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IPD流程,从黑话开始

0 评论 1105 浏览 4 收藏 6 分钟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学习IPD流程,包括理解行业术语、掌握核心概念如基于市场的创新、结构化流程、管道管理和异步开发等。

学习一个新领域、一套新方法。

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了解行业黑话。

你比如说抖音上就有流量、引流、私域等等这些关键词。

任何行业都一样,到网上搜索关于这个领域的关键词。

关键概念一般也就几十个,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你了解该领域的各种情况。

学习 IPD 也是一样的。

它就像是一种新的语种,里面有很多概念和英文缩写词。

了解这些内容是你进行下一步的基础。

比如说:

概念一:基于市场的创新

IPD 不仅仅是一套开发体系,更准确来说是一套运营体系。

比如说开公司这件事:

你会说怎么去运营公司,但绝不会说怎么去开发公司。

运营的特点是我要基于市场、基于机会点去做事情。

之后还要抓住机会点,给公司带来利润,获得持续增长。

而开发仅仅代表了一种自娱自乐。

自己感觉这个产品很好,我要去做,也不管有没有需求。

那怎么会长久呢?

因此 IPD 把正确定义市场需求、产品概念作为流程的第一步。

一开始就把事情做正确。

并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制定计划。

另外再多说一点,IPD的价值点主要体现在:

  • 减少产品开发浪费;
  • 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 提高产品开发效能;
  • 提高新产品的盈利比。

换句话说,IPD 的目标是实现产品开发的准、好、快、低:

  • 准:开发满足细分市场客户需求的产品;
  • 好: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构建质量优势。
  • 快:向市场快速提供成功的产品;
  • 低:实现低成本的产品开发以及产品的低成本设计。

概念二:结构化流程

端到端的流程、结构化流程都是 IPD 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端到端是指从客户需求到客户满意。

实现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的一个闭环逻辑。

而结构化则指的是符合一定逻辑约束的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

  • 在什么时间;
  • 由什么角色;
  • 做哪些事情。
  • 对这些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以产品设计过程为例,越往后端结构化程度越高:

前期注重创意,以发散思维为主,当然也是在一定的结构化约束之下去做的;

后期的生产制造环节,结构化程度最高,产线需要完全按照约定的规则生产,比如怎么打螺丝、怎么焊接,都是提前约束好的。

产品开发过程属于中间态,必须成为结构合理,定义清楚的流程:

  • 结构合理:自上而下的层次架构中,上层结构简单一些,越到下层越具体;
  • 定义清楚:每项工作都应清楚地明确规定出来,所有与产品开发有关的人应该清楚他们所参与的是什么工作,用什么方法去完成。

概念三:管道管理

管道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开发管道中项目的动态分布,不同项目应处于不同阶段;

二是不同项目所需资源的动态平衡。

它的目的是使项目经过喇叭口的过滤后。

可以快速、平稳地流过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从而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

概念四:异步开发

异步开发这个词在研发领域用的比较多,它指的是产品开发工作按技术领域纵向分层。

不同的技术领域的部门或团队并行异步开发和完成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作。

比如说软/硬件的技术层:子系统层、平台层、集成服务层等等。

概念五:CBB

公共基础构建模块(Common Building Block,CBB)。

指的是那些可以在不同产品、系统之间共用的零部件、模块、技术及其他相关的设计成果。

CBB 是平台化建设的一环,本质上是为了避免重复开发。

节省企业成本、提高研发效率,也就是实现产品的快和低。

CBB 一般有以下特征:

  • 某一类共同需求适合重用;
  • 具有明确的接口:可以通过接口与其他构件装配在一起;
  • 高内聚、松耦合:模块内部紧密结合,外部接口简洁明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人卫朋】,微信公众号:【产品人卫朋】,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