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焦虑消费绑架的年轻人,消费后也从未停止焦虑

0 评论 6466 浏览 5 收藏 18 分钟

编辑导语:现如今,年轻人越来越焦虑,无数的社会话题使得年轻人还没有到达那个年纪,就已经开始想着该怎么办。于是焦虑引导着他们消费,购买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东西。被焦虑绑住的年轻人,该如何走出怪圈?

最近很多朋友和我聊着35岁的状态。他们眼里的35岁是这样的:背着房贷花钱小心翼翼,家里有只吞金兽嗷嗷待哺,隔三差五陪父母去医院检查身体,工资总比不过身边好友,心里迷茫着35岁还好不好找工作。非常的丧。

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有一组数据,在成人年龄区间内,18-34岁的青年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最大。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焦虑程度会逐渐下降。而在美国国内的调查情况也类似,25%的青少年和20%的成年人会有焦虑。焦虑真实存在于年轻人的心里。

某APP上关于35岁的问题

同时,社会话题有无数种角度,引出人心里的焦虑。比如“35岁了,还要在招聘平台找工作,丢人吗?”、“不要因为父母的不努力,葬送孩子读名校的机会”,这类引起不适的话题往往会伴随产品或服务销售。

焦虑引导消费,对于商家来说,一直是个好策略。年轻人应对焦虑的最常见方式之一就是消费,或是报班补课、或是暴饮暴食。

一、年轻人在为哪些事情焦虑?

我在身边小范围做了一个调研,了解一下身边年轻人焦虑的原因。调研的结果相对集中在下面三个点:

  • 自身体能下降。
  • 家庭责任变重。
  • 工作地位不稳。

体能下降的现象包括:心脏会间歇性不舒服、颈椎和腰椎会有轻微突出、精神状态不饱满、熬夜能力变弱等等。

家庭责任变重的感受包括:父母逐渐退休收入变少也需要被照顾、成立自己的家庭背上房贷、宝宝出生增加了更多开销。

工作地位不稳,其本质是可替代性强。而再往里追一层是,经验壁垒在变薄,导致可替代性变强。这是很多人会忽视的一个现象,我们展开聊一下。

大部分年轻人会有Peer Presure(同辈压力),他们把眼光看向身边的人,去和身边的同龄人比。

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经验给个体带来的壁垒已经越来越薄。创业公司的CEO越来越年轻。后浪汹涌。

上周我在花木路的肯德基等人,隔壁桌坐了两个大概初中年纪的小朋友,一边头也不抬的啃鸡翅,一边兴致勃勃的讨论基金。

细听了一会,小朋友并不是讨论基金里赚多少亏多少,是在讨论基金涨跌的可能原因。

大部分行业(医生、科研人员等小部分行业除外)所谓的经验壁垒,正被互联网一点一点的击碎。现在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

  • 没有任何算法经验的工科生,在Coursera上看看吴恩达的机器学习课程,大致都能了解机器学习在干什么;
  • 觉得本校老师讲得不好,可以网上找到专项名师的在线课程;
  • 想看看名校学生一般学什么,MOOC上清北复交浙的课程随便你选,Coursera上MIT、Yale的课程随便挑。

20年前,父辈获取信息还完全靠书本,社会基础设施不支持经验丰富的老师传播知识。当今,基础设施的成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多了。相对地,焦虑也更容易蔓延了。

二、年轻人正在用消费对抗焦虑

从话题传播的角度来说,话题本身需要有特定属性,能够调动用户的情绪。例如喜悦、舒适、悲伤、紧张、焦虑、恐惧。

  •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这部记录片探究了人消费的动力是什么?结论是恐惧是一切消费的元凶。而适度的恐惧就是焦虑。回到我们前面说的三个点,可以看看会有多少恐惧相关的消费场景。自身体能下降:医疗、养生、保健、保险(因为恐惧死亡)。
  • 家庭责任变重:学区房、养老社区、保险、补习班(因为害怕身边重要的人过得不好)。
  • 工作地位不稳:知识付费、职业培训。(因为恐惧贫穷)

1929年美国心理学家怀特·坎农提出了很著名的一个理论,Fight or Flight(打或者逃)。

自主神经系统示意图,包括头部、躯干和四肢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图源:网络。

在面临生存威胁的时候,自主神经里的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跃,调动身体系统逃避或攻击危险源,也就引起了“打或者逃”的反应。

打,就是采取行动去对抗威胁和恐惧,也就是卷;逃,就是放弃抵抗,远离恐惧,也就是躺平。那么人是怎么决定要打还是要逃的呢?

认知心理学里提到,人在面临危险时产生的恐惧会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糟糕的现实,二是人对现实糟糕程度的主观判断。

人体自身做出判断之后,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而对于依靠焦虑赚钱的商家来说,他们并不希望用户躺平。躺平了谁买保险,谁买学区房,谁去知识付费呢?这时候,所有的内容、广告会这么做。

引出你的恐惧,反复提醒你的恐惧,但会注意恐惧边界控制。给出一个解决方案缓解你的恐惧。

恐惧边界控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威胁完全可控,人是不会有任何恐惧的想法。也就不会产生恐惧相关的消费。而威胁完全失控,人恐惧到极点的时候,是会想要逃避的,这时候即使产生消费,也和恐惧无关。

所以你看到的,引起你恐惧的内容大部分不会让你彻底绝望。而是以不同的表达方式传递着同一个信息:别放弃,只要氪金,你能行,你能赢。这时候,大量的消费就滋生。害怕恐惧的越多,焦虑越多,消费也就越多。

三、消费真的缓解了年轻人的焦虑么?

有,但只是在下单的那一瞬间。因为,大部分焦虑都不是依靠单纯的氪金能够解决。氪金给你带来的可能是把神兵利器,也可能是破铜烂铁。你在为战斗信仰充值之后,不一定如你所愿。

一方面因为世界上还存在一类人叫不良商家,比如买了课程,发现老师讲的比自己还水;另一方面大部分人氪金之后,斗志输给了安逸,比如办了健身卡就去了一次。

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厌恶,人往往冲动消费。人因为焦虑和恐惧产生消费,第一目的不是为了提升自己,过得更好,因为这属于思考过后的结果。

恐惧消费是身体本能反应,第一目的是尽快安抚交感神经,让交感神经不那么紧张。公众号里制造焦虑的软广、论坛抖音里制造焦虑的内容,这些都会刺激到人体的交感神经,进一步会影响到大脑对威胁程度的判断。

这时候我们会进行冲动消费,通过消费去安抚自己,进行短暂的自我欺骗。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消费者是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为周到的服务买单的。但是付费获得了优质内容,就像氪金获得了神兵利器。

假设你是个狙击手,纵使有全世界最好的狙击枪,你也得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射击技术。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脑冷静思考后决定买单的产品,他们会更有意愿和动力去发挥产品的价值。甚至这些人也会免费的为优质内容去宣传推广。

四、和焦虑和平共处的几招

焦虑是人重要的情绪,没有谁可以完全的剥离焦虑。而科学界也给出了很多应对焦虑的方法。我们从身体行为和心理建设两方面看看一下怎么和焦虑相处。

1. 身体行为

(1)定期运动

南澳大利亚大学和德国汉堡医学院做了一个联合调查,试图找到PA(Physical activit)是如何影响到心理健康。

他们对682名运动爱好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示,每周中等强度PA 150分钟可减少抑郁和焦虑症状。

这一结果也完全符合WHO对每周运动量的建议。但是由于样本数量的有限,没有探索到室内和室外、个人和团队、不同运动类目对抑制焦虑的影响。

肌肉男神彭于晏在一次采访里被问到,为什么每天坚持运动。他说他每天在开工前,跑步半小时,或者做一组20分钟的 PLATS。然后在他的Check List上打一个勾,他会觉得今天会有一些不一样,会有一些自信。

因为给自己规定的20-30分钟的运动,自己完成了,自己能掌控自己。他会觉得更有自信面对美女、面对老板,去掌握一些不确定性的事情。

(2)深度睡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Matthew Walker在他去年11月发表的论文《Overanxious and underslept》里提到,通宵可以使焦虑水平提高 30%。

你一旦通宵,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区域会直接罢工,而这个大脑区域平时能够帮助人体减轻焦虑和压力。而在后续的研究里发现,深度睡眠能够有效的抑制焦虑,深度睡眠也叫非快速眼动(NREM)慢波睡眠。

人体陷入这类睡眠后,能够让大脑迅速平静下来,此时,大脑内部神经元连接会发生重组,从而减少焦虑。亚马逊的贝佐斯说过,早睡早起是他的习惯,每天的会议尽量不安排在上午10点以前。万科王石更是沾床一分钟就能入睡。

(3)寻找长半衰期的热爱

做热爱的事物能够让人保持创造力,前提是这份热爱是一件长半衰期的事情。半衰期是一个化学概念,形容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减弱一半的所需时长,后来又被医学借用,来表示药物浓度在人体内减半所需时长。

通常热爱的事物是能带来满足感的,但更好的情况是,满足感能在大脑里留存时间尽可能久,用满足感去对抗焦虑。

一件事物属于长半衰期还是短半衰期,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自身。

打游戏也可以是一件长半衰期的事情,如果打游戏只是为了杀时间,偶尔发挥超神很开心,偶尔送成狗很不爽,大部分时间只是个普通的参与者。这样的游戏只是一个短半衰期事物。

如果每次游戏打完反复总结,专研游戏视频,不断提升游戏实力,甚至能分享出游戏心得。这时候打游戏这件事就变成长半衰期事物了。坚持长半衰期的热爱,往往能收获很多意外的惊喜。

2. 心理建设

(1)减轻对威胁的主观判断

其实就是提高自己的钝感力。仓央嘉措有一句诗火了很久,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没有那么多事情会严重到危及我们的存亡。

比如考试挂科,有些人郁郁寡欢,有些人习以为常,还一些人处之泰然。大家都知道大学里挂科会丧失保研资格。放大对威胁的判断会这么想:挂科就不能保研了,本科毕业不好找工作,万一工作不好收入很低怎么办?

减轻对威胁的判断会这么想:不能保研有点可惜了,没关系,还可以考研,要么抓紧实习也好。放大对威胁的判断,看起来是考虑周全,但往往是过度悲观,减轻对威胁的判断,不代表无视客观的威胁,而是积极的思考要怎么解决问题。

(2)进行课题分离思考

课题分离,是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提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开,就能很大程度上的解决焦虑。我们害怕重要的人过的不好,是因为我们在强行干涉他人的课题,并且以自己的主观标准去干涉他人的课题。

比如逢年过节带非常多的好吃的给家里的老人,老人吃不完,过期了也舍不得丢,反而吃坏了身体。

因为孝敬老人,过度的消费去表现自己的孝心,却没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反而把事情弄的更早。

课题不能分离,人就只能活成一个角色,而不是真的自我。这个角色包括子女、父母、员工等等,一旦活成一个角色就永远摆脱不了这个角色所带来的焦虑。

(3)保持日常的正念

正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其中有一个便于上手也很简单的点:保持对身体的关注和感受。

感受自己敲击键盘的时候,手指受到键盘回弹的力量。伸懒腰的时候,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舒展。当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与周围环境上,会感受到自己正和世界互动,自身的思维会变得专注和纯粹。

关于这个话题,可以推荐大家有空的话读一本书。牛津大学临床心理学和惠康信任原理研究中心的教授马克威廉姆斯写的《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

五、最后

这届年轻人,在焦虑中消费,在没钱中焦虑。会有一种声音告诉你,焦虑、苦难能使人变强。但我觉得有朝一日,一个身陷囹圄的焦虑少年脱胎换骨,不是焦虑苦难给他加了buff,而是他具备了克服恐惧的勇气、坚定不移的执行力和正视焦虑的能力。

如果有人再拿“35岁,还要去招聘网站投简历,丢人吗?“或者“35岁还没结婚,丢人吗?”这种问题引起社会焦虑。希望你一边日拱一卒不受影响保持精进;一边为社会净化环境,回他一句:丢不丢人,关你啥事。

参考:

  • How Does Sport Affect Mental Health?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19; 20(1): 62– 74
  • Overanxious and underslept. Nat Hum Behav 4, 100–110 (2020).

 

本文由 @忙里偷贤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