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IPD 体系 | 产品规划流程的底层思考

3 评论 4062 浏览 21 收藏 7 分钟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产品规划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产品规划的底层思考展开分析,涵盖战略层面的、产品线层面的规划,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在上一篇内容《IPD 的底层思考逻辑》中讲到了 IPD 的本质是:

规划与模糊前端的结合体。

继续延伸讲解,今天就来详细谈谈规划这个话题。

当然了,这里的规划不仅仅是指产品规划。

还包括战略层面的、产品线层面的规划。

这些内容也很难仅仅通过几篇文章讲清楚,不过思考逻辑大体是一致的。

产品规划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

  1. 第一个就是从客户需求出发,以客户为中心,这个也是当下提的最多的一个方面;
  2. 第二个是通过对市场的研究,例如通过例行的调研等等活动;
  3. 第三个就是其他的一些来源,比如说参加展会、公司历史数据、技术趋势等等这些方面。

换句话说就是,你原始的产品创意的来源渠道一般是多元化的:

  • 他们可能来自销售、客户、公司的广告代理商;
  • 甚至是公司的技术研发部门、意见箱等等渠道。

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它是 IPD 的一个经典框架。

大家可以结合本期内容讲解来对比学习。

产品规划是一种规划产品与市场关系所有方面的技术活动。

从本质上来讲,整个商业模式都是产品的构成要素。

产品规划的范畴,大至商业模式,小至功能架构都是包含在内的。

它回答了与产品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

例如:

  • 针对产品目标进行的产品规划,也就是确定产品什么样子,什么类型?
  • 何时、何地、多少、为谁等等问题?

产品规划的意义就在于避免设计不合适的产品,以及耗费相关预算费用。

当今的客户不会接受任何在价格、款式、设计、功能、分销等方面都不符合他要求的产品。

一般来讲,产品规划包含五个要素,分别是:

愿景、产品定位、产品主线、产品目标、版本规划。

做产品规划,你首先就要明确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发展战略。

有了企业愿景,团队就有了一个共同努力的目标,才能够知道现在和未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

企业的使命是为了实现愿景应该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也就是说,为了实现愿景目标,企业应当成为什么样子,做什么事。

产品定位则是企业用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市场的核心需求。

也即产品的价值主张是什么。

产品定位是将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化的过程。

在做产品定位时,应当首先明确你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他们有什么样的问题和核心需求。

然后结合公司实际资源情况:

  • 你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或产品?
  • 带去什么样的价值?

产品主线则是指要根据愿景和产品定位去划分产品阶段,确定每个阶段的时间范围、目标和里程碑计划,以及每个阶段的策略。

同时,在规划产品主线时,你需要同步制定产品目标。

这个环节的步骤如下:

  • 首先明确产品要达成的长远的、宏大的目标,再确定产品每个阶段的阶段目标;
  • 将阶段目标拆分为更细的细分目标,即小一点的可量化目标;
  • 与细分目标状况相比,当前状况是什么。
  • 为了实现目标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要以所处产品阶段的产品策略为指导。

版本规划则是针对产品主线在各个阶段中的目标所做的产品功能规划。

版本规划在时间线上是和产品整体方案设计并行的:

需要先经过需求分析,优先级排序,然后再规划版本功能。

如何做版本规划呢?

首先要确定这个版本的目的:

  • 此次版本要满足什么需求?
  •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 有什么用户价值或业务价值?

其次是确定版本的范围:

  • 此次版本需求涉及哪些产品端和模块?
  • 要做什么功能?

最后是确定版本的时间周期和交付时间节点。

上述的解释更多是从宏观企业的维度来谈产品规划的。

具体到产品经理来说,在设计产品时,不要局限于具体功能点。

而是要从完整的业务流程,甚至是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设计的合理性。

从全局出发,将散落在事件周边的节点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

具体怎么做呢?

  1. 首先,着眼于产品最终的形态,以终为始;
  2. 其次,结合具体情况,做好项目规划;
  3. 最后,按节奏做好每一个功能设计,直至完成。

全局意识更严格来说,应该是全局思维,应该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习惯,是一种产品规划的能力。

refer:《硬件产品经理:从入门到精通》 by 李卫朋

专栏作家

卫朋,公众号:产品人卫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智能硬件领域,擅长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等,喜欢阅读和爬山。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个人理解,所有的规划、设计本质是寻求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所以关键是要先识别约束条件:市场需求、自身能力、竞争形势,哪个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最重要的因素,再去看其他两个因素如何去配合关键因素,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但是实际商业中,最大的难题来自试错成本,PPT是无法用来验证市场是否接受的,而不同产品的试错成本和迭代周期差异很大,就导致了很多不同的创新策略。

    来自北京 回复
  2. 个人理解,所有的规划、设计本质是寻求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所以关键是要先识别约束条件:市场需求、自身能力、竞争形势,哪个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最重要的因素,再去看其他两个因素如何去配合关键因素,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但是实际商业中,最大的难题来自试错成本,PPT是无法用来验证市场是否接受的,而不同产品的试错成本和迭代周期差异很大,就导致了很多不同的创新策略。

    来自北京 回复
  3. 版本规划和产品路标一样吗

    来自安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