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产品无终局

19 评论 6078 浏览 71 收藏 17 分钟

在真实社区领域,有没有基于线下真实社区的社交产品?能不能先围绕社区打造一个生活化媒体,并集成周边服务,再在此基础上融入群聊和私聊的方式?能不能围绕社区开展官方活动,号召大家自由配对?

2019年1月15日,张一鸣、罗永浩、王欣分别发布了自家的社交产品:多闪、聊天宝、马桶MT。根据艾瑞APP指数,多闪2月份的独立设备数为1613w,聊天宝1029w,马桶MT16w。与此同时,腾讯的两款IM产品微信和QQ,月活分别为109014w和70249w。

1微信=1.55、QQ=67.58、多闪=105.94、聊天宝=6813.375、马桶MT。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对比。

马桶MIT自然是个炮灰,而多闪和聊天宝的月活都超过了千万级别。可如果将上述五个产品以折线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会发现,在微信和QQ这两个巨无霸的压迫下,多闪和聊天宝被逼成了与马桶MIT差不多的存在。

如图所示,假如把微信的值设为1,那么无论是多闪、聊天宝,还是马桶MIT,都无限趋近于零。

拿三个初生的APP跟已发展了8年的微信和16年的QQ比是不公平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创始人的原因,这三个产品都极具话题度,不缺资金和推广渠道。多闪背靠抖音和今日头条,聊天宝靠老罗和锤子,马桶MIT靠对快播的情怀。

事实证明,老罗是靠不住的,锤子的部分专利出售给了字节跳动,老罗自己也改做了电子烟。事实也证明,用户的情怀只是一阵风,这一点马桶MIT的月活数据可证明;只有张一鸣的多闪,还在短视频社交的细分赛道上有所展望。

多闪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目前还犹未可知。仅就当前的社交赛道上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能在即时通讯领域与腾讯抗争的,国内还尚未出现。即使是Facebook等一众国际产品跨越海岸线,恐怕也只能落个水土不服、黯然退场的结果。

也难怪引得大伙儿纷纷感叹:社交产品已至终局。

如果单单从数据层面看,的确如此。截止2018年末,国内(大陆)的总人口不过13.95亿,而微信已经快逼近这块天花板了。想要在这方面同微信掰掰手腕,机会渺茫。

但微信的增长靠的是非连续递增,它的整个产品地基是建立在多条曲线之上的。很多人都知道跨越鸿沟理论,而微信非但早已成功跨过了早期跟随者与大众之间的鸿沟,甚至跨过了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的跃迁。

微信的第一曲线是通讯工具,而第二曲线是连接器。它连接阅读、支付,以及数以万计个小程序。对微信来说,“Infrastucturize”是它第二曲线的终极使命,这就导致它的社交属性必然回归到社交最本质的定义:社会交往。

这就不同于通行定义下的社交产品了。多数社交产品,希望用户产生的行为是“talk”,而微信是信息的传达。因为要承担基础设施化的角色,它就必须得保持公正、客观的形象,它无法像知乎、微博一样自己设置话题,而只能充当一个规则制定者。

这是大体量的荣耀,也是它的束缚,更是其他社交类产品的机会。把微信当成是一种生态,而不是竞争对手,前路或许会明朗不少。

当然,即使刨除了微信,仅QQ目前的体量,也不是任何一家社交产品能够匹敌的。但微信超越QQ的案例已经完美诠释了如何打败它的方法:周期性

QQ的发展时长是微信的两倍,但微信的体量却超越了QQ。这固然有两个产品出自同一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它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QQ属于未成年人,而微信属于成年人。

和My Space不同,QQ并没有犯战略上的错误。相反,它的生命力和方向抉择精妙无疑。不是每一个产品都能在市场上存活16年,并且仍占据着国内Top3的月活量。QQ被微信超越的原因在于,原先使用它的那批用户长大了,需要一个新的地方开启新的身份。

这个理由听起来荒谬,却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事实。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是因为我们会为自己设定意义。古时少年成年要行及冠礼,读书时要沐浴更衣,就是在为自己找一个坐标系。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谁,为何而行动,以及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

正是这种对意义的追逐,让我们在上大学时弃QQ而选微信,因为我们要告诉家长、告诉同学,以及告诉自己,我们长大了。当年163邮箱能够攫取QQ邮箱用户也是因为如此,因为用QQ邮箱的人会被人瞧不起。

每个代际都有它标志性的产品。这种标志不单标志自身,更标志它的用户群体。8年前QQ延伸出了微信,来承载那部分长大了的用户。可8年后,00后都步入大学了,05后已经上高中了,10后正占据着初中舞台。

年轻人都不喜欢和老人家共处一室。对00后来说,QQ说不定都不再年轻了。他们需要新的舞台来展现和分享自己,确立自己的身份和意义。

当然,00后的社交赛道早有玩家入场,比如:Soul和一罐。

这两款产品我都用过,不过我更看好一罐。Soul因为这段时间广告打得猛,所以月活量快接近千万。但Soul走的是暗黑路线,超酷炫的UI,以及偏抖音风的整体感觉,都让整个社交分为更偏向都市、夜。这类产品特点和标新立异度是有了,但社交调性很弱,而且按武侠小说的派别划分,不是伟光正那派。

年轻人虽然叛逆,骨子里还是想做大侠巾帼的。

而一罐我就很喜欢了,首先它的产品理念很特别:不允许互加好友,我将这称之为“轻社交”。从传播体系看,轻社交才是社交的内核。人的一生中,知己难得,大多数人总是萍水相逢,泛泛之交。一两次聊得开心了,不代表三四次还会开心。况且朋友总是来来去去,时间久了,免不了就成了列表上的灰名单。

加好友就意味着期待,期待朋友点赞,期待朋友找我们聊天。一旦期待落空,其所带来的负面反馈就会稍微增加一点交新朋友的障碍。我们在旅行中,会遇到新的人,街上买菜,会跟人搭话,因为关系简单,所以聊天轻松。不加好友,其实模拟的是真实情景。

其次它做的是社区,我们经常搞混一个概念:当我们在讨论社交时我们在讨论什么?微信和QQ算社交吗,如果我们定义的社交是社会交往的话,那它算;如果我们的定义是为陌生人提供相遇机会的话,那它不算。

不妨看看各大应用商店的榜单,微信和QQ最常见的分类是通讯工具。而即使是Facebook,也只是通过六度空间把线下的交往场景搬到了线上。事实上它们的很多元素都是自发的。

社区就不一样了,它的第一极是话题,靠官方+用户生产大量的话题,再围绕话题建立圈子。这也符合我们的交往逻辑。当我们和朋友,或者是一群人一起交流的时候,总是先说:“今天哪哪哪”发生了什么事。

最早的社区雏形是聊天室,不过后来就被群取代了。但群相比于聊天室,缺乏了情感交流。群的维持在于组织,而聊天室的维持在于自组织。一个好的群维护不是在群里设置规则,对于平等地位的群成员来说,好的规则是自发磨合的。好的群维护,是能够让各个群之间产生化学反应,或竞争,或团结,产生一个整体的向心力。

所以我们看帝吧出征这件事,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型社会交往现象。而知乎、维基百科这种自组织,不靠任何外在激励,只是调动了人天然的协作本能、倾吐欲望,就达成了信息和知识的涌流。

一罐做的社区,先围绕用户的喜欢建立几个大的话题分类,又在大话题分类下设置了许多小话题。并行发展的是它的聊天室。其实本质是一样的,还是围绕话题来进行。只不过内容区是以文字图片的延时方式,而聊天室是以语言、语音的实时状态。

最好的状态是内容区域和聊天室互相刺激,反复循环,自身成为一个话题和交流池,而不只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承接地。

之所以举一罐的例子,是因为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个社区类的标准产品。迄今为止在这方面冒过泡并且体量大的,一是百度贴吧、二是微博、三是知乎。我没有把各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算进去,因为他们的二元结构本质上是表演者与观众,并不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良好结果,而更倾向于一种“围观”模式。

而上述三者,又缺乏即使交流的机制,所以它们的路子渐渐滑向了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落脚点在媒体,最终的载体是内容。而社区不是,社区是因为话题而进行交流。你出门看见张小花,两人就某明星的八卦进行一番闲聊,这才是一个社交的完整回路。

如上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围绕一个个话题来的,并通过话题进行反馈。这个过程中,话题承载着交流媒介的作用,同时也是讨论的内容。媒体型的回路在上层,“我”通过话题把交流甩给了他,但他并没有方法将话题重新甩回来。

重新甩回来的路不是没有,从最早的评论,到文字聊天室,再到弹幕。然而它毕竟是延时的,延时就意味着不存在实时交流的可能。当然文字聊天室例外,但显而易见,它的功能地位是围绕内容打造的,而不是跟内容平级的程度。

而社交的精髓,在于两项:无穷的话题与不重复的聊天者。Soul的重点放在了不重复的聊天者上,但它靠荷尔蒙驱动,讲究灵魂配对。然而配对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尤其还是让产品来为自己配对。人工智能连最初级的情绪都没有发展起来,更遑论去做现实中的红娘呢。

而一罐的切入:无尽的话题,官方生产、用户生产;依托话题进行的群聊;群聊中夹杂私聊,这就很好地打破了两个人一开始的尴尬。前几年狼人杀那么火,很大原因是由于它的“群交”属性。

而单一话题的社交,终究是不能长久的。一种模式始终重复,新鲜感过去,用户就会飞速流逝。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如“音遇”,被称为2018年末的一匹黑马,现在的月活量已经雪崩了。

这也提醒我们,一款产品想要长久,一定要切最普遍的市场。小众领域会有一时爆红的诱惑,但如果不坚持领域内的顶层逻辑和基本规律,一只脚走路,纵然一开始火箭,后面升空的时候难免解体。

总结一下上述所说:

  • 由于社交的周期性,每一个世代的崛起都会带来新的机会;
  • 多数社交产品走的都是通讯工具和社交媒体的路线,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交产品。

如果这两个条件再结合细分市场的话,不难发现,在诸多领域,社交需要还远远没有被满足。比如:在真实社区领域,有没有基于线下真实社区的社交产品?能不能先围绕社区打造一个生活化媒体,并集成周边服务,再在此基础上融入群聊和私聊的方式?能不能围绕社区开展官方活动,号召大家自由配对?

我们常常讲社交媒体的发展淡漠了人与人的现实关系,那能不能用新的产品来反哺、增强线下?

而这个思路,放眼一看,最接近的竟然是o2o,但o2o的潜力远不止现在,只是服务的串联,它可以作为新式社交的载体。

这只是一种思路,还有更多的思路,更多的领域可以做此尝试。我相信这条路,已经有很多人尝试过了,多数都失败了,但这并不代表它行不通。曾鸣教授有一句话:“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把老的放到新的环境中来重做一遍。”

是这样,有时候所谓的独创性,其实前人早有先见。前人不成功的原因,在于时机没到,配套服务没到,国民意识没到,而这正是有意思的地方。不断去挖掘前人的宝藏,加以利用,也是产品成功的捷径之一。

#专栏作家#

善宝橘,微信公众号:善宝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个崇尚终身学习的互联网斜杠青年,擅长学界理论与业界实践结合,专注新媒体、游戏领域的运营策划。当然,偶尔会写点互联网时事评论。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们在做一款社交产品,还真的是020。有些想法与作者的真的是不谋而合。希望有机会深度交流一下,聊聊产品

    回复
  2. 代际周期,不谋而合

    回复
  3. 一罐不花钱做投放之后下载量一下就下来了

    来自日本 回复
    1. 但是一罐的产品粘性很强,可以看下它的评论里很多都是一星保护

      来自浙江 回复
    2. 一星保护跟粘性强没有关系,只能说明核心用户心智不成熟。粘性是一罐现在要优化的点而不是强项,最近更新的几个版本有针对这点进行的优化

      来自北京 回复
    3. 一罐的主打就是00后,说到底它做的是青少年市场。它更新的版本有在粘性上下功夫,但更多层面的或许是监管?

      来自浙江 回复
    4. 我倒是觉得跟监管关系不大,社交产品以建立联系(破冰)作为起点,处理好破冰之后就要开始做关系深化。用户只有把关系建立在你的app里,才不会轻易流失。像一罐这种创业公司,不可能一直花钱铺量做增长,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增加粘性,提升留存率。

      来自北京 回复
    5. 我不太明白大家看好一罐的理由,玩了之后感觉没什么太特别的?

      来自广东 回复
    6. 虽然匿名社交是个玩烂了的概念,但是纯银把这个概念包装的很清新,的确会迎合一部分青少年。像我这种上班族就不是人家的目标用户,所以吸引力比较有限。。

      来自北京 回复
  4. 唱吧和全民k歌,不也是单一话题,但也没阻止他们成为牛逼的APP

    来自广东 回复
    1. 唱吧月活4000多w,全民K歌已经过亿;它们都属于泛娱乐社区,而且有线下连接点。说到底,它抓的不是社交,而是内容。

      来自浙江 回复
    2. 产品都是单点突破的,没有哪个产品一上来就大而全。

      来自广东 回复
    3. 是这样,但一般产品的路线在开始都会有痕迹可以追寻。

      来自浙江 回复
    4. 有时间分析一下Spot这个APP

      来自广东 回复
    5. 好的,感谢建议

      来自浙江 回复
    6. Spot我倒是觉得就是花架子,体验后的第一反应是个ToVC的产品,可能是我比较浅薄了

      来自北京 回复
  5. 即刻社区做的不错

    来自四川 回复
    1. 即刻的UGC做得可以,不过它的体量一直没起来。

      来自浙江 回复
    2. 现在体量已经很可观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