其实是我最近刚总结加进去的步骤。起因是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给我的启发,文章大抵意思如下:真正的IP,一定要同时具备3个关键要素:内容、人格和账号。人格+内容,叫明星;内容+账号,叫媒体;人格+账号,叫网红;只有人格+内容+账号,才能是IP。
到这里,其实为什么成功的企业IP是少数,也就有了答案。或许是没有鲜明人格,或许是没有精准可持续的内容,亦或许是没有找对平台做出账号……核心还是没有把“需求”搞明白,对内有什么“需求”,对外可以满足什么“需求”。
以上,希望笔者的一些想法可以给正在考虑做企业个人IP的朋友们一些启发。也欢迎大家多多互动交流。
作者:啥都要运营,公众号:有一个小仙女
本文由 @啥都要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