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用户的取消视为一次“妙手回春”的机会

1 评论 1659 浏览 5 收藏 12 分钟
🔗 B端产品需要更多地依赖销售团队和渠道合作来推广产品,而C端产品需要更多地利用网络营销和口碑传播来推广产品..

在电商平台,用户支付成功后取消订单或申请售后是常见现象,这给商家带来了“遗憾”的损失。然而,这也可以被视为一次“妙手回春”的机会。本文将分析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在用户取消订单时的应对策略,探讨如何通过精准把握用户取消订单的原因,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挽回用户、促成交易的目标。

在电商平台,用户支付成功后,取消订单或者申请售后,是非常常见的场景。

用户可能出于各种原因,包括价格不满意、地址错误、物流太慢、商品质量不行、不想要了、买错了商品等,最终觉得取消订单。

但对于平台和商家来说,这都是一个“遗憾”的损失。

为啥说是遗憾?

因为要促成一单交易并不重要,需要给用户呈现他想要的商品,介绍足够吸引人的买点,引导用户下单,提供便捷的支付体验,让用户快速完成支付……完成前面这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后,本来只需要发货,等用户收货,订单即可完成成交,却在最后一步功亏一篑。这肯定是十分可惜的。

换算成产品步骤上的流程转化率,相当于经历了电商到达率、商详转化率、下单转化率、支付转化率后,倒在了最后一步成交转化率(支付成功到最终成交)。

所以,与其费尽心思的优化前置漫长的流程,不如在最后一步想想方法,是不是可能实现真正的“妙手回春”。

根据数据显示,主流电商平台,大盘的支付后关单率在10%左右。但这不同类目差异也比较明显,像高客单价或非标品(如服饰、电子产品)的退款率可能更高,可达20%-30%。尤其是鞋服类目,用户买回来尝试的心理因素,会导致退货率较高。

但是,这里面也不是毫无解决方法,重点还是对症下药,在不同的节点、基于不同的原因,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统一的目标——留住、挽回、成交。

我们可以先看看淘宝的策略。

淘宝会在订单列表页深度展示商品的卖点,比如XX人抢购。正常而言,这种信息一般会在商详、下单流程展示,刺激用户尽快下单转化。

但在订单列表页还展示这个信息,而表明只要还没成交,我都会持续暗示用户,这个商品有多好,有多抢手。

随后,如果你选择取消订单,并选择原因成功取消后。淘宝会非常丝滑的给你推荐关联商品,也就是说淘宝认为你取消订单,是对当前商品不满意,那我会快速给你推荐相关商品,而且你可以直接在推荐列表点击下单支付,全程路径极短,转化相当高效。

那如果还有一个可能性,你不是对当前商品不满意,取消后你还想买当前订单,淘宝依然在取消状态的订单详情页中放了一个“再买一单”的入口,依然是极短的路径,用户点击即可快速下单支付。

综上所述,淘宝的策略是先暗示你,在你选择离开后果然给你推其他商品承接,并尝试是否可以最快的方式再转化。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京东的体验。

在京东的体验中,如果你现在取消订单,必须选择原因。

这时候,如果你选择优惠相关的原因,比如漏用或者少用了优惠,可以明确是优惠券还是红包等。如果是因为地址、电话填写错误,则可以快速选择修改订单。相当于,深入了解你为什么取消订单,并逐步提供对应取消原因的解决方案。尽量让你直接解决核心问题,而不是取消订单,毕竟你取消后是否再重新下单支付,谁也没法预料。

同时,底部还有个默认开启的“加入购物车”,也就是说订单取消后,商品自动加入购物车,后续如果商品有降价或者其他变化,可以在购物车中继续营销用户。

如果你确定取消订单,京东还会通过当前商品的卖点挽留你,比如告诉你当前已享受多少优惠,取消订单相当于放弃优惠。当前商品好评率多高多高,取消了相当于放弃了一个优质商品。这是一种无成本的挽留方式。

最后,如果你取消订单成功,和淘宝不一样,京东侧重通过优惠吸引用户再转化。因为你取消订单,原先订单使用的优惠券自然会回退,这时候京东会告诉你新的优惠券到账了,其实就是被回退的优惠券,并引导你继续使用优惠券。在京东的视角中,虽然你取消了订单,但你可能是对商品不满意,优惠大家都是喜欢的,所以我通过优惠引导你继续购买其他商品,依然能够转化。

或者,如果你对原先商品不满意,还可以通过原先商品对应的榜单,看看是不是想选更优质的、排名更高的商品。

综上所述,在京东的策略中,会尽可能明确取消订单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如果提供不了解决方案,就尽可能的挽留,实在不行先加到购物车也可以。取消后更多认为是因为商品原因,因此着重通过优惠和榜单吸引再转化。

最后,我们来看看拼多多的体验。

拼多多和淘宝、京东体验类似。

首先,在产品交互设计上,拼多多不像淘宝和京东,把“取消订单”放在底部按钮,吸底展示,而是把它放在页面中间,且用灰色字体展示。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取消订单”按钮变得不那么显眼,“不太好找”。

这种交互上的小设计,自然会增加用户取消订单的成本,也就降低了操作的概率。站在用户体验角度,肯定是不太好的,尤其是对有明确操作需求的用户。这也比较符合拼多多一贯的设计理念——高效优于体验。

而后,在你取消订单后,页面会展示优惠即将过期的信息,并通过倒计时给人“紧迫感”。主要目的是告诉你,虽然订单取消了,但是订单的优惠还可以使用,再不用就没了。

并且,页面上提供再次拼单的入口,点击即可快速提交订单支付,跟淘宝一样,用极简路径提高转化效率。如果你没有支付,还会弹窗展示优惠信息以及过期倒计时,刺激你尽快支付。

综上所述

拼多多的主要策略是弱化入口,增加取消订单的操作成本。并主打金额上的优惠,通过优惠的紧迫感刺激用户再次转化。

结合各方策略,在挽留用户取消订单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产品方案:

1. 还未操作取消时

首先,可以通过订单享受的优惠、商品抢购人数、好评人数等暗示用户,降低用户取消订单的心理欲望

2. 操作取消时

用户操作取消时,可以先明确原因,

  • 如果是优惠原因,比如买后商品降价了,这时候可以提供价保功能,让用户一键申请价保即可,无需关单,也不吃亏;
  • 如果是地址原因,比如用户的地址填错了,可以提供修改地址功能,用户无需关单重新购买;
  • 如果是物流原因,比如发货太慢了,可以提供发货慢就赔的营销方式,给用户一点赔付小红包;
  • 如果是商品原因,比如用户对商品不满意,可以给用户快速推荐新的商品。

如果是其他运营或者用户坚持取消,一是可以发送新的优惠,比如当前不关单,给你一张5元的优惠券,下次即可使用,既挽留用户,有提升复购率;二是可以引导用户将商品先加入购物车,后续当商品在购物车中有降价等情况时,可以再营销召回用户。

3. 已经取消后

在用户取消成功后,可以针对这笔订单已经享受的优惠,引导用户继续下单享受优惠,并通过提供快速下单入口,方便用户高效快速的完成下单支付,也更有利于转化。

在不同的节点下,深度挖掘不同原因,提供不同的工具,最终构成层层递进的策略,精准落地。

这才是“妙手回春”的妙。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小球】,微信公众号:【产品小球】,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不同的节点下,深度挖掘不同原因,提供不同的工具,最终构成层层递进的策略,精准落地。这句话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已经概括了很多情况的秘诀了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587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从0-1搭建A/B Test。
专题
18204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签到功能是培养用户习惯的好办法。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签到功能的设计指南。
专题
16567人已学习15篇文章
产品经理的许多工作都需要使用数据来进行辅助,如:利用用户使用数据为后续的产品迭代提供依据、如何向上级领导汇报产品成果、如何做精细化的运营活动等。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埋点方案的撰写。
专题
1514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营销自动化是一个可用于自动执行营销任务的工具。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自动化营销平台。
专题
1242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精细化运营、抓住老用户、提升用户复购,则将是品牌需要着重留意的地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提升复购率的N种方法。
专题
1630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做用户调研是一项很重要的过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