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4:AI浪潮助力消费级AR眼镜探寻新趋势

0 评论 544 浏览 1 收藏 12 分钟

原本奄奄一息的VR行业,因为苹果的加入打了一针强心剂。并不是说之前的产品不行,而是就体验而言,大家差的不是一个层级。比如我们评测的这几个产品。

2023年是AR硬件领域发展火热的一年,消费级AR眼镜也呈现出增长态势,新老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最新产品。作为一家元宇宙及相关资讯的垂类媒体我们对此也是十分的关注,如果大家经常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就会发现,在近两个月内我们进行了众多AR眼镜的测评。

虽然无法覆盖全部的产品但也几乎是将最新的几款产品都体验了一遍,在体验过后,我们不仅对这一领域更加熟悉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思考。接下来我将向大家分享一些从产品到行业的个人见解。

一、评测产品简介

首先是产品方面,我们一共测评了六款AR眼镜,分别是XREAL Air 2、INAIR Pro、ARKnovv A1 、雷鸟X2、魅族MYVU(标准版)、INMO Air2、Rokid Max Pro。这些产品各有特色,功能和定位也并不相同。

XREAL Air 2主打巨幕观影投屏功能,内置应用较少,功能相对单一且集中,但核心的观影功能很吸引人。

INAIR Pro主打多屏便捷办公,内置应用以办公开会软件为主,类似将电脑上的部分功能移植到AR眼镜中,十分适合经常出差的商旅人士。

ARKnovv A1主打日常可穿戴,内置应用以AR功能为主,同时结合AI提供图片风格化绘制及现实大爆炸功能,但最独特的还是这款眼镜虽然支持语音交互但却没有出声口的设计,令人捉摸不透。

雷鸟X2则更像是一款专为“发烧友”设计的AR眼镜,内置的许多应用都与其它眼镜不同,能够更深入的体验AR功能。这款眼镜内的许多功能都虽然有趣且令人惊艳但大多都仍在测试阶段,无法长时间使用。

魅族MYVU(标准版)是目前体验过众多AR眼镜中唯一一款单绿色显示的,内置应用也仅限导航、翻译和听歌,其中听歌算是最为出彩的一项功能,音质非常不错。不得不说,43克的重量加上主打听歌功能,似乎这款眼镜更像是一副耳机。

INMO Air2是目前评测过内容生态最为全面的一款AR眼镜,游戏、观影、办公、阅读全部覆盖,但这些应用生态更像是从智能电视上移植过来的,不禁引入深思,什么才是AR眼镜的生态。

Rokid Max Pro是我接触过的第一款空间计算产品,眼镜支持空间定位和手势操作,在AR功能上能够给用户提供更沉浸的空间交互体验。内容生态也涵盖了娱乐、办公、游戏等多种应用场景,其中AR游戏搭配手势操作非常令人“上头”。

以上是近两个月内测试产品的简单介绍,每一款产品都各有千秋,从硬件到软件生态,各大厂商也都借助产品呈现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和对AR眼镜的理解。

二、一体式与分体式的差异

AR眼镜从外观和功能上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以上测评的众多AR眼镜中,ARKnovv A1 、雷鸟X2、魅族MYVU(标准版)和INMO Air2都属于一体式的AR眼镜。得益于衍射光波导技术的成熟,树脂等创新材料的使用, C 端一体式 AR 眼镜的体积与重量大幅度下降,并且真正走向了“消费级量产”。一体式AR眼镜的优势更偏向于轻便且可穿戴性更强,但同时也面临着发热明显的问题。

XREAL Air 2、INAIR Pro和Rokid Max Pro则属于分体式AR眼镜,他们正在逐渐摆脱智能手机的依赖,移动主机盒子成为了这类产品发力的重心之一。分体式AR眼镜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 AR 眼镜的交互,厂商还能基于主机构建自己早期的操作系统与内容生态,同时能够将眼镜的主要发热源远离眼睛,增强舒适感。

发热问题其实是所以AR眼镜甚至是整个可穿戴设备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各大厂商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减轻长时间佩戴的情况下对眼睛的影响。这个问题对分体式AR眼镜来说相对更好解决,XREAL Air 2的主要发热源就被放置在了其Beam投屏盒子中,INAIR Pro则是将发热源放置在了颈环中,佩戴在脖子上利用衣服阻隔热量的传递。

一体式AR眼镜虽然无法让发热源大范围远离眼部,但也在眼镜的设计中将其放置在靠近眼镜腿尾部的位置,相对而言最大程度的减轻对使用者眼睛的“灼烧”感,雷鸟X2就是如此。而其中最特殊的还是吴德周的ARKnovv A1,这款产品虽然是一体式AR眼睛但却将发热量较大的零部件从眼镜主体分离,设计在了与眼镜腿相连的部件上。

AR眼镜的发热主体是芯片部位,而其的发热量则与眼镜的应用生态有很大关系,眼镜的功能越是丰富,芯片所承受的运算量自然也更大,发热情况也更加明显。虽然魅族的AR眼镜通过减少应用功能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发热情况,但这多少有些本末倒置的味道了,对于当下的消费级AR眼镜而言,消费者主要还是为了其应用功能而买单的。

三、AR应用生态的思考

谈到应用生态,就不得不想到影目的这款AR眼镜,虽然内容生态极为丰富,但真正属于AR的应用却并不多。当前的AR眼镜内容生态分为最基础的翻译、提词器、导航;娱乐向的观影、游戏和主打办公的一系列软件及功能。虽然看似选择众多内容丰富,但仔细一想这和AR有多少关系呢?仅仅只是把手机或电脑屏幕上的应用移植到眼镜片中。

元宇宙新声认为,真正的AR眼镜的发展不在于将屏幕缩小化,而在于找寻到AR的真正特殊之处。《钢铁侠》中的贾维斯所呈现出的才是人们所期望的AR,当人们看向某一事物时能够自动调出相关信息。这点其实在ARKnovv A1、雷鸟X2和Rokid Max Pro中是有相对应的功能的,只是有的尚未达到满意的成果有的则是在测试阶段无法长时间使用,不过Rokid Max Pro相较而言还是比较成熟的,空间定位加手势操作的AR体验非常惊艳。消费级AR眼镜要做的不只是将屏幕缩小和增强现实,更要具备与现实交互的功能。

四、AR眼镜——移动终端的未来趋势

AR市场的热度在元宇宙的刺激下不断攀升,浪潮后下一阶段的商业变现增长仍将来源于C端市场的爆发,但目前产业苦于下游内容应用生态发展不健全,难以形成“硬件-内容正向循环”,内容、服务将反哺硬件迭代,制约行业的正向发展。

但这也是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十几年前的智能手机如此,现今的AR眼镜也会逐步走向成熟的。虽然AR眼镜行业相比起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要缓慢的多,但天花板越高的东西发展越久,产品周期肯定会越长。

2023年是AR眼镜领域拓展多样化的一年,不管是在 AR眼镜体积上“做减法”,还是在配置性能上“做增量”,各家 AR 厂商总体都遵循着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开发理念,不断在硬件设计、软件界面以及交互性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良,打造属于自己的差异化产品。

近期苹果Vision Pro也已经开始发货,通过提前的爆料也知道了其中的许多功能,不论是手+眼+口的交互方式还是空间视频、沉浸式办公游戏看上去都十分惊艳,而这款备受期待的空间计算MR设备或许将会为众多AR厂商提供新思路。

通过评测以上众多产品我们发现,随着近年来AI的迅速发展,AR眼镜也正积极拥抱AI时代的浪潮。在AI浪潮下,AR眼镜的智能交互功能已经具备了可实现的基础,AI和AR眼镜的结合将会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甚至有望成为未来移动终端的新趋势。

以上就是我们近期通过对众多消费级AR眼镜的评测后产生的一些理解与思考,科技是复杂且有魅力的,了解的越多越能发现自身认知的浅薄,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和大家多多交流,对于AR眼镜大家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作者&编辑|孙浩南

本文由 @元宇宙新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