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全案是这样产生的吗?

2 评论 853 浏览 1 收藏 61 分钟

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品牌全案的整个设计过程,以及自己在其中的思考与认知。包括对品牌的理解和一些碎碎念,供大家参考。

你们有没有参与过整体的全案设计过程?包括前期调研,沟通,中期修改,再沟通,后期提交,沟通,复盘,得出结果反馈。应该蛮多设计师没有接触到的,但这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就是有人掩盖其中的事实,给它增添了神秘的形象,看起来很难。

其实很多设计过程并不困难,对吧。过程中也没这么多同理分析、定义问题、定位、创意生产等内容,实则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正的进去做了,才发现很多是没必要的工作,但工作就是得要量化细分,不然怎么让你看起来很努力,看起来很像一回事呢。

开玩笑

实际是为了后期评估,之前说过,面试是服从性测试和成本管控,做这些细化标准流程,其实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服从性测试和成本管控,看你听不听话,愿不愿意去配合,团队也没有协作。

悄悄说一下,很多团队协作都是搞形式,实际的点子是要想出来的,不是形式弄出来的,有时候一个团队的头脑风暴还不如用一个人思考呢。

好了,扯完了,进入正题哈。

一、关于设计和品牌的一些思考

先说一下关于这个模型库的问题,为什么总是这么简约的类型,没有很复杂的形式,比如3d 的或是各种拼贴的、艺术类的、或是波欧之类,还有酸性那些炫酷的呢?其实有一部分,是作为底色背景和元素装饰,但本质还是为了用户考虑,使用最低学习成本去完成一件相对市面上来说相对较好的作品。

我们在做之前也有考虑到这些,其实是我不会做复杂的哈哈哈。开玩笑。复杂的当然也有过,做到模型这个地步,就不能用纯设计,纯视觉的角度来衡量了。

我们试着抛开设计师的主观认知,先去花点钱购买其他模型网的会员。调差一件事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去体验它,体验的过程抽丝剥茧出本质,也就是后面要讲到的拆解元素。

中途打一下岔

品牌是企业在用户心智中的印象总和、品牌是降低企业所有商业运作成本的综合、品牌是企业的主要发展战略规划,是树立公众人设形象,拥有公众信任度和拥护,产品附加值,以及文化附属的总和。

市场同质化饱和的情况下,突破创新也是唯一的机会。虽说是流量时代,但未来趋势还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脱颖而出。经济的紧缩,市场竞品的挤压,社会政策的调控与时代背景的冲突下,用户降级消费不代表质量降低,反而追求更具有品质和归属感的物质,趋向个性多元化,加上科技的加持,不至于让用户无法选择,至少在消费时代下还能自以为是的选择表达自我。

ok,继续

设计师,有一点技术,有一点审美,懂得市场如何选择的,抄抄改改其实也能做出像样的。

大部分设计都是如此,什么情绪版,思维导图,不是为了借用创意,就是为了把自己的思路和对方的方法融合在一起,通俗来说就是拼贴,用其他形式再做一次创作,俗称二创,甚至十八创。

我认为怎么创都无所谓,只要不和对方相似太多,也算是一种创作。更主要的是对方的可能已经是市场验证过的,运用到了商业的。有时候确实要相信市场先验的东西。为什么有的文字拼音总是改来改去,最后还是回到了原来的拼音。实质上是大众的习惯如此,本身语言也是人民群众去定义的,而不是反过来被定义。

所以,懂得利用,善于观察市场上的东西,对于一个服务行业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起码能够让你的客户知道,这个案例是市场选择过的,不用花大量成本去创新,就能有一定的反馈。

之前有说过,我始终认为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都是自身先有优势,产品先有一定的认可 ,能做出一些成绩,才考虑构建品牌。

品牌是什么?就是一个噱头和门面,通俗来说,就是一家小店,做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有了一点起色,也有了一部分客户流动,这时候你想要扩大影响力,让你的门面变成一个标签,与人熟知。

这时候就要给你的门面进行塑造,先从一个logo开始,再把这个logo延伸出其他的概念,修饰到门头,物料,线上媒体,再用颜色去粉刷,然后使用文字的玩法,要么扩大其词,要么使用信息差去掩盖本身的事实,外行人很多是隔行如隔山的,对方可能根本不懂如何定价才对,一切的议价权,定价权都在商家这方,其中的过程和事实被清洗了,一个物品居然从它使用价值的本身,变成为一个品牌商家出口的,里面含有的价值是身份,是质量保证,是众人的选择等。

其实品牌并不是高不可攀,类似于个人做一个自媒体号,在上面立人设,搞定位,输出的内容只要有利他性,有利可图,可以参与,没人管你是什么东西,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相关,如果你能给他们附带一些莫须有的价值,身份,那就更好了。

到这个时候,品牌已经把其中的产品和服务区分开来,也就是类似一件衣服,把它如何制作的过程给掩盖了,其实成本也就那样,大品牌的衣服也可能是外包给各种工厂制作的,只不过贴个牌而已。但就是因为这个牌,给它附加了外在的很多种价值属性,上面说到的有身份象征、外在社交名片、自身虚荣的满足等价值。

对吧,有些东西本身就不贵,贵的是外面一层被赋予的东西。

对了,顺带提一下,在这里关注我没啥用,之后就不会再更新了,如果有更新那也是故意为之的,有目的性的,也可以作为一个内容储存的地方,方便求职,或是装逼用的。毕竟平台也是可以利用的一个展示柜。

二、关于用ppt作为载体制作模型库

好了,回到模型库本身,当时的我们是如何做的呢?其中的价值有哪些?是否有什么不同?

具体思路是这样的:

当时是2022年-23年,起初只是想做一个简单的ppt模型网站,为什么想做这个呢?本质上,虚拟产品容易管理和发货,做的ppt产品也有使用群体,且参考了以往那种老式的ppt模版网,依然存活着,横观来看,其实还是有所市场的。最主要的是成本极低,管控简易。

但经过不断的参考学习,从国内到国外,看到了多种不同的模型网,我们知道,如果要做一个简单普通的,很难存活下去,虽然有市场,但市场上有了先验的,别人为什么不选择先验的反而选择新起的呢?况且售后,质量,服务,简易性和功能性等问题不如市面上也有的模型网完善,素材也不够多,也没有亮点。

起初是有制作一些母版的,后来,经过两到三次的迭代,一开始先是考虑做全是中文的版式,也就是拿外来的模板进行本土化。

其实国内很多品牌,产业,都是这么做的,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差。举个例子,前几年的自拍杆还没兴起,是一个女生去到日本那边,发现在那里的人蛮频繁使用的,于是她就把这个东西引进国内,谁知道那时候兴起了自拍、直播之类的,她也成了在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运气占很大成分,但是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行不行呢?当然,这是在有一定成本管控的情况下实行的。

回到刚才所说的,本来想走全中文的模型,主打一个文化自信,但是又想到了国人的习惯可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

从之前的崇洋媚外知道,人们向往着高大上的,有逼格的东西,在设计上面就表现为:其中版式有英文修饰,英文占多数。这是一个至今尚未改变的意识形态,也就是缺乏文化自信,总觉得国文比不上外文。我相信设计师们很有体会,肯定也看过类似中文不如英文好看的内容帖子。

于是我们呢,干脆就不变了,有英文很正常,就当它是修饰的作用,其余部分用中文进行编排。

一开始从文字出发,并未意识到这是一个整体的作品文件,但有此想法之后,在练习塑造多次之后,新的想法诞生了,我们不在局限于中英文与否,反正市场还是那个市场,虽说不能完全创新,从其他面切入也是不置可否的。

我们开始换一个思维,从ppt的内容入手,也从品牌的角度入手,ppt作为设计载体,从里面分析拆解,把一个个作品凑起来,把一个个元素拆开,最后得到了:版式,字体,颜色,尺寸,图片,图形,装饰元素,手绘插画,设计形式,整体调性,logo ,正文文案,标题等元素。

其中的元素都是可以单独使用,单独拆解的,比如 PPT 里面,正文内容,标题,图片,颜色等,都是随心意变换;

比如品牌基础版里面,更换logo,颜色,文案等即可。

不过考虑到要差不多保持住原有风格,就得多花一点心思了。尽可能的让用户熟悉,用最低的学习成本完成一个设计。我们也统一了中文字体,一般只用思源宋体和黑体,以及一个其他的免费宋体;英文呢则使用各种免费的字体。从免费的基础上,还考虑到了字体是否能够嵌入PowerPoint中,使用的时候是否不用修改字体,不会出现乱码的情况等。

那要怎么做才能让用户简易轻松,并且让他们愿意去看呢?

解决思路其实就是往原本的下载的 PPT 文件里面,每个文件都加上一个提示,单独放在一页,想要的风格和素材都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获取。

类似这种,比较简陋哈,演示部分,实际的则是更加简陋的按顺序的那种,你想得到的~

里面的图片都是可商用的,在别的图片网站上面获取的,如果用户要使用自己的图,最好是拍摄类似的风格的,角度的图,其实手机就能胜任,不需要太多处理。

简单易懂的ppt软件,需要这些模板的应该都会使用PowerPoint,会使用它,就意味着会使用这些模板。它不像是Adobe软件那样的复杂,熟悉的基础上,只需要看一下我们附在里面的图文教程,一眼就会。开始做之前,我们也没想到一个PowerPoint能够做出品牌,海报,样机,甚至包装,画册等,以及还有动效加持。

那么,具体是如何的呢?刚才我们拆解了设计的元素,有版式,字体,颜色,尺寸,图片,图形,装饰元素,手绘插画,设计形式,整体调性,logo ,正文文案,标题等元素。他们只需要修改文案,标题,logo,图片即可,想要更多操作,其实他们也可以修改颜色,图形装饰之类的,贴心的是都可以商用,所以怎么改都可以,不担心侵权问题。

我们做的这个模型,放在一个网站里面,类似islide模型网,其中包含各页面不同风格版式的集合体文件,里面存在封面,过渡页,封底,展示页等,使用不同的设计形式进行创作,用户使用时可以观看整体的页面,想要选择哪个页面就选择哪个。展示的形式我们借鉴了花瓣网那种的形式,想要看整体效果,点击进去就可以看到整个长图的详情。

事例1

事例2

其实我们并不规定用户按照我们设计的形式和调性去修改,也规定不了。

谁规定设计就是一整套调性的呢?

普通人觉得好看,用任意一种版式,任意一种风格进行搭配,甚至字体,颜色都可以是各异的。

只要满足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所喜欢的感觉,那就可以了。

人是视觉动物,就像是一个人要买一件东西,会去搜索对比,看到封面漂亮和标题吸引人,就会点击进去,能够吸引点击,在这方面来说已经赢了。

点击进去之后,美观与否,看人,如果是受众群体,那么可能会下载保存,收藏,购买等。如果不是,也许也会点赞收藏,如果是设计师,可能会留着参考,模仿。

也有类似这种的模型,随便他们如何搭配

做生意,没有绝对垂直的品类,每个产品而不是品牌,都在筛选着受众,只能说较为垂直的用户占比大一些,其他人会因为不同因素,需求而进行购买。

这些元素的拆解,其实和那种模型库网站,比如 canvas,稿定设计、islide,以及其他类似的网站有相似之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学习成本,更容易上手,不需要多少理论基础也能凭借基础提示做出想要的画面。

canvas等模型网,其实不单单是一种类型的模板,它分类有海报、品牌提案、ppt、长图、h5、banner、地产、运营图、公众号长图等类目,里面再细分为上述所说的版式、颜色、形式类型等。主要设计载体是网站或是Adobe软件。

我们专注于使用PowerPoint作为载体,进行作品构建,用多种风格进行包装,其中也含有ppt模板,品牌基础模板,营销图,包装等东西,用设计师的眼光去挑选认为较好,较为区分的作品,也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制作出简易低学习成本的文件。

我们把封面,过渡页,目录页,封底等必需的页面,组建成一个 PPT 文件,方便用户使用基础调性构建一整套。(拆分-提取元素-抽取公共版面-封套)

类似这种

网站内包含有各类风格场景的选择,时尚类,餐饮类,艺术类,家居类,快消品类,科技类,产品类等等,其中里面又可以细分为颜色,情绪版和素材等分类,画面即是如花瓣网和享设计里面的预览图一样,直观的看到所有画面的展示,不再是一张封面图,这样更直观了解全貌和风格调性。

三、测试阶段和反馈

我们找到公司里面不是设计师的同事,找到一些大学生群体,以及网络上的路人,进行模型测试。反馈如下:

A:确实用着还不错,好的方面是看着很舒服,很有fell,但问题也存在,有时候不适用于那种文字很多的,不适用这种类型的企业。

B:好处是规定好了文案的多少,图片的摆放位置,颜色之类的使用,我们可以只修改图文,标题等即可。对于我这种不想动脑的,直接套用上去就行了,如果文案太多,那我就尽量缩减总结归纳,不啰嗦,也能起到提示的作用。

C:问题有几点,比如对于我这种不懂设计的,审美可能不适合画面调性的,一改颜色,图片等内容,感觉就失去了。不过好的方面是看着也还不错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够用,也有点新颖,不再像是传统的那种数据表,图形组织,大面积的文案和图片了,这点不错。

反馈其实有好有坏,列举了几个出来,我们也只能尽可能做到大众化的同时也能兼顾一点美。至于美与否,那就见仁见智了,受众也只能是某一个群体,不可能都认可和满意的,设计不也一样吗,都是戴着镣铐起舞,说到底还是个服务行业,除非做到那种顶级的设计,能够挑选人,也不为生计发愁,那自然是不错的。

可惜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呐。

设计的尽头,先取悦自己,取悦部分人。

其实我们都活在一个巨大的偏见迷局里,圈外人看不到实际圈内的事物,圈内人在评级圈外人的愚昧。有句话说:听不到音乐的人说跳着舞的人疯了。其实两者都有这个现象,不同圈层会建立起不同的鄙视链,都自认自己的圈子是最牛的,因为这能让他有一种优越感和归属感,有了集体性的认同,整个人支棱起来了,好似他不是一个人在作战,而是一个群体的意志在作战。

扯一下淡:每个人都会有认知的局限性,真正的见过世面是什么样的呢?其实没有标准。你说见过世面,见过城市喧嚣浮华,街道灯红酒绿,艺术色彩斑斓,而这也不代表全部的世面。

你说高原广阔无边,渺沧海之一粟,站在高山俯瞰整个广袤无垠的土地原野,躺在草坪享受着碧海蓝天。你说蒿草不是苗子,高粱不是玉米,秧苗不是杂草,总有人说回归田野,逃离城市,享受农家翁的生活,但他存在许多的知识盲区,习惯了城市的喧嚣浮华,再回到自然,连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也消散了。

分不清哪些有害,哪些有益。通俗来说,你二大爷懂得东西你未必懂,你懂的他未必知道。

也许做设计也是这样的,就像一个硬币一体两面,任何硬币只有两面,但硬币本身只有一个,无论你站在哪面,是陷入“设计师”还是陷入“美工”,都站在硬币本身之上。

与其思考选边站,不如去思考如何找到取其客观的边界。

把硬币垂直立起,站在第三面“品味没有好坏,只是适用与否”,温和的与多种形式共存。

更为成熟客观的看法是能够同时存在多种不同观念。我们可以设计出波普艺术、蒙德里安、新丑风、酸性风、极简主义等风格,也可以理解街道边上大排档、理发室、烧烤摊、小商店等做法,品味没有好坏,只是适用与否。

偏见使人盲目。批判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用户是否有这个经济实力,认知能力,以及是否在这个环境中需要这个设计。远方容纳不了灵魂,家乡留不住身体。

你可以选择你的设计群体,但没必要抨击那些也在努力付出的劳动者,他们也许只想要便宜点的图文,突出所需的内容,打印出来即可,并不需要投入更大成本。

之前有写到,很多品牌都是先有了测试之后成功突破出圈的产品或内容,才马后炮般的赋予品牌意义。

它没这么伟大,也只是想要获得高溢价的形式而已,仅此而已。

内核是什么?建立信任度、降低成本、清洗使用价值、赋予远不止于此的价值、获得高溢价、巩固形象和捏造故事,增加粘性和信任,方便申请专利知识产权,赚取加盟费等。还有挺多的内容在里面,但内容总是人为制造的,趋势怎么变,它就怎么变。

你看,我写的举例的,也只能仅限于我的认知范围内,不同环境,经历,教育,年龄,家庭,甚至是看了不同短视频和图文获取信息之后,看法都会不一样。

又扯远了,其实我们是考虑到了为目标用户设计的,目标用户是那些不会设计的普通上班族,或是有些自己审美的打工人,以及一些大学生用到课件上或者其他人装逼用的,为什么想要展示好一点的,与众不同一些的呢?懂得都懂了嘿嘿。对比其他竞品来说,不失去功能和展示,兼顾一些效果,也算有差异化了。

是这样的,谈到设计,以前我会把设计想象成一种大师的作品(装逼的优越感),会把设计想得复杂化。经过不断的研习,发现这种东西并不难,难的是怎么让客户理解,怎么能让他们低学习成本的使用,难的是让他们买单。

我相信很多设计师都读过很多关于设计的书籍,什么方法论,设计编排论,四大原则,赋能,感情,情绪,版式,字体和整体调性之类的,每个都能延伸出一大截解读,我想说,很多时候真的是人把设计复杂化了。特别是平面类设计。

如果是那些艺术者,手工制作的,原画之类的另当别论哈。

许多做设计的,都是使用电脑直接构建设计吧,使用软件,组件库,模型库,然后找一堆前人做过的设计案例,或是他者分享到网络上的设计练习,作为情绪版。

美其名曰情绪版,实则就是拿里面的东西拼拼凑凑,把画面中车的样式改成动物或人,把这个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这个设计形式换成另一种形式,把颜色修改一下,把字体更换一下,把版式换成上下左右编排等。但也不得不说,其实还是需要些理论基础的,暂且不谈这个。

其实是有所依的,先有后有的区别而已。

那我们除了上述说的那些,还有什么较为吸引人的吗?

也有的,比如,跨云端存储,协作,低成本高效率,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共享,提出修改意见,不再使用复杂的设计软件,PPT 熟悉而又简易,再好不过的载体了。再加上订阅式服务,普通人加盟的玩法,与人合作推广,他们入驻平台,发布修改后的作品,有人下载,即可进行抽成分红。(其实这个模式可能更适合设计师,但没想到,也有不懂设计的人也能做成较好的效果,也能获取分红。)

四、关于宣传和媒体

说到底,我们还是没有一个主心骨,里面包含的类型较多,市面上的客户选择也可以多一些。实在是要说差异化,那就是相对传统的模型网来说,挑选的文件好看一些,赋予的含义多一些。

对外,吸引的人有要看我们如何进行宣传,如果宣传ppt模型,那么吸引来的则是使用这些模型的人;如果使用品牌基础版宣传,那么吸引来的是那种初创,想要建立品牌的人;

我们宣传的时候尽量避免设计师标签,因为媒体是会因为发布的选题和内容等情况给账号打上标签的,如果打上了吸引设计师的标签,那么白费一场。因为我们知道,设计师是白嫖的,因为他们也会做,照着抄就行了。

第一印象

标签

所以我们尽量使用不同形式去表达,宣传。

具体怎么做呢?

起码不能像那种设计师发布的媒体作品一样,

他们的形式是这样的:发布的作品只顾自己好看,吸引的其实都是同类。发布的内容没有教程,只有自顾自欣赏的设计作品。还有一部分是如何如何艺术的图文和短视频,实则变现很少,具体原因还是吸引的是同类人,同类人据我所知的,一般只会收藏等着模仿。会花钱的一般是那种入手不算久的,所以卖课赚钱的原因是卖给对方一个幻想,但实际上学会了不代表就能做到和所卖课程所说的那样。

那我们宣传的方法是什么?首先排除了上述所说的三种类型。我们知道,做自媒体说难不难,说简单肯定也不简单,努力占一部分,方法占一部分,更多的是运气。

媒体一般有这几种方法论:

1、选题策划;2、内容的专业性和趣味性,以及观众的熟悉感和认同感;3、有利他性;4、剪辑后期或是图文后期;5、关键词搜索设置;6、推流周期和流量算法规则,平台规则等;

其中用到的运营技巧:

假设我追求女神,我会包装自己,打扮自己,提升自己的品味,有内涵可信任,学习把妹技巧,这方面可以称为内容运营;如何呢去了解女神的背景,兴趣爱好等信息,这叫做用户运营;接着呢我回去偶遇她,策划一些比较浪漫的事情,制造表白机会,这就是活动运营;而且我可能买通女神身边的朋友,建立一个比较稳定可靠的交流机制,这就是渠道运营。我是一个产品,我的女神就是目标客户,我之前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取我的目标客户。

那么,首先把自身的账号装修一遍,至少看你的头像有亲切感,要么官方感,最好是大众熟悉的。然后是简介内容,不要太严肃,有趣的展现自己所做的,能给予观众的,以及关注你之后有什么前景,其中涉及到了前景理论知识。

怎么理解?你关注一个人,有时候就像在电商平台买一件商品,商家承诺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还保证更新商品,保持售后。你会信任他,也有安全感,保持更新则让你黏住,也就是术语说的黏性。

一个人对许多东西都会抱有期待幻想,很多线上课程销售的本质其实是信息差断层以及卖一个幻想,但你真正接触并买了个教训之后,会发现也不过如此嘛,说的和做的完全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我想买过一些破烂课程的同志深有同感~

回到媒体运营,实际上,有很多技巧,比如那些教人做视频,教人赚钱的,会总结一些自己的或者其他人的成功经历,在视频中教人设置钩子,设置开头等。

他们会有一大堆的规划,甚至细化到每天每小时做什么事。我其实很想笑,笑我当时天真的还一个一个记下来哈哈。后面自己尝试了,发现,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如规划中的走下去,按照各种技巧做下去并且成功的。如果有人这样尝试了,大概率是先射箭后画靶。也就是说,他先莫名其妙的做到了这些,然后回顾过往经历,组成一段顺畅的,流利的,看着很有道理的一套课程或流程,整理出来再发出来,甚至有的作为素材拿来卖,就像很多成功人士传记一样。

其实做品牌,做自媒体,都差不多,也和人这一辈子差不多。规划可以有,但没必要详尽如流水,因为没人知道几天后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企业其实也是测试了不同赛道之后,才发现一个有起色的赛道,然后再把这个赛道作为主要业务的。

做媒体也是如此了,理论可以有,但更多的是执行,尝试多种不同的方法,最好是立住鲜明的人,而不是一个虚拟的人设,不然总有一天会被爆出黑料。

我们一开始也是做了多种尝试,上述写到的三种:

  1. 自顾自欣赏的设计,艺术类的设计,同类人才看得懂的设计等。
  2. 其实都不行,吸引来的人都是同类。然后注销账号,再次注册尝试,换了一个又一个账号。
  3. 终于,我们把选题、内容、以及其他的形式,换成了大众想要看到的。比如我们是做模型网的,给大众普通人设计的,不能太专业,也不能无趣,也不能没有吸引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人呢都有焦点效应、认知偏误、罗森塔尔效应,投射效应等心理,意思是他们只关注自己的事情,利益,以及别人怎么给他们设置喜好和需求。从那些以前爆火过的视频和图文来看,类似《一天学一个技能》《十分钟读一本书》,《手把手教你薅羊毛》《女朋友居然对我。。》,等等之类的,人呢天生懒惰,喜欢八卦,任何一种火起来的媒体,其实都多多少少有情绪营销的味道,制造情绪矛盾,贩卖焦虑,利用人性的弱点,色欲(擦边),食欲(擦边美食或是教程),挑起矛盾(从单方面愤怒带着情绪的输出语言),员工与老板对立(各种职场遇到的矛盾点和期待点),卖课时制造焦虑(总说市场环境如何,不努力如何,然后跟他学了会如何等),至少先让对方点击进来,才能进行下一步。

所以呢,我们测试了《普通人也能做。。》,封面带有些调皮属性和涩涩的。

然后也尝试了《拜托了,做ppt一定要学会用工具啊》,画面封面是能引普通人点进来的职场图,带有标签,打工人,学生党,或者应届毕业生等。

然后也尝试了《学生党打工人必备的ppt模板网站》,还尝试了《我的工资不允许我屎盆镶金边》,然后还有《有了ppt还用啥wps啊》制造矛盾。《偷偷使用,却说是自己的努力学习造成的》,制造神秘感和反差。

其实测试了蛮多的,封面,选题,标签,关键词等,都不带设计的字样,全都是生活琐事,学生,职场之类的,还有跟随热点,有时候蹭一下热点,先吸引进来,内容则带有夹带的私货的嫌疑,但又不那么的官方。毕竟看多了,谁也不喜欢太官方的东西,总觉得不像是和人在聊天讨论,也没人喜欢那种爹味很重的,教育意味很重的。可能我写的东西也会带有,不过也只能不断完善了,好为人师和表现欲真的是人一生要克服的东西。

好啦,说完媒体运营的,其实我觉得说了跟没说一样哈哈哈,一大堆废话。

总之呢理论要有,但更多是实践,再抽象理论,再实践,模仿的同时也要找到自己的特殊性。

毛主席的实践论里面说过: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和共性,也就是个性和共性。你要找到自己的个性,因为共性的是大众的,个性的是吸引一部分人群的。做不到大众,那就吸引哪一部分。

村上春树说:人不能因为孤独而切断和众人的联系,而应该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在某个深处就会与他人相连。他将这个过程比作“挖洞”,意味着通过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最终能够找到与他人的联系”。

很多新兴的品牌其实就这么做的,差异化,迎合叛逆的个性,那群人需要什么就制造什么,改变了什么就跟着改变。这也是利用了人的反差性,追求不同实则也会被利用,就连共鸣本身,如自媒体的点赞,收藏,评论等,也会被人利用。

在任何地方,追求小众都是一件大众的事情,逆反是细水长流的生意。

又说多了废话,人还没老,就变成老登一样唠叨了,有时候就是写着写着从这个话题延伸到其他话题。

项目的一些图

五、唠的差不多了,聊聊其他的吧,我就是有点嘴碎哈哈

这里我就瞎配图了哈,看到这里已经是结束了,一下的是闲聊

那后面再唠唠商业之类的吧。以我浅薄的经验,瞎唠一段。

应该蛮多人听到商业这个词就头皮发麻的,好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靠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来获取竞争优势的生意,就更接近本质。这个什么叫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呢,就是用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或者用更低的价格来满足用户。

但实质上回归到最简单最本源的逻辑,那么商业到底是什么,是价值交换,就是谁把什么卖给了谁,对吧那这里面呢,就出现了四个要素。

第一个谁就是供给方,

第二个谁是消费方,

第三个是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的中介,第四个则是所谓的商业模式了,也就是tob,toc,tog之类的。

聊这几个的时候,我们先回溯一下资本的出现,是行会手工业变成工厂手工业。

那时候的西方资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则是资本武装与贵族斗争,当时想要战胜贵族对土地的垄断,也就是动产战胜不动产,土地变得可以被买卖。

第二、三个就不能说了哈,可能不过审。

这个时候呢,意味着资本战胜了贵族特权,也意味着资本使得货币成为了主体,增值成为了目的。如果资本不创造新的东西,新的需求,也就是失去了增值,失去增值的能力也就杀死了资本。

生产目的变成了投入钱,再制造商品,然后商品换取更多的钱,这也就是经济学中经典的g-w-g’的由来。

正因为资本,产生了相应的经济范畴,于是价值、工资、劳动力、商品等概念也随之而来。我们把人物化成为可以通约的价值,恒量一个的价值居然是工资的多少。但实际上,一个人的价值如果要按这样来计算的话,实则是超过工资价值本身的。为什么?因为商人要利润,要剩余价值啊,也就是增值,不然雇佣你干嘛?做慈善吗?

那必然不可能的,然后我们进入了工业时代、资本时代,最初是对人们进行洗脑,那些资本既得利益者说:我们是上帝的子民,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资源,你们一贫如洗,要想生活,必须得拿时间和劳动来换钱。

也就是工作,这时候工作面世了对吧。

一开始的十几个小时工作制,仅仅温饱,并无其他精神生活。后面发动了重新分配的斗争,争取到了工会制,规定每天工作八小时,其余时间留给精神生活。

他们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最高层的人能够充分享受物质和精神的供应,然后随着层次的递减,供应就开始减少了。最底层的人通常他们接受的物质能力,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生活,而精神供应几乎为零。

争取到的为数不多的时间,还要进行重新一次分配。其中8小时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什么是必要劳动时间?工作8小时,前面的4小时也就把所做的工作价值完成了,而多余的4小时则是剩余劳动,也就是剩余价值的剥夺了,这叫做利润。

随着技术的开发,人类使用到了蒸汽机,工业生产来临,再到现在人类技术更加发达,商人为了获益更多,不断的竞争内卷,受害者还是没有手握生产资料的无产者们。商人们提升技术支持,增加相应的生产工具,清洗不必要的工作过程,为的是提高人们的效率,也为了降低成本。现在卷技术,卷时间,卷规模。现在可能一小时就能完成当天所作工作的价值,后续的7小时,则是剩余价值的剥夺。

我能理解现在很多行业的人,为什么陷入虚无和麻木,因为现在行业太细分,也就是工作流程标准化,每天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有的则是一人身兼多职,看似不同,但实质也是重复多种不同的工作。

一开始资本就对劳动进行掩盖,所谓的企业雇佣工人进行工作,实则是企业掌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也就是资源,有资源则可以拥有一部分人的生命时间。也就是别人需要去工作换取报酬,谁让金币成为主体了,没有钱还真活不下去。

还有一点就是,供求关系,价格由供求关系影响着,也是市场自主调节的方式。比如,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收入缩水—-经济通缩 。求大于供,价格上涨,收入可能增大—-经济通胀。

失业及通货膨胀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 ,收入减少但产品价格仍在上升,这时候陷入经济滞胀。钱流向不缺钱的人,缺钱的人的钱变得更少。流通不起来,物价下不去,收入上不来,对未来没有希望,把钱存起来,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好,回到正题,上述说了,商业的本质是从使用价值变成交换价值。也就是物品本身需要被增值,卖出去可以有回本加利润。

其中基本的情况就有供给方(生产商,供应商),商品,交易中介(经销商,授权方,倒爷,物流等),以及消费者们。其中又有相应的商业模式,tob,toc,tog等。

商业模式是在一种生意里面,钱和信息如何流动起来,最终实现再生产和增值的过程,这就是商业模式。

举个例子:

摆摊卖烧烤,toc ,用自己的劳动力,去赚成品和原材料的价差。然后呢用赚来的钱怎么增长?可以做两件事情,要么租下来固定的店铺,从街上挪进屋子,提高价格,赚更多的钱,要么呢我再雇一两个人帮自己做更多的煎饼, 赚更多钱啊。这个就是煎饼摊的商业模式。(虽然有点草率啊,是就是这么个事。其中当然也考虑到各种租金、原料费用、其他成本等问题。)

再举个例子:

共享单车,toc ,出租自己的平台资产给用户来获利的模式,这个资产就是指这个自行车,但是这个模式你仔细算一遍就能发现,算不过来账,不挣钱,那为什么这些公司还能开的下去呢?这就是因为共享单车还有里面的一层商业模式,共享单车是互联网巨头的工具,虽然它每年要亏不少钱,但是它可以用来帮这个互联网巨头,抢夺支付入口,促进主APP的打开率,包括获取用户的一些出行数据,给自己一些协同业务带来好处啊等等。其实也类似之前所说的萝卜快跑哈,布一个很大的局。

复杂的商业模式: 1、金融和资本操作的有金融租赁、业绩对赌 、高周转模式 2、平台经济,在某个入口收租,比如免费的app使用,其他服务增值 3、业务线,大公司才有。

了解了这些之后,那我们说说看,做生意一般都靠什么赚钱?谁在提供商品?商品卖给了谁?交易中介如何运作?

1、靠什么赚钱?分为实体产品或者服务咨询,以及虚拟产品。

其中品类细分为标品和标品,又有价格分层,产品也分为高、中、低端等细分。要做生意就得需要好的供应链,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是否有价格优势,或者其他优势。找上游供应链则需要看原材料如何,制造工艺如何,制作流程如何,研发流程如何,成本和售价如何。

自己做的时候,还需要算出利润率和毛利率,方便自己核算清楚,亏也要亏个明白是吧哈哈哈。

2、谁在提供商品?

一般是行业里的主要供应商,或者较为知名的品牌。类似广州的服装,义乌的制造,顺德的小家电,绍兴的雨伞等等。除了看这些,还得看其中的竞争格局如何,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特点呀、定位呀、差异化呀,以及可以用cr5/cr10来查看行业集中度,随时间的推移,看上升或下降。

其实最好自己能有生产资料,积累资料,做生产商,直接对接toc,虽然很难哈,做起来之后就爽歪歪了。

3、商品卖给谁?

有三个方向,tob、toc、tog?这时候可能就要进行用户画像了,比如对方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大概收入,阶层,地区特点等。不太好查的话那就需要用心理学进行部分人群的概括。都有同等的需求和欲望。比如价格如何?附加值?质量?赠品?还是让对方觉得占了便宜?还是保证一直更新呢?或是虚荣心,懒惰,贪婪等属性的思量呢?

也可以通过访谈和招股书来查找,要么就从对标的商家或账号查找,类似飞瓜数据,新榜等自媒体,第一次登录可以有一天免费的vip,可以查看对方的人群分析,受众喜好,年龄,性别占比等。

电商的呢则可以从你想要做到类目里面,找对应的做的不错的商家那里找。怎么找?只能进行判断了,看评论图,照片,基本人群画像就从里面得出。然后自己可以先尝试放产品上去,通过直通车流量解析这个工具搜索产品下边的大关键词。要么从达摩盘查看人群解析。

4、然后是交易中介如何运作?

也就是货到底是怎么卖出去的,是怎么样从工厂,然后走到消费者手上的,往下可以拆成品牌是在哪些渠道做推广和营销的宣传,宣传点是什么样的,转化率是如何,然后呢,商品是怎么样触达用户的,怎么样通过层层的经销商还有物流把货真正铺到消费者面前的,另外交易发生的场景是什么,一共有哪几种销售渠道,线上和线下的占比是多少。

简单来说,你要怎么倒卖商品才能获益,怎么利用信息差和认知差来制造需求和收益。

了解了基本的问题,那么还有进阶的问题,我就不写这么多了,篇幅有点长了哈,就简单说下。然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钱被谁转走了?有多少方角色参与了商品的研发生产和流程的全过程,以及谁赚到了大头的钱。商品的议价,看的是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除了这些还要看场外的信息,比如政策,国际关系,比如现在跨境很火和政策有关,一带一路也有关联。然后还有灰色交易,资本运作的外部信息。举个房地产例子:它看的是人口趋势,政策,政商关系,而不是看质量如何,管理如何和品牌推广如何。

也比如地租经济,杀死商家的可能不是电商,而是租金太贵了,都在为房东打工。抖音里看到很多人说是电商挤压了实体店铺,这属于因果倒置了,是巨大的租金成本让实体店难以生存,所以不得不转到线上去了,电商火爆只是地租经济攀升的结果,实体店生存困难,打工人工资低,然后消费不振,电商火爆。有一连串的影响关联着。

行业靠什么驱动呢?可能是曲折的发展过程,排除了一些错误答案,其中他们有技术驱动,资本驱动,规模驱动,人口红利驱动等,一开始做起来的是有资本驱动的,随后是一步步的发展,到了现在变成规模驱动,以大规模打价格战等等。

说到做生意,很多生意都有一定的竞争壁垒,比如技术、服务、价格、效率、品牌授权、销售能力、政府关系、原材料的垄断等。

有人说海底捞是怎么做到如此规模,如此受欢迎的,有人会说是服务,服务是核心。但我觉得它的优势应该是标准化的能力,还有品牌的优势。标准化的能力简直不要太强,每个话术,服务的细节,东西的摆放,布局,人员的筛选,待遇的标准等,几乎每个员工都要有的服务热情,话术体系,一模一样。虽然一样,但也还是有感觉到人情味的,不全是机器人。

每个做起来的企业,我都觉得是一种原创,从一开始的模仿到逐渐发展为自己独有的特色和优势,这是存活够久的企业对比青黄不接的企业的区别。

好像现在都在说环境很差劲,那未来是否有什么机会和发展趋势吗?我的建议是找对标,特别是对标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的相同行业,或者新兴行业对标已成熟类型的行业。

比如说美国的餐饮行业CR10在25%以上,而中国的餐饮业现如今CR10不足5%那么餐饮行业一个未来的可能性,就是巨头化和连锁化,对吧,这就是一个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

除了西方的内化为国内的之外,还要进行本土化的思考,是否符合文化,是否符合环境和人群的所需。比如咖啡文化可能占比不如外国的,因为国内有茶文化和奶茶文化,需要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和现象,找一个本质。

就像看毛选中的斗争,很多时候都不是价钱高低的斗争,实则是阶层与阶层的斗争。

这就类似每个人会有多种的矛盾,但总有一个主要矛盾是根本的。你可能对于自身没钱会感到自卑,可一旦获取了相应钱财之后还是自卑,那么可能就是其他问题导致的了,可能是环境问题,出身问题,要么就是思想没转变过来的问题。

很多人一开始有太多太多问题了,就比如我一个朋友,整天抱怨这,抱怨那的,拆迁之后嘻嘻哈哈的,哪还有抱怨的意味。

六、结尾

最后就总结一下吧,然后把较为完整的图进行展示,但不是新版的,还是上面的图,因为新的不能发出来。

1、开头扯淡

2、设计和品牌的一些看法

3、模型库的制作思路

4、拆解设计元素,组建库

5、反馈和思考,加上瞎扯淡

6、更多差异化,以及一些模型库吸引的点

7、媒体宣传的思路

8、商业的思考

9、完结

好了,现在发一下较为整体的项目图。

本文由 @王富贵儿本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全文讲的很详细,看下来差不多知道大概是怎么一回事了。

    来自广东 回复
    1. 谢谢,其实我觉着还差点意思,如果我对应的受众群体是那种比较小白的话,还是不太够大白话

      来自广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