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抽象了,文章被NotebookLM变成播客

王智远
0 评论 446 浏览 0 收藏 8 分钟
🔗 B端产品需要更多地依赖销售团队和渠道合作来推广产品,而C端产品需要更多地利用网络营销和口碑传播来推广产品..

谷歌的AI工具NotebookLM的最新升级,不仅支持中文,还能将文档、网站链接、视频音频等一键转换为播客,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本文将带你探索NotebookLM如何将抽象的文章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播客节目,以及这一创新如何改变我们获取和消化知识的方式。

五一不卷,写点轻松愉快的。

4月30号,谷歌把自家的AI工具NotebookLM做了个全新升级,他们宣布这款工具现在支持中文了。

有些朋友对这个产品不了解,简单讲,你只要上传各种文档、网站链接、YouTube视频音频等等,AI就能帮你一键总结,还能把内容直接变成播客,随时随地边听边学。

之前因为太忙,只在朋友圈发了个消息告诉大家这个信息差,然后,就没时间写详细介绍了。

其实NotebookLM去年刚出来的时候就火了一把,因为它能把文档转成播客这种形式特别吸引人,但那时,只支持英文,所以,国内用的人不多,除非你是做国外内容的,或者特别感兴趣才会去试一试。

这次更新后,它支持了50多种语言,包括法语、西班牙语、印地语、土耳其语等等,几乎覆盖了所有常用的语言。

我亲自体验了下,把昨天写的文章:《通义会成为生活连接器吗?》导出成了PDF上传给它。结果,不到2分钟时间,秒成播客。

注意:它不是照着稿子读,是理解后讲出来,语音自然度、语调流畅性、语气停顿都非常接近真人播客水平,内容准确性也非常高。

不过,它那个「网页版、Qwen」的发音,好像隔壁我大爷,哈哈。

不信你听一下,俩AI播,像说相声一样:

最让人意外的是,在播客结束后,它还对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且还留下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是:

在你看来,不管通义作为一个助手、一个生产力工具、一个平台,还是未来的生态链接器,你觉得哪种在你的生活、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简直太精彩了。

我想,可能技术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取代人类思考的过程,而是,以一种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将知识无缝融入生活中。

那这么棒的产品,到底怎么用呢?很简单,三步走:

  1. 访问NotebookLM官网(https://notebooklm.google/;
  2. 上传文档或输入链接;
  3. 点击“生成”按钮,几分钟后就能生成中文播客。

首先,打开网址之后,左边我们可以添加文件,支持的文件类型有:PDF、.txt、Markdown、音频(比如mp3),还有Google云端硬盘(Google文档/Google幻灯片)、链接(网页/YouTube)、粘贴文字(复制的文字)等。

添加完文件之后,中间的“音频概览”功能,就是让两位AI主持人生动地进行讨论,来总结来源的关键内容;如果生成的播客还是英文的,可以在右上角的「设置」中找到「输出语言」选项,改成中文就行。

除了可以直接将文档一键转换成播客外,在中间的聊天区域,还能对文档进行提问,就跟腾讯IM的知识库一样。

另外,还可以将文档内容一键转换成思维导图,整体的内容准确性非常高,而且总结得非常详细。

我自己搜了一下NotebookLM的技术背景,发现它背后的底牌还挺硬。

它是基于谷歌最新的Gemini 2.0模型打造的,而且这有多模态理解能力——啥都能看懂,文字、图片、表格甚至音频视频它都能处理。

最夸张的是,它支持高达100万tokens的上下文长度,说白了,你可以塞一本厚书进去,它也能「吞得下」,还能跨章节分析,不像以前AI只能看个片段就瞎猜。

在语音这块儿,它用的是Google自家的WaveNet技术和SoundStream编解码器,说实话,我第一次听的时候还以为是真人录的。

传统做播客得多麻烦?写稿子、找人录、后期剪辑,一套流程下来费时又费力。现在,上传文件+点一下“生成”按钮=搞定。就这么简单。

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我真的觉得这个功能太香了。

自媒体人、老师、研究人员这些群体,完全可以把专业内容一键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播客节目。

还有一点,它解决看资料的问题,以前我们看文档、读论文,动不动就得埋头苦读几个小时。现在不一样了,上传完文件,AI就能把内容变成一档生动的播客。

走路听、健身听、通勤听,随时随地学东西,知识不再只属于书桌前的那几个小时,而是渗透进生活的每个角落。

更绝的是,它能把复杂的内容讲清楚。

我经常看一些AI相关的行业报告,有些内容真的看得脑壳疼。倒不是说作者不专业,很多时候,是因为报告本身就带着很强的学术性或官方口吻,术语多、形容词堆叠、逻辑绕来绕去,读起来特别费劲。

现在好了,直接丢给NotebookLM,它不光能帮你总结清楚,还能直接生成音频,我就坐在那儿听着就行,像两个人在聊天一样,把一堆复杂的概念掰开揉碎了,轻松多了。

所以,我觉得,这不只是一个工具更新那么简单,更像是获取知识的方式被彻底重新洗牌了。

以后可能再也不用靠死记硬背去学东西了,AI会帮我们“消化”知识,而我们只需要专注在思考和创造上就行了。

真心希望国内的大厂也能早点做出类似的产品,让更多人可以轻松地接触知识、理解知识,甚至爱上学习这件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王智远】,微信公众号:【王智远】,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63116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你说你会写产品需求文档,我信!但是肯定写的不好,不服看看别人的。
专题
1278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用户运营中,拉新往往要比做好用户留存所花费的成本要高,但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会让用户在某个过程中流失掉,应当如何规避与注意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流失预警。
专题
1240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精细化运营、抓住老用户、提升用户复购,则将是品牌需要着重留意的地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提升复购率的N种方法。
专题
1556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分析报告写作指南。
专题
13372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经理数据分析方法论。
专题
53736人已学习19篇文章
让我们来看一下Axure的高端操作:用Axure实现游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