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管理,每个管理者都该了解,如何建立自己的AI领导力

同道说
0 评论 3124 浏览 3 收藏 16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正迎来深刻变革。AI的融入不仅重塑了企业的运营和业务模式,还重新定义了管理者的角色与领导力。文章通过分析AI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了管理者如何在AI时代提升领导力,实现人机协作,最大化员工创造力,同时强调了伦理与安全的重要性。

昨天,Qwen 3刚刚发布,各种的霸榜、刷屏。

今天,小米的大模型「Xiaomi MiMo」又横空出世。

Qwen 3,不出意外的全面超越DeepSeekR1、OpenAI-o1。

Qwen3 采用MoE架构,总参数量 235B,激活仅需 22B。其中参数量仅为 DeepSeek-R1 的 1/3,成本大幅下降,性能全面超越 R1、OpenAI-o1 等全球顶尖模型。

在官方的测评中,Qwen3 创下所有国产模型及全球开源模型的性能新高:

  • 在奥数水平的 AIME25 测评中,Qwen3 斩获 81.5 分,刷新开源纪录;在考察代码能力的 LiveCodeBench 评测中,Qwen3 突破 70 分大关,表现甚至超过 Grok3;
  • 在评估模型人类偏好对齐的 ArenaHard 测评中,Qwen3 以 95.6 分超越 OpenAI-o1 及 DeepSeek-R1。

Xiaomi MiMo,也不出意外的各种超越。

在数学推理(AIME 24-25)和 代码竞赛(LiveCodeBench v5)公开测评集上,MiMo 仅用 7B 的参数规模,超越了 OpenAI 的闭源推理模型 o1-mini 和阿里 Qwen 更大规模的开源推理模型 QwQ-32B-Preview。

当下,各路大模型百舸争流,万紫千红。但是,从对全球科技市场和产业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角度来看,DeepSeek毋庸置疑,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就像奥运第一块金牌的意义,就像我们永远记得许海峰一样,虽然后面又获得了342枚金牌。

马克·安德里森——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说“DeepSeek的发布是中国经济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最近这几年很多企业也一直研究AI。但是受大模型的限制,AI应用的门槛和成本比较高,企业不敢用。所以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AI的霸权,中国迅速地进入了一个AI普及的时代。

01  斯普特尼克时刻

DeepSeek好在哪呢?这组数据大家都听过或者看过,DeepSeek是开源大模型里面参数量最大的,而价格只有OpenAI的3%,557.6万美元的单次训练成本,有全量的训练数据,还有上下文长度约10万字,是比较长的。

总结来看,

  1. 第一是更便宜,训练成本更低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调用API的成本也降低了。
  2. 第二是推理能力更强,因为通过强化学习的方法,使得模型的推理能力比较强,所以它在推理能力方面超越了OpenAl o1推理模型,所以是更智能了。
  3. 第三是更开放,它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开源协议,允许第三方进行商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外的厂商都要接入它。还有一个,它的中文理解是大模型里最好的。

我们总结为更便宜、更智能、更开放和更本土。

如果从创新点这个角度来看,DeepSeek有几个创新:

一个是工程创新,比如说它的编程语言是PTX语言,它是介于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之间的,它的优势是更好地控制硬件的资源,这是它成本低的原因。

第二是算法创新,包括大家熟悉的混合专家模型,还有强化学习算法。

第三是管理创新,相信大家看过这样的文章——梁文锋坚持没有用外部资金,通过自有资金,沿着梦想继续推进,人不多,只有150-160人,组织是扁平的,招的都是顶尖的年轻人。我想他今天的成功也有管理创新,跟今天“AI+管理”的话题是相通的。

通过一个多月,DeepSeek在2C上已经有2.5亿用户,是最快突破3000万日活用户的APP。在2B端里,构建了全产业链的生态,不只是云厂商接入DeepSeek,芯片厂商、软件厂商也接入它。

总结来讲,DeepSeek的“一流产品+低成本+开源”的全新模式,使得无论企业也好,还是个体用户也好,都在用它,DeepSeek确实是开启了AI普及的时代

02 AI重塑企业管理

AI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我们来看第三方的观点。

  • 哈佛认为:AI时代,它正在重塑商业模式,会改变企业的运营,会重新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Gartner认为:AI在重塑企业的应用。
  • DeepSeek认为:AI时代的企业管理本质是构建“数字神经中枢+人类战略智慧”的混合智能体。

我们也在思考AI带来的管理变革。

运营创新层面,过去是基于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有了AI之后,是基于数据的智能化和动态优化。

业务模式创新层面,体现在产品服务的创新、生态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现在有个说法叫“AI原生商业模式”,比方说AI的创意经济、AI可以自动发明药物,这些都是AI带来的变革。

管理创新方面,包括组织、人才、文化和领导力,未来组织会更扁平;人才过往是关注人才梯队,现在更加关注人才密度;在领导力方面,过去是基于经验决策,未来是基于数据驱动的决智能策。

我们来看几个具体场景:

在重塑运营这一层里面,要从「流程驱动的自动化」转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过去是标准化、自动化,到未来是数据驱动的动态优化。

过去是人+自动化工具,即使没有AI,我们通过规则自动化也实现了多个场景的自动化。比如在财务共享里面审单、记账、对账是可以通过流程自动化的。

未来是智能体+人,大部分工作智能体解决了,但人负责协调,还有一部分还是人机协同,但方式发生改变;过去是单一任务,未来是复杂任务,我们要重新思考审单、记账、对账等场景里面如何应用新一代的AI技术。

在重塑业务模式方面,要从「传统模式」转向「 AI 原生商业模式」。过去是“人创”产品,现在是“智创”产品;过去的模式是B2B、B2C,未来是A2A、A2C,可能我的客户是一个Agent,我的供应商也是Agent,智能体和智能体之间互相打交道。

A2C里萝卜快跑就是典型的智能体2C的,通过移动APP,一辆车自动驾驶到你身边,整个过程没有人员,它就是智能体在调度。

还有从中心化的链主生态到去中心化的多元生态,DeepSeek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整个产业链所有的链主都接入它,它成为一个多元生态。

在管理创新里面重塑决策,管理者要从「经验决策」转向「智能决策」。过去是通过人的经验来进行决策,未来是AI数据驱动的决策。

所以要转变思维,从人治思维变成AI+管理思维;支撑我们的就是支持预测分析的智能体;过去是主观判断,未来是AI推理辅助决策,我们在风险分析、预算还有绩效评价的时候,可以让智能体发挥参考作用。

这些就是我们看到的AI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化。

03 AI重塑下管理者的AI领导力

AI影响这么大,对每一个管理者都会产生影响。

变化一,管理者要从「经验驱动」转向「AI智能驱动」。

AI不只是工具,而是新质生产力,是管理决策的新引擎。

过去是人治思维,未来是AI管理思维;过去是记录系统,未来是智能体的预测分析;过去是主观判断,未来是AI推理辅助决策。

在我们每一个企业里头,能够用AI替代的或者能够用AI辅助决策的,你要尽量地使用AI。这是第一个变化。

变化二,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管理者要从「指挥者」变成「协调者」,甚至愿景领导者。

AI让组织结构更加扁平,管理者要学会去中心化领导、愿景领导。过去是金字塔式,未来我们要消除中间层。

很多传统企业过去是刚性组织,未来应该是DAO,就是去中心化的敏捷组织。过去管理者是指挥者,未来是协调者,甚至是愿景领导者。

变化三,管理者的核心任务不再是「指挥员工」,而是「让 AI+人协作,最大化员工创造力」。

AI让知识工作者更高效,管理者要重新定义人才管理。管理学100年来的理论证明,过去我们人是依附于产线,现在和未来我们人更多依附于自己。

过去我们是依靠传统的知识,要自己去搜索、去找,现在AI替代了,未来就是人要创造新的知识。过去强调人才梯度,未来强调顶尖人才密度。过去是单兵作战,未来是智能体和人协同作战。

变化四,AI不只是提升效率,而是要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管理者要学习AI如何去创造新的竞争力。

AI让企业管理者需要“AI原生商业模式”的思维。过去是数字化转型,未来是智能化转型。过去是传统经济或者平台经济,未来是智能体经济。

比如在工厂里头的物理机器人,在我们很多企业里的数字化平台,都会演变成为一个智能体生产力平台。过去是传统模式,未来是AI的订阅模式,在软件行业是SaaS模式。

变化五,AI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提升,还有潜在风险,管理者要建立AI的伦理和安全机制。

我们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正在关注的ESG,可以把AI的伦理也加进来,这样就会更好。

当然,AI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变化,AI会取代标准化、重复性高、数据驱动的任务,比方说机械化劳动、数据分析类工作、代码编写、驾驶类工作等等,但是因为AI的出现,我们管理者会释放更多的时间去创造新的知识。

我想还会有很多很多的变化,但是不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人类有真心,而AI没有。人类有直觉与创造力、复杂决策与领导力、情感与信任、道德与伦理等等,这些都是真心的体现,而AI永远不可能有。

即便是有,那也是数据计算出来的,是假的。比方说遭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类拥有直觉和领导力,而AI只是根据算法和数据计算与决策。

又比如AI问“你最近好吗?”它不是真正地处在你的处境以及你的经历和心理的感受,而是根据数据选出来最可能让你感到满意的和能够理解的一个句子。

当然这些不变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真心,就是我们能够把内心无尽的宝藏发挥出来。

作为一个管理者,在这里还有几点建议:

  • 第一点,拥抱AI,放下AI。我们既要尽可能地使用AI,但是你也要给自己安静的时间,放下AI,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第二个建议,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教导弟子“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要立志,立志成为一个善用AI,成就他人的人;勤学,我们不仅要学习AI知识,学各种各样的知识,我们更要勤奋学习圣贤之学,做一个高维的人,一个高维的人才能提出好问题;改过,有过就改,无过加勉;责善,责团队之不善,责自己不善,如此这样,你的这颗真心就会更加纯粹、更加坚定,你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 最后一个建议,我们管理者要有“三力”——心力、体力、脑力。AI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脑力,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体力,但是我们最重要的是在AI时代要提升心力,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同道说】,微信公众号:【同道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20631人已学习19篇文章
好的权限系统可以明确公司内不同人员、不同部门的分工,便于管理等优势。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后台权限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37860人已学习22篇文章
复盘是产品经理和运营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专题
1289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私域流量”概念火爆的背后,既有企业焦虑,也有赛道风口。而巧的是,在线教育同样面临增长获客难的问题。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在线教育行业如何做私域运营。
专题
1161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情人节的营销思路。
专题
5258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现在业内很多人都强调产品思维,但它到底是什么?又有何用武之地呢?
专题
13687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以To G领域为例,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分享TO G产品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