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99%的焦虑,都来自于错误的信念

1 评论 3624 浏览 12 收藏 11 分钟

对抗我们的从来不是外部的环境,而是来自于你我内心正确的信念。

01

2018已经结束,2019刚刚开始。

回首过去的一年,也许很多人都觉得异常艰难。

好比之前我看到朋友圈里许多刷屏的文章,其中细数了诸多来自市场的负面新闻。

  • ofo倒闭倒计时,共享经济是一场泡沫;
  • 锤子手机资金链断裂,罗永浩垂死挣扎;
  • 京东年终大规模裁员,刘强东或人设崩塌;
  • 民企倒闭潮来袭,产业升级只是意淫…

类似的消息不断蔓延,不管真相如何,但很多人对经济下行的说法仿佛“喜闻乐见”。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大环境不好,可以成为许多人“不作为”的绝佳借口,也是努力却无法换得回报的“安慰剂”。

好比前阵子网络上疯传的一个段子:“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很多人终于可以卸下原本藏在心头的那口闷气,心里想着:之所以努力一年没有成果,还不是大环境的原因,反正经济形势不好,那还瞎忙活什么呢?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失去信心时,他早上甚至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

从某种角度上说,选择信任,是这个世界上最高风险的事;而放弃信任,却是最节省认知成本的事。

只可惜,大多数人并没有好好利用这种信仰,而是随波逐流地活在一种集体的恐慌当中,无法自拔。

02

“人生不是向左或者向右,而是持续的向前。”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99%的焦虑,都来自于错误的信念。

经济形势好与不好,其造成影响的关键并不在于事实如何,而是作为个体的你究竟该如何看待。

举个例子:

在乘坐上班地铁的车厢中,你突然听到拥挤的人群中有个人惊声尖叫,随即看到一堆乘客拔腿狂奔。

这时候你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此时的你跑还是不跑?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人会跟着一起跑,因为这是自我本能防卫的一种机制。

后来,你回到家中翻看手机,新闻里弹出一个偌大的标题《地铁车厢惊现老鼠,造成乘客9死5伤》。

这时候你心怀一丝侥幸,得亏自己当时跑的快。可当你点进标题仔细一看,却发现了另外一个真相:

原来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并非是一只真的老鼠,而是从一个6岁小朋友手里跌落的老鼠玩具。

以上的例子看似荒谬,但《乌合之众》这本书其实早已给出评价: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当然,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正常人都无法摒弃对未知的恐慌。

可不知你发现没有,在上述的故事中,真正杀死一个人的并非是个体所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是来自群体的偏见。

就像在未来10年经济形势的问题上,用一句话来描述最为准确:

“摧毁市场的从来不是市场本身,而是来自市场的信心。”

03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说:

“对群体而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隐藏在一个很小的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人生最愚蠢的,就是用别人的预测代替自己的选择。

所以,让一个人堕落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地用群体经验为其洗脑,因为这样可以轻松影响他的心智。

比如在恋爱当中,倘若你想让“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最好的方式不是想办法改造这坨“牛粪”,而是把精力放在影响对方决策的群体上。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追女生,不是先搞定其本人,而是把精力放在对方的闺蜜身上。

再者,我们之所以如此迷恋于“外部归因”,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自我接纳」。

比如,之前雷军说:“台风口上,猪都会飞”,这句话很可能让一些人产生自我怀疑:明明市场上到处是机会,怎么我还“飞”不起来,难道我连猪都不如吗?

相反,如今有人说:“2018,是创业者最艰难的一年”,大多数人从这句话中得到的信息是:你看,其实我并不差,毕竟别人过得都不怎么样。

可事实上,你要知道,即便是经济形势再好的时候,那些高成就的人,都没有一天不是如履薄冰。例如:

  • 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 李彦宏说:“百度离破产永远只有30天”;
  • 马云说:“我每一天都像过一年一样难过”…

很显然,上述的观点会让很多人不爽,但却会激起某些人的恐惧,同时也引发出一种内在的动力。

毕竟,当有钱人都如此努力,你还拿什么理由谈放弃?

所以,回到当下,当媒体大肆宣传经济周期的“宿命论”时,很多人选择了相信,其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因为从心理学角度去看,一旦你相信了某种言论,就会不断用自我行动去维持这种信念,从而掉入某种「承诺一致性」的陷阱。

04

弱者和强者的唯一区别,存在于不同的信念。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墨菲定律”,意思是说:当你认为一个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好比考试之前,你认为某个科目势必考砸,那么结果往往同预期一致。

事实上,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之所以它会大概率发生,本质上是遵循了一系列“吸引力法则”的过程。

简单地说,当你大脑中建立了一种想法,然后你就会不断重复这个想法变成信念,随后信念又不断指导你的行为。

例如,内向的人多半都有社交恐惧症,但这并非意味着“内向者”的沟通能力差,而是他选择了去相信群体给其贴上的标签。

又如,有人说创业成功与否不在于天赋或机遇,而关键在于信念。为什么?

因为当一个人拥有了某种信念,就意味着他把眼前的事当作了自己唯一的选择。甚至,为了维护这种认知,他宁愿屏蔽掉所有与其认知向左的立场。

不信你去看创办了“傻子瓜子”的年广久、“老干妈”创始人陶碧华、甚至90岁还在创业的褚时健,他们哪一个拼的是天赋?最终靠的不还是其特立独行的“偏执”,以及一成不变的信念。

所谓信念,就是我明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千万种选择,却仍愿意为当下的选择付出一切代价。

只不过,信念也有好坏之分。积极的信念能让人不断做出改变,而消极的信念只会让人自暴自弃。

因此,当你面对媒体四处鼓吹大环境不好时,你是否曾审视过自己的信念?

当有人说过去一年很难,未来一年将更加难时,你是否怀疑过他们的信念?

在我看来,一个人活着时候最大的自由,就是可以随意去选择自己的信念。

一个人未必能决定自己是否成功,但却可以决定追求成功的方式。

与此同时,信念就像一座高楼大厦,虽然我们每一天都在为其添砖加瓦,但如果地基不稳,它随时也可以崩塌。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句话用来比喻信念不稳的人,再贴切不过了。

所以,越是艰难时刻,才越能考验一个人的信念。

因为对抗我们的从来不是外部的环境,而是来自于你我内心正确的信念。

 

作者:墨多先生,公众号 @墨多先生(ID:mrmoduo),北京大学硕士,资深产品经理,连续创业者,专注职场与个人成长,与10万职场人一起学习独立思考。

本文由 @墨多先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厲害,前輩!

    来自广东 回复