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的4个教训

70 评论 46002 浏览 178 收藏 11 分钟

知道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直为别人的道理付费,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01

618电商大促的第二天,和同事交流购物心得,我说我买了四百多块钱的书。她们面露诧异之情:我一年都没买过四百块钱的书啊!

因为很多时候书籍也是同事代收,我才意识到和她们衣服、化妆品的买买买相比这两年有点不对了,或者说我的注意力发生变化了。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得到、在行等搅动着大家知识焦虑的神经;2017年这股风已经越刮越猛,知乎live、喜马拉雅付费课程等让大家觉得:原来改变命运的知识我只是还没看到!

在这股知识付费的浪潮中,我也带上钱包,紧跟步伐。但我不是上端的创造者,而是下端的消费者,当然这并不妨碍我前进,我一边付着费儿一边唱着歌:

“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浪……”

当然最后都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一两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活得怎样,但是还是给自己算了一笔账,2016.1-2017.6,我一共:

  • 在知乎上买了46次讲座,花费大约为1500元;
  • 在微信上买了21个讲座,花费大约500元;
  • 参加了一个写作培训班,花费大约500元;
  • 在得到上买课程,花费大约300元;
  • 参加过两次早睡早起打卡群,花费100元;
  • 购买了几个七七八八课程,花费大约2000元。

加上一起总计花费大约5000元。

这些还不包括我每年买的纸质书籍电子书籍,要知道这方面我也是很疯狂的。

当然,我不能全部否定这些课程,至少在有些点上很受用的。但是这些讲座或者课程给我带来的最大结果是:因为花金钱了我自然会花时间在上面,每个讲座至少要一个小时。有的还会听两三遍,所以算下来我的时间成本大约是300个小时。300个小时差不多可以写一本书了。

现在流行说一个词,叫做智商税,意即为自己的低智商买单交的税。如果这样说的话,这就是我这一两年来交的一笔最大的智商税。

02

所以事实上写这篇文章我是害怕的,我害怕自己看到也害怕别人看到我的智商低。

回顾购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变聪明了吗?

我好像除了白头发多了几根、皱纹多了几丝、眼袋多了几两,生活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我的生活品质没有上升、我的工作没有加薪、我的旅游梦想没有实现……

所以没人的时候我终于开始问自己:

我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在这些课程上?这些付费课程真的值吗?

03

我使用“用飘柔就是这么自信”的大脑想了很久发现: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导致缺少判别力。

而这个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就是我5000块钱交出的智商税。

仔细翻看了一下这些付费课程,会发现大多是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阅读写作、高效工作的,可是我还是有拖延症,写作阅读能力仍待提升等各项陋习。

但是如果说一定要有收获的话,最重要的就是买了四个教训:

教训一: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

观看这些课程的标题你就会发现:大多是“一小时建立”、“一周学会”、“快速”、“转折”、“改变”、“命运”等字眼。比如彪悍一只猫的《普通人快速崛起的十大狠招》、李笑来的《1小时建立你的阅读操作系统》,Scott Young的《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项技能》等。

但是当你打着鸡血听完之后,生活其是不会快速改变的。作为一个普通人依然无法崛起、一个小时仍然不能建立好阅读操作系统,短时间内仍然没法掌握一项技能。

而我为什么热衷于听这些,不就是想走捷径吗?不就是想在短时间内就获知别人成功的秘诀吗?

事实上,就算别人把成功的秘密告诉你了,你依然是无法迅速吸收的。这背后多的是你看不见的努力。彪悍一只猫背后的付出你看不见、李笑来成名前在新东方教了多少年英语经历了多少试错、Scott Young在他的《如何高效学习》里面也说了:这些技能的熟练掌握足足花了两年。

所以,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捷径可言的,如果说有捷径,那也就是勤奋。

教训二:花时间多读经典,不要为无知买单

这个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在读了《穷查理宝典》后。在读《穷查理宝典》之前,看到很多名词,比如思维模式、规模化思考、系统思维模式、复利效应等,我都觉得很新鲜,然后看到之类的课程赶紧买。但是读了《穷查理宝典》之后就会发现很多的理论都来源于此。

而你只要把这本书钻研透彻了,压根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听这些课程,因为这些课程都只是就这里的某个点进行讲解。

后来,我更是发现成甲、张辉、李笑来等的很多讲座都是围绕着这本书做论述。

而这本书的电子版我仅仅花了4.99元。

这本书如此,其它的呢?

所以与其去大量听一些零碎的课程,不如下功夫读经典,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是没有捷径的。你所偷的懒,总有一天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回来。

教训三:很多道理早已经存在了,不要被新名词蒙蔽

随着付费课程的出现,你会发现新的名词越来越多,比如:

成甲的《如何靠知识管理获得爆发式成长》里面提出的“临界知识”概念,你事实上就会发现它就跟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换汤不换药;

周永帆的《记日记,一个小众成长的利器》,小众成长不就是比较少数人使用吗?

兰启昌的《如何用成长型心智实现你的人生跨越》,成长型心智就是积极主动思考模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新名词?当然是为了营销所需,人都是好奇的,也都是喜欢新鲜的,如果跟以前的道理一模一样,我为什么还要听你的呢?

太阳底下无新事。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道理都是早已存在并且不会变化的。你只要抓准了几条核心的,就已经够你行走江湖几十年。当然你也完全可以自己钻研透彻之后老酒换新瓶,用来忽悠新的消费者。

教训四:不要变成知识的囤积者,而应变成知识的行动者。

看到一篇文章,赶紧收藏;看到一个课程,赶紧购买。在知识面前,我们可能像打折促销一样,生怕错过。就像现在没时间,也会想着有时间了再看:这可是可能改变命运的知识啊!

因为是知识,所以我们购买起来比衣服等更加没有负罪感。

但正因为是知识,购买多了也会让我们更加迷茫和焦虑。

现在我打开知乎微信里面密密麻麻的课程,甚至不能回想起来每一个都讲了什么。但是我当初确实是花了时间精力听了的啊!

才明白,就像听了这么多知识,不去践行是完全没用的。事实上,也不是这些课程没用,每一个道理或者方法论都是主讲人的经验总结,而人家花了十来年甚至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到你这里真不是一个小时听完就能让你改变命运的。

你必须一条条结合实际去行动。

  • 只有行动,才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 只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的知识焦虑。
  • 只有行动,才能产生属于自己的道理。

知道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直为别人的道理付费,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者:小鹿快跑

来源:微信公众号:小鹿觅食

本文由 @小鹿快跑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就是知识的囤积者。。。购买下载了很多课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ˍ •̀ू )

    回复
    1. 🙄 🙄 求求你,不要囤货了【捂脸】

      来自广东 回复
  2. 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来自浙江 回复
  3. 知识爆炸的时代,很多东西都在占据我们的时间。
    看完这些,我还是觉得我kindle paperwhite3买对了,修身齐家,还得静下心来多读经典!

    来自重庆 回复
  4. 看完这些,我赶紧买了本穷查理宝典,放着慢慢看

    来自广东 回复
    1. 同感 😥

      来自广东 回复
  5. 你就说穷查理给了你多少广告费吧 😳

    来自广东 回复
  6. 不花这么多钱,也不会醒悟,人贵在会总结。

    来自广东 回复
  7. 😐 看了下作者买的这些课程,的确是交的智商税。学习到新的知识,不求甚解,茫然从之,不可取。好在作者醒悟了。

    来自上海 回复
  8. 看完有点怀疑作者在以自己的见解,虚拟角色谈知识付费这件事 😉 ;哈哈莫在意 😥

    来自福建 回复
  9. 能认识到这几点,这5000块钱也花的值了,关键是很多人,都还没认识到。便宜的才是最贵的。恭喜你认识到这一点,也是最关键的

    来自北京 回复
  10. 在现如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每天接收的信息太多太多了,每个都看一点,但每个都仅仅是看了一点。感觉自己好浮躁

    来自广东 回复
  11. 大部分人的智商没啥问题。问题就在于谁比谁努力,谁比谁更有执行力。知道了,并做到了,才真正转化到自身中。

    来自北京 回复
  12. 两年前,你能写出这些见解吗?再坚持两年后,你可能会奇怪自己今天的见解如此浅薄。

    来自北京 回复
  13. 哈哈,你好啊,其实我更沉迷,我不止花5000,光得到专栏我就订阅了20个,还买了一堆送人,以及一块听听,还有新生大学,各种小密圈,一应俱全,很赞同“只有行动,才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于是我也开公众号,已开通原创,并且越写越过瘾的样子。 😉

    来自福建 回复
  14. 有闲钱 😉

    来自北京 回复
  15. 谢谢你的分享,我会更加深圳的筛选以后的书籍,少而精的去阅读

    来自浙江 回复
  16. 可以问一个引申的问题:假如5000块没有花在购买“知识”上,你会花在哪里?包包、美食还是旅行?或者是理财投资?再引申一个问题是:时间花在哪里?因为花了钱而把时间花在这些课程上(效率和产出也许不高),与把时间花在看综艺节目、追剧、逛街、撸串儿、打“王者荣耀”,哪个更让你后悔和焦虑?

    来自福建 回复
  17. 为知识付费没错,但又几个问题:
    1、我个人觉得看那些(一小时、快速之类的)成功哲学没什么luan用
    2、没有围绕你所需吸取知识,最简单,围绕你工作啊(例如你工作出现什么问题、升职需要掌握什么能力)你工作能力提升,当然收入可以提高
    3、购买整理过得知识也没问题,毕竟省了时间,如果你想对每本书100%吸收当然要完整阅读,但如果希望60-80%掌握概要,购买读书服务就不错了,当然这不能作为生活主干知识的获取途径

    来自广东 回复
  18. 感谢分享

    来自四川 回复
  19. 说得很在理,针对第二第三点教训,也有所体会过。还记得高二时候读过马尔茨博士写的《心理控制术》,当时反复看过好几遍。后来再看到一些心理状态调整的书籍,都能看到这本书的影子。可这本书还是当时我买另外一本书而加几元拿到的,但当时买的那本书已经不记得是什么了…. 😥

    来自浙江 回复
  20. 当你想通过走捷径获得成就时,你就已经在开始的时候失败了。

    来自广东 回复
  21. 四个字——知行合一

    来自北京 回复
  22. 我不喜欢二手阅读,会干扰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来自河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