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原因,解析国内停车服务APP为何无法成规模兴起

2 评论 8807 浏览 19 收藏 10 分钟

当前现代化城市中,为什么没有一款合理的停车服务APP来为用户解决停车刚需问题?本文作者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看似C端用户刚需的停车服务APP,为何无法迟迟没有在市场中出现?

在整合平台、大数据平台横飞的时代,为什么还没有一家公司对引导用户停车服务感兴趣?

已经存在的停车类的APP为什么使用车场范围辐射那么小?

以上这三个问题,是在我昨夜失眠时突然在脑中闪现出来的,作为一个与互联网同步成长的产品经理,是无法在具有明确问题、且极其感兴趣的前提下而停止思考的。所以今天边思考边撰写了这篇文章,文章的内容也是对当前现代化城市中,为什么没有一款合理的停车服务APP来为用户解决停车刚需问题。

一、车场运营主体复杂,整合难度大

1. 政府运营车场

政府运营车场所指的是“路内车场”,或叫做“开放车场”,顾名思义,就是以道路为划分依据,道路内的车场被称为“路内车场”,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只要你能够见到的路内停车场,均为政府所运营及管辖。虽然都属于政府车场,但管理还进一步区分各区县,甚至街道范围,属于下放管理权限方式。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拥有16个区县,粗略计算,政府车场运营单位最少拥有16个主体。

2. 运营商车场

运营商车场所指的是“路外车场”,或叫做“封闭车场”。与政府车场不同,运营商车场所指为各运营单位自管理车场,此范围主体较为庞大,如各小区物业、各写字楼商场等等。同样以北京为例,貌似在2018年左右,北京市小区数量就已经达到7000以上,由于写字楼数量无处统计,在此只能略过了。

从以上两点来看,一个城市中车场主体的数量,不亚于甚至超过超市中所售商品的品类数量。以此其庞大的数量,要汇聚至一个平台进行管理,难度上可想而知。

从管理角度来讲,各管理单位又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及分配方式,如何即统一各管理单位,还能使各方所追求的利益趋于平衡,难度亦可知。

因其主体之间各自为政,要想对其进行完全整合管理,难度极高。比如所有车场或超过80%的车场统一上报实时泊位总数、剩余泊位数,来满足一个APP用来计算、引导用户,进行车辆停泊、或车场分流的现实需求,实施难度极高。无法满足C端用户在剩余泊位查询方面的刚需,那么一个停车APP就已经失去了市场的主动权。

二、设施改造成本高

C端用户量级大,停车需求复杂程度高,要想能够满足用户对泊位的查询、甚至是引导操作,必须能够保证平台中所统计的全市泊位数据的准确性及即时性,势必要将全市所有车场绝大部分场中设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改造。改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设备改造,一部分为接口改造。

1. 设备改造成本高

各车场因管理单位不同、预算不同,所使用的管理方式与设备在智能化方面也不够统一,需将绝大部分路外车场设备调整为智能停车一体机(闸机+电脑),将路内车场设备全部更换为高位视频设备或视频桩设备,唯有如此改造,才能够做好车场泊位数据实时上传的第一个环节,收数。但是改造成本很是可观。

2. 接口改造

有些车场目前智能化已经很高了,车场设备可配合闸机等智能拦截或检测装置实时统计车场泊位使用情况,但是为了可以使停车服务APP拿到车场数据,就需要与当前设备厂商进行沟通,使其从技术层面对数据输出接口调整为全市统一形式。此部分设备厂商数量众多,且与运营单位一样,各自为政,塑造自身壁垒,生怕被别人同化了去,又怎么能协调这么多厂商统一像一个平台吐数据呢?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当然有可能通过利益去驱使,但是这部分成本也是遥不可及的。

三、获取政府数据有难度

我觉得这不用说了,这个跟各地方政府的做事风格有直接关系,不好说什么

四、客服团队成本高

假设已经打通全市各车场管理单位,也对各车场设备进行完全合理化改造,但是以现有设备识别各种类型、各种状态车辆的车牌准确度情况,依然会多多少少的出现很多问题。

以北京为例,2019年机动车保有量为636.5万辆,按照每日30%的比例计算停车数量,大约为190.95万辆,又按照每辆车停车次数为2次进行计算,那么每日停车次数会产生381.9万次,按照1%的设备识别错误率,每日错误停车车次在38190次。按照现在的粗略的问题计算方式,停车服务APP的客服团队每日将要迎接38190条客诉。

不光如此,产生客诉之后,客服团队还要与前场所产生的客诉的问题车场进行沟通、取证,在互联网提速的时代,整体处理流程不应超过3天,否则要影响所有互联网人口中的“用户体验性”,也会造成大量负面的用户口碑,同时与前场人员沟通的难度也不得而知。

五、设备维护成本高

全市有多少车场,就要部署多少设备,以北京7000座以上小区的量级进行计算,设备的调试、问题处理、维保都将是一笔可观的开支,虽然费用可拆解至各车场利润中进行承担,但是设备维护人员的工资开支,将很可能成为停车服务APP运营公司最想削减的部门之一吧。

六、各运营单位的利益触及

有很多正规车场属于非正规化运营,收费员甚至是直属管理层利用管理漏洞,抽取停车费用作为茶水钱也是很普遍的。但是停车服务APP要想能过获得全市数据(泊位实时数据、缴费实时数据),及正确的客诉处理方式,就必须将所有数据全部至平台统一处理,那么必然会触及已经形成且长期存在的这种漏洞利益体系,试问谁愿意从舒适的环境下主动走出来,且现身为停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七、管理主体不开化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做停车管理解决方案的公司,但以我目前的了解看来,其运营主体均旨在扩大自有设备或方案辐射面积,排他性强,独建壁垒,关起门来赚钱,虽然这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任何公司都需要生存,但是停车行业的特殊性,停车服务智能化需多方有能力的公司集体努力,才可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用户们才能真正的受益。(当前观点是以提升公共停车服务品质及解决城市级停车难的角度出发,并未否定各公司所做出的社会贡献)

以上方面仅简述了停车服务APP在市场中所能够预见到的各环节困难点(时间问题,并没有写太全面)比如路内泊位计费错误,退费问题?前场人员年龄偏大,软件使用问题?管理主体思维不开化,自封闭问题,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停车服务APP确实是市场刚需,如果真的有一款能够站在全市维度引导用户进行泊车的APP产生,一定可以解决市民停车难得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需要停车行业的各岗位人员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结果。

#专栏作家#

王荣,微信号公众号:PM_magic,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10年产品,专注互联网后台产品设计,主导电商后台核心业务搭建,多套0到1平台设计、概念落地、多类型系统设计经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分析的很到位 期待更多细节的分析

    来自贵州 回复
  2.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