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海底捞标签事件,教你如何正确给用户打标签?

9 评论 6481 浏览 21 收藏 10 分钟

编辑导语:不会给用户打标签,也能惹出祸。海底捞标签事件反映了给用户打标签,做备注已经成为各大商家精细化运营的必备。本篇文章通过深思海底捞标签事件,讲述了如何正确给用户打标签,一起来学习一下。

小心,不会给用户打标签,也能惹出祸。

最近海底捞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食品安全问题,而是给用户打标签的事。

据说海底捞会员系统中对一位用户的标签描述,引起了用户的不满——涉嫌侮辱、歧视。

说实话,“喜欢在APP上投诉”,这标签放在谁身上确实有那么点不舒服。

今天商家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给用户打标签,做备注已经成为精细化运营的必备,很多企业都在这么做。

但像海底捞这样优秀的企业,在打标签上都踩了坑。难保你的企业就一定做的对。

那到底如何正确的打标签?今天的文章就讲讲标签这回事?

一、什么是标签?

严格意义上讲,类似『喜欢在APP上投诉』、『喜欢贪便宜』,这些不是标签,只能称为用户描述。

标签,是指对用户群体的某项特征共性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对用户打标签,实际上由标签维度,标签或标签值组成。

比如,这段话,“20多岁,瓜子脸,嘴巴长得很好看,板栗色头发,大学生,喜欢番茄锅”。

我可以打这样的标签:

职业(标签维度):大学生(标签)

性别(标签维度):男(标签)

再比如,一家化妆品企业,发现用户购买时,有些特别在意价格,总是像各种办法跟导购要些优惠和赠品,另一些不在意价格,但是强调后续的服务,你对它的关怀。

这样就就根据购买用户类型分为:价格敏感型、重视服务型

客户类型是标签维度,价格敏感型就是标签。

所以标签是共性的提炼,并非是一句描述的话。以后企业根据标签来做营销和关怀动作。从截图中这一点来,海底捞给用户打标签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提升。

二、如何设计标签?

搞清楚了标签是什么,给用户的标签系统由标签维度,标签(标签值)组成。那企业可以如何设计标签的呢?

我们认为,一家企业给用户的标签,通常可以分为3类:

  1. 用户个人信息类标签。比如年龄、性别、地域、职业、婚否等,就是人口属性方面的信息。
  2. 用户消费信息类标签。可以根据很多维度来打,如用户消费类型,分为价格敏感型、重视服务型;如用户价值,分为普通用户、重要用户、VIP用户;如用户状态类型,分为活跃型、沉睡型、失联型。所有跟消费相关的标签都属于此类,比如上面的喜欢番茄锅,这就是产品偏好,可以标签番茄锅。
  3. 用户社交行为类标签。如有些用户爱评论互动、有的热衷转发分享、有的却一言不发。就可以分为互动型、潜水型、分享型等。

当然除以上,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再分类。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个性化标签。但是在标签的提炼上要遵循一些原则,比如,简单易记、避免歧义、相互独立,尽量客观呈现。

标签不是记流水账,有时候需要花点心思设计琢磨,所以才有标签模型设计这一说。

以上面海底捞截图中『喜欢在APP上投诉』这个为例,我来讲讲怎么设计标签。

首先,分析特征类型,这是个什么事?从描述来看,这是关于用户投诉行为。打这个标签,就可以区分哪些用户难沟通,容易激动,难处理,便于一线人员有准备。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就可以把这类情况定义为【客诉类型】这个标签维度。

然后,再设定衡量客诉严重程度的标准。通常投诉都是按次数统计,有用户投诉1次,有3次,有些投诉5次,可能还有投诉过8次甚至10次。这样的话我们不妨试想,客诉严重程度可设置为:低、中、高3档。

最后,我们用具体数字来界定程度,于是可以设计:

  • 低:投诉小于3次
  • 中:投诉在4次~5次
  • 高:投诉在6次~10次

这样一来,我们就设计了完整用户标签。标签维度就是客户类型,标签就是3种:低/中/高,标签值就是0~3、4~5、6~10。

这样可以对用户打标签了,比如张三,客诉类型:中。中就对应4~5次,这样内部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投诉过几次,大致就知道如何应对这样的用户。

这样设定之后,打标签的员工也方便多了,直接根据用户投诉记录次数来选择标签。就不会出现【喜欢在APP上投诉】这样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词,造成歧义,甚至危机事件。

三、标签如何应用?

打标签不是标签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主要是根据业务场景应用,打某个标签,一定是这个标签有用的。所以设计标签的前提是:想好做什么用。

我在帮助企业设计标签模型和体系时,总要反复的研究它业务应用场景,尽量做到标签的有效使用,连形式和方式都要想好。

案例一

我曾给某个珠宝企业建立标签体系,以前他们也搜集职业标签,可是怎么用不清楚。反正就是先搜集着呗,多多益善。但当时搜集用户的职业标签,是需要业务人员要花精力跟用户聊天获取的,也是要成本的。

连用都没想好,那何必浪费时间精力的。我就故意问他们那怎么用,就是逼着业务团队去想应用场景。

当时,我已经想好职业标签的用处。因为珠宝用户,都是高客单价高净值用户,维护好价值很大。

最后我告诉他们,拿到用户的职业信息,不仅可以分析用户群体画像,便于我们广告投放精准,还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关怀,比如职业是老师,教师节就可以送关怀;护士的,5月12国际护士节可以关怀啊。

再像程序员、会计、行政职业等,我们还可以用在做活动,发布内容方面有针对性。提供针对性个性化营销关怀,自然比端午中秋统一发信息有效多。

案例二

2020年疫情,一位学员企业的故事验证标签的巨大作用。

他们过去就建立了职业标签,所以疫情发生后,迅速第一时间找到用户中的医护人员,给予关怀和支持,比任何其它企业都早。

这一特殊时刻的举动竟让用户深受感动,很多用户纷纷留言感谢,并且在疫情之后,他们产品上新,在没有大势宣传下,销售还很不错,其中大批疫情期间受到关怀的忠诚老用户来进行购买。

试想,如果没有标签,即使他们想给医护行业的用户关怀,恐怕也无能为力。这就是标签带来的精准关怀。

四、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我都倡导营销不作恶,尊重用户。今天竞争变的更激烈,企业都想更加了解用户,给用户打标签,借此提供更加个性化,独特的用户体验,赢得用户忠诚。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打标签,并不是要把用户所有隐私都记录下来,更不是对用户主观的评价和描述。

企业要具备专业打标签的能力,更要善用标签,尊重用户。

#专栏作家#

晏涛三寿,微信公众号:晏涛三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数字化营销专家,私域流量与超级用户增长方法论首创者。著有《超级用户增长》、《微博与微信营销实战兵法》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要思考什么样的标签才真的算是有效标签。往往精细化,个性化的标签设计能有助于降低解决问题的成本,发挥出最大的用户价值。同时无论内部信息与否,都要注意语言颜色,保持客观尊重用户,不要留下潜在风险。

    来自广东 回复
  2. 打标签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一定要合理要不然太过了

    来自山东 回复
  3. 我觉得打标签无可厚非吧,这样才能精准服务呀,只要不被我知道就行哈哈

    来自北京 回复
  4. 我在想如果换一种说法会不会就不是现在这种情况了,比如把“喜欢在APP上投诉”改成“乐意为海底捞的发展做出贡献”“海底捞发展的意见提供者”之类的…

    来自天津 回复
  5. 个人信息、消费信息、社交行为get到了,留着以后会用到!

    来自江苏 回复
  6. 其实只要合理善用标签也是正常可以理解的,只不过如果太过的话,客人是不能接受的,感觉自己被评价了

    来自中国 回复
  7. 海底捞对于用户的观察很值得学习,但是打标签需要适当,尊重用户

    来自广西 回复
  8. 打标签同样是一门学问,当下精细化运营已成为行业趋势,企业需要在各方面做足准备,打磨好细节

    来自广东 回复
  9. 企业要具备专业打标签的能力,更要善用标签,尊重用户。

    来自中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