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BUT”三角

0 评论 3870 浏览 0 收藏 3 分钟

昨晚又向一个有意于产品领域的朋友推荐了一下Larry-keeley的产品三要素模型。

Larry-keeley提供过这样一个“产品三要素”的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可行性”、“可能性”、“期望值”。“可行性”由商业和市场评估来解决,“可能性”由技术来解决,用户“期望值”靠的是产品设计来满足。

再次意识到,这个三角形,其实不太便于新人记忆。

我尝试着重新归纳了一个“BUT”三角模型如下。

product-but-triangle

B:Business,代表三要素中的商业可行性。

U:User Experience,代表三要素中的用户期望值。

T:Technique,代表三要素中的技术可能性。

我把Business放在了顶端,因为不管我们承认与否,用户体验和技术都是为了实现商业模式。

谨以此文献给产品工作新人,忘了Larry keeley吧,忘了可行性、可能性、期望值吧,记住“BUT”就好了。

via

Larry Keeley一直潜心研究导致创新失败的原因。他声称:“有关创新的所有教学、实践和论述的方式几乎都是错的。”Larry是一家拥有二十四年历史的创新和战略咨询公司Doblin的共同创始人和总裁。他还在芝加哥设计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芝加哥大学以及一系列高级管理课程中传授他的创新理念。他的新书即将由哈佛大学商学院出版社出版。

Larry Keeley是创新战略公司Doblin的共同创始人和总裁。该公司开发的先进综合创新系统切实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成功率。Keeley曾与多家企业合作,其中包括Aetna(安泰)、Amoco、Apple(苹果公司)、Citigroup(花旗银行)、Consignia、 Diageo、Hallmark(贺曼)、McDonald’s(麦当劳)、Monsanto(孟山都)、Motorola(摩托罗拉)、Pfizer(辉瑞制药)、Shell(壳牌石油)、Steelcase、Texas Instruments(德州仪器)、WellPoint、Whirlpool(惠而浦)、Zuric Financial Services(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他经常就创新策略问题发表演讲和撰写文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32673人已学习21篇文章
产品经理每月必须做的事情,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1000个用户的反馈。
专题
16194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B端组件的设计指南。
专题
12373人已学习16篇文章
“老板记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实这个词就等同与我们现在的“消费金融”,就是把钱借给有消费需求的人用于消费,融合场景:消费时选择分期或借一笔钱去直接消费。
专题
1583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交互设计文档的撰写指南。
专题
15821人已学习16篇文章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由一系列标准化图形符号组成的建模语言,用于描述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中的各种模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各类UML图的相关语法和整体解读。
专题
1608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做好竞品分析,有助于了解市场行情,精确自身产品定位,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进而制订有助于产品后续迭代发展的有效策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TO B产品如何做竞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