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团队和产品设计团队,如何论高下?

0 评论 553 浏览 0 收藏 7 分钟

产品设计团队似乎更贴近于一个组织对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而流程则更关心着组织的健康。两种“设计师”在互补的同时,是否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对立?值得思考。

产品团队、市场研究团队、流程团队?怎么这么多大队!

通常情况下,软件产品中消费型产品(含工具型、内容型产品)里面主要以产品设计团队+加上市场研究团队为主。但是商业产品或者企业级产品的领域里边,还会有流程团队的存在,也就是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除了产品设计团队,也会有流程团队加入,而两个团队分别具备不同的职能。

相信很多从业者对这两个组织设计上的配合有些许疑惑。我们抛开组织设计之外看,就从产品作为媒介,用户作为对象,考虑到对用户研究进行模型构建的过程中,流程组织绝对是产品设计的有力补充(支撑而非依赖)。

消费型产品vs商业型产品,人物模型vs工作流模型

产品设计团队在用户研究过程中会进行人物模型的构建,而人物模型更偏向于对很多种实体用户行为模式、动机、目标、态度、生活方式等等一系列变量的组合抽象,而形成的多个抽象模型,这模型也叫做persona,更偏向于是一个内生的人物如何去完成自己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和操作,并且理应包含人物的工作流程。

(嘘🤫切记,用户不是人,是需求的合集,是群体涌现的特性。所以我们虚拟出来的persona更像是一个“虚拟的合体人”)

实际的产品应用中,除了消费型产品,还有很多的商业型,也就是企业型产品,而这种产品就会涉及到多个实际组织角色的工作交互,包括依赖关系。流程团队顾名思义,更在关注的是组织内部不同工作场景、多角色之间的工作流关系。核心目的是甄别/再造/革新关键业务、管理流程,剔除冗余、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可以看到流程管理的对象在于“流程”,视角在于组织内部。(这里就会产生隐藏的雷点,文末见分晓)<

放到产品研发的范畴里面:产品设计团队构建的叫做人物模型,流程团队构建的叫做工作流模型。在捕捉详细的人际间、包括组织内不同部门/角色之间工作流程时,工作流模型就会显得非常必要。

对于企业产品,商业型产品来说,通常来讲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消费市场的大众用户,而是一个组织/团队内部的一些有关联的用户。

人物模型和工作流模型,构建和实战应用解密!

产品设计团队或者产品经理,从用户角度来出发,也就是人模型的角度出发去挖掘、研究。

而流程团队从组织内部工作流的视角来挖掘整个工作过程的目标、一些关键因素、依赖关系、参与的角色、具体的动作、决策的信息来源,也包括意外的情况处理。对一个产品来说,相当于是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进行切入,从而更加准确地完成对于用户模型的定义。那这里的“用户”其实就不单单是个体用户,更多也代表了一个组织的模型,可以称为是机构的“人物模型”

换个角度来看,对于一个机构、团队、组织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行为模式、行为变量都可以进行数字化、产品化,但是业务/管理流程绝对是已经全面覆盖了,或者说已经由现有的工作模式所抽象体现了。从这个角度看,也验证了流程团队和产品设计团队实际上应该是交集的关系。在交集的部分,具备共同的商业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目标(非用户目标,客户≠用户)。

把“组织”作为“对象”,流程和产品的关系一目了然!

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对于流程团队的高层次要求,流程服务于组织、组织通过产品/服务来服务于客户/用户,如果把“组织”当作一个产品,流程的作用就是对组织这个产品进行实现模型层面的构建(相当于编码实现层次),组织通过自己实现层面加工呈现出来的“商业产品/服务”作为呈现模式面向市场消费群体。

流程偏实现模型、产品设计需要产出呈现模型,用户的心理模型需要呈现模型来尽可能的贴近。

不难看出,产品设计和流程之间的关系,产品设计不能完全依照流程的工作流模型做设计,这会导致产品就像把代码逻辑暴露给用户一样的尴尬情景,用户才不关心提供这个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内部是怎么运转协作的。用户有基于自己对现实世界理解的“产品心理投影”。产品设计需要在流程的更高一层,以流程为底层的参考基准进行设计。

作者:Kris_3zzz, 公众号:iSpiik产品说

本文由 @Kris_3zzz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