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陌生人社交的4个问题

6 评论 4383 浏览 25 收藏 11 分钟
🔗 技术知识、行业知识、业务知识等,都是B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领域相关的知识,有助于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和评估

编辑导读:陌生人社交,一直是C端热门的创业赛道。但真正能成功的产品寥寥无几,大多逃不过“夭折”的命运。陌生人社交到底有什么魔力,是一个好的创业赛道吗?运营者又该如何做好陌生人社交?本文针对陌生人社交展开分析讨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除了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是否会是一个好的赛道?

如今的社交软件“LBS”叠加“照片”,“就近”叠加“看脸”,此前的陌生人社交总是很难摆脱“荷尔蒙”这三个字,不少人会把TA理解为在线约会产品,这就意味着男女两类用户,可能只能满足其中一方。比如说,陌陌就长期面临着女性用户受到骚扰容易流失、男女比严重失衡的问题,据易观千帆的统计,陌陌用户里的男生已经占到了77.3%。

尽管基于陌生关系初期流量获取可能比较容易,但是这种弱连接实在不确定因素太多、太不可控。

我们可能也可以这么认为,相对于荷尔蒙迸发,聊得来、有共鸣或许是大家对于陌生人社交的另一种刚性需求?

二、如何做好陌生人社交?

社交软件是一座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本质上是能够提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个人认为陌生人社交软件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核心问题,一个是本质问题

1. 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社交效率,社交软件的内核都是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但是相对于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对于效率会更为看重。

和熟人社交维系关系链的功能不同的是,陌生人社交产品主要是拓展社交关系。在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交关系链前,长时间得不到反馈会极度影响用户体验。这种情况下,用户想要拓展关系链的诉求没有得到任何满足。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尽可能高的效率匹配质量尽可能高的人,同时尽可能快的收到反馈。比如想要倾述的时候有一个倾述对象,以及情感诉求,想要快速匹配异性。

2. 本质问题

解决的本质问题是价值交换。

和熟人社交维系关系链的功能不同的是,陌生人社交产品主要是拓展社交关系。在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交关系链前,长时间得不到反馈会极度影响用户体验。这种情况下,用户想要拓展关系链的诉求没有得到任何满足。

比如建立前,男性用户看到了好看的女性用户,想要认识一下。这时,美丽的外在便女性用户所呈现出的价值。

建立中,可以理解为刚刚认识,正在处于聊天了解阶段。女性用户被男性用户的幽默风趣打动。这时候,男性用户的幽默风趣便是聊天阶段中所呈现出的价值。

建立后,可以理解为男女性用户发展为恋人关系。男性用户温柔体贴,女性用户知书达理,这就是建立所表达出来的不同价值。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一直想要建立联系,但是一直没有成功的用户。这类型的用户就需要自我反思下是不是能够提供有效地价值了

所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现物质精神的价值交换,无论是情感价值还是物质价值,都需要给用户一个价值输出交换的落点。简单来说就是匹配到人之后要做什么。

二、陌生人社交的形态?

1. 强关联的陌生人社交

通过兴趣、标签、场景。

有人说:比起陌陌,豆瓣才是最佳的”约炮“神器。其实,基于兴趣而连接是最容易切入的陌生人社交。搜索最近热播的剧集,都可以迅速找到因为喜爱而建立起来的QQ群,进群后用户会围绕剧集特色自定义昵称,有主角的名字,也有表达态度的昵称,每天高频率的互动,群员很快就通过昵称,迅速找到同观点的陌生人,话题的PK,分组站队,剧情的讨论,资源的共享……陌生人基于兴趣迅速聚集,然后不断连接互动,陌生人社交价值开始出现相应的切入口。

基于兴趣、标签、场景而建立的陌生人关系,刚开始所呈现的社交形态更偏向“弱利益强同型”。陌生人因初级需求迅速聚集,不管是付费还是免费,一旦这个陌生人维护的圈子并不能解决初级需求,陌生人社交将会迅速崩裂,而无法进行下一步延伸的社交需求。

2. 快速聚集规则发散

通过话题、利益、同理心。

社交运营区别于流量运营,流量是以数据判断流量,而陌生人社交,更趋向于需求标签为主,借助社交需求属性,引发陌生人关系快速聚集,继而按规则扩散社交幅度。

以话题切入利益,陌生人会迅速的因为话题触及的个人利益而聚集,并高频讨论或密切关注。”地铁里蹲着“,可以迅速引发多种人群讨论,而讨论的核心原因是,话题触及了相应人群的利益。”某天我也这么蹲过,是不是我也会被拍下?“利益埋伏下的话题,陌生人社交更能够快速触发。

无规则的讨论虽然也会集聚陌生人,但是却很难让陌生人社交产生价值转化。因为特定话题 ~ 相应的流量节点 ~ KOL借助同理心发表观点 ~ 相应的陌生人群基于同心理选择并进行高频深度的互动,甚至“结盟”。陌生人社交需要经过规则引导,才能导向相应的价值转化路径。

迅速“串红”的话题,“摇一摇”就出现的他,突然“关注”到的发言,让陌生人的社交价值变成进阶式,发散多维的,陌生人社交的价值才可以变得更容易理解跟调动,而不仅仅是将陌生人聚集成同质化流量,然后导流变现。

三、如何做好陌生人社交?

社交软件是一座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本质上是能够提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个人认为陌生人社交软件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核心问题,一个是本质问题

1. 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社交效率,社交软件的内核都是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但是相对于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对于效率会更为看重。

和熟人社交维系关系链的功能不同的是,陌生人社交产品主要是拓展社交关系。在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交关系链前,长时间得不到反馈会极度影响用户体验。这种情况下,用户想要拓展关系链的诉求没有得到任何满足。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尽可能高的效率匹配质量尽可能高的人,同时尽可能快的收到反馈。比如想要倾述的时候有一个倾述对象,以及情感诉求,想要快速匹配异性。

2. 本质问题

解决的本质问题是价值交换。

和熟人社交维系关系链的功能不同的是,陌生人社交产品主要是拓展社交关系。在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交关系链前,长时间得不到反馈会极度影响用户体验。这种情况下,用户想要拓展关系链的诉求没有得到任何满足。

比如建立前,男性用户看到了好看的女性用户,想要认识一下。这时,美丽的外在便女性用户所呈现出的价值。

建立中,可以理解为刚刚认识,正在处于聊天了解阶段。女性用户被男性用户的幽默风趣打动。这时候,男性用户的幽默风趣便是聊天阶段中所呈现出的价值。

建立后,可以理解为男女性用户发展为恋人关系。男性用户温柔体贴,女性用户知书达理,这就是建立所表达出来的不同价值。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一直想要建立联系,但是一直没有成功的用户。这类型的用户就需要自我反思下是不是能够提供有效地价值了

所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现物质精神的价值交换,无论是情感价值还是物质价值,都需要给用户一个价值输出交换的落点。简单来说就是匹配到人之后要做什么。

四、怎么看待熟识之后互加微信的现象?

这个问题其实不必过多纠结。

微信本身就是稳定关系链的象征,是用户关系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现象,同时互加微信也是一种仪式,象征着两个人之间正式成为朋友。而两个用户互加微信后不见得都会离开平台。

所以陌生人社交软件需要关注的是怎么样高效率解决关系链的沉淀问题。

 

本文由 @草民有罪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写的好啊!

    来自湖北 回复
  2. 社交大佬

    来自湖北 回复
  3. 作者这么懂,肯定没少逛社交软件吧

    回复
  4. 大佬可以分享社交匹配的机制吗

    来自湖北 回复
  5. 看完了作者的分析,我发现社交产品要多体验,这样才能找到更多新奇的玩法

    来自湖北 回复
  6. 真不错

    来自湖北 回复
专题
16786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拼团功能的设计指南。
专题
1149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过渡,其交互范式也会随之从2D GUI时代转换到3D UI时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XR空间交互指南。
专题
1511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营销自动化是一个可用于自动执行营销任务的工具。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自动化营销平台。
专题
20540人已学习19篇文章
好的权限系统可以明确公司内不同人员、不同部门的分工,便于管理等优势。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后台权限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1201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很多公司都在谈论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的基础即是大量的、繁杂的、高度业务关联的基础数据。数字化运营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数字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