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交互设计笔试题

41 评论 47938 浏览 390 收藏 8 分钟

又到了一年两度的招聘季时节,这个时间肯定有一大堆人都在海投面试。恰好最近又做了一份笔试题,顺便就来聊一聊“交互设计笔试题”要怎么做?

我碰到过的交互设计笔试题有两种:

一种就是两三个小时内给你三四道题,然后你做完立马交卷。这种笔试题一般会有一道设计题,其他都是论述题。这里的设计题你大概写一下思路,然后把原型图加上说明扔上去就可以了。论述题的话可以参考这份交互设计面试题汇总,如果这里涵盖不到的,可以搜索一下该公司去年或者前年的题目,剩下的就只能交给运气了;

另一种形式是给你一道题目,然后给你一周时间出一套方案出来。不用担心,这些题目一般都不会太难,他们不能让你一周出一个app的整套方案,一般是一个功能模块或者一个运营活动,我这里主要讲的是第二种。

既然是设计笔试题,那么最终的方案肯定是最重要的,最终的方案涉及到的是个人的基本功问题,这里爱莫能助。但是,如果只是把一堆原型图扔上去,却又犯了一个大忌,毕竟交互设计师不仅仅是一个线框仔,更重要的是“设计前的逻辑推导”,方案的好坏可能无法一眼看出来,但是可以通过交互设计师的思路去验证方案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流程的完整性去保证方案的可行性。

设计前的逻辑推导,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用户需求目标用户使用场景。笔试题的题干可以看作是产品经理提交给你的需求,分析完这些需求之后需要分析目标用户,之后推导用户的典型使用场景,最后才是给出设计方案。

而流程的完整性方面,可以参考交互设计流程图,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流程,在做设计题的时候,你可以看看你能涵盖多少流程。我只能说,流程越完整,整个方案的说服力就越强,不过可能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做而已。

下面就通过我之前做的一个笔试题来详细讲讲。笔试题的题干如下图:

image001

这是一个典型的运营活动的设计,运营活动有典型的三个目的:拉新、促活和增留存。这个题目涉及到的主要有后两个方面。

拿到题目之后,你就把他当成一个需求。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如果是在公司,一般是还会追问目标用户等信息,然后再去分析需求。当然笔试中就直接进入分析环节。

分析需求

image002

关键点分析

一般我都是采用关键字提取的分析方法,然后会提取出一些设计点。不过在这次笔试题中,我觉得有一些地方有些奇怪,我把这些点罗列出来做进一步的讨论。

image003

还原需求

罗列完设计点之后,我发现有一些设定会干扰到我的设计,但是又没有产品经理来商量,所以在这里我倒推了一下产品需求(正常情况下其实是没有这一步的)。

image004

然后根据我的这个需求重新去验证我之前的设计点,然后才进入正式的设计工作。

从需求看争议点

image005

分析完需求之后的正式工作有目标用户分析和用户需求分析。

目标用户分析

image006

分析完之后可以开始画任务流程图,这里的流程图只是为了捋一捋思路而已,跟之后的页面流程图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用户任务流程

image007

有了任务流程之后,就可以开始设计工作了。然后我在这次笔试题中为了确保流程的完整性,我选用了一个可用性测试。作为最后的方案展示,我就先把可用性测试给展示出来,然后再陈述方案。

可用性测试1

image008

可用性测试2

image009

正式的方案陈述我一般就是两个部分,页面流程图和页面详解。具体见下面:

页面流程图

image010

页面详解

image011

image012

image013

image014

image015

image016

至此,整个笔试题的方案展示到这里就结束了。

#专栏作家#

妖叶秋,一年级交互设计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做过ToC产品的交互设计,现在在尝试ToB的业务。主攻交互,也懂点用研、视觉和产品的知识。爱生活、爱设计、爱读书、爱总结,头像下方是我的联系方式,欢迎志同道合者与我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有个小小的疑问,我觉得你跑题了

    来自上海 回复
  2. 有个小小的疑问。关于题目要求的第二条。“对于已经参与活动的用户”这句话是不是应该改为“对于已经绑定手机的用户”这样更清晰呢,避免理解有疑问,还是我理解能力或者太咬文嚼字

    来自上海 回复
  3. 作为一个UE交出这份文档已经非常棒。

    来自广东 回复
  4. 抽奖这一方案,在个人看来并没有完全为用户考虑,试想一下,一个方案是告诉你:点击“领取按钮”就可以领取600M流量;另一个方案是:点击“抽奖按钮”抽流量,哪一个方案对用户更简单,更高效呢?另外一点,作者考虑的电信用户,需求已明确不支持电信号,想问拿到电信号可以有什么用?在输入手机号时,直接告诉用户不支持电信号参与就可以了。
    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我们应该要站在用户的一边,思考用户需要什么?如何让用户参与进活动来完成产品的需求?交互设计师要更多的为用户考虑,减少用户的疑虑,尽可能的帮助用户更简单、更高效的完成任务或者流程。要更多考虑用户的感受。

    来自浙江 回复
    1. 我觉得抽奖可能会更好,虽然这个活动不支持电信用户领取流量,但是不代表这个app的用户都不用电信,抽奖的形式可以保证电信用户不会对这个app产生排斥感

      来自福建 回复
  5. 流程什么的都不错,致命的是真为电信用户操错了心

    如果真被举证电信抽奖有猫腻,那对于整个产品都是毁灭性的(电信身边肯定有移动或联通,这实在太容易被发现了)
    还有楼主说的输入完手机才说不支持电信会被骂死,干嘛要输入完才说,弹窗的时候就应有文字说明了,当你输189的时候就要提示了。

    再说一句。。。这是交互设计的试题,而不是产品,细节的考虑比需求的把控更重要(当然,你这么为产品汪考虑问题,也是很赞的)

    来自广东 回复
    1. 求问,这道题还能怎么把控细节?

      来自广东 回复
    2. 既然整套操作流程都出来了,那是否所有操作后会出现的情况你都考虑完整了

      来自广东 回复
    3. 其实不是很懂电信的人在得知周围联通、移动的人中奖之后,怎么证明出抽奖有猫腻而不是归结为自己运气不好?他要跟多少人确认之后才能得出这个结论?他又有多大的可能会去进行这个论证?

      来自广东 回复
    4. 1000个人里面有999个都会归结于运气不好,但我还是不会选这种方案的(原因可以问下你们的产品经理)

      来自广东 回复
  6. 可以在摇一摇页面增加个类似“中奖率达99%”这样的提示,刺激用户
    话说,很想知道如果不考虑电信用户,传统流程可以怎么优化

    来自广东 回复
    1. 可能把场景细分得更加细致,争对每个细分场景去做流程吧

      来自广东 回复
  7. 前几页分析感觉还挺到位,后面就有点偏题了。题干已经说明不支持电信用户了,这个无需再去纠结,可能是技术运营问题或者根本就是个陷阱。不要无中生有的添加需求,犯了设计师的大忌。抽奖环节看似巧,实则多余。且不说电信百分百不中奖明显具有欺骗性,就是对于百分百中奖的联通移动目标用户来说更是多此一举。结合实际场景分析用户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我都不知道能不能获奖,干嘛先输手机号。对于商家来说电信号要了干嘛,还占带宽。这个题目设立很多条件,也是考验审题能力。个人愚见,忽之~

    来自浙江 回复
    1. 1、如果就单从做题来讲,你分析的都很对,但是,正如我在文章表述的,我是把题目当成现实中的需求来做的,现实中不可能pm说什么就做什么,交互设计师需要有自己的考量,所以我罗列出我的疑问点,然后加入我自己的假设,重新审视了一下需求,最后才得出的方案(当然,现实中很简单,直接跟pm碰一下就可以了)。
      2、抽奖除了考量电信用户之外,还有就是想增添一点趣味性
      3、这个活动除了常规的运营之外,有一点就是要收集手机号码,至于你说的收集之后没有用,我只能说这点确实是愚见。
      以上,欢迎继续探讨

      来自广东 回复
    2. 1、你是在笔试不是在做学校的作业,给的题目就是现实中常见的需求。PM已经说明了目标用户群,你非把自以为合适的非目标用户也加上,请问工作中怎么愉快的合作。这点就是考验基本的需求分析(需求看似不合理的多了,各方面原因,比如就像没和电信合作一样简单)
      2、你所谓的趣味性真的和适宜吗,场景真实吗。没有定量的研究分析,单凭小组访谈式的可用性测试没有说服力
      3、这点真不想多说,工作后就明白了
      4、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不要总想着另辟捷径。其实对于交互新人的笔试题并不难,能把基本的需求和流程梳理清楚,少犯错就基本合格了。
      最后:说这么多并不想打击你积极性,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敢于分析挺好的,祝早日脱离象牙塔,工作后变更强 🙂

      来自浙江 回复
    3. 我承认你说的一切都非常有道理,而我所做的也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我认为的最好,谢谢你的意见和鼓励

      来自广东 回复
    4. 分析不错,有自己的思考,值得肯定,不过现实工作没那么复杂,简单粗暴,直接明了最好,keep it simple & stupid (kiss原则),很快你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交互设计师

      来自浙江 回复
  8. 产品狗路过,看到这么一个为产品考虑的交互狮我很欣慰。。。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1. 来来来,咱俩认识下

      来自广东 回复
  9. 楼主用抽奖方式,是为了兼容电信用户。如果不考虑电信用户呢?其实就是banner-》活动页-》领取-》填写手机号-》成功。其实对这次活动交互来说,更期待的不是另辟奇径,而是对于传统流程的优化。希望可以看到~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1. 谢谢提醒~~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10. 作者为了电信用户也是操碎了心,个人觉得这里没必要刻意照顾电信用户,说明即可——交互设计师小小白,不知道说得对不对,但是不说,永远不知道对不对。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1. 不是照顾电信用户哟,我是从产品方面考虑,希望可以获取电信用户的手机号码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2. 如果几个用户一起的话,有两三个电信的用户都没抽到,会不会引起用户反感,获取电信的用户手机号码可不可以在用户验证手机号码后,提示用户,本活动不支持电信用户,可以邀请联通和移动的朋友来领取~诚实一点,会不会让用户感觉很靠谱呢。。仅个人意见~~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3. 如果像你那样输入手机之后提示不支持电信用户反而会被他们骂死的哟,因为你白白浪费了他们的时间精力。至少我的方案而言,他们还可能会归结为自己运气不好。至于你的“可以邀请联通和移动的朋友来领取”,一般而言,分享最好的动机是利己哟,其次是利己之后的利他,单纯的利他来讲,动机不强。

      来自广东 回复
  11. 分析思路很清晰,值得学习!

    回复
  12. 其中需求分析的思路很清晰,一下抓住了几个需求的疑点,向楼主学习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1. 哈哈

      回复
  13. 整体思路清晰,但是有几个问题一、建议手机号绑定靠后放,用户可先浏览活动页面了解活动规则,然后激发用户的参与欲望,进入页面就填写手机号是否太粗暴,流量的领取必然是跟手机号码挂钩的,先参与后绑定,中间有个沉没成本 第二、电信用户问题,100%不中奖这个设定很傻,单从一个活动看具有可行性,以APP长期运营看,这种设定会影客户参与其他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 缺少流程,收藏页的标签是什么样式,如果是用活动BNNER是否很怪?领取时建议加入分享流程 进入页面》点击领取》分享 增加用户参与度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1. 第一点,如果要激发,那么最好的就是领到流量之后再填手机号码,但是电信用户无法领取,这部分就会流失,所以才设计了这个流程;第二、第三点,可以先审题,这是一道笔试题,不是设计方案,笔试题是有设定的条件的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2. +1. 我本人就反感所有打着抽奖名号,强制绑定手机号的行为。
      第三点说的我赞同,不过应为中奖者于中奖界面处执行分享。中奖时不一定马上能领取流量。真正领取时分享热情降低,且活动不可能是长期活动,领取流量时分享无价值。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3. 其实这就是一个等价交换的事情,所有人都应该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第三点,审题啊大个,题目规定好分六个月送,每个月100M,总共600M,没有多余的流量可以赠送了。你也不要跟我说重新划分流量了,因为这一点题目已经限定死了。

      来自广东 回复
    4. 点击领取,也可以做成类似“好近”那种模式,只有分享后才能领取优惠。先领取,后分享&先分享、后领取,这两种方式比较常见。不过不知道哪种方式更适合,一直没有交互大神出来验证一下,感觉对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5. 先领取,分享之后二次领取,这种方式是最好的

      来自广东 回复
  14. 后面分析很不错 😀 消息提示和活动结束我没有想到 受教!但是给的这道题目我确实没看出是要通过抽奖…… 😥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1. 只是我选择了抽奖的方式而已,题目没有规定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15. 额。。。分析什么的都蛮好的。不过就是觉得,作为一个抽奖不确保能百分百中奖的,还需要验证手机号,再对比一个百分百领取到的活动,再验证手机号。你们会选择哪一个呢。。。。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1. 对的,我也是这个考虑。文案就是“参与活动免费送600M流量”,显而易见参与活动就能百分百领流量,这和抽奖完中奖才能领流量之间的差别很大,特别是对于电信用户,这比一开始就告诉他不能参与活动更具欺骗性,体验更不好。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2. 文案有一定的夸大成分是可以原谅的,设计不能一味讲究体验,还要讲究效益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3. 用户事先不知道的哟~~他们无法选择~~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
  16. ~\(≧▽≦)/~吼厉害

    来自本机地址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