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B端设计趋势之个性化

8 评论 86052 浏览 24 收藏 20 分钟
🔗 产品经理专业技能指的是:需求分析、数据分析、竞品分析、商业分析、行业分析、产品设计、版本管理、用户调研等。

2025年,随着超级个体的崛起和AI技术的推动,B端设计不再仅仅是为企业服务,更是为个体赋能。本文从钉钉的实战经验出发,探讨了B端设计的三个阶段演变,并深入分析了未来B端设计的个性化趋势,供大家参考。

回溯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从桌面端的拨号上网,到5G移动互联网,再至人工智能的助力,科技领域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

未来的数字世界,在沉浸感、参与度、个性化等维度对体验会提出更进阶的要求。与此同时,B端企业对于高效、简便、用户友好的界面需求与日俱增。

在2025年的当下,B端设计师唯有持续学习,适应新技术与新趋势,紧密围绕客户的业务价值展开设计,进一步注重实用性、包容性以及可定制化,方可为企业客户塑造出卓越的产品与服务。

因此,我们结合钉钉近10年的B端产品设计经验,鉴于未来B端设计趋势将展现出多元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质,从B端产品个性化、风格与质感、界面版式、图标、动态交互等多维度设计展开深度研究,与大家一道探讨B端设计的本质和趋势,期望在真正驾驭B端产品设计的这条道路上,带来些许有益的启迪。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B端产品个性化,为个体塑造个性化形象、提供情绪价值、增加自信。

一、回顾B端设计的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实用性占据主导的经典传统风

首先,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12年,这是一个相对早期的互联网时代。当时,用户界面的设计并没有现在这样多样化。彼时的B端系统,即企业应用,往往以客户端形式呈现。这意味着用户需要下载和安装专门的软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的Web应用。这种设计在灵活性和便捷性上都有局限性,使用体验往往比较繁琐。

在2012年,Ant Design、Element 和 Semi Design 等现代设计体系尚未诞生。相比之下,B端设计的整体风格显得非常老旧。许多系统的界面设计受到当时流行的工具和软件的影响,例如 Microsoft Office、SAP 和 Salesforce。这些产品虽然在当时具备了一定的功能性,但用户界面往往显得笨重而缺乏美感。

在早期出现这种风格的主要原因:

1. 技术框架限制:在软件开发的早期,成熟的前端框架和库相对稀缺,开发者面临的技术选择非常有限。当时的技术环境没有现今丰富的工具和框架(如React、Vue.js、Angular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发者往往只能集中精力保证功能的实现,而忽略了用户界面的美观和用户体验。因此,许多产品在设计上并未追求精致,而是符合基本的功能需求即可,这也造成了当时许多产品的界面设计显得单调和过时。

2. 实用性的考虑:当时的许多产品,包括著名的 Office 办公软件,其界面设计也多出于实用性的考虑,而非美观或用户体验的最优解。这种认知的不足使得设计作品呈现出较为粗糙的风格,缺乏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精致和细腻。

发展阶段:设计系统呈现简洁友好的交互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高效管理和用户体验的关注也日益增强。

Fiori 和 Salesforce 的出现,不仅是产品本身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它们引发了业界对于B端设计重要性的重新认识。过去,许多企业可能更加关注功能的实现,而忽视了设计带来的用户体验,而 Fiori 和 Salesforce 通过优雅的界面和良好的交互体验,成功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让企业逐渐意识到设计同样能提升产品的价值。

在国内,Ant Design 和 Element 等设计系统相继发布,标志着设计在B端产品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些设计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设计语言和组件库,使得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能够更加高效、统一。

在中期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1. 企业内部需求增长: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多样化,内部系统和工具的复杂性增加。需要一个统一的设计语言和组件库,以提高设计和开发的效率,确保设计的一致性。

2. 用户体验的提升:统一的设计系统可以帮助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用户在不同的产品和模块中能够快速上手和适应,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

当下阶段:更多人性化的设计让B端体验多元包容

在近几年的B端设计领域,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技术的进步,各种设计理念与风格不断涌现,可以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像我们熟知的、有赞、微盟、ONES、Coding,再到 Teams 、Salesforce,你会发现非常多的产品都在B端的设计体验上不断精进:

  • 产品设计中融入品牌元素和个性化风格,增强用户记忆点。如:Teams 和 ONES 等通过色彩和插画设计来提升品牌识别度;
  • 界面中引入更多的动态效果和过渡动画,以提升互动体验。如:Coding 和 ONES 等平台的操作反馈更加生动,让用户在操作时感到更为自然和友好;
  • 暗色模式逐渐流行,满足用户夜间使用的需求。如:有赞和微盟等应用中增加了暗色模式选项,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 设计越来越多地考虑可访问性,包括色盲友好的配色方案和适应各种设备的响应式设计。如:Salesforce 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投入,以确保所有用户都能顺利使用其产品;
  • 各个平台增强了数据可视化的能力,以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如:微盟和有赞等在仪表盘和报表中增加了交互式的图表和信息图形。

综上我们看到,B端设计正朝着更加成熟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设计上也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以满足企业与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未来的B端设计将适应新的时代背景、新技术与新趋势,紧密围绕客户的业务价值展开。

二、未来:超级个体时代下个性化成为B端设计趋势

超级个体引领全新时代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企业和个体都会迎来全新的变化。

从企业层面,随着AI的出现,新的协作势必产生新的流程,不仅包括审批流、工作协作这样的日常流程,还有一些没有被定义的流程。随着变化的发生,新的组织形态已经潜移默化地在我们身边产生,这样的组织具备新的架构、新的成员、新的协作、新的流程,可以称之为“超级组织”。

从个体层面,超级组织下员工的创造力被不断激发,企业判断员工的优秀标准,不再仅是知识储备、学校学历,而是提供创新思路、解决复杂问题和推动变革的能力被放在了更为关注的位置,而这样的个体我们称之为“超级个体”。

这是一个超级个体诞生的年代,他们的能力产出、在组织里的作用,会远远大于过去的十年。以个人为中心,让个体发挥战斗力的企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未来的B端设计将呈现出“B端C化”的局面,更多的设计将逐步为个体服务。

下面将结合钉钉的实战案例,探讨B端设计趋势中,如何利用个性化设计帮助个体提升用户价值:打造个体形象、满足个体情绪价值、增强个体自信。

趋势1:打造超级个体个性形象

企业的成功不仅依赖于高效的工作流程和团队协作,更在于公司内部每一个成员的独特性与个性。每个人都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螺丝钉”,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工作中展现出自我,不同的背景、性格和风格为团队带来了丰富的多样性。

例如,不同的穿着风格是员工个性的重要体现。在一些企业,员工可以自由选择他们的着装,而不是遵循一套严格的着装规范。这种自由不仅让员工感到舒适和自信,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试想,一位身穿休闲服装的设计师,或是一位穿着正式西装的金融分析师,他们的服装选择能够体现出各自的职业特点与个性,使得工作环境更加多元化。

设计实践:动态头像

以往,大家对钉钉的印象往往是沉闷和严肃的。然而,在新的商业环境中,我们希望为用户带来更为舒适和轻松的体验,并且关注每个个体的独特表达。

头像是个体展现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我们几乎很少看到两个人设置相同的头像,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为了强化这种独特性,钉钉推出了动态头像设置功能。

动态头像可以让员工更极致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力,同时有趣的动态头像可以引发同事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增加互动,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设计实践:个性资料页背景

如果说头像是个体的「自我形象」,那个人资料页就是个体的「个人说明书」,一个吸引人的个性资料页背景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这种视觉吸引力会促使大家更主动去浏览和互动。

个性资料页背景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用户的社交体验,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展示自我。

趋势2:个性化满足个体的情绪价值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已经成为常态。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常常忙于繁琐的任务,往往感到自己的时间被机械化的工作吞噬。这种琐碎的工作方式不仅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还让我们的心理感到疲惫不堪。尤其是当我们身处一个沉闷、单一的办公环境时,这种沮丧感更是被放大。

想象一下,早晨踏入办公室,四周是冰冷的墙壁,昏黄的灯光,员工们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脑屏幕,仿佛每个人都被困在了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到无比压抑,工作成为了一种机械的重复,缺少了创造性和活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思维变得迟钝,创意也逐渐枯竭。相反,只有沉浸在美好的事物中,借助情感的共鸣和心理的放松,可以为创造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土壤。

设计实践:启动图标

每个公司的装修风格和办公环境都各有特色,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文化,反映了公司的价值观与追求。钉钉的启动图标就类比公司的门头,是员工开启新一天工作的第一感受。自钉钉从上线以来,启动图标一直以蓝色为主色调,简单的颜色给人沉稳、内敛的印象。

随着个体不断被强化,我们希望个体在创作时能够展现出大胆和突破的精神,追求不被界定的可能性。在一个小小的启动图标上,通过采用不同的材质、颜色、风格去重新定义“无限可能的钉钉”,也是对个体的一种激励。

这样不仅能为用户创造一个更加愉悦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还能在看到吸引力十足的图标时,促使他们更频繁地使用,从而激发出新的创作灵感。此外,未来钉钉将开放投稿入口,用户可以提交自己设计的钉钉图标,并将其上线到平台上。欢迎大家一起参与DIY创作!

设计实践:个性主题

如果说钉钉启动图类比企业门头,那钉钉的皮肤主题就相当于员工的办公间。每个员工都有不同的喜好和爱好,这导致他们对工作环境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更喜欢简约、干净的办公空间,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更倾向于充满色彩和装饰的创意空间。

和个性的启动图标一样,我们为用户打造了一系列丰富的主题皮肤。用户在一个符合自己风格和喜好的环境中,会更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这种积极的参与态度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

趋势3:突出个性,增加自信

自信是创造力和执行力的源泉。当每个人的闪光点被看见并被重视时,他们会感受到来自团队和组织的支持,这种认可是建立自信的基础。自信的提升可以激励员工更大胆地探索创新,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在工作中激发出更高的创造性。同时,自信也增强了个人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感,让每个团队成员更愿意主动承担挑战。

设计实践:个人认证

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独特价值与潜力。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认可,而展现自己的成就和特长,恰恰是获得这种认可的有效途径。

在这方面,钉钉希望为每个个体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能够展示自我,分享自己的荣誉与成就。这不仅有助于塑造个人形象,同时带来的自信感也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更高的创造性和执行力。目前钉钉已支持进行职业和学历认证,接下来还将支持专业和荣誉认证。让每个闪光点都被看到、被重视。

设计实践:个性MBTI

协作并不是标准化的,不同类似的人在一起协作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 对外倾型(E)的同事更喜欢面对面交流,而内倾型(I)的同事可能更倾向于书面沟通。
  • 情感型(F)的同事可能更注重人际关系,而思维型(T)的同事则更关注逻辑和事实;
  • 直觉型(N)的人可能擅长从大局出发进行创意构思,而感觉型(S)的人则在具体细节上表现更好。

认识到每个人的思维和工作方式都是不同的,有助于培养团队中的心理安全感和认同感,让大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结语

随着超级个体的崛起,B端产品不再仅为企业服务,也为个体服务,逐渐出现“B端C化”的趋势。伴随这种趋势,在未来,在B端设计中会更加注重个体的个性化设计,来为个体塑造个性化形象、提供情绪价值、增加自信。

钉钉作为一款企业级沟通和协作工具,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十年来钉钉一直与我们服务的客户一同成长,从超大企业到中小企业,再到每一个超级个体,我们的关注点始终围绕着他们各自独特的体验和需求。因为我们深知企业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取决于各类用户的体验。

以上是本期带来的B端设计趋势之个性化篇。

接下来,我们还将从风格质感、板式两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B端设计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钉钉用户体验】,微信公众号:【钉钉用户体验】,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钉钉图标再怎么好看,也不会吸引用户主动打开,毕竟,打开就是牛马

    来自浙江 回复
  2. 标题打的B端 结果内容放的全是C端的设计 牛头不对马嘴

    来自福建 回复
    1. B端功能趋于饱和,未来应该开始注重用户体验了

      来自江苏 回复
    2. B端还真不太注重用户体验, 快速开发,高效好使才是王道

      来自广东 回复
    3. 11

      来自广东 回复
    4. 同意hhh

      来自上海 回复
    5. 你这喷子,你是不是不知道钉钉这款产品本身就是B端产品?笑死了。。。。。

      来自广东 回复
    6. 钉钉本质上是一款B端(Business)产品,但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也覆盖了C端(Customer)用户。以下是具体分析:

      ​产品定位与核心功能
      钉钉由阿里巴巴开发,最初定位为面向企业的办公协同工具,核心功能包括考勤打卡、审批流程、任务分配等,旨在提升组织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其用户群体以企业员工、管理者及教育机构为主,通过解决企业间接需求(如流程规范化、团队协作)实现商业价值。

      ​用户群体的双重性
      尽管钉钉主要服务于B端组织,但其功能(如即时沟通、日程管理)也被个人用户广泛使用。例如,员工通过钉钉进行日常沟通、考勤等操作,这些场景具有C端产品的使用特征。不过,这些个人用户的使用行为仍服务于企业整体需求,属于B端产品的延伸。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钉钉的商业模式以服务企业为主,通过提供定制化功能模块、PaaS平台(如开放应用开发接口)等方式收取费用。其营销策略虽包含吸引C端用户的元素(如节日活动、社交功能),但核心目标仍是增强企业客户的粘性。

      ​与典型C端产品的差异
      相比微信、淘宝等纯C端产品,钉钉更强调功能性和效率优先,界面设计简洁克制,且需适应企业复杂的组织架构和流程。例如,其审批流程需多级确认,而C端产品通常追求操作极简。

      总结:钉钉是以B端为核心、兼顾C端场景的企业级产品。其设计逻辑、商业模式均围绕组织需求展开,个人用户的使用场景仅是B端功能的延伸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6308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你说你会写产品需求文档,我信!但是肯定写的不好,不服看看别人的。
专题
1993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如何通过广告模式来进行商业化流量变现?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广告变现的思路。
专题
1541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金融风控体系的设计指南。
专题
1477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协同办公场景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协同办公产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协同办公产品的设计思路。
专题
18121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ndroid和iOS在产品、设计、交互等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