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请就位:业务需求分析师与编剧的同工异曲

1 评论 2661 浏览 18 收藏 16 分钟

编辑导语:业务需求分析师与编剧也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本篇文章作者就亲身工作经历分析了业务分析师和编剧的异同,感兴趣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多年以前,还在上大学时,我开始尝试在网上写连载、给短篇杂志投稿,虽然没有乘上网络文学的东风而大红大紫,但也算是小有所获,得到了一点小钱,也得到了一些快乐。

大四毕业那年的某一天,我一早醒来,收到了一封邮件,说是希望我能卖出影视版权——卖出影视版权并不代表作品一定会被拍摄,影视公司和明星工作室每年都会购买及囤积大量的版权和IP。

虽然最终好像没有什么成功的输出,其间好像也经历了蛮多痛苦,但现在回头再看,这段经历也是非常之神奇且有趣。

硕士毕业之后,我成为了一名BA(Business Analyst,业务需求分析师)。

有时候遇见老朋友,或是收到过去读者的邮件和私信,对方常常会问:“你现在还写吗?”

其实我很想回答:“我还在写啊,过去我写的是 Story,现在我写的还是 Story,从来都没有变过”。

这个回答并不是玩笑,剧作故事与用户故事的本质本来就非常相似,一个影视项目的运作往往又是极其之敏捷。

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是由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著作的《故事》,而这位老先生曾在《哈佛商业评论》的访谈「Storytelling That Moves People」中提到:

一个 CEO 或者经理应该对一个剧作家感兴趣,因为”说服”是商务活动的中心,即使是在商业实践中,“讲故事”也无处不在。

成为BA之后,通过观察,我发现麦基老先生说的不无道理——作为销售,需要通过讲故事(Storytelling),来让客户购买公司的产品及服务。

作为 HR或RM(Resource Manager,人力资源管理者),更要通过 Storytelling 来给各个同事构画蓝图、描述职业和项目前景。

作为需要协调各方的项目经理,每天的工作本质,其实就是在向客户、项目组成员等各个利益相关者讲述故事,讲述一个坚实的、稳妥的故事。

而BA,本身就是敏捷实践中的剧作大师,在下面的小篇章中,我就试着来比较一下BA 和编剧的异同。

一、售前支持阶段

大众对于编剧这个行业,时常抱有一种幻想,仿佛他们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写了什么就能拍成什么。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编剧不仅要面对政策法规、大众审美、平台偏好等条条框框,还要面对来自剧本策划、制片人、导演、演员等多种角色的挑战。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编剧不会在家里闭门造车想题材写剧本,而是会接到一个来自第三方的工作邀请,譬如说:

小 A 啊,近些年来悬疑剧比较火啊,你看黑夜追凶、有心法师等等,都是爆款,咱们赶紧也攒一个。

我已经和天鹅影视、爱奇异都打好招呼了,保证能上。

我跟彭 x 晏、吴 x 祖、吴 x 凡的经纪人都特别熟,经常在一起做 SPA,绝对能拉来大牌加盟。题材我都想好了,就写心理学,怎么样!

咱们国内都没有像样的心理学影视剧!小 A 啊,现在编剧竞争很激烈,要不你先给我个大纲、人物小传加前三集,我帮你争取一下!

你放心,一旦过了,有署名,不差钱!

按理来说,编剧是一定要在收了定金之后才能动笔的,然而近些年来,圈子里形成了畸形的制度——尤其是新人编剧,必须要在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免费赠送大纲、人物小传加前三集。

这就相当于BA 在分文不收的情况下,被拉去做以售前支持为名义的深度咨询。

而为了写出制片人想要的三件套大礼包,编剧小 A 可能需要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

1. 行业分析

作为咨询公司的BA,所需涉猎的行业和领域(Domain),应当是不受限的。

从银行金融FinTech,到汽车飞机区块链,只要派他上了项目,他就必须下功夫迅速了解。

编剧也是一样,哪怕高中读文科、高考是艺考,要是得写《流浪火球》和《四体》这样的大 IP,那也得硬着头皮上。

好的 BA 能够做到不仅是简单地知道某个行业是什么、怎么运作,更能看到行业的发展趋势、新需求的挖掘潜力,这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分析能力。

在落地阶段,BA 需要一种微观层面的代入能力,去真正地把自己设想为用户,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写用户故事。

而好的作者和编剧,同样需要这种能力,他需要迅速地沉浸入这个行业,成为行业内的一员——比如严歌苓,写《老师好美》时就真的去当语文老师。

2. 用户访谈

在项目初期,对于 BA 而言,用户访谈是最常用的需求采集方法之一。

在访谈正式开始之前,BA 需要设立访谈的目标,然后筛选用户、邀请用户,同时准备采访大纲等。

在完成访谈之后,BA 则需要整理和分析需求,去思考什么才是用户的痛点、如何解决用户的痛点。

对于编剧来说,用户访谈这种方法也十分有用,尤其当剧本所涉及的行业、背景并非编剧熟悉的领域时。

来,我们还拿严歌苓老师作为一个例证——此前上映的电影《妈阁是座城》即是由严歌苓的同名原著改编而成,主要讲述一个澳门女叠码仔(给赌场贵宾厅拉客户做掮客的,这一行在妈阁有个头衔,叫叠码仔)与三个赌徒的情感纠葛。

为了写这本小说,严歌苓不仅第一次进了赌场,更在开始创作之前,深度采访了多个澳门叠码仔,并以这些叠码仔为原型创作了故事,这就是用户访谈(User Interview)。

3.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Persona)也是 BA 在需求分析中的常用方法,我们通过分析用户的目标、行为、观点,将种种要素具象化为一个典型产品使用者,一个真实用户的综合原型。

在构建用户画像时,我们往往要给这个典型用户起一个名字,设定他的年龄、职业、家庭、收入、背景、主要痛点、日常行为等等,使其丰满而又具有真实感,然后使用「他」、展示「他」、与「他」一起生活。

这与编剧常常需要提供的人物小传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写人物小传时,编剧也需要写出其性别、年龄、职业,以及该角色在故事中的主要经历。

出彩的人物小传,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到读者的注意,也能够帮助导演、制片等人立刻对成型后的剧本有一个鲜明的印象。

《白宫风云》的编剧艾伦・索金曾经说:

在写人物小传时,人物的意图必须非常明确,困住他们的障碍必须非常强大。

在构建用户画像时,我们也应该明确表现出其日常行为中的痛点,从而针对其痛点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方案。

二、项目交付及落地阶段

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的影视行业不甚景气。

然而即便在最景气的时候,只有约 10% 的剧本大纲和人物小传会转化为具体的剧本,其中只有大约 10% 的剧本会被顺利拍摄成影视剧,而在这些被拍摄出来的影视剧中,又大约只有 10% 最终有机会播出。

国内观众们经常会在电影院里痛骂烂片,殊不知这些得以上映的影片,已然是编剧之中,经过层层厮杀,最终屹立于金字塔顶端的幸运儿了。

相较之下,BA 就幸运多了,所写的用户故事(User Story),基本90%都能被开发变成代码,转化成最终面向用户的具体功能。

无论如何,让我们现在假设编剧小 A 的大纲、小传、前三集顺利通过了筛选,成功拿到了定金,迈入了剧本的写作阶段——与之对应的,则是 BA 的项目交付阶段。

在项目的交付阶段,编剧小 A 可能会有如下体验:

1. 敏捷的本质:价值驱动,拥抱变化

敏捷开发的十二条原则之首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及早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使客户满意。

为此,我们需要拥抱变化,快速响应。

编剧小 A 对此一定感触很深。如前文所说,他不仅要面对政策法规、大众审美、平台偏好等条条框框,还要面对来自剧本策划、制片人、导演、演员等多种角色的挑战。

从大导演大制片,到剧组的十八线龙套、卖盒饭的,都有可能提出让他改剧本,可谓相当之敏捷。

改剧本和改需求本就是一脉相承。

我们在拥抱变化的同时,也应该去思考这个变化是由谁提出的、是否真的有价值。

2. 剧作故事与用户故事

剧作故事是故事,用户故事也是故事。

在剧本写作上,编剧小 A 或许也应该参考下用户故事写作的一些规则:

1)描述公式

作为 XXX,我想 XXX,以至于 XXX。

这是众所周知的用户故事的描述公式。而在剧本创作中,这种清晰明了的公式也同样适用。

我们可以以《欢乐颂》为例写几个用户故事:

  1. As安迪,I want to从纽约回到中国,So that我可以寻找弟弟,破解我的身世之谜。
  2. As樊胜美,I want to嫁给有钱人,So that我可以一劳永逸,填补家里的无底洞。

从某种角度而言,任何人做的任何事,都可以用该描述公式来一言以蔽之。

它可以用来描述用户故事,也可以用来讲述剧本里的人物动机,甚至它也提醒了我们。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有他的want to和so that,许多困惑或也可迎刃而解。

2)INVEST 原则

新入职的 BA 往往会对 INVEST 原则不大熟悉,如果 BA 能够把自己设想为整个项目的编剧,那么很多原则会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比如说,剧本与小说不同,小说可以孤芳自赏,但是剧本,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与利益紧密捆绑。

因为 BA 的剧本必须要对投资方/制片方(即我们的客户)负责,必须是有价值的(Valuable)。

又比如说,在小说创作中,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去描写宏伟的场景、设立复杂的世界观,但是编剧的创作,是受到资金限制的。

同理,BA 的剧本必须是可估计的(Estimable),方便让开发给出具体的估算人天。

又又比如说,在小说创作中,极尽细致的场景描写很有可能是作品的加分项——如果你打开王安忆所写的《长恨歌》的第一页,你会发现第一段有整整近八百字(相当于你高中作文的篇幅),整个段落都在描写上海的弄堂,第一章里甚至看不到一个主要人物出场。

然而在剧本里,除了应有的对话和基本的交待之外,编剧是不可以描写得过分细致的。

对应用户故事,这可以看做是小的(Small)和可协商的(Negotiable)两种原则的体现——我们不能把用户故事写成过分详细的小作文,更不能规定 UX 一定要用红色去表现错误提示,就好像我们不能把剧本写成小说,不能抢了武术指导的饭碗,去规定主角的武打动作。

三、结语

由于篇幅所限、阅历所限,这篇小分享就到此为止。恰如麦基老先生所言:

故事满足了人性的一个根本需要,就是抓住生活的模式──并不仅仅是通过理性活动,而是通过私人的情感经历。

私以为无论是用户故事,还是剧作故事,都是去构建角色、透视人性、抓住痛点、寻求解决。

放之于更大的层面来讲,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编剧。在职场上,我们不仅每天都在通过Storytelling的方式去说服他人,同时也在持续讲述着自己的职场故事。

麦基始终相信,讲故事的方式同样适用于商业实践,故事使讲述者体察人性,亦使聆听者获得启发。

希望这篇文章,亦能给您带来些许启发。

 

作者:张璇Maria;微信公众号:玄思Wit。资深斜杠青年,专注IT咨询/售前/TOB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运营等领域知识的分享。

本文由 @张璇Maria,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哦吼,看完之后,又了解了一个行业,感觉这个行业还是很美的吖,有些向往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