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低空经济

0 评论 1005 浏览 0 收藏 12 分钟
找到工作只是第一步。我们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战训练,不仅让你成功入职,更能让你具备快速胜任工作的能力,在团队中站稳脚跟。

低空经济在2024-2025年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它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多个产业形态,应用场景广泛,包括交通出行、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等。本文将深入探讨低空经济的定义、主要特征、产业构成,以及其爆发式增长背后的原因,包括政策驱动、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协同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

低空经济在2024-2025年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那么为什么会突然爆火,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弄清楚之前,先弄明白什么是低空经济?

定义

低空经济(Low-altitude Economy)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它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有人或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发展。

低空经济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以及综合服务四个方面,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其相关产品主要有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市政管理、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等多种应用场景。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包括交通出行、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等方面,具有空间多维性、产业整合性、技术经济性的特征。

主要特征

根据产品类型不同,又可分为通用航空、无人机、eVTOL三个产业形态。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包括交通出行、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等方面,具有空间多维性、产业整合性、技术经济性的特征。

空间多维性

低空经济围绕低空空域这一立体化空间展开,蕴含巨大的经济价值。其既包括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又要与传统地面空间资源协同联动,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主要在地面运作,为低空飞行提供产品、服务和基础设施支持。因此,虽然低空经济的关键资源和主要活动场所在低空空域,但这一综合性经济形态需要统合空间与地面资源,更好地做到空地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

产业整合性

低空经济具有跨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特性。低空经济不仅涉及传统的航空产业,还涵盖无人机技术、智能制造、物流运输、旅游休闲等多个领域。通过低空飞行活动与地面产业的结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具体来看,低空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低空运输可以带动运输业的发展,低空飞行设备制造可以促进相关制造业的发展,低空经济的发展也会为其他服务业带来增长机遇。

技术经济性

低空经济在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新能源航空动力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使低空经济在效率、能耗和环境适应性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操作效率,还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新型电动航空器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减少了燃料消耗和排放,提升了环保效益。先进的导航和通信技术提高了飞行的精准性和可靠性,从而减少安全风险,这些都体现低空经济的技术经济性。

产业构成

根据产品类型不同,低空经济又可分为通用航空、无人机、eVTOL三个产业形态。通用航空产业在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均有不同程度体现,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

通用航空

通用航空器包括涡桨和活塞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热气球等产品类型,可以从事工农渔林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无人机

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主导产品,也称为无人驾驶飞行器(UAV),是一种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非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按照用途划分,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根据客户群体的不同,又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其中工业级无人机能够在多场景下运用,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

eVTOL

eVTOL,又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指以电力作为飞行动力来源、不需要跑道的、可垂直起降的飞机。相比传统直升机,载人eVTOL具有纯电驱动、噪声低、性价比高、更环保等优点,是一种更符合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系统的产品。

增长原因

低空经济其爆发式增长背后是政策驱动、技术突破、市场需求、产业链协同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顶层设计全面发力

国家战略定位升级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新增长引擎”,并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明确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

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民航局支持深圳、杭州等20个地方设立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试点。

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2024年1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实施,首次为无人机飞行提供全链条管理框架,简化审批流程,明确适飞空域划分,降低行业门槛。

多地出台专项政策(如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从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到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形成政策组合拳。

国际竞争与战略布局

全球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盟、中东)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中国通过政策先行抢占先发优势,目标在2035年实现低空经济规模3.5万亿元,形成“中美双雄”格局。

技术突破推动场景落地,商业化进程加速

核心技术创新

无人机与eVTOL技术成熟:大疆、亿航、峰飞航空等企业突破飞行控制系统、固态电池、智能导航等技术,eVTOL适航认证取得突破(如峰飞V2000CG获全球首个吨级eVTOL型号合格证)。

5G-A与AI融合:低空通信网络覆盖提升导航精度,AI算法优化飞行路径规划,支撑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

应用场景爆发式拓展

物流配送:美团无人机在深圳、上海累计完成超52万单配送,顺丰无人机运输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80%。

城市空中交通(UAM):深圳-珠海eVTOL航线将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票价降至300元/人,2025年底全球将有20+城市开通商业化航线。

农业与应急:农业无人机作业面积超17.4亿亩次,应急救援中无人机快速侦查灾情、夜间照明覆盖上万平方米区域。

市场需求与经济价值驱动,万亿蓝海初现

城市化痛点催生需求

交通拥堵、物流效率低、偏远地区配送难等问题倒逼低空解决方案。例如,无人机配送在山区运输时间从7小时缩短至1.5小时,成本降低50%。

消费升级与体验经济

低空旅游、无人机表演等新业态兴起(如深圳无人机送外卖、沙特国庆无人机灯光秀),2024年低空旅游市场规模突破240亿元,吸引年轻人消费。

经济效益显著

2023年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2025年预计超1.5万亿元,年均增速超30%。eVTOL采购成本仅为直升机1/3,运营成本1/10,规模化后单座每公里成本降至6-14元。

产业链协同与资本涌入,形成生态闭环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华东地区(长三角、珠三角)成为核心产业带,大疆、峰飞、小鹏汇天等企业聚集,形成“研发-制造-运营”全链条。

低空基础设施加速建设,2025年通用机场达479个,适飞空域面积扩大,起降场、通信基站等配套完善。

资本与人才涌入

2024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激增14.55%,2025年前4个月新增注册量同比飙升234.92%。

无人机操控员需求激增,持证飞手薪资上涨40%,兼职飞手日薪可达800元,行业人才缺口超20万。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低空经济前景广阔,仍需突破空域管理碎片化、安全监管滞后、技术标准不统一等瓶颈。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空域管理改革:推动“天基-地面”双网络体系,动态划分适飞区域,提升空域利用率。

技术标准化:建立eVTOL适航认证框架,推动固态电池、智能飞控等核心技术国产化。

场景深度融合:拓展低空医疗、智慧农业、绿色能源巡检等新兴领域,构建三维交通网络。

本文由 @大厂毕业的厨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644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路标、指示面板、箭头指引诸如此类的常见的导航,其实网络中也有很多导航指引。导航有什么用呢?导航设计又要遵循什么规范?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导航设计指南。
专题
18601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语音交互是基于语音输入的新一代交互模式,通过说话就可以得到反馈结果。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语音交互的入门指南。
专题
1663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B端运营应该是产品商业化的最终结果。本专题的文章作者结合自身B端运营经验,进行B端实操项目方法论分享。
专题
126103人已学习18篇文章
你说你会竞品分析,我信!但是肯定写的不好,不服看看别人的。
专题
18581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签到功能是培养用户习惯的好办法。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签到功能的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