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方面分析:1~3年经验的产品经理,该“跳槽”么?

6 评论 10664 浏览 74 收藏 17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功能性、稳定性、安全性、合规性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易用性

跳槽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经常会纠结自己应不应该跳槽,如果跳槽那值不值得?文章作者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到三年经验的产品经理,到底要不要跳槽。

最近有很多1~3年经验的产品朋友咨询我“跳槽”这件事情。

A同学:我是跳还是不跳呢?我再熬一熬是不是就成为核心员工了,出去会不会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啊!现在好的产品坑还这么少。

B同学:你说我跳去哪儿?我是去TMD? BAT?C轮创业公司?还是找个未融资的公司堵一把?

跳槽——这可能是除了“校招”,大部分PM都会面临的一件大事儿!

我无法在不了解你的情况下,回答你“跳/不跳”,“跳去A/B公司”的具体问题,但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说一下我的思考方法,希望可以提供给你解题思路~

好的,下面我将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来思考产品经理的这个职位。

一、产品经理的目标&成长路径

  • 如果和某人聊感情话题,如何才能显得你有思想深度?聊“真爱”啊!
  • 如果和某人聊职场话题,如何才能显得你有思想深度?聊“职业规划”啊!

这种问题虚无飘渺,我们平常真是都懒得思考。可是,在某些人生关键的节点上,我们不得不仔细review一下。所以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10年后,你在哪里?

想一想40多岁如果还是一个纯粹的产品经理,每天写文档盯上线,是不是有点恐怖呢?那产品经理都去干了啥呢?

从周围的人来看下吧!40岁的你可能已经成为了某T、某M、某D的产品总监,或者事业部老大;你也可能成为某创业公司的合伙人,每天融资找人产品增长一手抓;可能逃离互联网,但是却运用着互联网思维改变着世界……

产品经理的目标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引用俞军老师的一个产品经理的职业模型~

产品经理是要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全盘考虑三个环节的职业角色:

需求:产品到底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

生产:有效率地把产品做出来。不管是实体的,还是软件的,或者是一项服务;

销售:把产品卖给用户。包括营销、品牌、售后等。我们都知道,产品经理概念最早是宝洁提出来的。

#引用于 俞军老师在职人社的采访……

总结一下:作为一个产品人,无论你未来的title如何,你所做的一定离不开“需求”、“生产”、“销售”环节。

可能因为职位不同,每个环节的权重会有不同。比如:你是一个连续创业者,那你“需求”的权重可能会更高;你是一个成熟业务的负责人,那你“销售”的权重可能会更高……

产品经理的职业规划

那么有着1~3年的产品经验的你怎么做职业规划呢?

首先我先回答大家常问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作为一名PM,我一定要知道自己10年后做什么?

回答:不一定。职业目标为非必需。如果你有很明确的目标,恭喜你~如果你没有目标的话,完全没问题!就算没有目标,也完全可以有规划!今天的课程,就教你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目标,怎样找到你的职业规划!

问题二:我踏踏实实工作怎么了,一定要有职业规划么?

回答:一定。职业规划为必需。做规划的目的是设定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让你在过程中一切可控。你可以不知道10年后你要做什么,但是你不能不知道今年你要做什么。10年后的目标你有9年可以不断修正,而今年的12个月,过去就没有了(虽然有点鸡汤,但是还是希望我们都能尽自己最大能力把控住自己的人生)。

问题三:作为一名PM,职业规划是什么?

回答:规划就是路线,是里程碑。对于一个PM,什么算里程碑呢?title么,薪资么?

如果选用title和薪资来作为里程碑的话,是可以的。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种里程碑很容易让人失望。机缘巧合下,能力比你差好多的同龄人,比你高两个级别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这里提供一种新的里程碑来供你参考——你的品牌背书(听起来比较佛性,但是请一定向下看)。

想象一下:你现在要寻找一个新的工作机会,哪些东西会向用人单位证明你值得雇佣,并且非你不可。你可能说我学历高,我曾经在XX公司就职,我曾经领导过30人的团队,我曾经做了一个千万日活的APP……或者我数据分析能力极好,我有较强的行业洞察力……

对,你想到的这些东西是你自己的“品牌背书”。你要制定职业规划,就是如何一步步提高你的“品牌背书”!

品牌背书:为了增强品牌在市场上的承诺强度,通常还会借用第三方的信誉,然后第三方以一种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来对原先品牌的消费承诺作出再一次的确认和肯定。这种品牌营销策略,我们称其为“品牌背书”(Brand Endorsement)。通过品牌背书,被背书品牌从而达到对于消费者先前承诺的再度强化,并与消费者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可信任的品牌关联。

比如:某牙膏是央视上榜品牌,XXXX战略合作伙伴;某牙刷通过各种权威机构组织所颁发的奖杯、证书认证标志来表明品牌所获得的某种资质或能力。

二、产品经理的“品牌背书”

哪些东西可以成为一个产品人的“品牌背书”?

我认为两点:

  1. 工作业绩;
  2. 个人能力。

“品牌背书”要素一:工作业绩

你的职业规划,也就是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品牌背书”,也就是得到你的“工作业绩”!因为我成功做了ABCDE,所以我有能力去做这个Z。

工作业绩是什么?

比如:你把订单做到了2000W,你把DAU做到了100W,这都是你的工作业绩,但是你要更加的你是怎么样拿到了你的工作业绩?

工作业绩= ROI * 资源投入 * 业务杠杆率

  1. ROI:指投入产出比,也就是你的产品方案能力。用最小的资源投入,速度最快的产出最大的结果;
  2. 资源投入:你做的事情得到了多大资源投入,你是有1个RD还是100个RD,是有1个运营还是100个运营;
  3. 业务杠杆率:同样的工作量,做一个风口上的产品和逆势而行的产品杠杆率是不同的。

根据这个公式,也就是说你的工作业绩取决于你项目的资源投入、业务杠杆率、还有ROI。下面我们来看你到底要如何通过提高这三个系数,来提高你的工作业绩吧!

(1)提高业务杠杆率&提高资源投入

放心吧!这两个系数是你这个产品级别决定不了的,你决定不了招多少人建多大团队,投入多少资源补贴宣传。

既然决定不了,你要做的就是选择!选择这两个系数高的切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择比努力重要。不要太关心自己无法创造潮流,让自己能够感受到潮流,然后抓住即可。

极少数人操纵大海,卷起海浪;大部分人感受到波动,抓住海浪。如果你能抓住海浪已经很棒了!你慧眼独具在成长期进入了一个好的业务,有很好的业务杠杆率,嗯很棒!你跟对了人,轻松拿资源,有很好的资源投入,很棒!

所以,无论你选择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都需要尽量衡量你的业务杠杆率和资源投入两个要素!

都说产品经理最大的禁忌就是站在互联网圈外,我知道埋头干活特别重要,能拿到结果特别重要!

但是产品经理就是这样的一个职位,你需要知道这个需求的受众有多大,你需要知道的目标市场是谁,你需要知道你的产品的盈利模型,你需要知道整个行业的趋势……就好像一个餐饮老板不是要会开店,更要知道我是开一个火锅店or串串店,也要知道开在什么地方生意会火爆。

(2)提高ROI

也就是如何在同样的投入下,你拿到的结果更好。同样的人力下,你APP榜首,别人APP排名100名后。产品为啥要走管理岗,因为可以提高ROI啊!通过带团队,让一群人的产出优于一个人。

除此之外,提高ROI的方式真的有很多啊,比如:你的方案设计能力NB,你的产品能力NB,都可以提高你的ROI。

但是你一定要知道ROI中,你贡献了多少。比如:你在面试的时候说我订单做到了300W,面试官一定会问你,这300W中有哪些因素是因为你。特别是在大公司中,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贡献率,不要用业绩的数据蒙蔽了自己。

有人说大公司里面的PM是一个螺丝钉,我才不去大公司呢。其实一艘大船上的螺丝钉还真的挺大的(囧),可能比某些车上的方向盘“直径”都要大。这样标签化的思考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回到个人的角度。

作为1~3年的PM,你要看你的业务的杠杆率、资源投入、ROI。通过提高这三个系数,提高自己的业绩,来为自己进行品牌背书。

“品牌背书”要素二:个人能力

产品经理是在高度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强度的做着决策,来保证正确的事情持续发生。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十分多元,其中抽象一下,PM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我觉得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场面PM hold住~耶耶)

什么样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呢?

有两种人:

  1. 我就是会这个题,这道题老子做过!
  2. 我有方法论,这种类型的解题思路我都大差不差。

如果小明考试得了100分,小明是因为做过这道题,还是他就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重要了,人家就是学霸,没有争论的余地哒。也就是说“我做过这个题”和“我有方法论”是解决问题能力高的两种形态。

那么如何提高这两种能力呢?

(1)我做过这个题

如果你想拥有这样的能力,你要不断参加那种总出老题的考试。比如:你一直做电商领域,那你在电商领域的个人能力就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在一个业务中浸润,了解产业上下游,成为行业的专家。

如果是这种个人能力的话,其实最后都会比较偏向于产品运营,业务负责人的角色。你扛起的不是仅仅一个产品层面,而是一个业务的整体发展。

(2)我有方法论

如果你想拥有这样的能力,你要不断参加那种全是新题目,没有太多旧题目的考试。你需要不断的建立假设、验证假设、总结方法,然后将方法论应用于下一个战役。不在一个行业深耕,但是身经百战的你一定是一个神枪手。

无论是“我做过这个题”或“我有方法论”,其实都是要通过实战经验去获得的。这两个能力可以同时提高么?

必然是可以的哇,但是现在互联网市场的条件下,可能真的很难。比如:对1~3年的厨师,同时学习中餐和西餐做法,真的很难。

除了实战经验外,是否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去提升自己呢?

其实读书、观察行业都是很好的方式。但是这里我想说,学无止境都是屁话。越长大越发现,其实所谓冒险是需要有地图和指南针的,如果你想最快的找到宝藏的话。所以,尽快找到自己的能力地图,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

有mentor的话找mentor,没有的话找资料,用尽手段建立你的能力地图。要不然空有一腔互联网热血,还在用业余时间漫无目的学英语额。(公公我毕业第2年的时候就这样……锤头)

“我做过这个题”或“我有方法论”这两个能力其实又可以展开成好多的子项,会在下篇文章里面详述。

总结

以上,是笔者对于跳槽这件事情的思考方式。

  • 首先,思考你下一步是否跳槽前,你要先清楚你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就是设定一个个里程碑。你可以把提高你自己的“品牌背书”当作你的里程碑。
  • 其次,“品牌背书”包含工作业绩和个人能力两个要素,你需要不断为这两个要素增值。

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思考框架,帮助大家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看事情~帮助大家更好的建立假设,然后用你们丰富的小手段在各自的场景中进行验证!

 

作者:姜太公公 ,微信号公众号:grandpa_jiang,产品老流氓,终身学习者。致力于研究产品方法论,解决小白PM的疑难杂症。

本文由 @姜太公公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写得挺好的,下回别写了

    来自广东 回复
  2. 跑题了吧

    来自四川 回复
  3. 哈哈哈哈,我正打算写这类文,咱俩思路差不多哈哈哈哈哈,我可以拿去推荐给那些找我提建议的小白了

    来自上海 回复
  4. 欢迎大家来到看了也没啥用现场!

    回复
  5. 所以到底跳不跳,你给个痛快话

    来自浙江 回复
  6. 偶然间拜读楼主大作,顿感醍醐灌顶,打通了任督二脉。不过,弱弱地问一句,你的标题跟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310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发票是财务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那发票系统该如何设计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发票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7115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拼团功能的设计指南。
专题
1601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分析报告写作指南。
专题
1355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该如何有效推广?有效推广的策略有哪些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推广策略。
专题
15712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产品的商业模式中,广告变现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那么广告功能就是产品里面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广告投放系统。
专题
1311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用户运营中,拉新往往要比做好用户留存所花费的成本要高,但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会让用户在某个过程中流失掉,应当如何规避与注意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流失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