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方法论

michael
0 评论 22201 浏览 126 收藏 5 分钟
告别碎片化学习!通过“体系化知识输入+真实项目输出”的模式,帮你打下坚实的产品基本功,全方位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职业能力的跃迁。

一个产品的出现经历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上线和迭代更新。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推出好的产品,有人做用户调查,询问用户的需求,但用户说的需求不一定是真的需求。产品经理需要掌握一些方法,这里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哲学上的方法,也就是方法论。结合我的工作思考,提出三个方法。

一.纷繁中建立持续

记得这是苹果的设计师乔纳森说的,百度了一下没有找到引证。整个产品从立项到上线有太多步骤,任何一个步骤的拖沓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延期,团队锐气的丧失和出错的机会。产品经理要像乐队指挥一样,带起节奏,让整个乐队从开篇到结束都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感。诸位在工作中,有没体会过一个特别的感觉叫节奏感了,整个项目行云流水,设想的困难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这里,懂技术的产品经理是有优势的,他们能更好的规划产品的步调,保证项目的一个平顺性。

二.如如无必要

不再增加,这是我从箴言“如无必要 勿增实体”改过来的。一群人在办公室谈论的时候,能规划出很多功能,也会从自己的角度论述这些功能的必要性。但一个功能是否可行,只有推向市场后才能检验。一个前辈曾经告诉过我,最可怕的是“想象”加上“联想”。做产品不妨从简单设计和功能开始,根据市场的反馈,逐步增加。建立规则和持续,看用户如何演化。比如twitter开始时并没有“@”符号,观察到用户使用“@”时,才对它做了系统层面的支持。一开始上一个大而全的产品是可怕的,不仅开发时间长,后期发现不对的话,也极难修正。

三.成本收益法则

这是很多产品经理忽视的。不仅对公司有成本收益的衡量,对消费者也有成本收益的衡量。对公司而言,可以有一些定量的方法,比如用户数和花费的成本。对消费者而言,他往往不会用纸笔会算,但他潜意识里面自会做一番衡量。只有一个产品对他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一个新功能对他的好处大于代价时,他才会用新的产品,新的功能。

有一个观点是人是懒惰的,这是微信等产品成功的原因,这是一种视角,还可以从另外一种视角看待这个问题。我三爷爷在农村呆了一辈子,当他第一次听说有洗衣机时(80年代),他狠狠说:“连衣服都用洗衣机洗,是不是以后吃饭都用机器吃了。” 我记得一本讲女权运动的说说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发明是女性走上工作岗位一大助力,以前女性需要花几个小时手洗衣服,现在可以交给洗衣设备。以前有种机器叫打字机,有种打字员的职位,打电脑打字出现后,打字排版效率大大提升。原来的打字员就可以坐在办公室喝咖啡了吗,他们得重新学习,不然可能下岗。

微信等产品成功,可以从人懒的角度出发,说话比打字简单,也可以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达到同样的收益,微信的成本小过短信的成本,而且微信的易用性和设计也是额外的收益。题外话,这些本应使我们更懒的产品本没有是我们更“懒”,你工作时间减少了吗,节省下来的时间你休息了吗,不过成本收益更高的产品取代了成本收益更低的产品。

好的产品需要节奏感,需要打磨,需要比原来的产品设计更符合成本收益,这是我小小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由 @michae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571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做什么工作内容呢?与互联网产品经理有什么区别呢?本专题为刚入行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分享了入门指南。
专题
1239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增长这个话题,是互联网产品在成长过程中绕不过的问题。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增长指南。
专题
17499人已学习16篇文章
对于很多软件工程师来说,工作内容都与界面设计有很大的关联。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界面设计方法。
专题
114281人已学习29篇文章
透过别人的项目总结,学习项目管理项目设计项目流程经验。
专题
1514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协同办公场景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协同办公产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协同办公产品的设计思路。
专题
44457人已学习21篇文章
优惠券的知识点非常丰富,而且随着运营方式的增多, 不同运营目标所使用的优惠券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