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经常撒这些“善意的谎言”

江浦
20 评论 4803 浏览 27 收藏 10 分钟
🔗 产品经理专业技能指的是:需求分析、数据分析、竞品分析、商业分析、行业分析、产品设计、版本管理、用户调研等。

产品设计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用户体验的反馈,也就是说,用户体验是产品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想必大家都碰到过因为网速问题导致评论失败的情况吧,这时候假如网页给了你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你:你发送成功了,你会不会心情好一点?所以,产品设计中利用“善意的谎言”是一种可以很好地提高用户体验的方法。

一、生活中善意的谎言

生活中,我们都免不了说一些谎言。其中有一些谎言并不是想要刻意隐瞒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实,而是出于一些好的出发点,这些谎言被称为“善意的谎言”。

相信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有一些电梯的关门键是无效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进入电梯后,着急按电梯的关门键其实一点用没有。

因为这个按钮设计的初衷是给维修人员用的,必须要插上钥匙才有用,有这个按钮顶多能增加乘坐电梯的人的成就感罢了。

还有,像信号灯按钮:其实目前交通上人行横道的通过按钮,有一些也是无效的——都是电脑来控制的。但是,它却能帮助那些着急不顾车辆过马路的人,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按下按钮后,继续等待直至安全再通过。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种善意的谎言,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产品设计中善意的谎言

不仅仅在生活中会有“善意的谎言”,在互联网产品中也是存在一些“所见非所得”的情况。这些情况下,产品的处理方式并不是为了欺瞒用户,而是为了给用户一个更好的体验。

那么,接下来就说说:有哪些互联网产品中的善意的谎言?

产品中的谎言大致总结了两个特点:

  1. 营造气氛和缓解焦虑,营造气氛包含了:营造安全感、流畅感、掌控感等;
  2. 缓解焦虑、延长时间预期、减少等待时间和使得体验连续不阻断等。

具体实例:

1. 流畅感:减少等待时间,体验连续不阻断

一秒发送评论:先马上告知用户成功,后台再进行数据处理。在断网的时候也可以发送成功,到连网后数据再自动同步,保证了用户操作的流畅性。

2. 时间预期,掌控感

大部分进度条可能是假的,并未和事情的进展实时关联,比如:一些H5页面断网,加载loading,理论上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这种时候如果界面一点反馈都没有的话,用户会觉得:产品没有了响应。

有进度在进行,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一种“产品正在‘努力’”的感知,减少等待焦虑感。

3. 流畅感,体验连续不阻断

发布状态:一些产品断网时,发布状态也可以显示成功,等连网后再真正发布。

 4. 安全感

其实,除了以上所说的为了改善产品使用体验的情况,还有些情况虽然操作会瞬间成功。

但是,为了营造产品的安全感,或者其它的因素,会额外增加一个过程反馈,比如:一些网盘对上传的文件的加密——虽然上传的动作可能瞬间完成,但是为了让用户感觉到网盘是安全的,会故意增加一个“加密上传中”的过程提示。

还有一些涉及金钱的处理,也会加入一些“表面上”的审核或者分析过程等等。因为如果这些场景下的操作瞬间成功的话,会给用户一种太简单的感觉,会觉得不够“谨慎”,不够安全。

5. 小结

产品设计中一些“巧妙”的处理能营造一些对用户有益的氛围,也能让用户的操作不受阻断,或者降低一些场景下的焦虑等,从而使得体验直线上升。

虽然没有从根本的技术侧解决问题,但是用户接触的只是产品前端的反馈,只要反馈是合适的,那么用户也不会关心背后的逻辑。

那么,这些处理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比较合适呢?

当产品的性能,或者产品本身由于不可抗力(断网等)造成的一些产品使用的问题时,可以运用一些“手段”让用户没有“性能差和断网以致于产品不可用”的感知。

当产品在进行一些进程时,且这个进程用户可能会实时关注,直到进程结束,比如:一些下载、上传、提交等操作的进度反馈。虽然有些进程产品无法做到精确的监听,但是如果大致的时间,或者开始结束时间知道的话,那中间的过程是否完全匹配其实并不重要,用户关心的是:产品正在“努力”的工作。

产品的本身属性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会让用户产生顾虑或者不安全的因素,这个时候可以通过界面文案提示,或者流程设置来营造一种安全感让用户安心。另外,有些时候一些小小的个性化设置就能让用户拥有掌控力,提升用户产品使用的愉悦度。

6. 个人实例

之前做过一款教育类产品,有一个功能是:在线批改学生作业。

因为涉及到批改后的数据保存,以及下一份作业的加载,所以产品最开始的逻辑是:批改完成后,系统会都有一个长达10几秒的loading,以至于后来用户反馈我们的产品太慢了,浪费了不少时间。

开始我们考虑的解决方案是:优化产品性能,从技术侧去加快各个环节的时间。

虽然做了不少努力,可结果却并没有改善很多,只提升了1-2秒。

既然技术上达到了瓶颈,那么能不能从产品设计上作出一些处理呢?

后来想到了2个优化措施:

  1. 每次批改当前页时就预先加载后一张作业;
  2. 用户点击完成瞬间成功,让保存数据的动作放在后台静默执行。

按照这两个优化方案去执行,产品最终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将之前10几秒的等待变成了几乎瞬间完成,最后也得到了相当好的反馈。

当然,采用后台静默处理的方式有一定概率是会失败的,完美一点的话也要考虑失败的一些处理方式,这里不再额外说明。

三、结语

根据具体场景,解决产品本身体验缺陷、提升体验连续性和营造产品安全感、信任感都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产品设计的“手段”。这些“手段”对于用户来说虽然是谎言,但却是善意的。

本篇简单讲述了产品设计中“善意的谎言”,其实产品中还有一些”恶意的谎言”——这些谎言为了实现产品盈利而欺骗用户,比如:一些广告骗点击量或者游戏中一些“人机”的策略等,下篇文章再来讲,敬请期待。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进步!

额外说明:

对安慰剂按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篇国外的论文,讲的非常全面:http://www.cond.org/deception.pdf

 

本文由 @江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大家都说电梯的问题,我就说信号灯按钮的问题,并不清楚你是哪里看到的这个按钮无用的论调,牵涉到安全、基建、公共设施等的设计、应用、软件等还是不要这样轻易的人云亦云。并且你的很多举例并不是安慰剂效应,只是我们在处理业务逻辑和流程上的一种方式,更多的是为了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以及给予用户及时反馈,提升用户的使用效率。

    来自四川 回复
    1. 电梯和信号灯我都遇到过无效的生活实例,我文章中的言语描述的确有些绝对,之前说过了,另外我举的互联网产品实例是不是安慰剂效应那只能说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您可以帮忙总结下什么是安慰剂效应,感激不尽

      回复
  2. 我用过的电梯两个键都能用唉

    回复
    1. 所以大家为啥都纠结生活中的例子泥…

      来自浙江 回复
    2. 所以你为啥要举生活中的例子呢

      来自广东 回复
    3. 举生活的例子我觉得没啥问题,但我的表达方式的确有些绝对,不够严谨,接受大家的质疑,感谢大家

      来自浙江 回复
  3. 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不要“人云亦云“,你所说的电梯按钮没用,抱歉我测试有用,还有马路红绿灯按钮。这些东西自己没有得出结论不要听信别人所言

    回复
    1. 电梯关门键按钮大部分的确没用的,但是不排除有些关门键是有用的,我的表达可能有些绝对,值得考究,马路红绿灯按钮如此,所以并不是您所谓的“人云亦云”。另外您从何看出是听信别人所言,而不是我也亲自实践尝试了才得出和大家一样的结论?

      来自浙江 回复
    2. 另外,其实本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产品设计中的“安慰剂按钮”,开篇的两个生活中的例子只是一个引子,互联网人最重要的是要能抓重点,不要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再次感谢您的评论,多多交流

      来自浙江 回复
  4. 觉得大家之所以对电梯这个例子比较有意见,主要是跟自己日常生活所见不同,还排在第一个案例,印象太深刻。原文中“相信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电梯的关门键是无效的”,有点挑战大家的常识认知,但又没有权威出处证明。可以稍微调整下文字内容,就很棒了。后面的案例都很好,666

    来自山东 回复
    1. 感谢您的建议,的确放到第一个大家就会比较容易记住,以后会注意,感谢支持 😆

      来自浙江 回复
  5. 别的不知道,电梯的话,还真是两个按钮都能用。可能作者说的是一开始设计的初衷吧,但是电梯发展到如今,这两个按钮的功能早已经变化了。并非有意抬杠,作者文章的观点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那个教育批改作业,受教了

    来自江苏 回复
    1. 感谢,感谢,大家说的都对,的确要更严谨些,要与时俱进

      来自浙江 回复
  6. 并不是大家都纠结生活中的例子,不关心后面的重点。抓重点的同时也有必要保持事物的严谨性。写文章亦是如此。

    来自安徽 回复
    1. 好的,虚心接受,感谢大家批评指正

      来自浙江 回复
  7. 我觉得最大的安慰剂是抢票软件那个抢票次数。。。

    来自北京 回复
    1. 这个还真没有实际调研,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安慰剂,猜测肯定有点水分

      来自浙江 回复
  8. 所以大家为啥都纠结生活中的例子泥…

    来自浙江 回复
  9. 说实话,生活那个例子网文用的太多,站不住脚。建议换个例子,比如意见箱。

    来自北京 回复
    1. 所以大家为啥都纠结生活中的例子泥…您说的这个我怕举出来该有人请我喝茶了,哈哈

      来自浙江 回复
专题
45706人已学习10篇文章
什么是社群运营?社群运营怎么做?社群运营哪些坑?
专题
1604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从0到1搭建结算平台
专题
13962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产品经理/运营/数据分析师,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常用的Excel的技巧,会对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经常用到的Excel技巧。
专题
1886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AI产品经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AI技术创造和优化产品服务,丰富技术知识可以让自己在工作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I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AI技术。
专题
1368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经理数据分析方法论。
专题
18536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语音交互是基于语音输入的新一代交互模式,通过说话就可以得到反馈结果。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语音交互的入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