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的“双赞”设计,你能搞懂吗?

柴林
5 评论 11321 浏览 45 收藏 8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进行深入的用户访谈、调研、分析,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快速的用户测试、反馈、迭代

你有没有发现微信视频号的两个点赞图标的设计?本篇文章围绕微信视频号的“双赞”设计展开了详细的讨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一起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我觉得还是挺值得一聊的一个设计问题。

我注意到微信视频号的两个点赞图标的设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在想他什么时候会改掉。几个月过去了,看着还在线,并且不像是个切流量做实验的短期方案。

如上图,如果你要给一个视频点赞,你知道该点哪个图标吗?

如果你想要看一下某个视频的受欢迎程度,你是看大拇指赞的数量呢,还是看心形赞的数量呢,还是把两者之和加起来看呢?

我问了几个普通用户,普遍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视频号这两个点赞图标并列呈现时,还在中间做了一个起到间隔作用的“分享”图标。为什么说分享图标起到的是间隔作用呢?

因为这两个图标在表意上几乎是一致的,如果挨着放的话会加重这两个图标的矛盾。

  • 抖音短视频的互动操作图标依次是:喜欢、评论、收藏、分享;
  • 快手短视频的互动操作图标依次是:喜欢、评论、分享;
  • 微信视频号的互动操作图标依次是:点赞(大拇指)、分享、点赞(心心)、评论;
  • 哔哩哔哩经典的一键三连互动操作是指:点赞、投币、收藏。

对比来看,无论怎么考虑,都感觉这个设计令人费解。

不符合产品设计逻辑,也不符合用户认知逻辑。

因为图标表意的历史原因,互联网世界以及数字产品世界中一直存在两个代表正向反馈的“赞”。

大拇指点“赞”从facebook开始深入人心,微博也沿用了这个图标形式。爱心形式的“赞”多了一层“喜欢”的意思,甚至在抖音这样的产品中“喜欢”的含义大于“赞”的含义。

我想,这种显而易见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出现在微信这样的国民级应用中一定有他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微信以熟人社交为出发点,朋友圈一直以来用的都是心形赞,并且每次点赞都是一种非常隆重的社交行为。因为你的点赞会被朋友圈中的其他好友看到。

另外,朋友圈的这种点赞行为的生态环境与抖音算法推荐下的生态环境完全不同,在微信朋友圈,你可能会因为什么原因很喜欢某个内容但是不点赞,因为微信并没有鼓励你去点赞(那个点赞图标都是隐藏在两个小点儿里的),而在抖音生态下,系统鼓励你尽情点赞表达对创作者的鼓励,以及对推荐算法的调教。

张小龙曾认为社交推荐是最符合人性的,“机器推荐我们尝试了很长时间,效果不太好……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

微信视频号作为后发者,既要借力微信生态下的朋友点赞的推荐逻辑,也要平衡已经成为短视频行业标准的抖音算法推荐的点赞逻辑。于是发明了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私密赞”。

“私密赞”的难以理解之处有4个方面:

  1. 因为在微信朋友圈心形点赞是朋友圈公开行为,导致在推荐算法调教上受到影响,所以需要有一个非公开的点赞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像抖音一样;
  2. “私密赞”这个名字并不能简单的把上述这个语境一下让用户明白,并且这个事儿跟用户关系也不是很大。也有很多用户根本不在乎点赞是不是要“私密”,就算我的朋友知道我看视频的品味如何又怎么样呢?
  3. 这两种赞的区分并不是从用户价值和用户视角来做的,所以要通过两个图标来表达这种不同也非常要命。要知道拇指赞在微博、FB这种主流社交平台上并不是“私密”的,也是公开的。抖音的心形赞反而是不公开的,正好与微信朋友圈的逻辑相反。
  4. 主推私密赞,但最易操作的点赞手势(双击)又不是私密赞。从微信视频号底部几个图标的排列顺序来看,视频号主推的还是排在第一位的“私密赞”,同时从热门视频的点赞情况来看,心形点赞量也都大于拇指赞。这看上去是非常矛盾的。

讲了这么多,下次在微信视频号看到好的内容,你会如何选择呢?

你会选择第一个,还是第三个,还是两个都点一下?

让用户理解自己的产品逻辑是一个长时间的教育过程,拗口的话不会常说,别扭的动作不会常做,微信的这个双赞设计非常难以理解并且学习成本较高,是反直觉的设计。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这个设计的改版。

作者:柴林;公众号:柴林的设计笔记

本文由@柴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不是用户角度的设计,所以用户用起来是迷惑的

    来自北京 回复
  2. 我一直很迷惑视频号为什么没有收藏,做了两个赞的图标,好像心形的赞在某些热门视频下是火的图案,点击后是帮上热门的。

    来自广东 回复
  3. 一直以为心是收藏的意思

    来自浙江 回复
    1. 多年前也有不少产品用心形图标来表示收藏,但现在大多都演变从了五角星图标。比如小红书和B站

      来自北京 回复
  4. 原来是这样!之前一直不懂,感谢!

    来自上海 回复
专题
1289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营销案例解析。
专题
1483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交互设计是用户与产品以及他们使用的服务之间建立的有意义的关系。
专题
46542人已学习20篇文章
这些APP设计的细节和规范你都掌握了吗?
专题
3543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你需要一套合理的推送策略。
专题
43619人已学习18篇文章
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区块链很可能是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
专题
1852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语音交互是基于语音输入的新一代交互模式,通过说话就可以得到反馈结果。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语音交互的入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