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直通率:产品团队提升效率的一个重要绩效指标

0 评论 8790 浏览 14 收藏 6 分钟

需求直通率这个提法,来源于制造业的精益管理体系。即一个成品经由多道工序生产时,在每道工序都是一次完成,没有返工的比率。

经常有团队管理者问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很努力,但进度就是控制不了,线上就是bug多;还有些团队说,我们对开发人员的考核是bug越少越好,对测试人员的考核是bug越多越好,导致开发测试天然冲突,真不合理,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是因为:局部效率不等于系统效率。

每个人都在局部努力,但组织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局部优化了,并不等于整体的系统得到了优化。管理者,需要站在系统角度,运用系统化思维来解决整体的效率问题。

本次分享一个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需求直通率。

需求直通率

需求直通率这个提法,来源于制造业的精益管理体系,原有术语为“直通率(Throughput Yield,TPY)”或“产品直通率”。即一个成品经由多道工序生产时,在每道工序都是一次完成,没有返工的比率。TPY的英文也可表示为First Pass Yield(FPY)。

TPY/FPY = 一次通过工序的成品数量 / 总投入生产数量

当有多道工序时,可用流通合格率(Rolled Throughput Yield,RPY)来表述整体质量,即每道工序直通率的乘积:

RPY = TPY(工序一) * TPY(工序二) * TPY(工序N)

由于产品需求从提出到发布需要经由多个环节,需求直通率适用的计算方式为RPY。

需求直通率度量的收益

2016年,我们帮助某公司产品线部门进行改进的咨询项目中,就首次运用了需求直通率这一指标,最终从需求交接效率、线上缺陷和事件数量上,都实现了很好的改进效果。

当时为什么采取这一指标呢?

就是因为该产品线的问题实在太多了,需求严重积压,产品经理压力山大;研发团队不愿意接需求,认为需求问题太多又经常变化;测试团队受困于bug分析定位,因为被考核“bug转交次数”这一指标……

所以我们当机立断,建议团队通过“需求直通率”指标,让QA记录和计算每个环节的TPY:

  • 需求一次交接通过率
  • 开发一次转测通过率
  • 测试一次转验收通过率
  • 线上缺陷率

需求直通率即上面几项指标的乘积。产品团队一开始感到“要求太高”、“不可思议”、“怎么可能做得到”、“功能哪有不改的”,我们是怎么说服团队接受的呢?

就是不对指标的具体数字提任何要求。先量化,让团队知道自己的现状,再由团队自己决定改进目标,我们提供改进的方法。这样一来,大大减轻了团队的压力。

大家通过QA每个迭代的报告,慢慢建立起了全局的效率感知,三个月改进,最终取得了需求一次交接通过率达到60%,线上缺陷率下降40%的效果。

通过对直通率关注,开发也渐渐地不再与测试对立,主动通过测试用例来进行防御性的检查。

对需求管理的要求

要实现需求直通率的有效度量,前提是产品经理能够划分出拉通开发测试和业务验收的需求颗粒,大家围绕这个需求颗粒开展协作,作为直通率的计算单元。

我们推荐的需求颗粒建立在产品特性上,用户可使用、测试可测、开发可独立完成的最小发布功能单元。

比如说,用户注册、登录、找回密码、修改密码,可作为四个独立的产品特性。

特性划分和功能点、故事点的不同之处是,后两者体现的是需求在不同环节的工作量,而非用户视角的功能。

据我们现在的调研,很多公司都还未做到基于功能的开发,更多是对一个大的需求文档进行技术设计后,分解为许多开发任务、测试任务,通过开发测试计划在内部执行。所以要实现团队整体效率的提升,我们推荐由产品经理/BA来牵头,从需求管理上进行调整,建立起直通率全局观,逐步地带动团队的整体效率提升。

 

作者:陈加兴,场量科技创始人,资深敏捷精益专家,精益企业认证产品概念领导者,微信号:one-oracle。

本文由 @陈加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