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6 评论 4359 浏览 26 收藏 43 分钟

如果你自信学习能力没有问题(多数人都这么想),没受到任何社会环境的“污染”,无需任何“改进”,那么,我们不妨先捋一下,一个自然健康的人,其学习能力应该达到什么水平。

最近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犯了个严重的错误。

以前我一直认为,“速成心态、功利式学习”是导致学习难以实质进步的“元凶”。但在与读者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无论我用多少科学证据证明速成心态只会妨碍“有效学习”,却仍无法阻止人们追求“速成”。

一个有趣的类比是“吸烟有害健康”、“熬夜使人早衰”,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但同样改变不了成千上万的人前仆后继成为烟民或夜猫子。

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弄错了因果。

没有先天“烟瘾、晚睡瘾”,这些“瘾”是其他问题导致的结果,同理,“速成心态”确实恶化“学习能力”,但它不是根源,“追求速成”跟“学习能力衰退”一样,都是其他问题导致的结果。

真正的元凶隐蔽在与“学习、认知、教育”等毫无关系的角落,它就潜伏在我们从小到大成长的生活环境中,怡然自得继续放毒。

本专题,我将对人们深受其害而不自知的各类“学习问题”来一个总清算。

如果你自信学习能力没有问题(多数人都这么想),没受到任何社会环境的“污染”,无需任何“改进”,那么,我们不妨先捋一下,一个自然健康的人,其学习能力应该达到什么水平。

一、健康人的学习能力必将引发“滚雪球效应”

你怎么理解“学习能力”?

我们经常以“电脑”表征人类大脑的学习能力:

  • 将“智力”比作CPU(负责运算)
  • 将“注意力资源”比作内存(负责选取运算对象)
  • 将“长期记忆”比作硬盘(保存运算结果)

于是,“学习”就是大脑处理环境信息后转化成长期记忆的能力: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按照这种表征模式,我们自然会认为“学习能力”随年纪变动如下图所示: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即幼年到成年,大脑一直在发育,智力跟着提升,而随着“自控力”变强,注意力也随着提升,于是学习能力整体一直在上升,直到成年期,学习能力保持平稳,最后老年了开始衰退。

这个推演看上去合情合理对吧?

很可惜,错的离谱

原因恰恰在于我们以电脑来解读大脑,就像所有直观浅显的事物一样,虽有魅力却害人不浅。

我们误以为大脑的“工作模式”很像电脑,这很自然,因为电脑最初就是模仿大脑运作而设计的(即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但人脑与电脑有个根本性区别:人脑是复杂有机体,它会随着与环境的互动不断地进行“演化”。

比如:小时候,你看到如下长相的人,大脑会闪过一个字:丑奇特。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但现在,看到同样的长相,你大脑会立马蹦出“聪明气质有前途”等字眼。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图像,大脑会作出如此截然不同的解读?因为你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不断地塑造大脑。

可见,大脑的“学习能力”完全不是上图所示,而是(点击图片可放大):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基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系统动力学及社会认知理论,为避免内容庞杂,已进行大量简化。

看似复杂,但只需掌握两个核心,就很好理解了:

  • 主观筛选
  • 反馈及调节

主观筛选,这个好理解,每时每刻,进入到我们感官系统的信息量非常之大,大脑不可能耗费精力对所有信息一视同仁的进行处理。

那怎么办?

只选择特定的信息进入思维内部进行解读。就好比逛街时,成百上千张脸不断在你视界中出现,但你其实只会留意到一些美女俊男或奇装异服。

这个被我们筛选后的信息就叫主观信息,在神经语言学中,被称为“次生体验”。

不难想象,主观信息的质量跟一个人能力的强弱成正比。比如:同样花三天时间看一部《水浒传》,有些人可能只看到了江湖义气,甚至只看到了潘金莲;但有些人却学到了创业、管理、决策、用户需求……等等各种知识(此处不做价值判断)。

这就是我常强调的,人与人的真正差距,不是谁掌握了资源,而是面对同样的信息,谁能解读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那么,我们的主观筛选(及解读)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即我们的信念系统、认知系统(上图中橙色字体)。

(生理因素、先天倾向(灰色字体)等“硬件”要素不在本专题讨论)“信念”在替我们回答“我们该相信什么,想要什么”的问题。

还是以这位童鞋为例: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为什么我们以前主观解读成“丑奇特”,而现在却解读成了“聪明气质有前途”,原因是我们的信念变了:

  • 或许是因为金钱在价值观中急剧膨胀,以至于跟钱相关的事物都变“美了”;
  • 又或者是取悦跟利益相关的事物具有更好的生存优势;
  • ……

这些现实中的“反馈”都会不断改变、塑造我们的信念系统

至于,认知系统,大家都很熟悉了,即我们大脑中掌握的“概念”对信息解读的影响。比如:小时候你要听到周期性“轰隆轰隆”的闷鸣声可能会吓一大跳,但当你了解有“地铁”这一事物后,你就不再害怕了,这是因为你的认知系统已经帮你做出解读,告诉你这不是什么不可控制的灾难。

信念及认知系统、主观信息、环境及反馈,这些因素就像三体系统一样,彼此间互为因果,进行复杂互动,其结果就是使我们学习能力在不断“动态变化”既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差)。

那么,现在回过头来看“学习能力随年纪变动”曲线图,你还认为它的走势会像牛市一样猛涨么?

现实总是比你能想象到的还残忍。对于多数人,学习能力的走势图会是: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有何感想?

我先提醒下,这里说的是“学习能力”的走势图,不是“知识经验”走势图。走势图没有画至“负数”我已经是给足了面子(现实中确实存在负数学习能力的人)……

只要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不是负数,累积的知识(新增知识减去遗忘部分)还是呈上升走势的。

比如,上述人群的“知识增长”(橙色线)走势图会是: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知识量的增长掩盖了学习能力下降的事实,甚至不少人直接就将知识量与学习力划上等号。这导致我们产生“学习能力一直在提升”的错觉。

当然,我鼓励大家不要迷信任何权威,你同样应质疑“学习能力随年纪下降”的结论,“少加你有什么科学证据证实么?”

证明方法可以比我们想象的简单,我们采用逆推法。

如果我们的学习能力不随着年纪增大急剧下降(哪怕是平滑直线),那任何人的知识量增长图应该符合下述增长曲线: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这意味着,你工作8年的知识量应该比工作3年时有急剧增长;这也意味着,不应该存在“吃青春饭”的职业,不应该存在“中年危机”。

每位长辈都应该在知识海洋中畅游,而不是被保健品、理财投资骗的血本无归。

很遗憾,世间未曾美好如斯。

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引出问题关键了,大脑按理来说在成年后才发育成熟,那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的学习潜力“未老先衰”

更有价值的是,我们弄懂之后,能否消解那些抑制因素,重新释放“正常”的学习潜力?

为了根治上述顽疾,我们就必须将触角深入到人类学习的内在动力结构上。

*本专题研究所涉及科学理论主要包括:认知取向动机理论、系统动力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后现代叙事理论等。

二、学习动力系统的潜在缺陷

我在长期跟读者交流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知识底子薄的人每当看完一本书或学了些新东西时特别喜欢(带强迫性)追问自己“我从中学到了什么”。而知识渊博者反倒不在意——他们似乎只在享受求知本身。

抱着研究的态度,我调研了工作能力较强的群体,我发现他们跟知识渊博型读者一样,不会每学点东西就强迫性的问“我学到了什么”。

这只是巧合么?

直觉告诉,这里面蕴含着解开学习能力未老先衰的关键信息

人类在学习时,与生俱来就喜欢反思“我学到了什么”么?

孩子学说话,可不会每天睡前总结回顾下自己学到了哪些新的词汇,孩子们只是直接将新词汇应用于生活中,然后兴奋的等待父母的惊喜反应。我们学自行车时,也不会喃喃自语“先出左脚还是右脚,屁股该怎么挪”,我们只是单纯的享受骑车的乐趣……

可见,人类这种“强迫性反思学习成果”是后天习得的。

据了解,最初让我们这么干的正是我们的好学校好老师们——当然,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无可厚非,这有利于考高分,但有利于考高分的行为习惯未必有利于“学习”

我们不妨继续观察下,学校究竟做了什么,让我们的大脑增加了一条全新的“学习回路”(强迫学完后即问自己“学到了什么”)?

为方便对比,我们先回顾下,人类天性的学习动力系统模型(点击图片可放大):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我们通常说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思维内部“智识库”的元知识(思维能力)、事实性知识(长期记忆)的综合应用。而我们的“智识库”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学习策略”以及对“学习内容”(前面提到的“主观信息”)的选择。

我们的学习策略、学习内容选择又受制于“信念及认知系统”;“信念及认知系统”则取决于我们将“智识库”应用于环境后的“反馈”(橙色字体),即“反馈”是否达成我们的期望。

大体而言,符合期望即“强化”,不符合期望即“抑制”。这整体形成一个彼此影响、彼此塑造的“动力回路”。

在原生(幼童)情况,我们的学习策略倾向于“内化”(理解整合),而学习内容倾向于选择“有挑战”的学习任务(对孩子而言“盖积木”就是典型的挑战任务)。

下面,我们一起观察下,在我们入学,即“学校”开始“反馈”之后,我们的系统动力模型会发生哪些变化。

“学校”的身份很特殊,对于孩子们而言,校长、老师某种程度上权威度高于家长。而权威(学校),开始为我们的“原生学习动力”进行反馈,定义了“学习的标准”——学习范围(教材),学习目标(考试高分)。

在这种常年的毁人诲人不倦之下,我们的学习动力系统模型变成(点击图片可放大):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为避免太复杂上图将“主观信息”直接并入“信念及认知系统”内。

不难想象,在学校反馈之下,我们的“信念及认知系统”产生了新的信念——我们开始对学习形成新的“价值观”:

  • 对学习内容的选取,我们不再基于兴趣与好奇,而是更倾向于“教材内容”;
  • 对于学习的策略,由于“内化”在考高分上显然没有“考试技巧”有用,因而学习策略开始侧重“应试技巧”。

在这种反馈影响下,我们的“智识库”的结构也发生变化,相对的,“元知识”(综合认知)比例急剧降低,“事实性知识”有所提高。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取决于“元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的短板

一个人“元知识”很低,“事实性知识”很高,就是典型的“书呆子”,像孔乙己那类,懂的茴香豆“茴”字四种写法却无法在社会混吃的悲剧人物。

那么,这种新增的“环境反馈回路”是否会马上改变大脑结构?不会。

但如果是常年累月的影响呢?

理论生物学、复杂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发展的最重要源动力是适应力(Resilience)。

人类为了获得强韧适应力进化出了可塑性极佳的大脑,然而这个世界不存在只有净收益却完全没缺陷的事物,一旦环境持续给出错误的反馈可塑性强的大脑就很容易把这个新的“反馈回路”纳入到信念体系中。

比如,你听说穿红色底裤能带来好运(不确定的期望)。

于是你面试时穿红色底裤,恰好通过了(环境反馈,达成期望,强化);下次,你穿着红色底裤表白,居然又成了(环境反馈,达成期望,继续强化)……

此时,你可能将“红色底裤带来好运”纳入你的“信念系统”,后续在需要运气时,比如买彩票,你都倾向于穿红色。

每个人将某种信念移植进大脑需要的强化不同,但如果常年累月受到同类的环境反馈,就会在我们的学习动力系统中植入全新的脑回路。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没看完一本书就要强迫性的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因为这种内省方式对“考高分”确实更有利,但对于“知识的内化”却是弊远远大于利,知识内化需要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当然,光凭上述新增一条“反馈回路”不可能即刻让大脑运作模式产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但它却呈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 既然学校能够强加我们反馈回路,那么家庭、社会同样会产生新的反馈回路
  • 这些反馈回路彼此间还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指数级增长效应,以至于彻底取代了人类天性的学习动力模型。

带着这些线索,我继续对上述人群进行调研,发现了不少新的反馈回路,其中,最严重、危害范围最广、却一直最为人所忽略的反馈回路来源于:自我价值信念。

三、自我价值信念缺陷使学习系统全面崩溃

如果你留意周边的孩子,就会发现,每当孩子做出良好表现时,大人们总是喜欢夸奖三类语句:

  1. 你好棒
  2. 你好聪明
  3. 你好努力

你觉得哪种鼓励更好?

同样是鼓励,这三句“反馈”对孩子的影响略有不同。

其中:“你好棒”是鼓励行为,即小孩会认为他做的这件事(无论是什么)都是“好事”。

“你好聪明”、“你好努力”强化的是主体(小孩)人格,两者的区别在于:

  • “你好聪明”暗示的是“能做好这件事靠的是天赋”;
  • “你好努力”暗示的却是“能做好这件事靠的是付诸行动”。

尽管两者都能够增进孩子的自尊(自我价值的肯定),但鼓励天赋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即在学习动力模型中新增一条反馈回路: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规避失败

如此,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这是必然的),很容易不尝试就直接放弃(因为“天赋”不在此)。因此,当我们面临各类学习内容的选择时,我们会优先选择“容易”,而更倾向于规避“挑战”类内容。

在学习策略上,也更追求“技巧”等能带来“可见反馈”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我们更追求“表象进步”(容易量化)而不是“实质进步”(难以量化且需要时间才能体现)。

但是,现代认知神经科学已经明确:对于有价值的学习而言,面临必要的困难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能力天赋”观也是一种被强加的错误信念。

规避失败或许会让人倾向于“避重就轻”,略微削弱学习潜力,但还不至于让人停止“进步”。但是,我们的“信念及认知系统”还会接收到其他一些环境反馈。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太多“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非线性反应,比如:去北极旅游不会死,裸奔也不会死,但是去北极旅游时裸奔基本上必死无疑。

这正是“学习能力被摧毁”的元凶藏的很隐蔽的原因——不相关事物累加的协同效应。

还有哪些常见的社会行为会跟“能力天赋观”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攀比——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万恶的攀比。

我们看下,当“攀比”遇上“能力天生”的信念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以数学成绩为例。

老师、家长拿好成绩跟差成绩的学生进行比较(希望鞭策成绩差的学生),当我不存在“能力天赋”的信念时:我数学比小李差是因为“努力不足”。那很简单,更努力就行了。

但是,加上“能力天赋”信念后:我数学不如小李是因为“毫无数学天赋”,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领悟啊。

这还不是最恶劣的情况,让我们回到学校环境中。

这里我提醒下大家,请千万注意回到孩子视角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世界中,学校定义的东西就是孩子们的全部世界,学校(权威)已经定义了“有价值的知识范围”(典型就是语数英)。

此时,我们看下“能力天生”+“攀比”+“狭小的价值知识范围”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如果我数学不如小李,但我画画比小李好看,唱歌比小李好听,体育比小李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能弥补自信的不足,但是,在常年“语数英才有价值”的环境中——考试无关的“事物”都被忽视了(学生会认为没有价值)。

因此,学校重视的科目,除了那些成绩排名约前20%的孩子,其他80%的孩子已经逃无可逃(你的其他天赋,比如洞察、同理心、想象力、创造力等等都会被粗暴的“学这些没用”予以否认)。

这80%的孩子必然会处于——“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的无限心理暗示中,讽刺的是,越是升学率高的“好”学校,教学成绩抓的越严,因而“成绩反馈”对于学生的信念影响就越强

对于读到大学的孩子来说,这种“脑回路”可能一持续就是十八年啊!

注意,在排名次的教学体系下,无论孩子们整体多么优秀,必然有80%的学生名次是“不优秀”的。

这就不难想象为何我们原生的“学习信念系统”会被彻底摧毁,取而代之的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或者通俗的说,缺乏内在自信(点击图片可放大):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至此,我想你已经深刻意识到“缺乏内在自信”是多少问题的根源了:

  • 当你取得些许成就时,你会认为只是运气;当你犯下些许错误时,你会盯着自己的“性格缺陷”不放,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 你面对些许的挫折(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总会责怪自己,而不是客观分析环境因素;
  • 你面对好的职场机会没有勇气接受,是因为没自信,认为自己竞争不过他人;
  • 你渐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热情与好奇心,因为没自信,因为探索不确定性需要冒险精神;
  • 你学习时总喜欢确认“学到了什么”,是因为没自信,担心自己什么也没学到,以至于彻底丢失了求知本身的乐趣;
  • 你与外界产生冲突,在职场被人欺负,总是尽量委曲求全,因为没自信能在冲突中获胜;
  • ……

所有这一切,今天我都要盯着你的双眼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错。

这不是你的错

而改变,就是从今天开始。

那么,我们该如何重塑“脑回路”以使大脑回归自然人性(健康信念),恢复出色的“原生”学习能力呢?

事实上,当你看到这里,接受上述观点,那么最难的门槛已经迈过——隐藏的很深的“元凶”已经逮捕。

下面,我们要做只是“付诸行动”:为自己的“信念及认知系统”中逐步添加新的“反馈”,用新的反馈取代之前的“问题环境反馈(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反馈)”。

我们只需牢牢记住下述四个原则,每当你需要进行任何的“学习”(广义)行为时,用下述原则取代之前的“习惯反馈”(点击图片可放大):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1. 规避外部竞争原则

每当你萌发“比较”心态时,只需记住一点,这个世界上有且只有一个竞争者——你自己。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充分表明,强调自我进步的反馈最为有效

实际上,强调“与自己竞争”恰恰是人之为人的本性——自我实现的天生需求,这本身就是自然人属性,只是很多人被“社会文化”抑制了。

2. 庆贺错误原则

东亚社会有个特点,对失败很不宽容,这种成人社会的逻辑自上而下的影响了我们的本能。

我们习惯了“庆贺成功,惩罚失败”,但就学习这事的“成功”,比如做对了一道题,只是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手段。但你想要取得进步,成功无足轻重,错误却必不可少

错误,意味着深刻意识到“旧知识”中存在的缺陷,意味着“进步的契机”。换句话说,发现错误,或者现实碰壁,就好比找到了“新的进步”的宝藏,这当然更值得庆贺。

具体实施很简单,比如每次犯错、受挫时给自己买点爱吃的、喜欢的东西,或者设定一个“错误基金”,这些基金的钱你大可尽力挥霍,像庆贺成功一样庆贺失败。

3.“尽力-免责”原则

如上面描述,在“能力天生+攀比+学校限定知识价值”的常年反馈中,除了“尖子生”,多数人都变得“内在不自信”。而内在不自信的人有个特点,一旦负面事件发生,都喜欢“自我谴责”,这是一股会把自己拖向黑暗深渊的暗示。

因此,我们需要与自己定下一个合情合理的契约:尽力-免责。

什么意思呢?

就是做任何事情,只要你主观尽力了,那么结果(客观因素)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给自己任何精神负担了。

这其实才符合真实世界——真实世界本就不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因此,牢牢记住:如果你尽全力了,那么全世界都不能怪你

4. 具身认知

实际上,当你实施上述原则时会发现,很容易中途放弃。这很寻常,因为所谓的“意志力”本身就跟“自我价值认可程度”呈正相关。

那么,如何提升“意志力”?

我们可以采取“由外而内”的方法,通过外在活动来改变内在性格(认知心理学前沿分支具身认知有大量实验证实)。

提升意志力、重建自信的外在活动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跑步、练习俯卧撑等各类低门槛且能明显体验到进步的运动。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内分泌等各类激素都会显著影响心态),多跟阳光健康的人打交道,都能协助消解思想的阴暗面。

我们也必须客观认识到,整个重塑回路的过程特别需要耐心。稍不留意,我们很容易回归习惯的学习动力系统来左右“学习行为”,比如害怕挑战,追求简单、快速反馈,追求技巧、捷径等等。

因此,请特别注意,上述内容并非“看看就行”、“明白就行”,而是每次“触发这些事件”(害怕挑战、犯错、攀比、自我谴责)时,需要与上述原则建立关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需要给自己时间与耐心,慢慢重塑信念及认知系统。

最严重情况:如果你已长期遵循上述原则,仍无法改变“自我价值否定”倾向(通常源于童年时期遭受严重虐待或忽视的孩子),那么,我建议你积极面对,去做些心理咨询,比如精神分析、叙事疗法、心理剧疗法等等。

目前,我们谈到的主要是“自我价值的信念”对学习动力的影响,那么,你可能会问,我们对“知识本身的信念”是否也会影响我们的学习能力呢?

会。而且影响很大。

(温馨提醒:本专题较长,目前已看完80%,可休息下回复状态后再继续。)

四、认识论信念错误

成年人很少质疑自身的“知识信念”,或许你认为思考这个问题是哲学家的事儿,但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看,对“知识的信念”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学习动力系统

我相信就连最为傲慢的人都承认自己的知识有限,但却鲜有人意识到自己“对知识的认知”错的一塌糊涂(这也是国内各类传销洗脑、各种伪专家真骗子猖狂泛滥的原因)。

在继续阅读前,我们不妨先做个测试,判断下述命题哪些合理:

  1. 科学理论经过实验检验后就绝对可靠。
  2. 我看懂了“结构化思考”并能清晰的转述,这意味着我拥有了结构化思考能力。
  3. 我对历朝历代的事件、政权运作一清二楚,这意味着我的历史能力很强。
  4. 我在某个专业钻研的越精深,意味着我解决该领域的能力越强。
  5. 我理解并掌握了经科学验证的更好的学习方法,因而我的学习能力已经改善了。
  6. 人类今天的科学揭示的已知比未知的多。
  7. 人类只能无限接近但永远无法洞察真理。

认真思考下,上述哪些命题是合理的?

答案是:除了7,其他全部——不合理。

不难理解,我们对认知的信念决定了我们学习的“战略”(即学习策略与内容选取)。比如:如果我们的知识信念是“记忆的事实越多,知识越渊博”。

那我们的学习策略就将由“内化”切换至“记忆”,更倾向于追求“知识的量”而放弃“知识的质”。而我们在求知的内容选取上,也会由追求“有挑战”的内容转向“简单”的内容(因为这样能保证“数量”更多)。

又比如:如果我们的知识信念是“学习了新技能,应马上就能看到思维改善”。

那么,我们对求知内容的选取就倾向于追求“短期快速反馈”的知识,比如各种技巧类、方法论、速成论、成功学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目前特别畅销)。

但这显然反人类大脑的生理基础,我在以前的脑神经专题中反复强调过:“思维的重大进步体现的时间远远滞后于学习时间

——如果你觉得不好记,就想想孩子学说话。

孩子是一夜之间学会说话么?显然不是,而是从胎儿期(听觉发育)开始就已经在酝酿学习中了,但一直到了大半年甚至几年之后才开始“体现”。

光是从上述两个错误的知识信念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为什么:

  • 人们把“看过多少书”等同于“提升多少能力”,为何认知水平越低的人群越追求高效读书、高效学习;
  • 提出简易解决方案但却严重错误的“伪知识专家”为什么更受追捧(常见于知乎大V、畅销书作者);
  • 人们越来越没耐心学习“需要自己的动脑”知识,而倾向于选择容易的,甚至是他人直接“开出来的药方”。

庆幸的是,相比上述“自我价值信念”问题,要重塑这些错误的“知识信念”显然简单的多,我们只需记住下述三个知识信念的事实即可:

  • 学习的本质:学习并非简单背诵权威传授的事实,而是基于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比如看书、工作)逐步吸纳新的认知,形成自己整合后的理解(内化)。
  • 知识的结构:每个领域的知识并非各种事实的简单罗列,而是由不同概念和关系形成的复杂多元结构。知识更不是固定不变,而是持续演进变化。
  • 学习的速率:知识内化是需要时间的付出且进展缓慢,而你“看到”进步的时候更是远滞后于学习的时间。

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

比如,你认真阅读了很多经典、进行很多写作,但你写作能力真正突飞猛进的时间可能发生在这些努力的一两个月甚至半年后

*这是由生理因素制约:大脑内部的各类神经整合需要大量时间。

根据这些知识论信念,我们也可以得出以下明确结论,即求知的若干原则:学习不在于你多快读完多少本书,而是你“内化”了多少知识,有价值的学习必然存在一个“烧脑”的过程,让你很舒服的学习那叫“享乐”,知识也不是用来显摆,而是需要拿出去实践、反馈、纠错、优化,螺旋式提升。

——我称此为“学路十八弯-难路易走原则”。

我们能否吸纳新的知识,取决于旧知识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因此你内化的知识越多,你后续学习新知识的驱动力也越大,学的越好(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结),我称此为知识的“滚雪球效应”。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高效能的学习原则,“好奇心原则”,会好奇,意味着你的背景知识已经足够“成熟”,已经做好吸纳新知识的准备了。

进步不是“学完后记住了什么”,而是在你意识不到“新学了什么概念”(已经内化)的时候。因此,学习时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快乐,像孩子玩耍一样把玩知识。

——我称为“享受求知原则”。

最后分享一点我私人性质的原则,对知识的“审美”。在我看来,带有推销性质、过度迎合读者、利欲熏心的文字普遍“很丑”,对于这类知识,我是避而远之,这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内容的标准。

——我称此为“求知审美原则”。

尾声:狭隘专业主义惹的祸

我们多数人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习能力受到了严重抑制,哪怕意识到了,也只会认为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这就像恶性上瘾一样,越是沉迷学习方法、学习技巧,这种信念就陷得越深,也就越难以取得实质进步,进而恶性循环

但颇为反直觉的是,学习问题真正的元凶竟是看似与学习毫无关联的“信念”。

对自身价值是否认可的信念、对知识观的信念,唯有聚焦“信念”,为自己订立不可逾矩的原则,将社会常年强加的“恶性反馈回路”逐渐消解,才是我们彻底恢复学习活力的唯一根治之路。

结束前,谈点题外话。

本专题很长,我觉得我们也有义务从中提炼些许“智慧”。

事实上,任何带有“顽疾”(即像本文这类恶性循环且未意识到病根)性质的问题,本质是都是犯了“专业狭隘主义”错误。

专业狭隘主义者通常以专家自居,碰到任何问题就喜欢定性到特定领域中,进而将思维局限于“狭隘专业”中,无视外部警告、管中窥豹。

就好比:

  • 学习不好,目光就只局限于“思维技巧、学习方法”;
  • 想发财,就到处上财富自由课程,或结交所谓人脉;
  • 企业竞争力变低,就只想着逼员工996提高产量;
  • 经济不好,就以为搞搞关税便能解决……

人类社会批量生产了太多的狭隘专业者,并以“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专业能力而洋洋得意。

就像我们今天深刻体会到的,这种傲慢已经使整个社会负重累累,最让人痛心的是,很多人的天赋、努力完全浪费在错误的方向上却不自知。

世界是如此复杂,而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看不清其实质的事物,请务必保持谦逊,在任何“顽疾”问题上,谨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隐喻赋予我们的智慧:专业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往往潜藏在专业之外

#专栏作家#

李少加,公众号:少加点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进化式运营》作者,“基于用户视角的用户养成运营框架”提出者,互联网商业独立研究者、运营管理专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作者的跨学科整合知识的能力有点强啊!

    来自北京 回复
    1. (抱拳)还需继续努力~

      来自广东 回复
    2. 斗胆问一句,作者的元知识基础框架是什么时机下学到的,通过什么方式?

      来自北京 回复
    3. 对知识原始的探索欲……详细心路历程可参考我公号(少加点班)的专题“性与学习”

      来自广东 回复
  2. 结合我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看,过度依赖天赋,很多东西都是浅尝即止,无法坚持。所以最近在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有局限导致的。
    现在看来由于思维惰性和错误的反馈,导致对反馈的错误评估而无法坚持,同时也让自己的好奇心也在不断的丧失。
    看完文章之后醍醐灌顶,要再多读几遍好好梳理下自己的问题,谢谢作者!

    来自广东 回复
    1. 不客气,对你有帮助就好 😉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